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之心3(Kingdom Hearts III)》DLC“Re Mind”今日上架微軟商店,有趣的是,在該頁面的商品描述中顯示,可以安裝到Win 10設備上,難道SE打算也在PC平臺推出《王國之心3》?一起來看看吧。
《王國之心3》DLC“Re Mind”將于下個月正式發布,今日在微軟商店上架售價29.99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在該頁面的商品描述中顯示,可以安裝到Win 10設備上。而在而在《王國之心3》游戲本體的商店頁面,顯示的卻是安裝在Xbox One上。這可能意味著《王國之心3》將加入XGP,或是SE計劃將《王國之心3》登陸PC,當然也不排除是微軟一時烏龍搞錯的可能性。
DLC“Re:Mind”增加了全新的游戲內容,比如控制Roxas、Aqua和Riku的功能,以及Sora全新的Keyblade變形。它還增加了額外的游戲內容,比如“大師中的大師”與年輕的Xehanort交談的內容。此外,你還可以期待一些新的BOSS和一個新的神秘結局。這個DLC也許并不會解釋《王國之心3》的結局究竟是怎么回事,但仍然值得期待。
更多游戲圖片:
XR:Apple Vision Pro于2/2日正式發售,正式開放向大眾的使用體驗,首發搭載超百萬兼容APP和600款原生應用。2/2起,第一批預購開始到達顧客家門口,第一批 Apple Store 零售店現已開放店內取貨。同時,Apple Vision Pro在美國各地零售店開啟演示。消費者可以在Apple Store獲得Vision Pro演示,演示時長為25分鐘,將包括如何使用Vision Pro、提供哪些內容和應用程序等。上市之初,蘋果將推出超過100萬個兼容應用程序以及逾600個專門為Vision Pro打造的應用程序。
AI:2月16日OpenAI發布了首個文生視頻模型Sora,堅定看好上游AI算力硬件及下游應用相關機會。Sora可以直接輸出長達60秒的視頻,并且包含高度細致的背景、復雜的多角度鏡頭,以及富有情感的多個角色。它是一個擴散模型,它從類似于靜態噪聲的視頻開始,通過多個步驟逐漸去除噪聲,視頻也從最初的隨機像素轉化為清晰的圖像場景。Sora使用了Transformer架構,有極強的擴展性。Sora不僅能準確呈現細節,還能理解物體在物理世界中的存在,并生成具有豐富情感的角色。該模型還可以根據提示、靜止圖像甚至填補現有視頻中的缺失幀來生成視頻。
智能手機及PC:華為預計將于24年3月發布P70,小米Ultra 14將于24年2月底或3月初發布,蘋果或正在研折疊機型,持續看好折疊機成為高端手機迭代的方向。國產主流品牌入局,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發展迅速,2024年預計出貨量1000萬左右,第四季度折疊屏手機市場份額華為快速上升;華為重磅機型P70系列手機將搭載1.5K曲面屏與超級三攝,預計將于2024年3月發布。小米14 Ultra通過萊茵無屏閃認證,將搭載高通驍龍8 Gen 3芯片與后置全焦段5000萬像素四攝方案,預計將于2024年2月底或3月初發布。PC方面, 2月13日英偉達發布“Chat with RTX”應用程序,是一款適用于 Windows PC 的聊天機器人,由 TensorRT-LLM 提供支持。其被設計為一個本地化系統,用戶無需上網便可使用,所有具有至少 8 GB 顯存的 GeForce RTX 30 和 40 GPU 都支持該應用程序。根據群智咨詢預計,2024年作為AI PC發展的元年,AI筆記本電腦出貨量達到1300萬臺,在筆記本電腦市場滲透率達到7%,2025年滲透率預計逼近30%,2026年滲透率會超過50%,2027年AIPC成為主流PC產品的類別,市場滲透率逼近80%。回顧23年度AIPC發展,1)端側算力解決方案從中心式轉向串聯式,ARM架構迎來增長契機,2)Copilot技術重塑鍵盤,3)終端品牌側重圖片及視頻會議相關AI功能,持續看好AI PC生態落地,驅動PC銷量及產業鏈復蘇。復盤23年度AIPC進展,初代AI PC發展重心凸顯,端側算力解決方案從中心式轉向串聯式,破除壟斷型的算力架構,ARM迎來增長契機;Copilot技術重塑鍵盤,引領30年來的重大變革;PC廠商側重圖片及視頻會議相關AI功能,并綁定關鍵部件軟硬件供應商。
面板:價格端、廠商進展、品牌&需求端及行業趨勢更新:1)價格端,根據群智咨詢公眾號,2月上旬IT面板價格Monitor面板將迎來全面止跌,Notebook面板價格仍持續下滑,TV面板價格2月小幅上漲。隨后來看,2月面板價格或上漲。2024年隨著面板廠商控產夜晶面板價格有望持續抬升,預測2月份小尺寸將上漲1美元,中大尺寸將上漲2-3美元。2)廠商進展端,隨著領先OLED面板制造商第8.6代精細金屬掩模板(FMM)的OLED工廠敲定,根據Omdia預計,2024年面板設備將反彈154%,超550億元。友達光電、群創光電1月營收較去年同期雙雙上漲。3)品牌&需求端,三星AI手機S24系列韓國預定量達到121萬部;聯想有望在2月 26-29 日展示一款透明屏幕的筆記本電腦;因OLED面板成本大幅上漲,iPad Pro2024或漲價千元;23年Mini LED電視“逆勢增長”140%。4)行業趨勢,京東方23Q4可折疊面板出貨量排名第一,看好2024年國產柔性OLED手機面板和可折疊面板出貨持續增長。
建議關注:
消費電子零組件&組裝:工業富聯、立訊精密、聞泰科技、領益智造、博碩科技、鵬鼎控股、藍思科技、歌爾股份、長盈精密、京東方、國光電器、長信科技、舜宇光學科技(港股)、高偉電子(港股)、東山精密、德賽電池、欣旺達、信維通信、科森科技、環旭電子、兆威機電(機械組覆蓋)、比亞迪電子(港股)、智迪科技、雷柏科技;
消費電子自動化設備:科瑞技術(與機械組聯合覆蓋)、智立方(與機械組聯合覆蓋)、思林杰、大族激光、賽騰股份、杰普特、華興源創、博杰股份、榮旗科技、天準科技、凌云光、精測電子(與機械組聯合覆蓋)、博眾精工;
品牌消費電子:傳音控股、漫步者、安克創新(與家電、通信組聯合覆蓋)、小米集團(港股);
消費電子材料:中石科技、世華科技;
PCB:鵬鼎控股、東山精密、深南電路、興森科技、生益科技(與通信組聯合覆蓋)、南亞新材、滬電股份(與通信組聯合覆蓋)、景旺電子、勝宏科技;
汽車電子:電連技術、水晶光電、舜宇光學科技、聯創電子、裕太微、和而泰、科博達(由汽車組覆蓋)、德賽西威、菱電電控、湘油泵(與汽車組聯合覆蓋);
面板:京東方、TCL科技、深天馬A、聯得裝備、精測電子(與機械組聯合覆蓋)、奧來德、鼎龍股份(與基礎化工組聯合覆蓋)、萊特光電、清溢光電、菲利華、深科達、頎中科技、匯成股份、新相微、天德鈺、韋爾股份、中穎電子、易天股份;
風險提示:消費電子需求不及預期、新產品創新力度不及預期、地緣政治沖突、消費電子產業鏈外移影響國內廠商份額
1. 周觀點:Vision Pro正式發售,內容助力平臺成長
1.1. Vision Pro正式發售,首發搭載超百萬兼容APP和600款原生應用
Apple Vision Pro于2/2日正式發售,正式開放向大眾的使用體驗,首發搭載超百萬兼容APP逾600款原生應用。2/2起,第一批預購開始到達顧客家門口,第一批 Apple Store 零售店現已開放店內取貨。同時,Apple Vision Pro在美國各地零售店開啟演示。消費者可以在Apple Store獲得Vision Pro演示,演示時長為25分鐘,將包括如何使用Vision Pro、提供哪些內容和應用程序等。上市之初,蘋果將推出超過100萬個兼容應用程序逾600個專門為Vision Pro打造的應用程序。
Apple Vision Pro將故事體驗帶入一個全新的沉浸感領域。在Apple Vision Pro,觀眾能夠看到42 部令人驚嘆的 3D 迪士尼電影,例如大片《阿凡達:水之道》、《黑豹》、《Inside Out》和 2019 年的《獅子王》。此外,之前從 Apple TV App 購買包含 3D 版本的迪士尼電影的用戶將能夠在 Apple Vision Pro 上訪問這些版本,無需額外費用。這些 3D 電影將使用杜比視界、多畫面高清高效視頻編碼 (MV-HEVC)、HDR 中的超高清分辨率,并以高幀率拍攝多個影片。這將確保創作者的視野完好無損并得到完整保存,以獲得最佳的觀看體驗。根據 Disney+ 總裁 Alisa Bowen 的說法,Apple Vision Pro實現了所有家用設備中最令人難以置信的身臨其境的體驗。
微軟1月31日宣布,Microsoft Teams 將于 2 月 2 日推出時在新的 Apple Vision Pro 上提供。Microsoft Teams將通過Apple Vision Pro上的智能工作場所,將引人入勝的空間計算體驗帶到你的指尖。 從2月2日開始,用戶可以從Apple Vision Pro上的App Store下載Teams以及Microsoft Copilot,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OneNote和Loop。在Teams視頻通話中,Apple Vision Pro的用戶將被視為角色,Teams使用無限畫布,可以同時打開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應用,將它們縮放到任意大小,并將它們放置在任何位置,以便在 Teams 會議和聊天期間無縫訪問內容。用戶還可以在 Teams 中輕松協作處理 3D 內容 - 在 Teams 聊天和頻道中輕松共享和預覽 3D 內容。同時在使用Apple Vision Pro的時候,用戶能夠通過語音和文字與copilot一起創作、分析和連接。
Vision Pro重塑消費者購物體驗。德國奢侈品電子商務平臺Mytheresa在Apple Vision Pro上推出了一款應用程序,是一款虛擬現實耳機和空間計算機,為奢侈品購物者提供了另一種購物體驗。另一個時尚品牌 J.Crew 也與 Obsess 合作,為 Apple Vision Pro 開發了一款名為 J.Crew Virtual Closet 的應用程序。這個應用程序允許購物者在交互式的“超高清”3D環境中查看產品,并在更高的放大倍率下仔細檢查材料的質地和質量。這兩款應用程序均由購物技術平臺和 visionOS 開發商 Obsess 創建。Mytheresa首席執行官Michael Kliger表示,他們希望通過Apple Vision Pro創造非凡的體驗,讓用戶更接近Mytheresa。該平臺旨在以卡普里島和巴黎等風景如畫的背景提供數字奢侈品購物體驗,其中包括 Loewe、Valentino 和 Saint Laurent 等奢侈品牌。
1.2. 智能手機及PC:關注華為/小米/聯想等新機發布,持續看好折疊屏銷量高增,AI賦能帶動PC市場出貨量溫和復蘇
1.2.1. 智能手機:關注華為P70,小米Ultra 14新機發布,蘋果或正積極研發折疊屏iPhone,持續看好折疊屏成為高端手機迭代的方向
觀點:iPhone16 pro熒幕尺寸再進化,蘋果公司正在積極研發折疊屏iPhone,華為預計將于24年3月發布P70,小米Ultra 14將于24年2月底或3月初發布。市場趨勢方面,持續看好中國市場折疊屏手機銷量高速增長,成為高端手機迭代的方向。
iPhone 16或將在內存、尺寸、續航、影像等方面調整升級。內存方面,根據IT之家公眾號,iPhone 16 標準版的兩部機型,將配備 8GB RAM,較前代增加 2GB。理論上,標準版機型配備 8GB RAM,有助于提高多任務處理性能,能夠成為吸引用戶購買的亮點。尺寸方面,iPhone 16 的尺寸也將迎來改變,最初消息顯示是全系調整,但后續變更為僅限 Pro 版變大。根據 MacRumors,iPhone 16 Pro/Max 將擴大屏幕尺寸,前者從 6.1 英寸變大至 6.3 英寸,后者從 6.7 英寸變大至 6.9 英寸。續航方面,根據IT之家公眾號, iPhone 16 系列的電池容量將迎來大幅調整。具體為標準版增加 6% 至 3,561 mAh,Pro Max 版增加 5% 至 4,676 mAh。影像方面,主攝或將換用 48MP 索尼 IMX903 定制主攝,基于 1/1.14" 超級大底,配備雙層晶體管技術。其次是超廣角,升級到 48MP 超廣角攝像頭,有望支持 4K 空間視頻拍攝。再次是長焦,Pro 版將喜提 15 Pro Max 的雙折四棱鏡長焦鏡頭。最后,有概率會采用 1MG+7P 模造玻塑模組,為光學性能更強的 G+P 玻璃方案。
根據IT之家微信公眾號,蘋果公司正在積極研發折疊屏iPhone,現正在打造“至少兩款”像翻蓋一樣橫向折疊的iPhone原型機。但據IT之家公眾號,可折疊 iPhone 還處于早期開發階段,不在公司2024年或2025年的量產計劃之內,但公司已接觸多家屏幕、組件供應商,以便帶來更卓越的折疊交互體驗。
華為重磅機型P70系列手機將搭載1.5K曲面屏與超級三攝,預計將于2024年3月發布。根據愛否科技公眾號信息,華為P70系列將于搭載一塊6.7英寸1.5K曲面屏,攝像上將搭載5000萬像素1/1.3英寸OV50H主攝+5000萬像素超廣角+5000萬像素潛望式長焦鏡頭,支持 4倍光學變焦功能。此外,華為P70系列手機有望搭載衛星通訊功能,電池容量為5000mAh或更大。該系列手機預計將于2024年3月到來,具體發布時間有望于年后公布。
小米14 Ultra通過萊茵無屏閃認證,將搭載高通驍龍8 Gen 3芯片與后置全焦段5000萬像素四攝方案,預計將于2024年2月底或3月初發布。近日,小米14 Ultra現身萊茵無屏閃認證,根據愛否科技公眾號信息,小米14 Ultra在外觀上將沿用小米13 Ultra的超大圓形鏡組設計,背面隆起有望縮小,處理器將搭載高通驍龍8 Gen 3芯片,攝像上采用后置全焦段5000萬像素四攝方案,包括一枚5000萬像素1英寸超大底LYT900主攝以及兩枚潛望式長焦鏡頭,主攝有望支持f/163-f/4.0多檔可變光圈調節功能。此外,小米14 Ultra的電池容量為5180mAh,支持90W有線+50W無線充電,機身主打素皮材質。
國產主流品牌入局,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發展迅速,2024年預計出貨量1000萬左右,第四季度折疊屏手機市場份額華為快速上升。根據CINNO Research數據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市場折疊屏手機銷量達198萬部,同比增長175%,環比增長70%,同比、環比雙增長,且已連續第十二個季度同比正增長。國產主流品牌入局折疊屏手機市場,折疊屏正在高端市場占據更多的份額。根據IDC在2023年11月版本的預測數據,2024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出貨量將接近1000萬臺。根據DSCC 預計,三星在折疊屏手機領域的市場份額將從2022年第四季度的 83% 下降至2023年四季度預期的 42% 左右,華為在折疊屏領域的份額將快速上升至 21%,榮耀的折疊屏市場領域份額則為 19%。
智能手機銷量:23年第四季度新興市場成功扭轉頹勢,結束了連續七個季度的下滑,出貨量達3.2億部,同比+8%。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1.7億部,同比減少3.2%。根據IDC公布的報告,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創下10年來出貨量最低。由于中國和中東和非洲(MEA)、印度等新興市場成功扭轉頹勢,從2023年第四季度起成為智能手機市場的新增長引擎。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報告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長8%,達到3.2億部。
廠商份額:2023年全年,蘋果首次略超三星成為2023年度出貨量最高的廠商,第四季度推出的新款iphone市場份額領跑全球。2023年,蘋果手機出貨量達2.346億臺,市場份額占比20.1%;三星出貨量為2.266億臺,市場份額為19.4%;小米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三,出貨量達1.459億臺,占比12.5%。其次是OPPO和傳音,分別排名第四、第五,出貨量和占比依次為1.031億臺、9490萬臺,8.8%、8.1%。在新款iPhone推出后,蘋果在第四季度以24%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三星以17%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小米穩居第三,第四季度同比增長超過20%。得益于新興市場的復蘇,傳音首次晉升至第四位。vivo以7%的市場份額躋身前五。
1.2.2. PC:英偉達推出RTX聊天機器人,持續看好AI PC生態落地,驅動PC銷量及產業鏈復蘇
觀點:PC方面,英偉達近日推出RTX聊天機器人,是體量為35GB可在本地運行的ChatGPT,其響應速度很快,更大程度上保證了數據安全,要求配置僅需RTX 30系以上的顯卡。回顧23年度AIPC發展,1)端側算力解決方案從中心式轉向串聯式,ARM架構迎來增長契機,2)Copilot技術重塑鍵盤,3)終端品牌側重圖片及視頻會議相關AI功能,持續看好AI PC生態落地,驅動PC銷量及產業鏈復蘇。
AIPC滲透率:根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預計,2024年作為AI PC發展的元年,AI筆記本電腦出貨量達到1300萬臺,在筆記本電腦市場滲透率達到7%,2025年滲透率預計逼近30%,2026年滲透率會超過50%,2027年AIPC成為主流PC產品的類別,市場滲透率逼近80%。
2月13日英偉達發布“Chat with RTX”(與 RTX 聊天)應用程序,是一款適用于 Windows PC 的聊天機器人,由 TensorRT-LLM 提供支持。根據IT之家,“Chat with RTX”聊天機器人被設計為一個本地化系統,用戶無需上網便可使用,所有具有至少 8 GB 顯存的 GeForce RTX 30 和 40 GPU 都支持該應用程序。同時Chat with RTX 支持多種文件格式,包括文本、pdf、doc / docx 和 xml。只需將應用程序指向包含文件的文件夾,它就會在幾秒鐘內將它們加載到庫中。此外,用戶還可以提供 YouTube 播放列表的 URL,該應用程序將加載播放列表中視頻的轉錄,使用戶能夠查詢它們涵蓋的內容。
我們從硬件架構、軟件和終端品牌幾個方面回顧23年度AIPC發展情況:
初代AI PC發展重心凸顯,端側算力解決方案從中心式轉向串聯式,破除壟斷型的算力架構,ARM迎來增長契機。隨著AI技術的飛速進步,AI PC在2024年的CES展覽上備受矚目,接近半數PC都宣稱具備AI功能,預示著AI PC市場的蓬勃發展。群智咨詢認為,初代AI PC的發展重心圍繞在三個方面:算力架構變革、大模型方案和場景探索。算力架構方面,CPU+NPU+GPU已成為AI PC的主要布局方向,從而為AI應用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ARM架構CPU在計算能力方面具有優勢,預計將在2024年獲市場份額的增長。根據群智咨詢,CPU方面與其他X86平臺相比,高通ARM(X Elite)的性能已經提高了約22%。在Win12的開發過程中,微軟正在與合作伙伴和內部團隊合作開發新的ARM芯片。在計算能力方面,ARM架構相較于X86架構展現出顯著的優勢。非蘋果品牌加大布局,為推動ARM架構出貨提供支撐,群智咨詢預測,未來ARM架構市場份額將會迎來新的增長契機。
軟件端,AI與Windows OS的深度融合,Copilot技術重塑鍵盤,引領30年來的重大變革。Windows與AI的結合將為PC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提升。這一革新性的技術融合意味著,用戶將能夠通過語音識別技術快速輸入文字,而圖像識別技術則可幫助他們迅速處理圖片,從而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Copilot已經登錄筆記本電腦鍵盤,為微軟30年來在鍵盤布局上的首次重大變革。群智咨詢研究發現,Copilot這一革命性的AI助手已經成功地提高了人們的生產力和創造力。它不僅為用戶節省了寶貴的時間,還使得77%的使用者表示不愿放棄這一高效的工具。更有甚者,70%的用戶表示,Copilot使得他們的工作效率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終端品牌方面,PC廠商側重圖片及視頻會議相關AI功能,并綁定關鍵部件軟硬件供應商。HP和Lenovo都在其AI PC上預裝了常用的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框架,如TensorFlow(編程系統)、PyTorch(Python機器學習庫)等。這些框架使得用戶可以輕松地開發和部署AI應用。Lenovo的AI Now是一款個人AI助理,旨在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互動體驗;Dell、Asus和Acer等其他品牌也紛紛推出了具備高性能和AI技術的新產品,為用戶帶來了全新的使用體驗。這些品牌與CPU、GPU廠商以及ISV(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s )等軟硬件廠商展開深度合作,共同開發了一系列相關功能,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這些AI PC不僅優化了圖文創作和辦公場景,還擴展了應用領域,為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解決方案。
PC季度出貨量:2023全年出貨量為2.47億臺,同比下降12.9%,其中23Q4出貨量同比增長3.1%。其中戴爾同比下降8.3%,其他多數廠商均實現同比增長。研究機構Canalys發布數據顯示,2023全年出貨量同比下滑12.9%,主要為23Q1季度出貨量大幅下滑33%所致。其中23Q4 PC市場出貨量為6525萬,同比增長3.1%,環比下降0.46%。分廠商來看,根據Canalys數據,聯想依舊保持領先地位,Q4季度出貨1609萬臺,同比/環比增長3.1%/0.39%, 惠普排行第二,出貨1394萬臺環比增長3.15%,戴爾第三,出貨992萬臺;蘋果第四,出貨658萬臺;Acer第五,出貨399萬臺。
1.3.面板:2024年平板顯示設備市場規模有望反彈,聯想有望于2月末展示透明屏幕PC,友達、群創1月營收同比雙增
觀點:1)京東方23Q4可折疊面板出貨量排名第一,看好2024年國產柔性OLED手機面板和可折疊面板出貨持續增長。國產廠商京東方2023年Q4的可折疊面板出貨量排名第一,超過了全球第一中小尺寸OLED面板的三星顯示器。得益于國內廠商產能的持續釋放及柔性AMOLED面板不斷下沉帶動,AMOLED面板需求明顯增長。2023年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約6.9億片,同比增長16.1%。隨著主流品牌新一代旗艦機型的熱銷及年終促銷季的帶動,面板市場需求持續旺盛,2023年Q4全球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約2.4億片,中國市場出貨量首次超1億片。國產廠商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2024年中國柔性OLED手機面板出貨有望首超韓國。2)廠商進展端,隨著領先OLED面板制造商第8.6代精細金屬掩模板(FMM)的OLED工廠敲定,根據Omdia預計,2024年面板設備將反彈154%,超550億元,友達光電、群創光電1月營收較去年同期雙雙上漲。領先OLED面板制造商正式確認建立基于第8.6代精細金屬掩模板(FMM)的OLED工廠,平板顯示(FPD)設備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4年反彈154%,達到7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53.5億元)3)品牌&需求端,三星AI手機S24系列韓國預定量達到121萬部;聯想有望在2月 26-29 日展示一款透明屏幕的筆記本電腦;因OLED面板成本大幅上漲,iPad Pro2024或漲價千元;23年Mini LED電視“逆勢增長”140%。刺激Mini LED背光電視成為單價8000元以上市場的配置主流,其中小米市場份額近半。
1)行業趨勢:京東方23Q4可折疊面板出貨量排名第一,看好2024年國產柔性OLED手機面板和可折疊面板出貨持續增長。
國產廠商京東方2023年Q4的可折疊面板出貨量排名第一,超過了全球第一中小尺寸OLED面板的三星顯示器。據韓媒朝鮮日報1月30日消息,三星顯示器2023年Q4的可折疊面板出貨量僅為200萬片,而京東方的可折疊面板出貨量經計算可達380萬片。據DSCC的數據,三星顯示2023年Q4的可折疊面板出貨量份額為36%,為2021年Q1以來的最低水平,市場份額較上一季度(76%)下降了一半,出貨量較上一季度下降了80%。這是由于2023年8月推出的三星Galaxy Foldable Z 5系列需求低迷。得益于華為、榮耀、OPPO、Vivo等中國智能手機企業折疊屏手機產量的增加,京東方2023年Q4折疊屏面板出貨量環比增長68%。京東方的市場份額從Q3的16%躍升至2023年Q4的42%,穩居第一。
得益于國內廠商產能的持續釋放及柔性AMOLED面板不斷下沉帶動,AMOLED面板需求明顯增長,2023年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約6.9億片,同比增長16.1%。根據CINNO 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市場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約6.9億片,同比增長16.1%。其中,柔性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占比77.8%,同比上升9.2個百分點。分地區來看,韓國地區份額占比56.8%;國內廠商出貨份額占比43.2%,同比增加13.9個百分點,超越四成。
隨著主流品牌新一代旗艦機型的熱銷及年終促銷季的帶動,面板市場需求持續旺盛,2023年Q4全球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約2.4億片,中國市場出貨量首超1億片。根據CINNO 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市場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約2.4億片,同比增長30.9%,環比增長35.1%,同比、環比雙增長。分地區來看,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市場韓國地區份額占比55.1%;國內廠商出貨份額占比44.9%,國內占比同比大幅上升7.5個百分點,出貨總量約1.1億片,季度出貨量首次超越1億片。主要得益于其主力客戶訂單量的帶動。
國產廠商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2024年中國柔性OLED手機面板出貨有望首超韓國。2023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市場,三星顯示(SDC)出貨量同比下滑8.2%,市場份額跌破50%,為49.9%,同比下滑13.2個百分點,其國產品牌訂單量持續轉向國內廠商;京東方(BOE)出貨量同比增長44.7%,以16.2%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二,穩居國內第一,份額同比上升3.2個百分點;天馬(Tianma)出貨量同比增長259.4%,市場份額6.9%,同比上升4.7個百分點,出貨量及市場份額均增長最大,超越樂金顯示(LGD)位居全球第四、國內第三。中韓兩國柔性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占比差距正在不斷縮小,中國廠商占比從2022年的33.8%提高至2023年的48.2%;而韓國廠商占比則從2022年的66.2%降至2023年的51.8%。國際知名調研機構麥吉洛咨詢(Magirror Research)研究總監司馬秋預計,2024年中國柔性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占比有望首次超過韓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柔性AMOLED生產國。
2)面板顯示廠商進展:
隨著領先OLED面板制造商OLED工廠敲定,根據Omdia預計,2024年面板設備將反彈154%,超550億元。2023年11月29日,京東方宣布建立自己的G8.6 FMM OLED工廠B16;Omdia目前預測維信諾和日本顯示面板公司將在2025年建立FPM工廠。在這些工廠以及京東方B20和天馬TM18擴建階段的共同作用下,設備總支出可能會超過2024年的水平。隨著領先OLED面板制造商正式確認建立基于第8.6代精細金屬掩模板(FMM)的OLED工廠,根據Omdia預計,平板顯示(FPD)設備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4年反彈154%,達到7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53.5億元),并在2025年和2026年保持穩定。
友達光電、群創光電1月營收較去年同期雙雙上漲。友達光電公布2024年1月自行結算合并營收為新臺幣184.4億元,較上月減少16.2%,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5.6%。1月份面板總出貨面積達156.9萬平方米,較12月份減少14.9%;群創光電2024年1月自結合并營收為新臺幣165億元,較上月減少11.6%,較去年同期增加31.0%。群創光電2024年1月大尺寸合并出貨量共計827萬片,較上月減少6.2%;中小尺寸合并出貨量共計2,359萬片,較上月減少14.8%。
3)需求端:
三星AI手機S24系列韓國預定量超預期,創S系列預定量歷史新高。三星于24年1月18日發布S24系列手機,主打AI功能,該系列海外預定時間為1月19日至25日,1月31日正式開售。根據GSMArena報道,三星宣布全新旗艦Galaxy S24系列在韓國的預訂量達到121萬部,創S系列迄今為止的最高預訂量。
聯想有望在2月 26-29 日展示一款透明屏幕的筆記本電腦。根據國外科技媒體 Windows Report 報道,聯想有望在本月 26-29 日召開的MWC 2024大展上,展示一款透明屏幕的筆記本電腦。三星早在 CES 2010 大展上就有展示,但受限于成本過高,一直無法商用。透明屏幕技術愈發成熟,LG 在CES 2024上就推出了透明的 OLED 屏幕,量產難度明顯降低。雖然目前不知道這款筆記本電腦的規格,但它運行 Windows 11 操作系統,并沿用了聯想設計語言。從外觀上看,它更接近于雙屏筆記本電腦。
因OLED面板成本大幅上漲,iPad Pro2024或漲價千元。從外媒此前的報道來看,11英寸版iPad Pro所需的OLED顯示屏,預計接近270美元,13英寸款將提升至350美元,遠高于當前10英寸OLED顯示屏的100-150美元,將是當前相同尺寸顯示屏價格的2-3倍。而顯示屏的成本大幅增加,最終也將推升OLED顯示屏iPad Pro的售價,供應鏈此前的消息稱11英寸版的起售價將達到1500美元,較當前在售版本上漲超過80%;12.9英寸版的起售價則是會達到1800美元,較當前在售版本上漲超過60%。
電視銷量及品牌進展:
中國電視出貨量走低,23年MiniLED電視“逆勢增長”140%,刺激Mini LED背光電視成為單價8000元以上市場的配置主流。2023下半年,中國電視的市場大盤頹勢盡顯,受三季度核心部件面板成本高位運行的影響,電視品牌企業被迫掀起漲價潮,進一步抑制了市場需求。全年市場規模跌破3700萬臺,創下近十年來的新低點,但與此同時Mini LED電視成為了2023年最大的產品亮點。根據洛圖科技(RUNTO)最新發布數據顯示,中國市場Mini LED電視實現“逆勢增長”,全年銷量達到92萬臺,較2022年增長超過140%。Mini LED電視逆勢增長會促使主流品牌將Mini LED+萬/千分區背光等高端特性向下延伸,擴充產品線布局,并且Mini LED技術進步、應用廣泛,與上游供應鏈共同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門檻,使Mini LED電視成為更易觸達的產品,刺激了Mini LED背光的電視成為單價8000元以上市場的配置主流,其在2023年的銷量占比超過30%。
市場份額方面,小米占據近半數中國Mini LED電視市場份額。小米電視總經理"MiTV潘俊同學"透露稱,小米電視S Pro系列已經連續6周占據中國Mini LED電視將近50%份額。小米電視S Pro于去年10月發布,提供了65/75/85三種尺寸產品,首發價分別為4299元、5999元、7999元。其屏幕的最大激發亮度可以達到2200nits(75寸、85最高可達2400),純黑亮度僅為0.0001nits,無限接近OLED的暗場表現。并且最高支持144Hz刷新率,可以完美適應目前游戲主機PS和Xbox的最新款此外,該系列電視還預裝小米澎湃OS系統,是首款澎湃OS智能電視,可以與其他智能家居互聯,并配備了便于老人小孩使用的極簡模式。
持續看好OLED在小、中、大尺寸面板中滲透率的提升:
2023至2024年,OLED面板智能手機滲透率保持上升,集邦咨詢預計24年同比增長7 pct。隨著OLED面板在手機應用上逐漸增加,OLED面板在智能手機的滲透率不斷增加,由2018年的不足30%至2023年達到了48%。而到了2024年,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計這一指標將達到55%。12月22日,據OLEDindustry公眾號,2024年三星低階手機將有3000萬支棄LCD改采用OLED,為三星首次在低階手機使用OLED機種的嘗試。
盡管2023年OLED NB面板出貨僅3.6M,市場滲透率下滑至1.9%,2024后有望穩步提升。群智咨詢預計2024年OELB NB面板出貨量將會提升至6.9m,滲透率將達到3.6%。隨著G8.x OLED IT產線集中2026~2027年量產,OLED NB出貨將明顯增長,群智咨詢預計2026年OLED NB面板出貨達16.9M,滲透率提升至8%,2027~2028年OLED NB將迎來高速成長期。
在TV(電視)市場,OLED面板滲透率持續增長,受惠于大型賽事,面板需求將提升。2020年全球電視OLED面板滲透率為1.7%,2021年至2023年持續增長,群智咨詢預計全球電視OLED面板滲透率在2023年達到4.1%;高頻刷新面板滲透率2020為4.9%,群智咨詢預計將穩定增長并在2023年達到10.1%;8K刷新率面板滲透率維持在0.2%,預計到2023年底滲透率不會明顯變化。需求方面,據面板廠群創光電表示,面板業2024年可望受惠大型運動賽事,帶動需求,包括歐洲杯、美洲杯在6月開賽,所需新品出貨時間落在3月;另外,7月巴黎奧運也可望帶來電視面板需求。因此,至2024年下半年,面板行業景氣或將明顯轉佳。
1.4.PCB:主要原材料價格低位,重點關注算力需求拉動和高端PCB國產化
PCB主要原材料價格整體處于低位,重點關注算力拉動PCB需求和高端PCB國產化。環氧樹脂和電子級玻纖布價格處于歷史低水平。國內PCB上中游上市企業2022年全年及2023前三季度收入和利潤業績低于預期。CCL板塊需等待下游需求恢復,表現整體平緩。國內PCB廠商目前進行產能擴張重點布局HDI板、IC封裝板等高端領域, 持續跟蹤算力為首的強需求的拉動以及樂觀看待國產化進度。
2. 細分板塊跟蹤
2.1. 智能手機光學月度出貨量跟蹤
智能手機光學模組旺季出貨量基本恢復至21年水平,行業有望逐步回暖。2021年OPPO、Vivo等安卓廠商備貨激進,舜宇手機攝像頭模組單月出貨量高增長,2021/02單月出貨量創新高,2021 Q2增速放緩,受安卓手機整體需求疲軟及高端化不足光學降規降配影響,2021Q3/Q4開始承壓,2022需求不振&下游去庫存出貨量持續下行,2023/02同比增速觸底,2023/06同比增速轉正,7/8/9連續三個月同比增速超過35%,行業呈回暖態勢。2021年12月丘鈦單月攝像頭模組創歷史新高,高端(32M以上)攝像頭模組出貨量持續高增長,2021/11創單月出貨量歷史新高,同比增速高達75%,22年受安卓需求疲軟、行業去庫存、手機光學降規降配影響,出貨量呈整體下滑趨勢,高端出貨量承壓更為明顯,2023高端需求逐步復蘇,2023/02同比增速恢復增長,7/8/9月度出貨量基本回歸2021年水平。
2.2.主要面板尺寸價格跟蹤
IT面板價格:在2月上旬Monitor面板將迎來全面止跌,Notebook面板價格仍持續下滑。根據群智咨詢預測,Monitor面板方面,2月主力品牌Open cell和LCM價格有望保持穩定,二線品牌面板價格將率先上漲。Notebook面板方面,主流TN LCM價格2月保持穩定;IPS FHD和FHD+產品方面,2月主流16:9規格小幅下滑0.1~0.2$,主流16:10價格跌幅約0.2~0.5$。高刷新率產品,高價規格小幅下跌。
TV面板價格:2月上旬小幅上漲。根據群智咨詢預測,TV面板方面,2月各主流尺寸面板價格有望迎來全面小幅上漲。32寸面板二線市場面板需求恢復,1月價格小幅上漲1美金,2月預計上漲1美金;50寸面板受歐洲賽事備貨需求拉動,1月均價持平,2月均價有望上漲2美金;55寸面板品牌抄底備貨需求釋放,1月均價持平,2月均價有望上漲2美金;大尺寸方面,品牌需求小幅恢復,1月均價持平,2月均價有望上漲2美金。
2024年隨著面板廠商控產,液晶面板價格有望持續抬升,預測2月份小尺寸將上漲1美元,中大尺寸將上漲2-3美元。根據洛圖科技,2月面板大廠各尺寸將全面報漲2-5美元。隨著市場面板漲價聲浪轉強,以及COP供貨短缺恐導致面板生產不足的風險,面板廠自今年1月拿回議價權,預期至2月50吋以下的電視面板平均漲幅至少達1美元、55吋2美元、65吋2~3美元,甚至不排除缺貨機種漲幅將再擴大。目前電視面板均價均已在現金成本之上,即便全球仍處于的地緣紛擾及金融環境恢復等不確定的因素干擾下,可能使得這波漲勢未能如2023年強勢,但預期第二季的電視面板價格仍有機會挑戰去年高點。
1月份小尺寸面板價格總體穩定,智能手機OLED面板價格略有上漲。進入一季度,智能手機終端品牌和渠道,對部分面板的備貨需求將有所放緩。但在面對各種零部件價格上漲的背景下,整機品牌成本壓力逐漸增加。智能手機面板方面,a-Si LCD和LTPS LCD智能手機面板將保持價格持平為主;ROLED在一季度的需求保持穩定增長,在其他技術別面板相繼出現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剛性OLED面板價格近期將尋求上漲時機;由于各大品牌對柔性OLED面板仍保持積極的拉貨節奏,供應側OLED廠商稼動維持在高水位,柔性OLED價格整體維持漲價趨勢。Tablet面板在品牌和渠道去化庫存的影響下,面板采購需求處于較低水位。
2.3.PCB行業近期趨勢跟蹤
2.3.1.上中游:PCB原材料成本回落,CCL廠商筑底進行時
銅箔主要原材料為銅,LME3個月期貨價格2023年全年震蕩。23年1月下旬到達年中高點(9317美元/噸,2023年1月26號),后全年呈現震蕩,截止至24年2月15號LMEE3個月期貨價格為8252美元/噸,較最高點下跌11.43%。
環氧樹脂和電子級玻纖布價格同樣處于低位。市場價格2022年7月維持20500元/噸價格高位,隨后開始了震蕩下降。23年全年華東市場環氧樹脂高峰價格為16250元/噸,全年平均價格為14437元/噸。24年延續下降趨勢,截至24年2月16日環氧樹脂價格12950元/噸。2021年12月電子級玻纖布市場價格上漲至近三年的峰值6.10元/米,此后電子級玻纖布市場價格持續下行,截至2023Q3電子級玻纖布市場價格3.65元/米。
PCB上中游A股標的景氣度低位。銅價震蕩下行,環氧樹脂和電子級玻璃纖維布價格處于歷史底部水平。受到價格持續下跌影響,銅箔、玻璃纖維布和環氧樹脂主要標的2022年全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和凈利潤業績復蘇低于預期。覆銅板整體仍處于筑底期,A股主要上市公司收入和盈利仍延續下滑趨勢。PCB各板塊股價較2023年初普遍下跌,CCL板塊需等待下游需求回暖以及新的需求增長點出現帶動板塊實現有序復蘇。
CCL 生產商22年去庫存化顯著,23年前三季度庫存有所上升。從庫存端看,2022年中國大陸CCL主要廠商庫存始終保持低位并不斷降低,系行業需求疲軟所致,隨著PCB下游細分市場進入新一輪成長周期,23Q3金安國紀、南亞新材和華正新材等庫存環比提高。
2.3.2 下游PCB廠商:產銷量、庫存和擴產情況跟蹤
國內PCB主要廠商產銷量較為穩定,等待庫存量出清后的需求拐點。2022年國內PCB主要廠商產銷量較為匹配。銷量方面,大部分國內主要廠商銷量保持穩定,興森科技2022年銷量增速達到7.27%。產量方面,東山精密增長較快,增長率達到4.99%。從產品面積和產品產值來看,景旺電子產量達到926.97萬平方米,鵬鼎控股產量達到271億元。受到PCB整體行業景氣度和客觀因素刺激,廠商此前為預防供應鏈風險導致庫存承壓,我們認為庫存量的逐漸消化將有利于PCB行業回暖。
國內PCB廠商擴產進行時,擴產方向為PCB高密度化和高性能化。全球PCB產能向中國大陸地區轉移,大陸地區PCB廠商今年實現快速發展并進行擴產布局。各大廠商擴產計劃主要為HDI板、IC 封裝基板和高多層板等,符合PCB產業向高密度化、高性能化的發展趨勢。
3.本周(2/5~2/8)/(2/9~2/16)消費電子行情回顧
本周(2/5~2/8)申萬電子行業指數為2,996.03,本周(2/5~2/8)漲幅為8.6%,滬深300指數為3,364.93,本周(2/5~2/8)漲幅為5.8 %,電子行業整體跑贏大盤。本周(2/5~2/8)申萬電子行業市盈率為37.83,滬深300市盈率為11.72。
本周(2/9~2/16)美股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為38,627.99,本周(2/9~2/16)漲幅為-0.11%,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為15,775.65,本周(2/9~2/16)漲幅為-1.34%。本周(2/9~2/16)恒生指數為16,339.96,本周(2/9~2/16)漲幅為3.77%,本周(2/9~2/16)恒生科技指數為3,342.73,本周(2/9~2/16)漲幅為6.89%,本周(2/5~2/16)中國臺灣加權指數為18607.25,本周(2/5~2/16)漲幅為2.82%,中國臺灣電子行業指數為960.36,本周(2/5~2/16)漲幅為3.80%。
本周(2/5~2/8)消費電子行情跑輸主要指數。本周(2/5~2/8)申萬消費電子行業指數上漲8.36%,同期創業板指數上漲11.38%,上證綜指上漲4.97%,深證綜指上漲5.74%,中小板指上漲9.6%,萬得全A上漲5.72%。電子行業指數出現上漲。在30個子行業中,電子排名第27位。
電子板塊細分行業主要呈上升趨勢。漲幅最大的消費電子板塊,上漲11.69%。其他電子/光學光電子/消費電子/電子/半導體/元件/電子化學品板塊漲幅分別為1.55%/4.29%/8.36%/8.64%/10.33%/10.50%/11.69%
本周(2/5~2/8)消費電子板塊跌幅前10的個股為:凱旺科技/顯盈科技/英力股份/瀛通通訊/智動力/捷邦科技/惠威科技/超頻三/昀??萍?貝仕達克;
本周(2/5~2/8)消費電子板塊漲幅前10的個股為:安克創新/環旭電子/萬祥科技/信維通信/安潔科技/光峰科技/盈趣科技/聯創光電/信濠光電/領益智造。
4.本周(2/5~2/8)重要公司公告
【福蓉科技】公司于2月7日發布關于全資子公司投資建設新項目的公告。為加快實現四川福蓉科技股份公司做大做強做優目標,推動公司生產基地區域合理布局,進一步擴大整體產業規模,提升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鞏固公司的市場競爭優勢,公司擬通過全資子公司福建省福蓉源新材料高端制造有限公司投資98,600萬元在高端制造公司現有廠區內建設年產 4 萬噸鋁型材及精深加工項目。
【協創數據】公司于2月7日發布關于持股5%以上股東之一致行動人增持股份計劃的公告。公司持股 5%以上股東 POWER CHANNEL LIMITED 之一致行動人富港電子(天津)有限公司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不低于人民幣 5,000 萬元且不超過人民幣 10,000 萬元,增持所需資金為其自有或自籌資金。本次增持計劃不設定價格區間,富港電子(天津)有限公司將根據公司股票價格波動情況及資本市場整體趨勢,擇機實施增持計劃。增持計劃實施期限為自 2024 年 2 月 8 日起6 個月內。
【英力股份】公司于2月7日發布關于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趯疚磥戆l展的信心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公司副總經理許收割先生以自有資金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股份12,100 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 0.0092%。
【華勤技術】公司于2月8日發布關于 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首次授予結果公告。公司以 2024 年 1 月 8 日為授予日,實際向符合條件的 134 名激勵對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 154.9395 萬股,授予價格為40.32 元/股,本激勵計劃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有效期自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登記完成之日起至激勵對象獲授的限制性股票全部解除限售或回購完畢之日止,最長不超過36個月。
【杰美特】公司于2月7日發布關于首次回購公司股份的公告。2024 年2月6日,公司首次通過股份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734,900股,占公司總股本(已剔除公司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中的1,999,903股)的0.58%,最高成交價為 11.94 元/股,最低成交價為10.49元/股,支付的總金額為人民幣8,249,025.00元(不含交易費用)。本次回購符合公司既定的回購股份方案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
【紫建電子】公司于2月8日發布關于首次回購公司股份的公告。2024年02月08日,公司以集中競價方式首次回購公司股份137,00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19%,最高成交價為21.18元/股,最低成交價為20.70元/股,成交總金額為人民幣2,877,240.00元(不含交易費用)。上述回購進展符合公司回購股份方案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恒銘達】公司于2月7日發布關于首次回購公司股份的公告。2024 年 2 月 6 日,公司首次通過回購股份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公司股份30,000股,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0.013%,最高成交價為22.27元/股,最低成交價為21.85元/股,支付的總金額為 659,607元(不含交易費用)。本次回購股份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回購價格未超過回購方案中擬定的上限,本次回購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符合既定的回購股份方案。
【盈趣科技】公司于2月7日發布回購報告書。在考慮業務發展前景、經營情況、財務狀況、未來盈利能力以及近期公司股票在二級市場表現的基礎上,公司計劃以自有資金通過二級市場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份。本次回購的資金總額不低于人民幣 5,000 萬元(含)且不超過人民幣 10,000 萬元(含),回購價格不超過人民幣 25.00 元/股(含)。
【奮達科技】公司于2月7日發布關于首次回購公司股份的公告。公司決定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部分公司已發行的人民幣普通股(A 股)股份,用于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或員工持股計劃。本次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人民幣 7 元/股,回購資金金額不低于人民幣 6,000 萬元(含)且不超過人民幣 12,000 萬元,回購股份期限為自董事會審議通過本次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不超過 12 個月。
【安潔科技】公司于2月5日發布關于首次回購公司股份的公告。公司本次回購股份將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本次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人民幣15,000萬元(含)且不超過人民幣30,000萬元(含),回購價格不超過人民幣20元/股。具體回購資金總額、回購股份數量以回購完成時實際回購股份使用的資金總額、回購股份數量為準。本次回購實施期限自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 6 個月內。
5.風險提示
消費電子需求不及預期、新產品創新力度不及預期、地緣政治沖突、消費電子產業鏈外移影響國內廠商份額。
消費電子需求不及預期風險。預測消費電子需求會增長、但并不排除經濟下行導致消費需求降低或者消費降級的風險。
新產品創新力度不及預期風險。預測新產品創新帶動需求,但不排除新產品創新力度與并不匹配市場需求和重點導致產品出貨量降低的風險。
地緣政治沖突風險。消費電子產業鏈各環節和材料供應商來自全球各地,不排除地緣政治沖突導致材料緊缺導致產品產量和銷量不足的風險。
消費電子產業鏈外移影響國內廠商份額風險。不排除消費電子產業鏈因成本和產能向國外遷移導致國內廠商份額降低的風險。
本文源自券商研報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