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Win10的C盤一直報警(變紅色),提示可用空間少于10%,覺得是個大工程,臨時清理了幾次C盤。
今天,終于覺得有點時間,決定搞一把,然后,就給自己挖了個坑。
前提:D盤有空間給C盤用,而且是同一塊硬盤上的空間。
打開我的Tools目錄,找到磁盤工具:傲梅PACNPro_9.1.0.0.exe,安裝后提示看說明,打開了“分區助手”的網站,看有最新版,于是更新到9.6版本。
進入界面,果然跟之前大有不同:
分區助手界面
然后發現一個問題:在我的C盤和D盤的中間還有一個分區是Windows的隱藏分區(Windows用于恢復系統的一個分區),如下圖:
隱藏分區
這就有點尷尬了,因為用“分區助手”調整分區大小,只能挨個地在兩個分區之間調整。
于是先讓隱藏分區從D盤借20G,然后C盤再從隱藏分區借20G,迂回解決,開始:
1)先調整D盤大小:
選擇調整分區
調整D盤大小,注意:從左側調整
2)調整隱藏分區
Windows隱藏分區
調整隱藏分區大小,注意:左右兩側調整
最終調整成左側有空間,給C盤留出空間:
中間分區的調整結果
3)調整C盤
調整C
調整C空間大小
4)提交(之前都是在做計劃步驟),
提交,實施調整
按照提示,重啟電腦,“分區助手”會切換到PE下,完成上述操作。
然后,坑來了。
“分區助手”完成后,發現,原來的D盤,成了H盤,多了一個D虛擬光驅(估計分區助手應該安裝到C盤,我安裝到了D盤導致的問題,不過這也算是個Bug)。
打開“分區助手”,想把H改成D,可修改選項中,沒有D(因為已經被虛擬光驅占用),一開始以為,是隱藏分區占的D,想修改隱藏分區的盤符,失敗告終(其實隱藏分區本身就沒有盤符,不必修改),提示報錯,于是,感覺自己落入坑中。
靜下來分析,感覺只要把這個虛擬光驅取消,問題就迎刃而解,于是,網上搜索去掉虛擬光驅盤符的解決方案,找到一篇文章,用軟碟通解決,按圖索驥,終于解決,解決過程圖示如下:
管理員身份打開UltraISO
選項→配置
虛擬光驅→設備數量→無→確認
然后,D虛擬分區消失,再用“分區助手”修改H盤符為D,搞定!
本次過程中,一度有點懊悔,沒有先備份資料,好在最后沒出啥問題。
建議:先備份資料。
如果“分區助手”的開發人員看見這篇文章,建議修復下這個Bug,:)
電腦用久了,很多用戶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硬盤空間越來越擁擠。長時間使用,并沒有過多下載,而且很多文件也是及時刪除,可結果依然是硬盤空間擁擠......這是怎么回事兒呢?究竟是什么偷走了硬盤容量?
隱藏分區占用空間還沒用。很多品牌電腦以及筆記本都會搭配隱藏分區,用于備份還原源文件,也就是一鍵恢復功能的“藏身處”。
要是你沒有自行安裝過系統,那么在你的系統內永遠會隱藏這么一個分區。以便以后每一次系統還原,計算機都會自動從這個隱藏分區中提取數據,就相當于在你的磁盤中劃分出一部分做系統安裝盤一樣。
當然,是否刪除完全看用戶的需求,對于不熟悉系統安裝的用戶,廠商提供的一鍵恢復功能還是很有用的。可以通過廠商注明的快捷鍵進行恢復,無論系統故障,還是太慢都可以恢復,并且特別方便。
但你想給它清除掉也十分簡單,直接在“計算機→管理→磁盤管理→中右鍵點擊“刪除卷”即可”。
也有個別廠商用了特殊保護區域,使用以上方式就不太可行了,比如HPA還原技術,它集成在BIOS中,對磁盤操作不可行。但并非沒有辦法,簡單而暴力的方法就是直接刪除硬盤上的全部分區,然后進行重新分區格式化和安裝系統。
硬盤容量因為進制的存在變得“難以琢磨”,購買的硬盤都會存在容量差,這一點大部分消費者都知道,1TB硬盤到手成938GB。同樣,固態硬盤也存在這種情況,而固態硬盤購買時就有120GB和128GB之分,但并非用了不同的進制單位,而是廠商屏蔽了其中的8GB空間用于冗余,來加強硬盤的耐久性。
進制換算是大頭 容量越大損失越多。一塊3TB硬盤的實際容量只有2.72TB,剩下的200多GB去哪兒了呢?硬盤廠商表示:是由于二進制算法所導致!到底是真是假呢?廠商總有自己的一套說辭。
存儲廠商普遍采用十進制:(10的三次方)
1TB=10^3 GB=1000GB
1GB=10^3 MB=1000MB
1MB=10^3 KB=1000KB
1KB=10^3 Byte=1000Byte
Windows操作系統采用二進制:(2的十次方)
1TB=2^10 GB=1024GB
1GB=2^10 MB=1024MB
1MB=2^10 KB=1024KB
1KB=2^10 Byte=1024Byte
顯而易見,不同的算法算出來的結果肯定有所出入,也導致了存儲產品標稱容量和實際容量出現差值,并且隨著容量的增大,這種“損失”也就越大,3TB在Windows下顯示2.72TB,4TB則顯示3.63TB。
從TB到Byte,中間存在四級運算,以TB級硬盤為例,則需要進行四級換算;如果是GB級優盤,則需要三級換算,依次類推。我們通過換算得出存儲產品在Windows顯示的相應容量:
經過了以上的了解,十進制和二進制的算法帶來的損失是容量越大損失越大,TB級的損失率高達9.95%,GB級存儲也有7.37%的損失,如果PB級來到,它的容量差將達到12.5%,1PB的硬盤實際只有875TB,這個是不是很讓人無語呢?
其實我國早有規定,國家GB/T26225-2010《信息技術移動存儲閃存盤通用規范》里注明了“產品實際可使用容量應大于標稱容量的90%或者在產品包裝上明示可使用容量”。也就是1PB不能標注為1PB了,因為它的容量差已經超過了10%,不過買的沒有賣的精,到時候廠商一定有辦法解決。
不看不知道 C盤藏有大秘密。下面這點也很容易被用戶忽略,而且是絕大部分用戶。不信試試看,用右鍵點擊系統盤,查看已用容量,可能真的就是實際使用熱容量了。但我們換一種方式來看看,注意下圖中標注的值。
這個你一定不知道,而且占用比例也很大。如果現在右鍵點擊你的系統盤,查看已用容量,你可能真的已經這就是你實際使用的容量了,那好,我們在用另外一種方法來看看,下圖紅圈中標注的容量是否存在偏差呢?
下面我們進入C盤,圈起所有文件,再次右鍵點擊屬性查看,你會發現已用容量和C盤文件所占用的空間真的不一樣!而且有著10多GB的差距,這是為什么?
占用空間而且找不到根源用戶的第一反應也許是隱藏文件夾和系統還原這樣“傳統釘子戶”,其實發展到windows8.1后,兩者占用的空間在這個TB級時代里可以忽略不計了,那是什么偷了我們的已用空間?
有資料表示,某些類型的文件是不會顯示在資源管理器當中,這些看不見的文件就包括系統還原所產生的備份文件,如果你希望查看這些看不見的文件占據了磁盤中多少空間,可以通過命令提示符來查看。
首先是以管理員身份運行cdm,然后輸入指令vssadmin list shadowstorage后回車。
也有另外一種說法認為:文件占用磁盤空間的時候,磁盤格式化最小磁盤單元是,就算沒被占滿,也會被認為已經被占用,最終導致了文件占的磁盤空間比實際的容量要大。尤其是零碎小文件越多就越顯著。解決辦法是格式化硬盤的時候降低磁盤最小“可分配單元大小”,不過這種做法也會導致磁盤性能下降,所以大部分人都是選擇默認值。
系統分區最無奈 只要裝就得有。從Windows vista時代開始,微軟引入了系統保留分區這么一項技術,并且它還將會被延續著。雖然過了幾年,依然有很多用戶不知道它的存在,有的則是不理解這個分區究竟有何用途,但并不代表它的存在沒有意義。
那么Windows究竟是為了讓大家在關鍵時刻使用它的功能,還是作為保障性的技術為系統提供保障呢,我們先來看看系統保留空間的意義。
系統保留分區指的是Windows系統在第一次管理硬盤的時候,保留用于存放系統引導文件的分區。Windows出于安全考慮,在新裝Windows系統過程中,如果利用光盤等介質中的分區工具給硬盤分區時,系統默認的將一部分的空間劃分出來,不分配盤符,作為隱藏分區(你在系統下看到的諸如C、D、E之類的盤符),用于存放系統引導文件(電腦啟動時需要首先讀取的一部分具有特殊功能的文件)。
系統保留的官方解釋:
一、BitLocker功能需要的引導文件會和Windows文件分開。此外,該系統分區可能會使用的實用軟件,例如備份的問題,支持雙啟動的情況。
二、防止意外刪除。如果恢復文件保存在其它系統分區,重新安裝安裝或恢復系統時,很容易失去的引導文件,造成啟動丟失。而保留分區提供進一步的保護,防止意外刪除的引導文件的驅動器盤符。
在早期的Windows Vista/7系統時期,隱藏分區僅僅是100MB保留空間,從Windows8開始增至到350MB,這也容易讓用戶心理疑惑,是否有必要設立這個隱藏分區,要知道十多年前350MB的空間足足可以裝下一個Windows98了。
而UEFI引導模式則會帶來更大的空間損耗,帶來的優勢卻微乎其微,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安裝方式。
清理備份不能少 良好習慣很重要。為了尋求更快捷高效的工作方式,我個人習慣把文件存放在桌面,然后不定期的進行清理、歸納、備份和刪除,加上平時使用谷歌瀏覽器,QQ等軟件,收取的文件、下載文件、臨時文件等,對C盤空間的要求就比較高了。
近兩年“安全軟件”的概念逐步普及,它不僅有殺毒、防火墻等功能,還能夠清理系統所產生的垃圾,可謂是集大成于一身,最關鍵的是它們絕大部分都是免費的,比起早期動輒二三百元的某頓牌安全套裝,免費顯然更適合國人的胃口。
有清理軟件勢必會有垃圾軟件,在選擇安裝軟件時,用戶一定要謹慎。另外一些網站也會生成大量垃圾文件,尤其是一些下載網站,各種鏈接點了就下,很容易讓初級用戶下載大量垃圾文件,占用存儲空間。
以上所說更多的是了解系統的常識,同時讓用戶更了解硬盤空間去哪兒了。從中我們也總結出來了一些小經驗。這些問題雖然看似不大,但日積月累所產生的詬病卻不容小視,很容易就會給系統帶來致命傷。
平時使用電腦有7,8成的常用數據都會集中在系統盤下的個人文件夾內,及時的清理、備份對系統和用戶來說都是有利無害的,這樣也可以避免外界因素導致的系統故障來不及導出數據的尷尬,總之,千萬別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