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互聯網浪潮的推動下,計算機及其存儲設備、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使得我國大數據應用領域不斷擴展,相關數據資源日益豐富。站在互聯網風口的“大數據”,儼然成為社會的熱詞。宜春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正式將大數據提升與國家戰略接軌,搭建了全市統一的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向上聯通國家、省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向下覆蓋縣、鄉,支撐政府部門間跨地區、跨層級、跨系統的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應用。通過多次開展全市各業務部門數據匯聚“會戰”,通過展現具體化數據需求,逐步實現數據應歸盡歸。
宜春市社保局社會化管理服務科負責人 余文欽:“ 基于政務數據共享互通,實現政務服務一號認證、一窗申請、一網辦事,大大簡化了辦事手續,提升政府部門辦事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
市社保局通過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交換了市民政局的殯葬管理信息,并根據工作實際,形成了科學的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對于死亡殯葬人員的姓名,身份證號碼,性別,死亡日期,火化日期等信息按期進行數據比對,有效防止了死亡冒領現象發生,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務總線與數據交換平臺區別,通過大數據比對,有序推進了養老保險資格認證,既提高了社保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又確保了養老保險基金的運行安全。
宜春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數據資源科科長 溫琪琳 :“由于各部門政務系統‘煙囪林立’、數據資源‘條塊分割’,長期以來,部門間數據共享不夠順暢。建設全市統一的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有利于實現快捷、高效的數據共享,充分釋放數據價值。”
宜春市大數據局構建了人口、法人、宏觀經濟、電子證照、空間地理等五大基礎數據庫,不僅為各級政務部門提供服務,同時也為群眾和企業提供便利,“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在成為現實。為體現“數聚宜春”的價值,以產業強市為目標,以云數據中心為依托,構建了全市集約統一、共享開放、業務協同和高效運行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讓“云上宜春”得以快速落地,也為宜春提升城市治理精細化、民生服務便利化、政府決策科學化和產業發展智慧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宜春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局長 丁朝科:“過去由于政策法規的滯后和數據接口不統一、不標準,雖然政府各部門擁有豐富的數據,但是卻無法實現這些資源的共享和交換,那么我們宜春市大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的建設,將有望解決大數據交換的瓶頸。”
據悉,宜春市大力實施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和發展大數據產業戰略,圍繞“一云一池一平臺N應用”建設思路,全力推進宜春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打破信息孤島、拔掉數據煙囪”,宜春市大數據局不斷激活政府大數據資產,打破”信息孤島”壁壘,緩解數據不足導致的資源瓶頸,最大限度的實現社會價值。自2018年啟動數據匯集工作到完成平臺搭建,宜春市已通過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梳理5958項目錄資源,匯聚20億條數據服務總線與數據交換平臺區別,發布庫表資源3343個、文件資源1857個、接口資源224個,平臺業務已涵蓋教育、公安、民政、人社、醫保、市場監管、司法、海關、信用等40多個領域,通過平臺接口已為市行政審批局、稅務局、住建局等29家單位網上辦理業務提供服務。
未來,宜春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工作將以民生應用為重點,繼續盤活數據資產,推動業務創新和數據安全保障,實現網絡通、平臺通、數據通的“互聯互通”目標,全面推進數字宜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