莓派是只有卡片大小的微型電腦,主要為學習計算機編程而設計的,支持Linux和Windows 10 loT操作系統,以其功能強大,受到許多的創客和發燒友的青睞和追捧。
樹莓派目前已經發布到了第4代,板上集成CPU、GPU、內存、WIFI、藍牙、USB、HDMI和各種外設接口,其中CPU(ARM V8)的主頻達到1.5Ghz,性能十分強悍。
小編買到的是樹莓派3B+型號,以下圖片都是在此基礎上拍攝。
樹莓派(正面)
樹莓派的背面有一顆1GB DDR2內存芯片和一個擴展存儲插卡槽,在插卡槽旁邊其實還有一個三角形空腔的WIFI天線,這個天線測試結果顯示比陶瓷天線信號要好。
樹莓派(反面)
樹莓派的側面主要是HDMI接口和MciroUSB接口。
樹莓派的HDMI和電源USB接口
在側面就是以太網接口和四個2.0的USB接口。
樹莓派的網口和4個USB接口
樹莓派的工作電流比較大,需要使用專用的供電器,供電器輸出為5V/2.5A,輸出電流過小時可能會有不能開機的問題。
專用的供電器
給樹莓派加上一個外殼防止落灰和其他金屬導致的短路,外殼留下了外接設備的接口和指示燈。
樹莓派加上一個外盒子
樹莓派、顯示器和電源就可以開機,顯示畫面了,再加一套鍵盤和鼠標是一臺完整的電腦了。
樹莓派+顯示器+電源=電腦
樹莓派的酷炫開機畫面,感覺炫爆了,有沒有。
樹莓派啟動畫面
右上角搜索wifi和藍牙,并可以連接wifi、藍牙。
樹莓派wifi和藍牙
樹莓派相當于windows下的開始菜單,有一些系統預裝的軟件,有編程、教育、辦公、互聯網等。
樹莓派開始菜單
樹莓派下的LibreOffice,完全免費的,還有公式編輯器哦。
樹莓派的office
現在我正拿著樹莓派在寫頭條文章呢,是不是離開了厚重的機箱有一種清爽的感覺。
使用樹莓派瀏覽網頁
樹莓派有許多的應用,當成電腦玩的只是一種。在看這篇文章的你,肯定也玩過樹莓派,不如把你的故事在評論區分享一下。
本文的版權歸算法卡農所有,盜版和抄襲必究。
喜歡我的話,就加一個關注吧!
樹莓派3發布到現在網上的教程已經很多了,但是有些配置什么的資料比較零散,對于新手來說不是特別全面。下面介紹下樹莓派搭載raspbian后的一些基本配置。
樹莓派3可選擇的系統比較多,官方推薦的系統是raspbian,其實還有很多的第三方系統可以選擇,像Ubuntu mate,win10 loT core等,但從各方面的易用性和兼容性來看,確實還是raspbian相對好用一點,較小的內存占用、易用性以成為了Raspbian制勝的關鍵因素。
我們進入樹莓派官網頁面,選擇downloads 然后選擇raspbian
眾多第三方系統的支持
要注意有幾個選項,第一第二個是包含桌面的,對于新手來說比較適合,第三個是不包含桌面的。
下載完之后我們將zip文件解壓,可以得到一個img文件,這時候我們需要準備一張8g的tf卡,最好class10的,然后使用Win32DiskImager工具將鏡像燒寫進去
燒錄完成后將TF卡插進樹莓派,使用hdmi線連接顯示器后完成初始配置,連接好wifi或網線后接下來進行一些配置。
我們使用ctrl+alt+T 調出終端
首先我們需要配置root用戶密碼: 終端輸入 sudo passwd root 輸入兩次密碼后回車即可完成設置。
接下來終端輸入:apt-get update
然后安裝vim編輯器:apt-get install vim(后面需要配置靜態ip)
接下來介紹樹莓派的配置界面:終端輸入 raspi-config
我們選擇第5項,然后把ssh打開,有需要遠程桌面的可以將vnc也打開。
一般來說為了便于使用,都是講樹莓派通過網線或wifi接進局域網內,接下來圍棋配置一個靜態ip。
使用終端輸入 vim /etc/dhcpcd.conf (需要root權限)
按照如下配置(我的路由器地址是192.168.1.1),保存,然后重啟。
使用ifconfig看下ip地址:
然后我們在電腦上使用遠程工具我用的是MobaXterm,功能強大
新建一個連接
可以看到成功連接:
需要遠程桌面的安裝一個vnc viewer同樣是新建一個連接,輸入ip和用戶名
成功連接
到這里就已經完成了搭載完系統后的基本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