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聲音,例如來自打雷、地震、火山爆發的聲音,我們可能覺得它們已經“震耳欲聾”,然而,跟外太空一些星體的爆炸和碰撞產生的聲音比起來,那只不過是“竊竊私語”。
當然,發生在外太空的這些聲音,我們無法聽到,但是,天文學家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聽”宇宙中的聲音。如果宇宙中存在我們所理解的聲音,那么最大的聲音會是什么?讓我們來看看科學家們如何作答。
英仙座星系團發出的聲音最大
美國加州大學天文與天體物理學博士格雷格·薩爾維森表示,英仙座星系團發出的聲音是他所知的目前宇宙中最大的聲音。
他解釋說,產生聲音需要兩個條件。首先,必須有一種介質可以讓聲波傳播,比如空氣或其它氣體。事實上,英仙座星系團由數千個星系組成,它們之間的空間中彌漫著熾熱的氣體。而第二個條件是產生聲波的源。在該星系團其中一個星系的中心,有一個強大的黑洞。這個黑洞周期性地向周圍的氣體噴射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如同聲波一樣從星系團傳播出去。
為什么說它發出的聲音最大?原因在于這些能量很大——相當于1億顆恒星同時爆炸產生的能量總和!如此巨大的能量在“聲波運動”,還有比這更大的聲音嗎?
雖然該聲音很大,但我們卻無法用耳朵聽到。由于聲音響度跟振幅成正比,所以該聲波的振幅無比巨大,一個波“振完”一個周期大約要1000萬年——誰能活那么長時間來聽到它!
伽瑪射線爆發發出的聲音最大
美國加州大學的天文學家普拉格拉·古哈塔庫爾塔教授則認為,太空中根本就沒有聲音!
它有的只是能量,它可以以聲音的形式傳播,也可以通過其它方式傳播,比如爆炸產生的沖擊波。所以,如果把聲音看作是一種傳播的能量,則宇宙最大的“聲音”來自伽瑪射線爆發。它們是已知宇宙中能量最大的事件——雖然它們還沒有被完全理解,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它們是恒星的爆炸。它們在10秒內釋放的能量比太陽在其100億年的生命周期中釋放的能量還要多。換句話說,這個“聲音”是最大的。
恒星燃燒發出的聲音最大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數學和統計學教授羅伯特·埃爾德利一直在研究太陽、空間和等離子體物理、MHD波、線性和非線性波,他有不同看法。
他表示,聲音之所以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因為它缺少一些像氣體這樣的介質。而在太空中,雖然這種介質非常稀有,可能每立方千米只有一個原子,或者更少,但這并不意味著大爆炸不會產生聲波。
他解釋到,太空中充滿了等離子體,它是物質的第四種狀態(其它三種狀態分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宇宙本身99.9%都處在等離子體狀態,而且到處都有磁場。在太空中,如果磁場不是很強,并且在這種情況下有等離子體,聲音就可以傳播。
他說,恒星在不停地“冒泡”,這個過程可以看作是“對流”——實質是等離子體狀態的擾動,它會產生很多聲波。有時這些聲波周期可以持續數小時,有時只有幾秒鐘。我們可以把這些聲波解釋為非常大的聲音。
黑洞合并發出的聲音最大
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理論天體物理學助理教授吉姆·福勒看來,宇宙中最大的聲音無疑來自“黑洞合并”。
他認為,黑洞合并的時候,“聲音”是以引力波的形式發出,而不是普通的聲波。如果黑洞的質量在1~100個太陽質量的范圍內,聲音就能夠被地球上的我們聽到!
這些“合并”會產生大約1052W的功率,大約是太陽輸出功率的10億倍。如果轉換成聲音響度,相當于520分貝!這數字看起來不是很大,但是,分貝尺度是對數的,每增加10分貝響度就增加10倍。舉個例子,人耳暴露在120分貝聲音下幾分鐘就會變聾,520分貝的聲音比120分貝的聲音大了1040倍。所以,黑洞合并發出的聲音,絕對不容小覷。
太陽耀斑發出的聲音最大
在美國愛荷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教授唐納德·古內特那里,答案又不一樣。
他認為,雖然電磁輻射不是聲音,但它可以轉化為聲音。電磁輻射越強,轉化的聲音越大。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宇宙中最大的聲音則來自曾經的太陽耀斑。
1991年,太陽上發生了一系列劇烈的爆炸——就是我們說的太陽耀斑。它向太陽系發出了一種強烈的沖擊波(電磁輻射),當這些電磁輻射經過地球時,我們的儀器探測到了它們,它們以每秒600~800千米的速度移動。這是迄今為止我們探測到的最強的電磁輻射,輻射功率為1013W。
他說,就我們在太陽系附近探測到的電磁輻射而言,它是最強烈的,也就是說,它的“聲音”是最大的。
為什么同一個問題,會有這么多不同的答案。這些科學家誰對誰錯呢?實際上,科學家沒有錯,他們只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例如,有的將聲音看作是能量,有的看作是引力波,還有的看作是電磁輻射,等等。
現在,如果有人問你,宇宙中最大的聲音是什么?顯然,你依然無法給出“一個”明確的回答。并非沒有答案,恰恰相反,它有多個答案,而每一個答案都跟我們如何理解聲音有關。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
開始在幼年就關注孩子的身高
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
長得高大帥氣、亭亭玉立
于是就有家長
想盡了“追高”的辦法
但千萬注意!
有人因為使用了錯誤的方法
驚人的副作用
讓孩子得上了
結果追悔莫及!
門診全是人
這種“針”的關注度特別高?
進入暑假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
內分泌遺傳代謝科門診內“人山人海”
“怎樣才能長高?”
小坊的同事
通過一周的蹲點觀察
明顯感受到了家長們
對孩子身高的焦慮
家長們頻繁提及的關鍵詞
↓↓↓
“增高針”“生長激素”
這些家長對“增高針”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但與此同時
互聯網出現的各種聲音和亂象
也讓他們不知所措
生長激素打了三年,一直在‘追高’的路上。脊柱側彎那么嚴重,到底是不是打生長激素導致的?
我家打了三年生長激素,現在是胸椎腫瘤,在上海住院。
孩子性早熟,這下更不長個了!
5歲男童被確診后
注射“增高針”確實有效果
“增高針”究竟能不能打?打“增高針”一定能讓身高落后于同齡人的孩子成功“追高”嗎?
今年5歲的袋袋(化名)出生后就一直長得很慢,總有小朋友叫袋袋“小不點”。從去年開始,袋袋每晚睡前都要打生長激素針。她的媽媽安女士向記者展示了,這一年多來的藥瓶和針頭攢了滿滿幾瓶,頗為“壯觀”。
根據兒童身高比例圖的數據,袋袋的身高屬于P3以下水平,也就是100個孩子中身高處于倒數三位。安女士想不通,自己身高1.62米,丈夫身高1.8米,為什么兒子卻一直長不高。
經過醫院一系列的篩查,袋袋被確診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癥。醫生表示,如果不進行干預,袋袋可能只能長到1.6米左右。
生長激素是人的腦垂體前葉分泌的一種肽類激素,在人的生長發育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
考慮再三,安女士決定讓兒子接受治療,按醫生的建議注射“生長激素針”,學名為“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也就是俗稱的“增高針”。對癥治療后,袋袋的變化讓安女士感到驚喜。往年,袋袋每年只能長高四到五厘米,但是治療后的一年內,袋袋長高了十厘米。
對于像袋袋這樣缺乏生長激素的孩子們來說,注射生長激素是剛需。醫學診斷水平的進步,讓他們的身高有了“逆襲”的可能。但與此同時,網傳所謂“一針長高10厘米”“10萬元換20厘米身高”的“追高奇跡”,也拉高了家長們對孩子身高的期待值。
家長擅自買藥注射
存在極大風險
為孩子“追高”心切的家長
有的甚至沒有咨詢過
專業醫生
就擅自從網上購買“增高針”
自己給孩子注射
當記者在某社交平臺的相關群組里咨詢購買方式時,一下子就收到了很多人的私信,都表示可以幫忙代購。根據孩子自身情況的差異,生長激素針每月的費用在2000元到15000元之間,需要注射2年以上。如此計算下來,整個治療周期的費用最低也要將近八萬元。
此外,明明是處方藥,竟有“代購”表示,不需要處方就可以拿到藥。
當記者表示對安全性有顧慮時
有“代購”直言
不少孩子不符合用藥標準
家長就私下來找他拿藥
這些家長也許不知道
他們的做法
其實存在很大的風險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內分泌遺傳代謝科副主任醫師丁宇告訴記者,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是給予缺乏生長激素的孩子治療用的,在臨床使用時需要通過兩輪的生長激素藥物激發試驗,才可以判斷小朋友是否缺乏生長激素。
就在記者采訪的這一天,有9名做生長激素藥物激發試驗的患兒,只有1個孩子被確診生長激素缺乏癥。
《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兒科臨床規范應用的建議》明確,生長激素適用于治療生長激素缺乏癥、特發性矮身材、小于胎齡兒等。因為用藥存在不良反應風險,不能擅自擴大治療范圍。
孩子接受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的注射治療,需要醫生專業的效果評估與安全性監測。沒有醫生的指導、私自用藥,對孩子帶來傷害都將是不可逆轉的。
丁宇表示,雖然臨床數據顯示,生長激素并不會導致脊柱側彎,但是如果用藥前孩子已經有脊柱側彎的情況出現,尤其是在沒有密切治療、隨訪的情況下,會加重孩子脊柱側彎嚴重程度。
此外,如果在用藥前沒有對孩子的病因進行全面篩查,用藥的潛在風險更大。例如,顱內腫瘤會導致生長激素缺乏,孩子就會出現身材矮小的情況,一旦漏診顱內腫瘤的情況,并使用生長激素治療,就會促進腫瘤增長,導致病情惡化。
在專家看來
絕大多數家長所認為的“矮”
并達不到醫學上
關于矮小的界定
身高計算公式↓
父母的身高相加除以2,男孩在這個數字的基礎上加6.5厘米,女孩則減去6.5厘米,就可以得到孩子的遺傳靶身高。
孩子最終的身高
在遺傳靶身高值的上下5厘米之內
在醫學上均屬于正常
除了遺傳
還有哪些因素能決定身高?
遺傳占比高達七成;
身高還與孩子的營養、運動、睡眠等多種因素相關,生長激素也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不論身高多少
健康才是第一位!
記者楚華、劉寬漾、李維瀟
來源: 看看新聞K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