昨天R5 9600X和R7 9700X已經解禁了,看完評測真的想說句AMD YES。
這次9000系升級是非常全面的,包括大家關注的極熱、內存控制器以及最關注的性能都迎來了全面的提升。
我們來簡單的看下具體的提升:
因為工藝的進步,從臺積電5N工藝進化成4N工藝,帶來了更高的晶體管密度,這就促使Zen5的IPC相比Zen4提升了大約12%,相比于14代酷睿IPC性能也提升了10%。之前的Zen4在IPC是打不過Intel的,但是這次Zen5徹底找回了面子。
AMD的7000系積熱就飽受吐槽,這次的9000系,從兩個方面解決了這個顧慮。
1是降低功耗,比如9700x默認功耗就給到了88w,相比7700x的145w功耗足足降低了57w。2就是新工藝加持下,CCD熱阻降低了15%,使得CPU的熱量會更好的導出去。
甚至9700x這U只要幾十塊的散熱器就能壓50多度,換同價位的I7 14700KF那是想都不敢想啊。
說實話,這次的9000系默認多核性能提升不明顯
要注意是默認,按網上的說法,這主要是因為蘇媽想給玩家更多的操作空間,也就是默認給的很低,但是超頻空間很大,這對小白來說功耗低是優勢,對大佬來說超頻可玩性高也是優勢,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不過對新手不會超頻的來說,9700x和7700X、9600x和7600X,單核差距11%,多核差距極小,超頻放開后多核心會超越10%以上。
這次的9000系銳龍優化了FLCK總線,從7000系的2000mhz提升到2100mhz,這使得AMD終于可以不再6000頻率了,也能一鍵EXPO 8000內存了。當然說實話這個內存頻率貌似對游戲性能沒啥影響。
9000系的游戲性能相比7000系普通版還是有提升的,但是面對7800X3D,幾乎沒有游戲可以超越
可以這么說游戲性能總體還算可以,只能說7800x3d真太強了,直到目前,7800X3D還是最強游戲處理器。9000系除非也出X3D版本,不然游戲肯定不是強項。
總結下:這次的9000系技術提升遠比性能提升更亮眼,解決了困擾AMD口碑的積熱和內存問題,這才是最大的提升。至于性能,AMD不像Intel出廠就灰燼,它會帶來更多的操作空間,甚至都是9700x,不超頻和超頻性能差距可能會超10%,而帶來的功耗也只是更好追上7000系默認功耗,功耗是非常不錯的。我個人覺得這次的9000系還是不錯的,但是讓我現在推薦大家購買,真的不建議啊,AMD雖然這次首發降價了,但是依然有可降價空間。另外7800X3D和同價位的9700x相比,多核差不了多少,但是游戲是碾壓的。只能說價格合適的時候9000系是不錯的選擇。
最后聊一下Intel,面對AMD和輿論的壓力,Intel下代處理器9月就會亮相了,甚至目前已經有工程樣片流出來了。
本來是10月發布的,現在被動提前一個月,性能什么就不提了,重點是緩存
285k標配78.4mb緩存,其中40m是L2緩存,這離譜了,要知道L2速度是比L3更快的,而這只是普通版,看來Intel也是看隔壁7800x3d賣的好,打不過就加入了。對于最近要裝高端點電腦的玩家,也可以再等一個多月,到時候對比下。
到了伏天,如果家里不開空調,確實熱的讓人受不了。
這里就牽扯到一個問題,就是空調開多少度比較省電呢?相信很多朋友都考慮過這個問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有很多人習慣性的把空調在夏天開到26℃。因為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26℃是比較省電的。
空調開26℃最省電,是真的嗎?事實并非如此。
本期分享:空調開多少度最省電最舒服。
全文分成兩大部分:為何說并非是空調開26℃最省電?空調怎么設置才更省電更舒適?
為何說并非是空調開26℃最省電?
空調制冷模式下,省電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輸入功率,二是運行時間。
所以說,我們看空調省電與否,要看空調的輸入功率,還要看它的運行時間,二者缺一不可。
當空調沒有達到我們設定溫度的時候,其實都是一個額定的輸入功率在輸入,制造需要的冷量。只是頻率不同而已。
其實,這里就牽扯到一個關鍵的數據,就是冷負荷,也就是輸入的冷量的多少。
根據研究表明,空調在制冷的時候,溫度每提高一度,可以省電差不多10%。
而根據我們日常所設置的26℃來進行計算,大家可以發現以下問題:
空調設置溫度從26℃降到25℃,耗電量差不多會上升大概是48%。
空調設置溫度如果從27℃降到25℃,那么耗電量會增加135%左右。
所以說,溫度設置差一度,它的耗電量就會增加了很多,影響是非常大的。
由此可以看出,使用空調制冷,要想省電,肯定是室內溫度設置的越高越好。
所以,這就與我們的日常的體感有很大的關系。例如有人感覺26℃很涼快,有人感覺27℃很涼快。
那么,在這種狀態下,至于怎么省電,要根據我們的需求去設置。
其實在夏季,26~30℃之間都是很常用的。從26度到30℃是越來越省電的。
如果是夜間,個人給出的觀點就是把空調設置成睡眠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運行,會更省電,而不是設置成多少度。
空調怎么設置才更省電更舒適?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會發現,空調設置溫度越高,越省電。
但是,我們還要考慮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使用空調的一些技巧。這些技巧盡量讓空調既省電又舒適。
因為空調所耗電,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制冷量。在冷量一定的情況下,能保持的時間越長就越省電。
所以,下面五個技巧確實是值得大家學習的。
(一)—— —開機時快速降溫
要想空調省電,建議大家開機的時候,要快速的降溫。
夏天使用空調降溫,其實在開機的時候,個人給出的觀點是可以把溫度設置的低一些。
例如在開機時,溫度可以設置在22 ~20℃左右。
另外,就是在開機的時候,我們要把風速調大一些。例如開機啟動模式,可以設置為最高風量。
在這種低溫高風量的模式下,運行一段時間。其實對于大多數家庭來說,可能運行二三十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等室內的溫度降下來以后,我們再將風量調成中低的風量。
當然,也可以可以根據我們的習慣來選擇自動風量模式。
此外,再根據我們的體感,把溫度設置成我們日常習慣的溫度就可以了。
(二)—— —不能頻繁開關
日常使用空調省電又舒適,一定不能夠頻繁開關空調。
很多朋友有一種錯誤的認知,就是要想省電,就是不用的時候就關掉,用的時候再打開。
其實這種情況,還挺普遍的。有的朋友,家里開半個小時空調,感覺室內涼快了,就把空調關了;可是過個一個小時,就熱了,又把空調打開了。
其實,這種使用空調的方式,是極不合理的。這樣造成空調的啟停,相對來說,而是會更費電。
所以,個人奉勸大家,無論是家里安裝的哪種空調,短時間外出或者溫度適宜時,都不要頻繁的開關。
其實有個很好的方式,就是可以將空調改成靜音模式或者是睡眠模式,舒適還省電。
(三)—— —緊閉門窗
其實很多空調之所以費電,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空調輸出的能量被消耗掉了或者是丟失了。
所以,這就要求使用空調的房間的密閉性要好。
這種情況,其實大家想想就能明白。如果我們家里開著窗戶開著門開空調時,你會發現,空調根本就不涼快。
這個時候空調輸入的功率,制造的能量還是那么多,只是這些冷量很快就流失走了。
所以,對于任何空調,它都有對應的制冷負荷,然后對應的適用的面積。
如果開著窗戶使用開空調,那么空調的耗電量是非常大的。
所以,對于使用空調,個人觀點就是剛開空調的時候,可以將窗戶打開,讓室內的風循環。
空調運行大概四五分鐘以后,建議大家及時關閉門窗,讓室內盡量處于封閉狀態。
在這種狀態下,室內的空氣很新鮮,而且會讓空調更省電。
(四)—— —做好遮陽
對于使用空調的房間,建議大家一定要做好遮陽。
特別是夏天,如果陽光照到房間里,房間的溫度上升的是很快的。
所以,對于這類房間,使用空調的時候,你會發現空調總是不涼快。
所以,開空調時,建議大家盡量將窗簾拉上。不僅要能夠提高保溫隔熱的效果,而且避免熱量的消耗。
其實對于這一點,大家也很清楚。拉上窗簾以后,室內的溫度下降的很快。否則,溫度下降的很慢。
(五)—— —定期清洗
要想使空調舒適又省電,還有一點必須做的,就是要定期的清洗家里的空調。
對于大多數的家用空調,每年可能就用1~2次,夏天用來制冷,冬天有一段時間用來制熱。
而其余的時間,空調都是處于停機,不用的狀態,就是在那一直放著。
在這段時間,空調里面可能就會落很多灰塵,如果空調里面不干燥,還可能滋生霉菌,滋生細菌。
之后,我們在使空調的時候,打開空調,吹出的風是有一股很難聞的氣味的。
這種情況,不僅影響我們的健康,而且影響空調的制冷的效果。那么帶來的結果就是耗電量也會增加。
所以,對于家用空調,個人給的觀點就是每年使用之前清洗一次。那么就是夏季一次,冬季一次就可以了。
寫在文末
對于空調的使用,大家不要盲目的追求設置多少度,而更應該去關注我們的體感。關鍵是感覺多少攝氏度比較舒適。
本期給大家分享的就是空調溫度的設置以及使用。分享到這里就結束了,感謝大家的閱讀,我們下期再見!
【文字原創,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聯系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