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麗基音

    寫在前面

    本文所寫的這款平板問題不少,功能也與同類競品相差不大,因此對于性能方面的介紹,比如跑分(娛樂大師25538分)和游戲實測就略過了。

    ……慢著,你想實測用Z3735F玩什么啊喂

    購買緣由及歷程

    2015年3月,出于學校中除了視頻之外,PPT稿件制作需求也很大,多個大項目同時進行,需要利用上一切空余時間,包括每天花在交通上的一個多小時,來趕進度此外家中的Acer Aspire 4736G筆記本電腦不能夠流暢運行Office2013(同時進行的動畫一多就開始嚴重掉幀,更別說現在的Office2016了),也沒有足夠的預算,于是向目光投向了當時風生水起的國產廉價Windows平板,打算用平板做粗稿,然后用臺式機細調元素位置及動畫時間等。

    經過一番搜索、挖評價后,發現此類平板的有做工不良的通病,絕大多數耳機孔有電流聲,因此一咬牙選擇了一臺冷門的平板(不是加預算,讓各位失望了……)

    普耐爾(Ployer)MOMO10W 10.1英寸 win8.1 32G 四核 高清平板電腦 前黑后...

    當時這款平板有兩個選擇,一個MOMO10W,是1280*800的屏幕,另一個是MOMO10WHD,用的是1920*1200分辨率的屏幕,價格上高了100元。考慮到Atom Z3735F的性能不足,我沒有購買更高清的版本。

    新版是彩色塑料背殼,預裝Windows10系統,價格為699元。

    偽開箱及外觀圖賞

    ……嗯,穿插使用經歷吧,結合平板的各個部位寫。

    △ 包裝盒外觀設計得還不錯。

    △ 由于返廠過兩次(自己作),上方的盒子已經有所損壞,本來裝有一根山寨做工的OTG線。

    △ 正面,整部平板最漂亮的部分,放在桌上有種獨特的感覺。

    △ 背面,防滑材質,雖然難看了點,不過防滑效果一流。缺點就是非常!容易!沾灰!

    △ 攝像頭特寫,Digital Camera兩個單詞……至少沒有拼錯。

    這里需要提到一點,這部平板的攝像頭成像質量差的可以,下面放一張后置攝像頭全自動模式下正常拍攝的樣張吧。

    △ 1440*1080 ?/2.8 1/14s

    ……什么?你問ISO和35mm等效焦距?這部平板只在EXIF信息里記錄了這些東西

    暗光下,噪點連成片,形態千變萬化,有如臺風來臨時的雨絲。比如這樣——

    △ 可能看不清吧……?

    △ 前置攝像頭及LED燈,會在攝像頭啟用時亮綠燈,在充電時亮紅燈。

    △ 與前文的后置攝像頭對比,也可以發現前置攝像頭反而成像質量相對更高。

    △ 外接鍵盤觸點,有一些平板不帶這個。

    △ 機身左側USB Type-A接口,僅支持USB2.0,以及耳機孔。

    遺憾的是,或者說,意料之中的是,耳機孔的電流聲不小,所以基本沒使用過。

    △ 機身上部電源及音量鍵,有同心圓金屬光澤修飾。

    半年前開始出現電源鍵接觸不良的情況,要大力按懷疑不久就要掛

    △ 換個角度,一次發現左側揚聲器有掉漆,然后嘗試著用手一摳,又掉了一塊

    △ 機身右側的一排接口,從上到下分別是:Micro USB,Mini HDMI,DC-IN,麥克風孔,以及TF存儲卡接口。

    △ 很難摳開,感覺隨時會斷。

    閃迪(SanDisk)至尊高速移動MicroSDXC UHS-I存儲卡 TF卡 64GB Class10 ...

    當時是這個價格,插上之后設置了設置了虛擬硬盤,以及自動掛載的計劃任務。方法附在文末。

    △ 屏幕明顯下沉,成本原因,還是可以理解的。

    屏幕顯示效果

    這一部分的圖片,我已經將圖片裁剪,并盡量以100%形式呈現,但是張大媽會壓縮加水印,所以不確定最終效果能否準確呈現

    △ 開機顯示的logo

    △ 屏幕不是什么高端產品,型號是BP101WX7,不過色彩還算可以,只是最低亮度仍有些偏高,安裝f.lux基本解決,不過損失了對比度。

    △ 我修改過系統字體,替換成了GASPFIX版本,字體柔和很多,個人認為可讀性反而提升了。

    △ 粗體文本。

    △ CPU溫度,待機(包括鎖屏狀態)時穩定在60度上下,運行程序,如Office編輯文檔或Edge瀏覽器瀏覽網頁(比如張大媽)時,會穩定在70度以上,有時會突破80度直逼90度。

    鎖屏時有時平板也會發熱,不至于燙手,但還算溫和。

    亮屏使用時就不一樣了,平板背部logo的左側區域會燙手,放到腿上燙腿屏幕相對好一些。

    返廠歷程

    第一次返廠,是因為我手賤,想要在平板上體驗Windows10預覽版,在臺式機上安裝一切正常后就開始對平板下手,結果系統是裝上了,就是觸摸掛了,手指按在屏幕上,觸摸點會到處亂跳,毫無規律。接上鼠標使用沒有問題,懷疑是觸摸驅動不兼容所致。

    跑到官網,想要下載觸摸驅動,未果,又嘗試著用自己的WinPE啟動盤引導,發現平板不認,于是我開始按照官網的教程制作USB啟動盤,想要安裝原來的Windows8.1系統,然而還是無法啟動

    我曾認為是BIOS中設置的啟動順序問題,但接上鍵盤開機,根本無法直接進入BIOS,應該是Windows10的快速啟動機制導致的,只能通過Windows設置→恢復→高級啟動→疑難解答→UEFI固件設置進入。

    此時,觸摸基本失效,需要接上鼠標,而進入BIOS后的畫風令人吃驚——

    △ 主界面,沒錯圖標就是這樣閃的……

    看起來可以觸摸對吧,然而并不能

    拔掉鼠標,接上鍵盤,方向鍵選擇,回車確定,先進入Boot Manager——

    △ Boot Manager 啟動管理

    好像沒有U盤……?哦,我插著鍵盤啊。

    翻出USB OTG線,接上鍵盤,并將U盤插到USB Type-A口,重新進入BIOS……

    還是……沒有……

    于是想了想是不是自己考慮的邏輯錯了,兩個選項都進入一遍吧反正沒有找到幫助文檔,萬一靈了呢!

    然而并沒有靈

    于是我探索了一下其他選項。

    △ Device Management / 設備管理。

    △ Secure Boot Options / 安全啟動選項。

    △ SCU,其中的Boot選項卡中依然沒有識別到U盤。

    △ 離開SCU后重新進入了一次Windows系統。

    △ 選擇Boot From File從文件啟動,依然沒有效果。

    我還為此購買了一個USB HUB,事實證明HUB也救不了我

    奧睿科(ORICO)H33TS-U3 USB3.0 HUB集線器 TF/SD讀卡器 黑色...

    走投無路之時,我聯系了京東上的商家客服。客服很爽快,直接給了我地址等信息,叫我附上一張描述問題的A4紙一同寄過去,當然,快遞費是我自己承擔。

    大概半個多月后,平板送回來了,安裝的是原配Windows8.1系統,但是系統沒有激活,遂嘗試自己用工具激活,然而百發百中的HEU_KMS居然不起作用了……無奈,只得再次送回,要求激活。

    再次送回來之后,我不敢再作死,憋到了Windows10正式版推送。在這次更新前,我備份了所有驅動,希望能夠解決更新后的觸摸點亂跳問題。備份一次不兼容的驅動,再替換進去本應該無法解決問題,但神奇的是替換后一切正常不用再次返廠了,從此觸摸屏與我相安無事。

    此外,由于未知原因,升級到1511版本會卡死在41%進度處,強制重啟后回滾,恢復到10240版本。還好,1607版本更新很順利。

    現在官網是有了Windows10固件,然而用著1607版本的我是不會再想刷一遍的……

    各種小問題

    這款平板在一年半的使用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小問題,不過,至少還能點亮。

    除了前文所寫到的耳機孔電流聲、攝像頭效果不佳、電源鍵接觸不良、掉漆等之外,還有以下比較明顯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屏幕:

    1. 屏幕進灰!

    完全看不出灰了啊……不過截到100%的話就是黑底白點,不知所云……

    2. 按屏幕「嘎吱」

    沒錯有時候從桌上拿起平板的時候會聽到這樣的聲音……手上也有一點感覺還是做工問題

    3. 最后一次返修后屏幕上出現3個亮斑

    △ 我調整了這張照片的曝光,使亮斑與背景色的亮度對比更接近日常使用中的情況。

    4. LED燈似乎是裝歪了

    具體表現在視線與屏幕垂直時,LED燈亮度一般,但向右傾斜,使視線與屏幕呈大約20度角時,LED燈明顯直射眼睛,目視亮度增大。

    5. USB口太淺

    △ 這莫名其妙的動感這個過程中USB設備可以正常使用,不會斷開。

    6. Photoshop CC / 2014 /2015 /2015 5 畫布均不識別觸摸

    啟用了觸摸手勢,然而只支持雙指放大縮小操作,直接在畫布上操作根本沒有效果……所以依然至少需要接個鼠標,或者用虛擬鼠標操作。

    總結

    這款平板解決了當時制作演示文稿的燃眉之急,利用起了碎片時間。雖然大小問題不斷,但總體來說,899元換來這樣一個輕辦公工具,勉強也能玩玩特效全關的osu!,在當時,是挺值的。現在的話,跑Office2016有時候也會卡,并且由于技術進步,一千元可以買到的產品比這一臺名不見經傳的普耐爾要好不少,所以各位值友還是結合自己的需求考慮比較好。

    附件:設置虛擬硬盤的方法

    這個方法,當時是從網絡上找到的,來源找不到了,就用自己臺式機的截圖吧,在此向作者表示感謝。

    △ Win+X打開磁盤管理,操作→創建VHD。

    △ 位置定位到TF卡,并命名。因為這張卡也只會在Windows8及以后的系統上使用,并且VHDX支持故障恢復,所以就是VHDX了。選擇固定大小是因為性能比較好,也不需要在TF卡中以可移動磁盤的形式存儲其他內容。

    漫長的寫入過程后,VHDX文件創建完畢。

    △ 嗯,只是演示用,所以就小一點吧。

    隨后先在在磁盤管理中進行磁盤初始化。

    △ 磁盤初始化。

    然后分區。

    △ 分區,隨后在向導中按照默認設置進行即可。

    虛擬硬盤是可以使用了,但是每次重啟都需要手動重新雙擊硬盤掛載,所以接下來進行計劃任務的設置。

    首先創建一個cmd文件,用于執行掛載命令,內容如下

    @echo off

    echo select vdisk file="D:VHD.vhdx" >vhdsel

    echo attach vdisk>>vhdsel

    echo list disk>>vhdsel

    diskpart /s vhdsel

    del /f /q vhdsel

    exit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行的文件路徑需要手動改成對應路徑。

    隨后,Win+X,進入計算機管理,左側選擇任務計劃程序,然后在右側點擊創建基本任務。

    △ 創建基本任務

    △ 名稱隨意

    △ 選擇「計算機啟動時」

    △ 啟動程序

    △ 選擇先前保存的cmd文件

    △ 勾選這個選項

    △ 選擇下方「不管用戶是否登錄都要運行」以及「使用最高權限運行」

    △ 在「條件」選項卡中,如圖選擇

    △ 「設置」選項卡,如圖選擇

    點擊確定后,就可以重啟查看效果了,TF卡成為了你的第二塊硬盤。

    然而TF卡本身還是被識別為可移動磁盤,彈出硬件的圖標無法消除。

    小編注:為了感謝諸位值友的首曬熱情,響應大家的呼聲,該活動分裂出了門檻較低的子活動#本站首曬#!歡迎大家來分享本站還沒曬過的好物,為值友提供更多購物參考!

    原創話題征稿:#首曬# 重賞征集令 — 曬出Ta的第一次...

    本文來自什么值得買網站(www.smzdm.com)。

    作者 | 老班zxs(酷友)

    本篇圖文分為「硬件」篇和「軟件」篇,且軟件篇占更大篇幅,大家可自行酌情選擇性閱讀。


    從 2002 年正式支持手機的 Windows Mobile,到 2019 年停止支持的 Windows 10 Mobile,在手機系統從三國爭霸變為兩級格局前,微軟已經在智能手機領域征戰了將近 20 年。自 2000 年以來,微軟的手機系統,既經過了好幾次脫胎換骨的迭代,也見證了手機主流操作系統的更替。盡管在手機界是個不折不扣的「老將」,但還是沒能擋住 Android 和 iOS 這兩位「新人」的猛烈攻勢,黯然退場。

    2016 年 11 月,在微軟發布最后一款 Lumia 手機九個月以后,TCL 開售了這臺唯二搭載驍龍 820 旗艦 soc 的 Win 10 Mobile 手機,也就是本文的主角 —— alcatel IDOL 4S。


    硬件篇

    這臺手機,是我花了 190 多淘來的有鎖機。為什么不買同為 820,但其它各方面都更好的惠普 Elite x3 呢?別問,問就是沒錢。


    外觀

    機器一到手,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貨也太輕了吧?149 g 的重量,由于機身并不算小,拿在手里的感覺甚至要輕于 137 g 的 iPhone 4。 不得不說,我實在是太喜歡輕薄的手機了,畢竟躺在床上舉著看視頻、刷微博幾乎不覺得累的感覺實在是太爽了,所以這手機現已成為我的床上微博 B 站專用機。

    整體外觀用的是 TCL 的公模,這款模具同時也被用于 TCL 和黑莓品牌的手機上,不過確實還是挺好看的。

    正面采用了上下全對稱的設計,揚聲器位于正面的頂部和底部,與金屬中框位于同一層。而屏幕看上去則像是「浮」于中框之上,這種層次分明的設計著實為整機質感加了不少分,可以說除了空出的下巴長了點以外挑不出什么毛病。

    背面的鏡頭為居中排布,閃光燈放在右側,和早期三星的設計差不多。指紋識別模組放在攝像頭下方,但亮屏 1 秒,息屏 2 秒的解鎖速度堪稱「災難」。不過以指紋模組為中心的對稱反光效果,也讓黑色的兩面玻璃看起來沒那么單調,也不那么花里胡哨。

    至于側面,我實在是不吐不快。這居中的、還沒有兩段式設計的拍照鍵是要干啥啊?還有,為啥要把音量鍵放得相當靠上的同時,還要把電源鍵放在左邊啊?這什么鬼畜的按鍵布局,還好鎖屏操作可以用雙擊導航欄替代,還支持雙擊亮屏,只是反應時間和指紋一樣慢……

    底部 Type-C 孔,頂部耳機孔,沒什么好說的。

    不過總的來說,我還是挺喜歡它的外觀設計以及手感的。雖然按鍵略鬼畜,至少比之前講過的那款外觀設計完全沒用心的夏普 R 以及微軟自己的 Lumia 950 強太多了。


    性能

    性能方面,雖然驍龍 820 已經是五年前的芯片了,但作為 WP 手機上的最后一代旗艦芯片,以及很多 APP 早就停止更新了,所以整個系統體驗的流暢度還是不錯的。而且因為 WP 上的 APP 體積都比較小,所以 64GB 的存儲空間也完全夠用。

    截稿時手機剩余的容量

    經過測試,4GB RAM 在 WP 上絕對夠用,不會出現經常殺后臺的問題。

    但也并不是任何時候都完全流暢。日常使用就比如從開始屏幕滑到應用列表的時候動畫不跟手,用 Edge 刷網頁版微博時間線的時候,如果在畫面完全靜止的情況下滑動屏幕,上面的內容不會立刻跟著滑動,而是過了差不多 0.2 秒后突然向前「躥」一下再跟著手指移動。這兩個都可能是軟件問題,但估計也沒機會修復了。(注:極有可能是硬件問題,詳情看置頂評論)

    游戲里比如開心消消樂關卡結束的 Bonus Time 特效,以及 osu! WP 當畫質開高,畫面中同時出現的音符較多的時候會出現卡頓。

    但像狂野飆車 8 、現代戰爭 5 這種 3D 游戲運行起來又沒什么壓力。而且不得不感嘆,當年的 Gameloft 對 WP 的支持是真的良心。但在運行我的世界、現代戰爭 5 這種第一人稱視角游戲時,轉動視角會有一種遲滯感,不夠利索的感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屏幕

    屏幕方面,1080P A 屏,在擁有 A 屏通透,省電,不拖影等優點,最高亮度表現也還不錯的同時,也擁有早期 A 屏手機的缺點。

    作為 1080P 的 A 屏,精細度肯定是趕不上分辨率相同的 LCD 了。平時用手機確實感知不是很強,但如果是趴在床上看視頻的時候,還是相對容易看出字幕的邊緣不夠平整的。

    條件有限,拍不了更精細的了

    在色彩管理上,系統內部也沒有提供任何選項,感覺就是盡量往最鮮艷的方向顯示顏色,有些原本顏色就比較鮮艷的場景如「合成大西瓜」下看起來不太舒服。

    當然,這塊屏幕也使用 PWM 調光。不過個人對頻閃不敏感(也許是之前看多了 CRT 電視的關系吧),但還是建議大家,尤其是對頻閃敏感的用戶少在低亮度下使用不支持 DC 調光的設備。


    續航

    續航方面,由于電池只有 3000 mAh,其續航表現確實算不上優秀。在亮度調到 50%,音量調到 10(30 為最高)的情況下播放一個小時的 B 站視頻,耗電 17%;半小時狂野飆車 8,耗電 17%;熄屏狀態下,一小時在線音樂播放,耗電 5%。


    相機

    雖然我不喜歡對比手機的成像效果,但這個相機 APP 我認為還是挺值得說道的。

    系統相機對于手動調節非常友好。默認界面下點擊右面的箭頭進入「專業模式」,可調節項全部擺在右面,點開就可以通過底部的半圓調節,簡單明了。

    如果把快門按鈕向上劃,則可以更直觀地看見可手動調節項以及當前的參數。美中不足的是軟件中并未對這一操作進行提示或引導。


    其它

    由于這臺手機上面的揚聲器壞了,我無法真實地描述它的外放效果,但有一點可以說一下,就是即使調到最低音量,它的聲音依然不夠小。

    對了,這款手機還有一個獨特的賣點 —— VR 。手機自帶的 VR 內容商店已經無法打開,但也內置了兩個 VR 游戲和三個全景視頻。如果有 VR 眼鏡或者會開平行眼的話可以體驗下。不過鑒于這手機用的是 1080P A 屏,用 VR 眼鏡的體驗估計不會很好。


    總結

    個人認為這款手機總體硬件方面還是不錯的。其外觀、性能、屏幕以及雙揚聲器等配置放在當時其實競爭力并不差,但最終為何賣不出去,以至于在后期會 100 刀清倉大甩賣呢?我想,可能是因為系統才是它最大的缺點吧。在今天,如果并不是對諾基亞的某款機型感興趣,只是想體驗下 WP 旗艦機的話,那么 200 塊的它是個性價比很高的選擇。


    軟件篇

    接下來我想占比較大的篇幅,好好聊一聊軟件部分。也就是在 2021 年,這個系統的體驗如何,以及系統軟件和第三方 APP 的支持情況(重點)。


    系統體驗

    作為一個從來沒有體驗過 WP 的新用戶,WP 在視覺上給我最大震撼的不是桌面的動態磁貼設計,而是貫穿于整個系統的過渡動畫。在安卓定制系統還在打磨非線性動畫并以此作為宣傳賣點的 2021 年,很難想象多年前的 WP 動畫效果竟如此平滑且流暢。

    系統遵循和 Win 10 電腦版相同的設計語言,比如下拉「控制中心」(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對應點擊右下角呼出的通知以及快捷設置項;開始桌面向右滑動的全部應用列表也和開始菜單中的應用列表如出一轍;以及兩邊的鎖屏界面、設置像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也早就支持了近兩年來比較火的暗色模式。

    「控制中心」對比(右面是手機)

    「全部應用」對比

    電腦的「設置」,手機橫屏的和這個一模一樣,懶得截了


    缺點

    系統的默認字體是和 Win 10 一樣,早就該被換掉的微軟雅黑。放在屏幕小、分辨率高的手機上就顯得尤其不協調,很多字很小的地方會感覺字與字之間很擠,且不能更改。

    系統內也存在一些明顯影響系統體驗的 bug。比如亮度調節有時會失靈;在設置里關閉 WiFi 一直轉圈圈,但實際上已經關了;連接 WiFi 時可能會卡在檢查網絡要求而連不上等。

    整個系統同樣不乏一些反人類的設計。比如不支持第三方輸入法;默認狀況下,虛擬按鍵沒有任何視覺和觸感反饋,如果要開啟導航欄震動,必須要重啟。系統一旦綁定微軟賬戶便無法退出,只能重置,而且設置鎖屏密碼之前也需要輸入微軟賬戶密碼。還好商店、郵箱等應用還是可以隨意更改賬戶的。在橫屏顯示內容時下拉通知欄依然是從手機頂部下拉的豎屏狀態,而不是和其它系統一樣從顯示內容上方下拉呼出。

    系統 APP

    令人欣喜的是,系統內大部分自帶軟件,除了 OneNote 和 Cortana (說完話以后只會無腦必應搜索),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但部分 app 對網絡要求較高,有些在我家里的移動寬帶下速度極慢,比如 OneDrive 。微軟商店也經常出現下載失敗的情況。雖然我家網絡確實不行,但隔壁 App Store 就沒什么問題。還有些應用會因為網絡問題,有時直接打不開或閃退,比如天氣首頁,還有 Outlook 郵箱在添加賬戶的時候。

    系統自帶的 Edge 瀏覽器內核版本為 15.15254,為 2017 年的版本,其兼容性以及性能表現并不樂觀。經測試,部分視頻網站如虎牙、西瓜視頻無法播放視頻,而最近火爆的「合成大西瓜」雖然可以運行,但水果的下落速度較慢,不夠自然。

    至于 Office 三件套,官方早已宣布,Win 10 Mobile 端 Office 應用將于 2021 年 1 月 21 日停止支持。也就是說,它最近剛剛更新完最終版。


    第三方 APP

    1. 通信 APP

    WP 版微信早已禁止近期沒有登錄過 WP 版微信的用戶登錄,而網頁版微信在手機上也是禁止訪問的。

    QQ 的情況要稍好一些。至少是可以登錄并查看和發送消息的,甚至還可以打開并且發動態。

    但它依然無法勝任日常使用。如果功能少、群消息免打擾不同步這些毛病都不影響它作為一款聊天軟件的基本使用的話,那么無法在后臺接收消息這一點則是致命的。

    至于釘釘和飛書,人家根本就沒有推出過 WP 和 UWP 版本。

    總之,通信 APP 在 WP 手機上的體驗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很顯然,除非只是用來打電話、發短信,否則在 2021 年,WP 手機在國內是幾乎沒有被用作通訊工具的能力的。


    2. 社交 / 資訊 APP

    先說幾個 APP 體驗比較好的,貼吧、A 島和 IT 之家。

    貼吧的官方客戶端已經掛了,但第三方的依然完好,而且功能基本上也是該有的都有。

    A 島的客戶端我不確定是不是官方的,但功能是挺全的,而且 ui 也和安卓版的接近。

    至于 IT 之家,直到現在還在為 WP 版更新,軟媒良心啊!

    功能一切正常,包括剛改版的評論區

    酷安有第三方開發者做的 UWP 版,舊版可以安裝在手機上,但應用商店搜不到。在酷安搜話題「酷安 UWP」就能找到了。功能方面除了不能發布內容外,能瀏覽的東西倒是挺全的。可惜支持手機的最后一個版本 1.1.27.0 運行起來并不穩定,經常出現卡頓和閃退,降級到 1.0.24.0 版后,雖然 UI 難看了點,但明顯好用多了,而且又能發動態和評論了。

    網易新聞 APP 雖然「視頻」和「(城市)」欄顯示不出內容,但其它部分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當然也可以正常看評論。

    NGA 雖然帖子能看,但首頁推薦都是一些很舊的帖子,并且已經不能登錄賬號了。

    「熱門主題」里最新的帖子也是去年九月的了

    接下來是沒有 APP 或者是 APP 沒法用的:

    首先是微博,微博的官方客戶端已經無法登錄了,但好在網頁端功能比較完整,湊合用也還好。

    同樣沒有能用的 APP,少數派的網頁端不僅功能基本不少,而且網頁版的 ui 設計也很好看,不會像某些平臺的網頁端一樣像是充數的。可惜在手機自帶的 Edge 里會出現排版錯誤。

    豆瓣的情況則要差一些。首先,它沒有官方以及第三方的 WP 客戶端,其次,它的手機網頁版對一些功能比如「寫評價」做出了限制,所以如果上豆瓣只是想看看某部作品的評分的話可以用用。如果非要用其他功能,網頁右上角也提供了切換電腦版網頁的按鈕。

    虎撲的情況和豆瓣差不多,但網頁端展示的功能比豆瓣更多些,但「查看所有評論」等功能依然受到限制,且沒有自帶轉電腦版網頁的選項。

    至于知乎就更慘了,沒有 APP 不說,網頁版完全就是個殘廢,甚至在登錄賬號驗證的時候還會出錯,簡直沒法用。

    總結,相比通訊軟件,社交平臺在 Win 10 Mobile 上的可用性要高很多。除了知乎可用性較差外,常用的社交平臺要么存活著官方或者第三方客戶端,要么可以拿網頁端湊活用,只能說勉強還行。


    3. 影音 / 閱讀 APP
    (1) 音樂 APP
    經測試,網易云音樂雖然 UWP 版掛了,但 WP 版依然可以正常使用。雖然 ui 丑了點,但基本功能還是挺全的,而且也不會有后出的一些沒用的功能,可惜的是支付功能由于需要支付寶 APP 的原因已經不能用了。

    酷我音樂由于許久不更新,部分頁面比如推薦已經無法顯示,但好在搜索功能正常(部分歌手頁會顯示 0 首歌,但是點開后是有歌的)。優點是可以隨意白嫖需要付費的歌曲,缺點是有些歌直接搜索沒有想要的結果,需要在歌手頁里才能翻到,同時也不能通過某一首歌跳轉到歌手頁。

    而 QQ 音樂的 UWP 版已經無法播放了,有點可惜。但由于和酷我共用曲庫,問題不大。

    電臺 APP 我測試了喜馬拉雅的 UWP 應用,各項功能也都是正常運行的,但 APP 內沒有充值功能,遇到付費內容就只能在其它設備買好以后收聽已購內容。

    如果把系統地區設置成國外(不用換賬號,但需要重啟手機),還可以下載到 Spotify。壞消息是,由于版本過于陳舊,以至于里面的大部分功能包括搜索都掛了。好消息是,保存在庫里的所有東西,包括歌曲、歌手、專輯、歌單(包括系統推薦)都是可以訪問的,而且歌手、專輯頁面也可以正常瀏覽并播放。不僅如此,WP 版的 Spotify 可以無視非會員用戶的切歌限制,隨意切歌,頓時香了起來。

    盡管連封面都顯示不了,但依然能播放

    (2) 視頻 APP
    功能相對完整的 APP 有 B 站、愛奇藝、芒果 TV 、搜狐視頻和斗魚,均為 UWP 應用。

    PS:愛奇藝的畫質較差

    不過最讓我驚喜的是快手,它的前身「GIF 快手」還可以在商店下載到,而且打開后雖然只有「熱門」和「發現」兩欄,但都是正常顯示視頻封面,點開以后也是可以正常播放視頻并看評論的,但無法登錄。而抖音由于發布較晚,沒有 WP 版。(更正:出過 WP 版)

    應用商店內可以搜索到一位叫 TAOZSOFT 的開發者,開發了不少網站的第三方客戶端,但均為 7 天試用 + 收費 7 元的形式。

    截圖只是冰山一角,有名的平臺幾乎全做了

    經測試,個人認為只有虎牙客戶端的可用性相對較高,起碼能正常觀看直播并可以調節畫質以及顯示彈幕,搜索功能也能搜到正在直播的直播間,只是無法登錄賬號。至于是否愿意付費支持下這位直到現在還在更新的開發者,就看各位的想法了。

    至于沒有 APP 的平臺,鑒于國內視頻網站以及舊版 Edge 的尿性,網頁端能用且功能沒被削到用不下去的也就只有 Sakura 動漫這種了(至于外網視頻平臺我暫時沒有條件測試)。
    (3) 閱讀 APP
    閱讀類 APP 有起點的 UWP 版,但體驗實在是稱不上好用,而且黑底灰字的閱讀頁面晚上看還行,白天就比較難受了。不過有就不錯了,第三方還要啥自行車。

    知乎日報本身就比較簡約,基本上只有看文章、點贊和評論,所以 UWP 版也沒什么能閹割的,體驗也還不錯。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的安卓端和 UWP 端都登錄不了。

    總結,在影音娛樂方面,對我個人來說是夠用的,平時用來當個 mp3,躺在床上看個 B 站足夠了。但騰訊視頻和優酷的缺失也確實有些遺憾。


    4. 支付相關

    (1) 支付 APP

    首先,支付寶 APP 功能相當簡陋,就算能登錄,連掃碼付款都沒有。帶出門付款?想都別想。

    (2) 購物 APP

    在購物 APP 方面,各家可謂是「全軍覆沒」,沒一個能用的,好在我們還有網頁版。

    淘寶網頁端可以正常使用并下訂單,使用網頁版支付寶付款。但幾乎每一步操作都詢問是否安裝 APP 這點實在是很煩人,我要是能下 APP 會用你這網頁版?

    蘇寧的情況和淘寶差不多,同樣支持支付寶付款,同樣像蒼蠅一樣經常彈出讓你下 APP 的窗口。

    京東網頁端同樣可以正常下單,但支付方式中沒有支付寶,微信也沒法用,所以只能用綁定銀行卡和打白條的方式支付。相比淘寶,提醒安裝 APP 的提示少了很多,在可以接受的水平。

    唯一拉胯的是拼多多,沒有網頁版。(更正:有網頁版,網址請翻評論區)

    (3) 外賣 APP

    令我沒想到的是,居然有人將 PWA 版的餓了么放到了應用商店里,不僅用它點個外賣完全不在話下,使用體驗和安卓客戶端相比也沒差太多,支持網頁版支付寶付款。

    而美團外賣就只能老老實實用網頁版了,由于不方便點外賣,我暫時沒辦法測試它支持的支付方式,也不清楚通過客服開啟支付寶付款的方法在網頁端是否奏效。

    (4) 銀行 APP

    在應用商店里我只找到了中行和浦發銀行的 APP 。中行 APP 已經停止轉賬服務了,而浦發銀行的 APP 并沒有完全停用,但我沒有浦發銀行的銀行卡,也就沒法測試其主要功能了。


    5. 其它

    導航 APP 方面,百度地圖不兼容手機,但可以找到能用的高德地圖。但應該不會有人拿 WP 手機出門當導航吧。

    搜題 APP 只找到一個阿凡題,是個第三方客戶端,但體驗還行。

    翻譯 APP 方面有點奇葩,微軟自己的微軟翻譯居然沒有 WP 版。我只找到一個第三方的百度翻譯,而且主要的翻譯功能已經掛了,又只能網頁版伺候。

    百度網盤 APP 掛了,手機網頁版也不支持下載,就算切換到電腦網頁版遇到一些大文件也沒轍。

    至于游戲,現在比較火的游戲當然是不支持啦,但用來玩一些老游戲,尤其是 Gameloft 的老游戲還是挺不錯的。就比如我在體驗這部手機的時候,讓我再次迷上了狂野飆車 8。


    APP 體驗總結

    在被官方正式放棄一年多以后,盡管 Win 10 Mobile 早已不能撐起一部手機所必需的應用生態,比如通訊應用和支付寶,但也沒有完全淪為只能用瀏覽器的功能機。在存活著的 APP 里,有些是早已不再更新,但 API 沒有改變的 WP 應用,有些則是同時為手機和電腦開發,甚至是第三方用愛發電的 UWP 應用。試想一下,如果微軟真的成功讓 UWP 成為了未來,那么,UWP 是否真的會成為微軟在移動領域的救命稻草?我覺得不一定。畢竟微軟失敗的地方遠遠不止這一處,但軟件生態的崩盤也是壓死微軟移動這顆瘦弱的駱駝的最后一顆稻草。


    軟件篇總結

    對于一個之前完全沒有體驗過 WP 系統的純安卓黨,個人感覺 WP 在 2021 年,是一個對新人來說足夠好玩的系統,但絕對不是個好用的系統。對于買 WP 手機只是想玩玩,并不打算拿它出門,只是用來體驗 WP 或者拿來當 mp4 的人來說,它帶給安卓和 iOS 用戶的新鮮感足夠強。但通過上文我們也知道,它在國內已經被最離不開的兩個應用 —— 微信和支付寶所拋棄。在 2021 年,一個不支持微信和支付寶的智能手機,跟功能機沒什么差別。


    不知道還有多少老用戶在堅守 WP ,但他們應該都至少還有一部安卓機或 iPhone 了吧。即使有多么喜歡它的流暢,它的設計,以及它留下的回憶和情懷,最后面對不爭氣的微軟打造的殘酷現實,還是只能以不知道是否情愿的心態,投入另外兩個陣營的懷抱。

    感謝你看到這里!如果覺得寫得還不錯的話,求多多點贊轉發評論,拜托了。


    • 文章為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酷安立場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