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本人在10年時購買了一臺4745G的筆記本,這幾年得益于手機的快速發展,這臺基本上已經完成使命的老年機平時都是閑置。最近愛上了論壇的試客活動,也想多寫幾篇文章吃點楊梅。
于是乎,搬出塵封的筆記本時,發現它已經力不從心了。哪怕后臺僅運行個360安全衛士,然后在360瀏覽器里通過搜狗輸入法打字,輸入拼音后需要5-8秒才能出現漢字;這種感覺真是讓人欲罷不能。考慮平時電腦的使用率并不高,于是想自己動手加下內存條試試看能否稍微提升使用快感,接下來讓我們拭目以待。
二加裝
雖然知道加內存條比較簡單,考慮是第一次,還是嚴格按照百度經驗的一些具體事項來執行,以免走了彎路。
第一步 確認現有內存條型號及規格
借用第三方軟件查看現有筆記本中的內存條的型號及規格;常用軟件有魯大媽,CPU-Z等等。
↑2G內存我肯定知道,而且筆記本右下角也有配置明細,主要是看內存是幾代多少頻率的,據說這會影響兼容性。也有網友說其他頻率的可以兼容,因是找馬云買,為了省去退換貨的麻煩,還是選擇同頻率同型號的。
第二步 計劃加到幾G內存
前面提到,本人加內存的目的只是能流暢的使用瀏覽器寫寫文章;最多給小朋友看看動畫片;所以計劃是再加根2G內存條,預算多了就有違初衷了。因為我的系統是32位WIN7旗艦版,百度經驗說哪怕2根2G內存條也只會增加到3G,所以在馬云家買了根2G同型號的內存條。
第三步 下單坐等收貨
↑ 拆包驗貨,未避免廣告之嫌馬賽克了品牌(內存條的實際品牌湊巧跟我原裝的是一樣:爾必達),賣家還附送了十字螺絲刀。
第四步 請出主角老大爺及準備工具
↓為了拍照,擦掉了當年看小電影時流在屏幕上的口水漬和鍵盤上的灰塵,也暗示著我從一個純潔的少年變成了一個老司機。
工具的話,賣家附送的螺絲刀足以解決問題,但是為了顯的比較專業,就臨時找了2個用不著的來湊數;如果硬是要用的話用一字螺絲刀來翹蓋。
第五步 動手
↓其實加內存條是再簡單不過的操作,而這個方法網友也都分享出來了,同型號筆記本加內存的帖子估計都不少。只需利用螺絲刀把紅框內的5顆螺釘擰出即可取下小蓋。
↑當然,在開蓋前最好把電池取下,防止碰到內部其他導電部件引起短路。
↓ 開蓋注意事項:
因為不知道蓋子的具體卡子在何處分布,本人利用一字螺絲刀撬開時,把其中的一個卡子翹斷了。
第六步 安裝
↓安裝很簡單,位置也不需要找或者拆卸其他零件;在原裝內存條位置(紅框處),已經留好了空槽。對好內存條插孔只需斜45°角插入后即可壓平。
↓安裝好效果圖
紅圈處為彈性卡子,完全插到位再壓平后卡子自動固定。(如果問我怎么取下內存條可能還需要研究下)
第七步 開機驗證
↓首先開機正常,其次打開魯大娘查看內存信息正常,能夠查看到加裝后的內存條信息。
↓ 最后想利用WIN7自動評分軟件評分時,發現雖然有4G內存但僅2G可用。
咨詢了內存條賣家無果后,求助萬能的百度。原來是當年流行的設置虛擬內存限定了,如有類似情況可用參照此帖子方法解除http://tieba.baidu.com/p/1907846941。
↓同樣如網友所說,WIN7 32位系統確實顯示3G可用,不知道是顯示而已還是實際可用內存就是如此。
三測試
本人在換之前用魯大媽和WIN7自帶評分系統測試了分數,增加2G內存條后又做了測試,做個對比。
↑可以看出,內存評分并沒有改變,倒是這個圖形評分增加了。不知道是增加了內存提供了分數,還是我在用魯大娘時誤點了優化桌面性能等造成了分數的提高。
↑魯大娘還是準確的反應出了內存性能的提高,但是根據分數來看,提升空間并不明顯,才5%;同時其他元器件的參數一定程度的下降。
注:為了數據的嚴謹性,本人在快編輯完本文時再用魯大娘測試了幾次,同樣是運行了QQ和360瀏覽器,后臺運行了360安全衛士;發現得分還是有很大差別(見加內存條后2得分),其他評分因相差太大都不忍上傳。
四小結
其實,得分多少對于我這個普通用戶來說并不重要;我也不是數據控,我更關注的是用戶體驗。當然沒有數據作支撐,個人體驗的誤差估計也會蠻大。較我個人而言,增加了內存條后,運行速度有一定提升;最起碼用搜狗輸入法打字不會出現輸入拼音后5-8秒后才彈出漢字的情況了。如果有像我一樣的類似情況,不想花錢買臺新電腦,可以增加內存條一試。
我覺得花幾十塊錢增配個內存條還是起到了預期效果:廉頗雖老,仍能飯也。
也希望論壇能讓我吃到更多的楊梅,到時可能有興趣增加一個固態硬盤。
作者:mbbluewind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都提到過一個事情,我的第一臺宏基4745G只有一個USB口能用,不過這臺筆電基本上退役了;我的第二臺筆電只配備了兩個USB3.0接口,接完鼠標就剩一個接口了,鍵盤、讀卡器和U盤就只能排隊上崗了,十分不方便。于是我只能找一個擴展塢來滿足當前的需求。
目前的擴展塢種類非常的多,有USB一拖N個接口的,還有Type-C一拖N種接口的,而我的筆電恰好有Type-C,而且平時用的非常少,所能配一只Type-C接口的擴展塢是再好不過了。經朋友推薦,我選擇了aigo Type-C多功能擴展塢。
aigo依然是數碼行業的知名老品牌了,包裝也是很用心的,側面還有防偽標貼,不像是某些貼牌廠的粗制濫造風格,用著踏實。
這款擴展塢尺寸84.8x45x11mm,可以放在掌心,放進包里也不占地方,適合出門攜帶。機身通體黑色,上下兩面使用了兩塊黑色鏡面設計,左上角印著aigo的logo外觀還是很大方的。但是我要吐槽一句,這里容易留下指紋,特別是我這手會出汗的,得需要經常擦拭,否則顯得很邋遢。
擴展塢的連接線則是一體式加工工藝,加厚TPE材質將線材包裹得很好,線身柔軟,彎曲度很好,10公分左右的長度方便收納,不過有些場合這種長度怕是不夠用。
這款擴展塢的有3個USB3.0接口,一個PD快充接口,還有一個支持4K的HDMI接口,真的是多功能擴展。并且這款擴展塢在Windows、Mac OS、Linux系統下都可以使用,兼容性還是很高的。
我平時外接的USB設備有手機、鼠標、鍵盤、U盤、移動硬盤,有時還會外接一個USB耳機,同時使用的概率接近于0,所以四個USB3.0接口完全滿足我的需求。
接上鍵盤、耳機、U盤和移動硬盤,文件可以同時上傳和下載,不需要反復插拔移動存儲設備。
試著將U盤內的一個安裝包拷進電腦,讀寫速度達到90MB/秒,同時再拷貝一個文件,可見速度還是很快的,而我平時的使用量遠小于此,所以余量很大足夠滿足我的使用需求。
這款擴展塢的PD快充接口時很牛的,可以為蘋果、華為、小米筆記本快速充電官方稱功率可達100W,我目前沒有這些筆電來測試這個功能,不過手機嘗試了一下,充電效果還是剛剛的。
如果電腦不帶HDMI接口而帶Type-C接口,則可以用這款擴展塢將電腦顯示投屏擴展到電視機或者其他顯示器,獲得更佳視覺效果,畢竟擴展塢支持4K的超高清模式。
這款擴展塢還有一個小技能,就是C口接入手機的時候,插上U盤,手機也能識別并讀寫U盤內容,連手機都能擴展。
aigo這款Type-C多功能擴展塢體積小好攜帶,5個接口3種模式完全滿足一般人的需求,而且數據傳輸速度快,節省了很多等待時間。另外快充筆記本,投屏4K高清視頻,U盤連手機,雖然不常用,但是很實用,百余元的價格已經足夠驚喜了。個人感覺稍有瑕疵的地方就是鏡面設計容易有指紋,而且USB線不長,可以再留一個接口來擴展它的線長,這樣用著可能會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