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在今年6月正式發布了新一代Windows11操作系統,作為微軟近6年來首次推出新的Windows操作系統,Windows11帶來了眾多新功能和新特性,例如全新應用商店、新版右鍵菜單、分離式通知中心、優化的設置面板以及UI界面的重新設計等。
截至2021年7月初,微軟已向參與Windows預覽體驗計劃的用戶推送了Windows11Dev預覽版。一些外媒也對Windows11進行了性能測試,結果卻各不相同,在網絡中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一些測試結果表明,使用Windows11Dev預覽版會導致處理器性能發生下降,例如外媒Hothardware使用了是聯想IdeaPadSlim7和戴爾XPS139300兩臺輕薄本進行測試,處理器分別采用了AMD銳龍74800U以及英特爾酷睿i7-1065G7,其他硬件也都是近兩年的主流配置;在CinebenchR23渲染測試中,升級系統后,搭載不同處理器的兩臺測試機型的多線程性能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當然,還有一些不同維度下的測試結果,例如具體在游戲方面,一些外媒表示,在更新Windows11Dev預覽版后,對比Windows10系統,游戲性能不但沒有下降,還帶來了巨大的提升。考慮到目前廣大網友對Windows11系統性能方面的廣泛關注,我們PConline評測室也針對這個話題進行了實際測試。
升級前需謹慎或無法重置回退Windows10
考慮到筆記本中各個硬件本身受到功耗的嚴重限制,很容易受到功耗墻和溫度強的干擾。因此本次測試使用了桌面臺式機,具體為酷睿i7-11700K處理器+搭配B560芯片組主板、總容量為32GB的3200MHz雙通道內存,以及追風者TC14PE散熱器等配置。測試時采用開放式平臺,環境室溫為26℃。
操作系統方面,搭載的Windows10和Windows11均為專業版,其中Windows10的大版本號為21H1,內部版本號為19043.1110。
主板BIOS開啟TPM2.0,在系統中加入Windows預覽體驗計劃,并切換為Dev通道后,即可更新Windows11預覽版。版本號被識別為21H2,內部版本為最新的22000.71(此版本更新后無法通過系統重置回退Windows10,想要強制回退Windows10只能重裝系統,更新需慎重)。
此外,英偉達顯卡驅動方面安裝了最新的477.41版本,專為Windows11系統做了相關適配。
處理器性能測試實際數據確實倒退
首先我們進行處理器性能進行測試,看一看究竟有多少變化,為避免誤差的影響,所有項目均測試三遍,并取最高分。
第一個是最常用的測試軟件Cinebench,一定程度上反應Cinema4D渲染性能,使用R23版本。酷睿i7-11700K在Windows10系統下,R23多線程測試成績為14961pts。
而升級Windows11Dev預覽版后,R23多線程分數為14520pts,多次測試均在14500pts左右浮動,對比Windows10確實出現了兩到三個百分點的小幅下降。
當然只測試一個CinebenchR23還不能完全說明問題,下面使用5.0.20版的Benchmark測試渲染能力。下圖可見,酷睿i7-11700K在Windows10系統下,Vray5測試成績為11085vsamples。
使用Windows11Dev預覽版進行測試,酷睿i7-11700K的Vray5成績最高可達11014vsamples,雖然差距極小,但還是略微有一些下降。
真實渲染方面,使用最新版的Blender2.93,并導入素材bwm27進行測試。Windows10系統下渲染所花費時間為2分42秒。
CPU-Z是另一個常用的測試軟件,測色時使用1.96.1版本。可以看到,無論是單線程還是多線程,升級Windows11后,分數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最后再來看一下跨平臺測試軟件Geekbench5,和之前對處理器測試結果和此前相似,Windows11系統下性能出現了小幅下降。
小結:通過前面的各項測試可以發現,在升級Windows11Dev預覽版后,處理器在各項測試中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性能下滑;雖然不像一些外媒所測試的那么明顯,但微小的性能下滑也確實存在,說明Windows11在處理器的調度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優化。
顯卡性能實測性能居然有小幅提升?
考慮到現代計算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除了處理器之外,顯卡的性能同樣重要,甚至對游戲體驗的影響比處理器更大。因此,接下來我們使用3DMark對RTX3070進行測試,來看一看顯卡在兩個系統中的性能表現差異。
TimeSpy,反應DX12的圖形性能,RTX3070使用Windows10系統進行測試,顯卡分數為13448,總分13375。
更新Windows11Dev預覽版后,TimeSpy項目顯卡分數上升至13586,總分為13429,整體上有小幅提高,不過值得注意的是CPU分數子項依舊發生了下滑。
FireStrike項目用于反應DX11游戲性能,使用Windows10系統進行測試先看分數32896,總分26814。
升級Windows11Dev預覽版后,顯卡分數上升到32976,但由于物理分數下降,因此總分受其拖累也發生了小幅下降。
PortRoyal是3DMark中測試顯卡光線追蹤性能的項目,升級Windows11Dev預覽版后,RTX3070的分數有小幅度提高。
小結:至少從3DMark中的各項測試結果來分析,Windows11系統不但沒有影響RTX3070顯卡的性能發揮,各項測試的結果相比于原有的Windows10系統還有了小幅度的提升。當然仔細看3DMark個項目中的處理器分數,在Windows11系統下酷睿i7-11700K依舊出現了下降,與前文中的處理器測試結果相呼應。
游戲性能爆測個位數差距在可接受范圍
相比于枯燥的理論性能測試跑分,很多玩家對Windows11系統的游戲表現更為關注,微軟也表示Windows11針對游戲性能調整提升,例如改善DirectStorage、AutoHDR,支持DirectX12Ultimate等特性。
那么Windows11系統下游戲表現究竟如何呢?筆者也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實測,測試項目選擇了《光明記憶:無限》、《F12020》、《榮耀戰魂》、《地鐵:離去》增強版以及《彩虹六號:圍攻》等5款有代表性的游戲,測試分辨率均為1080P,并關閉垂直同步。
《光明記憶:無限》將RTX品質設定為極高、DLSS品質設置為平衡。
Windows10系統下平均幀率為95FPS。
Windows11系統下平均幀率可達97FPS。
《F12020》測試前將細節預設方案調整為超高模式,使用游戲自帶的benchmark,賽道選擇澳大利亞。
Windows10系統下平均幀率為218FPS。
Windows11系統下平均幀率為220FPS。
《榮耀戰魂》設定為最高畫質,運行自帶的benchmark測試程序。
Windows10系統下平均幀率為218.84FPS。
Windows11系統下平均幀率為218.16FPS。
《地鐵:離去》增強版,畫質設定為Extreme,光線追蹤設定為Ultra,DLSS設定為Balanced。
Windows10系統下平均幀率為73.69FPS。
Windows11系統下平均幀率為77.82FPS。
Windows10系統下平均幀率為393FPS。
Windows11系統下平均幀率為394FPS。
小結:對比原有的Windows10系統,在升級Windows11Dev預覽版后,除了《榮耀戰魂》之外,其他4款游戲的幀率表現都獲得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但也只是略高個位數而已。至于網上所傳聞的超過10%甚至20%的游戲性能提升,顯然是不符合實際的。
綜合性能測試:日常使用細節或并不盡人意
針對更廣大用戶的日常辦公需求,使用PCMark10應用程序腳本(包含Word、Excel、PowerPoint和Edge)進行測試,Windows10系統下綜合分數為13920。
升級為Windows11Dev預覽版后,再次進行PCMark10應用程序測試,綜合分數為13298,再一次出現了性能下降,并且仔細觀察從Word到Excel到PowerPoint再到Edge,每一個子項都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其他細節方面,其實還有很多值得挖掘。例如使用AIDA64測試內存與緩存性能,同樣是XMP3200MHzCL16-18-18-36的內存,在Windows10系統進行測試內存延遲可控制在49ns出頭,而升級至Windows11Dev預覽版后內存延遲則上升至50.2ns(多次測試后,結果均在50ns以上,可以排除誤差)
依次為Windows10系統和Windows11系統的內存性能測試結果如下所示,可以看到升級Windows11后內存的讀取、寫入和復制幅度均沒有明顯變化,但延遲卻略微升高。
總結:嘗鮮尚可但并不推薦未來表現有待觀察
結合多個維度的綜合測試,可以得出結論:在性能方面Windows11對比現有的Windows10會有所區別,但差距并不是特別明顯,特別是對于游戲玩家來說,微小的幀率變化可以忽略不計。畢竟,在硬件配置不更新的情況下,單純指望系統及軟件層面的升級,性能也不可能發生質的變化。
具體來說,在處理器性能方面,更新Windows11后多個測試項目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小幅下滑,這也是客觀存在的現象。畢竟目前的Windows 11還是用于嘗鮮測試的Dev預覽版,對處理器的調度方面應該還存在一定不完善,除此之外也還存在著眾多的bug,都會影響操作體驗;更重要的是還無法回退,因此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并不推薦第一時間升級。
最后再額外說一句,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期間,英特爾將發布第12代酷睿處理器,從AlderLake-S到AlderLake-P,陸續在桌面平臺和筆記本電腦全線普及Hybrid混合架構,也就是俗稱的“大小核”,這勢必對操作系統的調度能力帶來新挑戰,不知道屆時逐步走向Windows11系統能否經受住這個考驗。
全新的開始菜單和圖標設計、大幅強化的游戲功能,還有此前傳言了許久、對Android APP的原生桌面窗口化支持……不得不說,微軟的Windows 11操作系統這一次無論界面還是在功能上都變化極大,以至于在發布后的第二天就出現了“全網刷屏”的景象。
這帶來了一個什么結果?簡單來說,如果你只是想要知道Windows 11長什么樣,或者只是簡單地了解它大致的新功能。那么其實隨便點開一篇相關報道,都可以獲得差別并不太大的一些信息。
但實際上在昨晚上熬夜看完整場發布會后,我們三易生活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實際上此次發布會中的信息量非常非常之大。而現在大家看到的無論是微軟的博客內容,還是許多第三方的相關報道,其實都遺漏了大量的細節和功能。
正因如此,我們認為很有必要來梳理一下那些被遺漏掉,昨晚Windows 11發布會中的細節,以及關于它們背后的那些故事。
首先,Windows11的確不缺技術創新
作為昨晚發布會的“壓軸大戲”,Windows 11能夠原生支持Android應用這一點,想必已經驚艷到不少人朋友。從目前官方公布的演示視頻中也可以看到,Android應用在Windows 11上不僅可以像正常程序那樣直接出現在開始菜單、任務欄,以及桌面上,而且還能以窗口化的界面呈現,并可以同時運行很多個應用。
換而言之,用上Windows 11后就不再需要一邊看著電腦、一邊盯著手機辦公。而對于手機APP的開發者來說,微軟此舉也相當于直接為他們擴展了潛在的用戶數量,營造了一個更好的“錢景”。
那么問題就來了,你知道微軟是如何實現這一功能的嗎?
可能許多朋友的第一反應會是“模擬器”,沒錯,現在的確有許多公司都推出了在PC上運行的Android的模擬器,它們也可以運行一些Android端的APP。但是這類模擬器程序無法實現應用在系統內的獨立安裝,且大都基于老舊的Android-x86開源代碼,對于CPU、顯卡的兼容性極差,不僅本身性能低下,而且無法兼容獨立顯卡,在許多應用中都沒有3D加速,因此也會造成很多需要依賴手機GPU的APP無法正常運行。
微軟的技術(右側)不需要使用虛擬機,所以性能高得多
很顯然,Windows 11選擇的并非“虛擬機”路線。事實上,其所基于的是微軟早在數年前就已經開始研發的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適用于Linux的Windows子系統,下文簡稱為WSL)技術。而WSL與虛擬機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需要借助硬件仿真,而是真的在Windows里“安裝”了一套Linux,因此不存在傳統虛擬機代碼轉換所造成的性能損失。
事實上早在Windows 11發布前,有開發者在Windows 10的WSL系統中進行的性能測試就表明,WSL運行Linux代碼的速度和直接在電腦上安裝原生Linux系統幾乎是差不多的。而這,也正是Windows 11能夠支持原生Android APP運行的“底氣”。
Windows 10的測試版系統現在已經可以支持Linux程序的圖形化渲染了
不過,Windows 11兼容Android APP背后的黑科技還不只這一點,因為它現在還能實現讓Android APP直接調用獨立顯卡,實現性能極高的3D加速效果。而在這一特性背后,則是微軟自2020年中就開始進行測試的全新顯示驅動模型(WDDM)的功勞。根據目前AMD和NVIDIA公布的驅動信息顯示,只要是AMD RX400系列或者NVIDIA GTX900系列以及此后的產品,都能支持Windows 11的WDDM 3.0驅動模型,從而在Android應用中開啟3D加速。
而且作為Windows Insider測試項目參與者之一,我們三易生活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微軟為了在Windows上實現足夠可靠的顯卡加速Android APP體驗,實際上此前已經先后研發和測試了WDDM2.8、WDDM2.9兩代驅動模型,但這兩代驅動模型最終都沒有實裝到正式版的Windows上。換而言之,此次Windows 11對Android的兼容,在技術上承襲了微軟蟄伏多年的研發成果,而在可靠性上也先后更改了數個版本,可以說是準備相當充足。正因如此,當一些好事的網友戲稱Windows 11可能成為PC Android模擬器軟件的“掘墓人”時,我們要承認,它確實可能做到這一點。
其次,Windows 11的硬件優化重回正軌
對于游戲玩家而言,過去微軟每發布一款全新的操作系統,基本就意味著需要更換一次顯卡。這是因為從Windows Vista開始,新版的DirectX圖形技術總是會由新的Windows所獨占。這就導致玩家要想玩DX10游戲,就必須將系統從Windows XP升級到Windows Vista,并且更換新的顯卡;而要想玩DX11游戲,就必須將系統從Windows Vista升級到Windows 7,并且更換新的顯卡。
但是從Windows 10開始,微軟變更了這一“操作系統與顯卡綁定”的策略,例如Windows 10既支持DX12、也支持DX11.X,不僅如此,DX12本身也不再與顯卡的硬件架構強制掛鉤。很多DX11的老款顯卡只需要升級驅動、安裝Windows 10系統,就能搖身一變,支持完整的DirectX 12特性。這一下子就降低了新系統、新游戲的硬件門檻,也得到了玩家的普遍歡迎。
然而不提高性能門檻的做法,本身也有消極的一面,那就是Windows 10對許多新硬件的優化做得并不完善,沒能及時發揮出它們的優勢。比如對HDR顯示器的支持就一直做得不算太好,除此之外,原生支持光線追蹤的DX12.2(也就是DX12 Ultimate)姍姍來遲,導致光追游戲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發展都受到了阻礙。
對于頂級配置的PC,Windows 11會帶來額外的游戲體驗加成
很顯然,微軟在Windows 11上吸取了此前的教訓。因為這一次,新版系統同時做到了兼容老硬件與徹底發揮新硬件的機能,既讓老機器的用戶能夠順利升級新系統,也讓那些已經在用著高性能PC的玩家在升級了Windows 11后,可以得到額外的功能加成,更好地體現高端硬件的體驗差異。
比如說,我們在前文中曾提及,Windows 11對Android APP的兼容就不需要很新的顯卡,基本上只要是三、四年左右的電腦都不會有兼容性問題。
又比如說,Windows 11延續了前代的DX12 Ultimate圖形接口,這意味著使用RTX20系列顯卡的用戶,在Windows 11里也能完美兼容各種未來的光追游戲大作。
但與此同時,如果你使用的是NV家的RTX30系列、或者AMD的RX6000系顯卡,同時又擁有一塊容量大于等于1TB的NVMe SSD。那么在升級到Windows 11后,電腦將會獲得與XSX主機相同的SSD直連顯卡特性,大幅加快游戲的讀盤速度,甚至在很多大地圖游戲中實現“無縫加載”。
而如果玩家有一臺支持HDR功能的顯示器,那么升級到Windows 11后,系統也將自動開啟“Auto HDR”功能。這項技術同樣源自微軟的XSX游戲主機,它可以自動地將那些不支持HDR的游戲進行畫面色彩增強,讓它們在高端顯示器上顯示出HDR畫面,從而大幅增強游戲的觀感。在微軟官方的演示中,甚至就連DX9時代的《上古卷軸》都能受益于這項技術,搖身一變獲得次時代級的色彩表現。
除此之外,早在微軟Windows 11正式發布前,一些外媒的測試就顯示,目前的Windows 11已經為Intel 12代酷睿、AMD Zen4架構的全新“大小核”CPU架構做好了優化。這些新的處理器在Windows 11上將能夠充分發揮性能和功耗的雙重優勢,帶來更好的計算體驗。
最后,微軟如今顯然更能聽進消費者的意見
從Windows 1.0到Windows 11,轉眼間已經差不多36個年頭了。然而回溯微軟過去的操作系統我們不難發現,其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扮演著一種“強勢的變革推動者”的角色。
比如Windows 95、Windows 8其實都是在消費者并無準備的前提下,大幅改變了整體的界面設計,也帶來了不低的學習成本。
比如Windows me和Windows XP 64bit版,都引入了不少全新的功能特性,甚至使得基本的穩定性受到了影響。
又比如說大名鼎鼎的Windows Vista,因為硬件需求與當時主流PC的脫節嚴重,直接造成大量用戶飽受卡頓困擾,雖然后來被證明其實是個好系統,但口碑卻很難回來了。
明白了這些,我們回過頭來再看Windows 11就會發現,它這一次的設計其實迎合了大量消費者期待已久的話題。從開始菜單的簡化、磁貼的取消,到“毛玻璃”視效的歸來,從窗口造型的圓角立體化設計,再到整合網絡會議,增加全自動的應用分屏功能……無論是哪一點,都是在以往被大家吐槽已久,同時又是當前用戶所迫切期望的改變。
不僅如此,在此次的發布會中,微軟方面還提到了Windows 11的兩個大變化。一是Windows 11重新設計了更新機制,新的更新數據包大小比過去縮減了40%,同時在后臺自動安裝時對性能的占用將會大幅降低;而另一條則是Microsoft Store將會完全改版,從以往只包含UWP應用和少量游戲,搖身一變成為囊括視頻、電影、音樂、傳統Win32應用、UWP應用,以及PWA應用(類似在線小程序),甚至是Android應用的全能型應用商店。
不難看出,微軟確實對Windows 11非常上心,不僅在底層技術上埋頭研發、測試多時,在硬件適配上也前所未有地同時考慮了新老設備的需求,更在系統界面設計、生態建設方面積極迎合了市場的呼聲。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Windows 11可能是微軟至今為止技術最為創新、但與此同時也是技術最成熟的一代操作系統。當然,它具體用起來是個什么感覺,在現有PC上的性能表現又如何。這些我們三易生活將會等待下周測試版推送后,正式開始進行相關測試。如果大家對Windows 11感興趣,不妨繼續期待我們相關內容的上線喲。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