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筆分為四級:要用五筆打出一個字或一個詞,最多需要四個字母。
一級簡碼:一個字母一個字。五筆定義使用最頻繁的二十五個漢字。例:一地在要工 上是中國同 和的有人我 主產不為這 民了發以經
二級簡碼:兩個字母一個字
三級簡碼:三個字母一個字。
四級?那叫全碼!四個字母一個字。
【編碼規律】
:橫豎撇捺折的打法,這幾個筆劃的編碼方法是固定的,不用問為什么。
『一:GGLL 』『丨:HHLL 』『丿:TTLL 』
『丶:YYLL 』『乙:NNLL 』
口訣
鍵名不拆打四下,(鍵名:X鍵除外,每鍵口訣的第一個字,X鍵為纟)
成報一二末筆畫;(成:除鍵名和單筆畫外的鍵面字根;報:字根所在鍵按一下)
一般一二三末根,(一般:拆分四碼或四碼以上的漢字)
不足才補識別碼。 (不足:拆分不足四碼的漢字)
鍵名字的打法:重復按那個鍵名字的所在鍵4下。
例:“金”字的打法:『QQQQ』。
鍵內字(除鍵名和單筆畫外的鍵面字根,)打法:字根所在鍵+第一筆畫+第二筆畫+末筆畫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鍵面字根都可以打出來的。
例:“早”字的打法:『 日J + 丨H + 乙N + 丨H 』。
“灬”字的打法:『 灬O+ 丶Y + 丶Y + 丶Y』。
一般漢字(按拆分規律拆分四碼或四碼以上的漢字)的打法:該漢字的第一個字根+第二個字根+第三個字根+最后的字根
例:“幕”字的打法:『 艸A + 日J + 大D + 丨H = AJDH 』。
拆分不足四碼的漢字打法:該漢字的第一個字根+該漢字的第二個字根+該漢字的第三個字根(沒有第三個字根的不取)+識別碼
例:“云”字的打法:『 二F + 厶C + 識別碼U 』。
識別碼:在五筆輸入法中用于區分重碼字(拆分不足四碼的漢字)末筆筆劃和字型結構的代碼。
其作用是:減少重碼,提高錄入速度。
識別碼具體如下圖:
關于末筆:
為了使識別碼有足夠的區分能力萬能五筆輸入法電腦版怎么用,除帶有偏旁“廴辶”的雜合結構漢字的末筆是指被包圍的部分(僅適用于雜合結構),除此以外末筆是指該漢字最后字根的末筆。
例:“廹”的末筆是(橫)RPD;“遼”的末筆是(豎)BPK;
“漣”的末筆是(捺)ILPY;“蓮”的末筆是(捺)ALPU;
“載”的末筆是(豎);“因”的末筆是(捺)。
字型結構(分為三種):
左右結構(包括左中右結構)
上下結構(包括上中下結構)
雜合結構(其余為雜合結構)
字型口訣:
左右型1上下2,交叉獨體包圍3 。
兩或三根才需要,單根成字勿勞神!
末筆識別碼口訣:
末筆是誰在誰區,再看字形代號幾;
由此生成區位碼,指向哪里是哪里。
兩字:每字各取前兩字根2+2,
三字:前兩字取首字根第三字取第一二字根1+1+2,
四字:各取每字的第一字根1+1+1+1,
超四字:前三字和末字取首字根1+1+1+末1。
解釋:
兩個字的打法:第一個字的第1個字根+第一個字的第2個字根+第二個字的第1個字根+第二個字的第2個字根。
例:“百科”一詞的打法:『 百DJ + 科TU = DJTU 』
三個字的打法:第一個字的第1個字根+第二個字的第1個字根+第三個字的第1個字根+第三個字的第2個字根。
例:“龍井茶”一詞的打法:『 龍D + 井F + 茶A+ 人W = DFAW』
四個字的打法:第一個字的第1個字根+第二個字的第1個字根+第三個字的第1個字根+第四個字的第1個字根。
例:“春暖花開”一詞的打法:『 春D + 暖J + 花A+ 開G = DJAG 』
超四字詞的打法:第一個字的第1個字根+第二個字的第1個字根+第三個字的第1個字根+最后字的第1個字根。
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幾個字的打法:『 中K + 華W + 人W + 國L = KWWL 』
2.如何鎖定末筆識別碼——最后一筆:
末筆識別碼有如下規定:
一區:橫『一』的識別碼在G,F,D鍵的范圍;
二區:豎『丨』的識別碼在H,J,K鍵的范圍;
三區:撇『丿』的識別碼在T,R,E鍵的范圍;
四區:捺『丶』的識別碼在Y,U,I鍵的范圍;
五區:折『乙』的識別碼在N,B,V鍵的范圍;
左右型文字結構為文字的第一種類型,也就是識別碼范圍鍵的第一個鍵;
上下型識別碼為文字的第二種類型,也就是識別碼范圍鍵的第二個鍵;
雜合型識別碼為文字的第三種類型,也就是識別碼范圍鍵的第三個鍵;
例1:比如“酒”字:酒的最后一筆是橫『一』,那么末筆識別碼的范圍就在G至D的范圍中,“酒”是左右結構的字,左右型結構為文字的第一種類型,也就是識別碼范圍鍵的第一個鍵,那么G至D中第一個鍵就是G,那么“酒”字的識別碼就是G。
例2:比如“圓”字:圓字的最后一筆是捺『丶』,那么末筆識別碼的范圍就在Y至I的范圍中,“圓”是雜合結構的字,雜合型結構為文字的第三種類型萬能五筆輸入法電腦版怎么用,也就是識別碼范圍鍵的第三個鍵;那么Y至I中第三個鍵就是I,那么“圓”字的識別碼就是I。
例3:比如“牛”字的最后一筆是豎『丨』,那么末筆識別碼的范圍就在H
五筆拆分原則-掌握這些對你有很大幫助
至K的范圍中,而牛的結構既不是“左右結構”也不是“上下結構”,那么就是“雜合型”。雜合型的末筆識別碼范圍是第三個鍵,在豎類識別碼H至K的范圍中,第三個鍵就可以鎖定到K鍵。
五筆拆分原則
五筆字型的拆分原則是“書寫順序,取大優先,兼顧直觀,能連不交,能散不連”。
①書寫順序:在合體字編碼時,一般要求按照正確的書寫順序進行。例如:
新: 立 木 斤 (正確,符合規范書寫順序)
立 斤 木 (錯誤,未按書寫順序編寫)
② 取大優先:按照書寫順序為漢字編碼時,拆出來的字根要盡可能大,即“再添一個筆畫,便不能構成筆畫更多的字根”為限度。例如:
世: 廿 乙 (正確)
一 凵 乙 (錯誤)
③ 兼顧直觀:在確認字根時,為了使字根的特征明顯易辯,有時就要犧牲書寫順序和取大優先的原則。例如:
國:如按書寫順序,其字根應是“冂、王、丶、一”,但這樣編碼不但有違該字的字源,也不能使字根“囗”直觀易辯。為了直觀,應從外到內取字根“囗、王、丶”。
④ 能連不交:當一個字可以視作相連的幾個字根,也可視作相交的幾個字根時,我們認為,相連的情況是可取的。
天: 一 大 (二者是相連的) (正確)
二 人 (二者是相交的) (錯誤)
⑤ 能散不連:如果一個結構可以視為幾個基本字根的散的關系,就不要認為是連的關系。例如:
占: 卜 口 (都不是單筆畫,應視作上下關系)
非: 三 刂 三 (都不是單筆畫,應視作雜合關系)
總之,拆分應兼顧幾個方面的要求。一般說來,應當保證每次拆出最大的基本字根,在拆出字根的數目相同時,“散”比“連”優先,“連”比“交”優先。
8、練習建議
學習五筆沒有什么秘訣,就是背誦五筆字根表和練習。一些軟件開發商開發了很多五筆打字練習的軟件,是為了能讓大家提高五筆打字速度。要打字快就要多練習。很多不懂得拆字字根,軟件的界面都有提示,可以一邊打字一邊學習拆字方法。所謂只要功夫深,鐵柱磨成針。學習五筆就是依靠多練習。
“五要五不要”
一、五筆輸入法作為最快捷、最方便的一種輸入法之一,學習的人也日益增多了,在這個大環境下,部分培訓學校和某些五筆自學軟件及一些書籍聲稱其能在一周內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就讓初學者熟練地使用五筆進行漢字錄入,其實對初學者而言,在一周后能熟練地進行英文盲打都不太可能,更不用說熟練地使用五筆輸入法錄入漢字了,這正是學習五筆的第一不要——“不要急功近利”!學習五筆一定“要循序漸進將基礎打好”,明白這一點對初學者非常重要!不然的話就會讓初學者產生厭煩情緒,試想一周后如果學習者并不能熟練地使用五筆,甚至連英文盲打都不利索的話,這位同志還會再繼續學習下去嗎?不會了,因為他這時會認為五筆很難學,甚至會認為是自己太笨,根本就不是學五筆的材料,對學習電腦的其它應用也會因此而逐漸失去興趣,很可能從此半途而廢。
所以說,您不妨用一兩周的時間先將英文盲打練熟以后再進行五筆的學習,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就是這個道理。注:很多人都是因此而“棄五從拼”的,甚至有人已練成了“一指神功”而“獨步鍵林”!真不愧是“眼觀二十六路”啊……
二、明白并做到了上面的一要一不要后基本就能安下心來學習五筆了,在學習五筆字根的過程中多數人都會進入死記硬背的誤區,這又會導致一大部分人因記性不太好或不經常使用電腦而放棄五筆的學習,這就是第二個不要——在記憶字根時“不要死記硬背”!“要進行模糊記憶”!
上面的話可能有些同志不太理解,下面我就舉幾個例子并結合字根表進行說明,
如:N鍵中的折字根有很多,如果您一個一個地去記的話,天哪……不要害怕啊!其實這是有個規律可循的,只要是一筆能寫下來的折字根全都是按N鍵,如“乃”的這個大折;又如:手的食指能按到的第一個鍵內必有一個字根為一,之后依次就是二三(四)字根了,橫區內有一(G)二(F)三(D)橫、豎區內有一(H)二(J)三(K)四(L)豎、撇區內有一(T)二(R)三(E)撇、點區內有一(Y)二(U)三(I)四(O)點,怎么樣,有意思吧,這也是個規律,而且末筆識別碼的編排也有非常類似的規律。諸如以上之類的規律還有很多,筆者就不逐一列舉了,總而言之,真正需要我們牢牢記住的字根并不是很多,只要記住字根口決字面中的字根就足夠了,其它的字根都是采用模糊記憶法就能記住的支脈字根。
三、下面我再說一下第三個要與不要,“要理解記憶漢字拆分的四大原則”,“不要認為把字根和拆字原則背牢了就可以將所有的漢字全部拆開了”。在拆字時除了按書寫順序拆字為主原則外還要遵循四大原則,下面我就詳細分析一下這四大拆字原則:1、取大優先,在遵循總原則的條件下拆字時應以“再添一個筆畫便不能使其成為另一個字根”為限,每次都拆取一個“盡可能大”的,即盡可能筆畫多的字根,例如“世”字第一種拆法為“一、凵、乙”(誤),第二種拆法為“廿、乙”(正),顯然前者是錯誤的,因為其第二個碼元“凵”,完全可以向前“湊”到“一”上,形成一個“更大”的已知碼元“廿”;2、兼顧直觀,在拆分漢字時,為了照顧漢字碼元的完整性,有時不得不暫且犧牲一下“書寫順序”和“取大優先”的原則,形成個別例外的情況,如“自”字按“取大優先”應拆成“亻、乙、三”,但這樣拆,不僅不直觀,而且也有悖于“自”字的字源(這個字的字源是“一個手指指著鼻子”)故只能拆作“丿、目”,這就叫做“兼顧直觀”;3、能連不交,當一個字既可拆成相連的幾個部分,也可拆成相交的幾個部分時,我們認為“相連”的拆法是正確的,因為一般來說,“連”比“交”更為“直觀”,如“丑”字可拆成乙土(二者是相連的)或刀二(二者是相交的),這時我們就認為前者拆法是正確的;4、能散不連,筆畫和字根之間,字根與字根之間的關系,可以分為“散”、“連”和“交”的三種關系,其中就屬散的優先權為最高,比如“倡”字就是散。另外您最好能記住筆者總結的一個重要原則:無論如何也不能連的字就以“取大優先”為重要原則,只要是能連下來的字就以“兼顧直觀”為重要原則。注:上述幾項原則相互之間相輔相成,并非相互獨立。
四、把上面提到的幾點理解記牢了,就可較為熟練地使用五筆打字了,但是有些需要輸入末筆識別碼的字明明已將字根和未筆拆出來了,卻無論如何也打不出來這個字,其實這八成是您將這個字的末筆拆錯了,所以這就要求您一定“要記住一些特殊未筆”,“不要被書寫習慣所束縛”。下面我就簡單說一些特殊末筆:一、當“力、刀、九、匕”這些字根參加未筆“識別”時,一律以其“伸”得最長的“折”筆作為末筆;二、“我、戔、成”等字的“末筆”要遵從“從上到下”的原則,一律規定“丿”為其末筆;三、對于“義、太、勺”等字中的“單獨點”而言其離碼元的距離很難確定,可遠可近,我們干脆認為這種“單獨點”與其附近的碼元是“相連”的,既然是“連”在了一起,這些字便屬于雜合型而并非為上下型漢字。“四”、“連”、“逐”等字的末筆按書寫習慣來寫應該是“辶”的最后一捺,但由于帶“辶”的字太多,所以在這里就要選用“車”或“豕”字的最后一筆為末筆了。
五、下面要說的是第五不要與要,某些字在拆其字根時“不要中規中矩”,“要采用象形拆法”。比如“拽”字的最后一個字根不是叉,而是“匕”,這與“使”的最后一個字根是不一樣的,但多數人拆這個字時都會拆成叉或折、撇等,諸如此類的字還有很多(如傲、氏、余等),所以您只能是看它最像什么就把它當作什么字根,不然的話,您也就只能使用“萬能五筆”之類的混合型輸入軟件了,您是永遠不可能完全摒棄拼音而單獨使用五筆的。注:本項對學習五筆的人來說至關重要!實為重中之重!
建議輸入法
選擇輸入前,先了解一下相關的一些小知識。
使用者在選擇輸入法時,一般關注的是易學性、易記性、是否快速。要了解輸入法是否有以上特性,參考指標主要有重碼率、碼長、記憶量、規則。要注意的是,這些指標通常是互相矛盾的,并不能兼而有之,必須取得某種平衡,綜合考慮。重碼率最低,碼長最短,記憶量最少,規則最少,這種輸入法是不存在的,任何輸入法都一定會有優點和缺點。均衡考慮,才能稱得上是優秀的輸入法。
1、重碼率;重碼率越高,編碼質量越差,輸入時需看屏幕選擇漢字,速度變慢。如拼音輸入法,無重碼的拼音輸入法是不存的!重碼率低時,可實現盲打。
2、重碼數:如果同一編碼,對應不止一個漢字,則認為是重碼。如拼音zhong,有“中”“重”“鐘”....很多。
3、重碼率:對所有漢字進行編碼的結果中,(重碼數目/漢字數目)*100%,即為重碼率。如果收錄6000個漢字中有600個漢字重碼,則重碼率10%。當然,如果為了減少重碼率,減少收錄漢字,這種輸入法無任何價值。
4、盲打:有些定義認為,輸入漢字時不需看鍵盤的輸入。但實際上,真正意義上的盲打,應該是輸入漢字時,不看屏幕,也不看鍵盤,眼睛只看文稿。盲打對于提高打字速度是必須的選擇!非常重要。
5、碼長:漢字編碼所需的擊鍵數。碼長越短,擊鍵數少,速度快,但是,理論上會使重碼率增高。
6、記憶量:輸入法的規律性強,記憶量就少,則容易記憶,甚至不用記憶。
7、易學性:編碼規越多,越不易學習。
學習技巧
(1)姿勢:如果你想成為打字高手,一定要練習指法,參考指法中的打字指法說明
(2)建議:
A.開始時,即使可以使用詞組輸入,也盡量練習單字,這樣,你才會熟練。
B.當你覺得單字已練到差不多了,再練詞組。
C.輸入時,不要貪快,一定要理解和記憶字根的鍵盤所在位置。記憶的方法可能多種,原則是能給自己一種說法,給自己一種理由,記住:使自己能記住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D.再煩再累都要堅持,終于會有熟練的時候。一旦熟練,成功感油然而生。
E.開始時最好使用練習軟件,因為它有成績和分數,練習后有進步,就會有成功感,成為繼續下次練習的動力。
F.拼音輸入法是還是要學習的,如果五筆輸入法打不出來,拼音可作為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