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為了向領導說明全景聲音頻是什么,去了朋友的全景聲工作室,讓他播放一段演示曲,我就站在中間的皇帝位,戴上一副那什么Ambeo的仿生耳機,用水果手機錄了音頻。然后將音頻用V發(fā)給領導,他再用藍牙耳機聽了。
這說得怎么就那么的不靠譜呀,自己抬個杠,用V網傳有壓縮,對方啥手機不知道,還藍牙耳機聽。隔天見到領導,問他聽覺感受,他說能夠明顯聽出左右的前、側、后、上的位置的變化,誒,成功的。
這陣子感受到演出市場的滑落,待家的時間多了,我就想學習模擬一下混樂隊的全景聲。當然我沒有7.1.2的系統(tǒng),音箱啊支架啊敷線啊多麻煩,我的書房又太小,主要是現(xiàn)在沒法形成生產力,于是我就想用耳機來試試。
用耳機就簡單了,Logic自帶全景聲混音模式,聲卡家里一堆,耳機更不缺,分軌文件大把,于是開整。
關于心得體會以后細說,就說我混完的音樂文件吧,電腦上戴耳機聽沒問題,發(fā)到手機戴藍牙聽就得打開空間音頻模式,否則只是立體聲。
我又發(fā)給一個朋友聽,他說他的第三方藍牙耳機能接上手機,但不能打開空間音頻模式,所以也就只有立體聲。
這個~~應該是Ambeo的編碼和Logic的Atmos編碼不一樣。
前陣子有朋友推薦我試試L-isa,說最新版免費了,也支持耳機混音。
好吧,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3.Surrounder+
環(huán)繞聲處理器,5.1的內容經過此插件后會被下混到2.1輸出,當然把設置窗口中的Speaker Mode改為5.1就可用于5.1音箱了。擔心影響頻率平直度和THD的朋友可以選擇Direct Path或不掛載這個插件。左邊輸入分別是:主播放聲音,前置聲音,后置聲音。右邊輸出分別是:前置聲音,后置聲音(左邊輸入接口名解釋:nw、ne是前置左右,sw、se是后置左右,w/e是7.1時的環(huán)繞左右,n是中置,lfe是重低音。另外s/top是3D中的環(huán)繞中置和頂部聲道,不知什么意思)
首先選擇與自己最相近的音箱模式,Surrounder這個音箱設置插件提供了眾多的模式可供選擇
2.0 – Stereo Only 2.0立體聲模式
2.0 – Simple Mix 2.0單聲道混音模式,就是指把一個單聲道的信號擴展到左右兩個聲道輸出。
2.0 - Surround Mix 在2.0立體聲的基礎上加入低音炮,其實就是2.1輸出。
4.0 – Quadro Only 4.0專業(yè)模式?
4.0 – Copy Mix 這個好像是把前左、前右兩立體聲信號復制到后左、后置,使4個音箱同時輸出信號。
4.0 – Movie Mode 4.0電影模式, 就是存在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四個信號輸出。
5.0 – Direct Path 5.0直通模式??
5.0 – Copy Mix 這個好像是把前左、前右兩立體聲信號復制到中置、后左、后置,使5個音箱同時輸出信號。
5.0 – Movie Mode 5.0電影模式, 就是存在前左、前右、中置、后左、后右五個信號輸出。
4.1 – Quadro Only 4.1專業(yè)模式?
4.1 – Copy Mix 這個好像是把前左、前右兩立體聲信號混合到后左、后置、低音炮,使5個音箱同時輸出信號。
4.1 – Movie Mode 4.1電影模式, 就是存在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及低音炮五個信號輸出。
5.1 – Direct Path 5.1直通模式?
5.1 – Copy Mix 這個好像是把前左、前右兩立體聲信號混合到前左、前右、中置、后左、后置及低音炮,使6個音箱同時輸出信號。
5.1 – Movie Mode 5.1電影模式, 就是存在前左、前右、中置、后左、后右及低音炮六個信號輸出。
USE Sub/LFE Channel:是否打開專門的低音炮或超重低音輸出通道,關閉狀態(tài),低音炮或超重低音的信號將混入前置,用前置音箱輸出;開啟狀態(tài),信號由專門的低音炮聲道輸出。
Surround Mode: 環(huán)繞模式,OFF,不打開環(huán)繞模式;COPY,將前置信號混入到前左、前右、中置、后左、后置及低音炮,使6個音箱同時輸出信號;ON,開啟環(huán)繞模式,在COPY基礎上,新加了新的效果設置選擇,可以對中置、后置作進一步的效果設置。
VCenterA:中置輸出強度。
VRearA:后置輸出強度。
VRearW:后置輸出音場寬廣度。
VRearD:后置輸出響混度。
Bass Redirection:低音重定向開關。
Split Frequency(Hz):重低音分頻點調節(jié)。
怎樣?看了上面的kX驅動對音箱設置,可以初窺kX驅動的強大了吧?在音箱設置方面豈是創(chuàng)新驅動可比的?
4.低切
在連接好DSP線路圖,接好麥克、耳機之后,開始設置各個DSP的參數。低切的EQ highpass,一般Freq設置在90Hz位置,有些人也許會在30Hz做低切,也有的在150Hz,因人而異,也和各人喜好有關,具體的要監(jiān)聽了麥克輸出的聲音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節(jié);Width(范圍)默認是1.2左右,可以保持不變。
5.壓限
壓限APS Compressor,用的閥值Threshold默認-20dB,一般可以在-15到-30之間,不排除特殊情況下的很大或者很小的閥值。壓縮比Ratio率通常是2到5之間,默認的是3:1。觸發(fā)時間Attack time默認是10毫秒,可以酌情增減。釋放時間Release time默認是200毫秒,也可以適當減少。Output Gain是輸出增益,根據麥克的輸出音量來定奪。predelay就是直達聲和早期反射之間的時間。把predelay調的極大,然后播放,首先聽到直達聲,然后經過一段時間(你設置predelay這段時間),才有早期反射和后期反射及混響聲等。現(xiàn)實的空間越大(室內),我們從發(fā)聲到聽到第一聲早期反射的時間越長,這個參數就是來模擬這段時間的,也就是說當你把它調得很大時,主觀的空間感就越大,當然影響主觀空間感的不止這一個參數,這是另一回事了。predelay這個參數在30ms以內,人耳是基本是感覺不出它的存在的,而感覺到的只是加強,加厚這個直達聲,這個在小型房間混響中體現(xiàn)的比較多。當大于50ms時,早期反射聲開始有滯后的感覺,這個參數的最大值一般受房間的形狀來決定的,當設置的很大時,就會有回聲的感覺。混響無非就是潤聲音,和做聲場;值設多少你得以現(xiàn)場的情況而定,比如說大的場館(大的體育館)混響量,predelay本來就很大,這時候你要慎重考慮是否使用混響,弄不好會渾濁一片;再比如一些小點的室內場館或開闊的舞臺(室外沒有反射的),為了更好的演出效果,可以使用廳堂之類的混響來補償美化,predelay的設置以不影響清晰度為尺度(語言和歌曲是不一樣的),如果現(xiàn)場的要求不是太高,那么完全可以選擇一個中庸的預設值,然后根據現(xiàn)場的聲音進行微調。
下圖為APS Compressor+ 壓限增益,可做閃避插件使用,示例如下:
6.音色
Timbre可以對麥克的低音和高音進行增益或者衰減(這個可選也可不選)。
7.混響
混響的輸入Input Level 100%;預延遲pre-delay 設置在20到15毫秒之間;Decay Time是衰減時間;Reverb是混響的效果量,網上K歌拉大20-60左右即可;Dry Singal是干濕程度調節(jié);漫射Diffusion 100%;輸出Output Level可以控制加載效果后的輸出大小。各個按鈕的參數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實踐出真知,只有動手去試驗過,才知道什么是最適合自己的。PRESET選擇“Medium Room – Empty”,這樣播放的時候有劇院中的感覺;網上K歌也可以選擇“Lagre Concert Hall ”,這是音樂廳的意思。
另外再介紹一款APS系列插件里的混響插件,雖然沒有EFX混響插件那么強大,如果需求不高還是很有使用空間的,所占寄存比EFX混響插件要小很多,當然相對可調性要稍差一些,但是效果還可以,各方面表現(xiàn)都不錯,可以推薦給小寄存的10k1聲卡使用,在此強烈推薦一下,現(xiàn)在主要講一下各調節(jié)桿的功能應用。
Gain:這個是音量,主要控制混響量的大小
Level:這個是水平百分比,主要是調整混響的空間廣度
Decay Time:這是衰減時間,主要是調整混響的殘響時間
Diffusion:這是擴散,調整混響的擴散程度,也就是調整混響每個反射音的融合程度
Early Refl:早期反射,指的是直達聲到達反射物體后,反射的回聲到底的時間,這個可以不必理會
Late Delay:預延遲,指時指聲音信號的時間延遲量,同樣不必理會
High Freq:混響的高頻反射要素,可調整混響的高低音明亮度
Low Freq:混響的地盤反射要素,同樣可以調整混響的高低音明亮度
8.均衡
經過了混音器處理之后的聲音,輸出到錄音通道之前,加了一個放大和一個10波段均衡10 Band EQ。
另外介紹一下常用5波段均衡EQ P5 幾種曲型人聲的調音手法
1.主持人的調音
主持人多為小姐,其語音特性是清晰流暢,富于表情。她可以影響觀眾的情緒,因此要把她的音色調好。低語調型:輕聲細語、感情細膩,可采取近距離拾音,話筒與口型很近,這樣可增加親切感,可拾取纖細、微弱的聲調。其缺點是存在近講效應,低頻過強。具體處理手段:
(1)要衰減LF:在100Hz附近衰減6dB左右,最大可衰減到10dB。
(2)對于MID:在250Hz-2kHz提升3-6dB。250Hz-2kHz是語言的重要頻段。
(3)對HF:6KHz以上頻段衰減3-6dB,以減小高頻噪聲。
(4)主持人的話筒不要使用效果處理器進行混響(REV)和回聲(ECHO)處理,否則會失去真實感和親切感。
2.普通人的調音
在歌廳里,有一些歌唱愛好者和業(yè)余歌手,也有一些人僅是娛樂消遺,他們多為自己演唱。其中有的人沒有受過基本專業(yè)訓練,缺乏演唱技巧,甚至有噪音不好和不會使用話筒的人,其中,男聲易出現(xiàn)喉音和沙啞,女聲易出現(xiàn)氣息噪音和聲帶噪聲。
為消除以上現(xiàn)象采用如下具體處理手段。
(1)在100Hz以下要切除,消除低頻噪聲,使音色更加純凈。
(2)在500-800Hz要小量衰減,使音色不要太生硬。
(3)在MID頻段提升3-6dB,以增強明亮度,使聲音清晰、明亮;
(4)一般人聲音都較低,而且缺乏響度,所以音量要開得大一些;亦可把200-300Hz范圍頻率加以提升,以增加聲音的響度。
業(yè)余歌手動態(tài)范圍不大,勿用自動音量控制。
3.專業(yè)歌手的調音
歌廳里常有專業(yè)歌手,被朋友邀請到歌廳里做客,有時唱上兩曲為朋友和客人們助興。專業(yè)歌手有響亮的歌喉,從發(fā)聲、嘆息、吐字、共鳴演唱基本功都具有一定的水平,而每人都具有一定的演唱風格。調音要求:
(1)要了解歌手的音色特點、網絡流派,高、中、低泛音特性;
(2)要了解歌手的音域寬度和動態(tài)范圍;
(3)要熟悉歌曲、歌詞感情,調音色的基本手法要與歌曲的意境直轄市一致;
(4)要注意歌曲的風格和歌手的演唱情緒;
(5)話筒的檔次要高:寬頻響、小失真、大動態(tài)。
演員站在歌壇上,利用歌壇聲場,使其音色既有電聲,也有自然聲。所以,要求歌壇具有良好的聲學特性。
女聲:女聲在高頻部分容易產生S音(嘶聲);在7-10KHz衰減了3dB,可以消除S音。
男聲:男聲音域比女聲低一個8度音程,頻率低一個倍頻,在100Hz衰減了3dB左右,可以增加清晰度。
9.K1LT、K2LT軟設置
K1LT、K2LT是重要的物理輸出終端,它負責接收DSP最終的音頻信號并將它發(fā)送到各個物理輸出去。SB對應的是K1LT,A對應的是K2LT。。
K2LT較 K1LT多一些輸出。插件左邊的端子以兩個兩個一組由上至下與插件界面的out1~7(8)一一對應,使用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設置。比如,有一個最終的信號你想它由后置輸出發(fā)聲,你可以將這個信號接到K1(2)LT的某對端子上(如第1對,out1),那么只需將對應的復選框設置成Rear Out就可以了。
K1(2)LT上有一個WinMM Recording的通道,它不是直接用于物理輸出的,它是將DSP的信號通過PCI總線返送給系統(tǒng)的。在系統(tǒng)聲音和音頻設置錄音設備的KX Wave…….0/1就是映射到這個WinMM Recording的,一般我們要錄音(ASIO錄音除外)、UC等,就是通過這個WinMM Recording將外部聲音(如MIC)或內部聲音輸送入系統(tǒng)的,使用時將需要錄音(或MIC)的信號接到WinMM Recording上 。
將錄音軟件的錄音設備或QQ語音的聲音輸入設置成KX Wave…….0/1就可以錄音和聊天了。
k1lt物理輸出端口模塊替代了原來eplog的部分功能!Audigy系列是K2lt,Live系列是K1lt,最后用K1lt來獲取處理完的聲音,務必確認在軟件設置里,將最后一個2通道out8L和out8R設置成WinMM Recording,才能將聲音輸出。為了監(jiān)聽到更加好的音質,耳機插孔務必要接到Rear Out對應的聲卡插孔里。需要注意的是MME的邏輯輸入端口包含在k1lt模塊里!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要用COOLEDIT錄音就要把音頻信號連接到k1lt的13和14端口上!當然你也可以自由更換位置,因為k1lt物理輸出端口是可以任意調換的!這簡直太方便了!如圖:
10.ASIO輸入端口
ASIO是一個映射ASIO通道的插件,它負責將接到ASIO插件上的信號通過ASIO驅動輸送給系統(tǒng)的,能夠完成16通道的ASIO輸入連接,ASIO通道與上面提到的WinMM Recording通道的最大不同是,ASIO可提供多通道低延時錄音,而WinMM Recording只有兩通道(一個立體聲)錄音。ASIO插件沒有調整界面,它左邊的端子由上至下按順序定義好了各個通道,將鼠標移到接線端子上便會出現(xiàn)提示。使用前一定要進去ASIO控制面板里設置好采樣率,錄音只能用48k。 需要注意的是KX驅動并不同時都打開這些ASIO端口,需要到KX ASIO設置窗口打開這些ASIO端口!為了不過多地占用資源,我們一般選擇有2進2出的ASIO端口就可以了(在kx管理器“設置”內的“ASIO控制面板”里設置即可),如圖:
比如有一信號接到了ASIO插件的第1、2個端子上(asio0/1),在錄音軟件里選擇相應的錄音設備(sam里的是“KX ASIO………..(1+2)”)
不同錄音軟件顯示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按順序的。對于SB live!系列由于ASIO通道內部路由比較亂,而且不同型號之間也有所不同,所以建議使用asio 6或以上的通道。
11.Stereo Mix立體聲混音器
這個線路圖里用到了3個立體聲混音器,分別是混2,監(jiān)聽,內放開關。具體的功能從接線上可以看出,混2用來控制混響的比例;監(jiān)聽用來控制用戶自己監(jiān)聽到的聲音,包括伴奏和麥克的比例;內放開關用來控制輸出到錄音源去的聲音,也是包括伴奏和麥克2個音源的比例。這樣的用法顯然有些過于繁瑣了,總共就2-3個音源的控制,用3個不同的混音器來實現(xiàn),需要不同的開關時候去打開不同的立體聲混音器。有沒有更加簡便直觀的方法呢?那就是利用MX6模塊將這些模塊連接起來!用它替代那個失敗的xrouting模塊工作!
12.調音臺
MX6是DSP里重要的樞紐插件,它負責對多組信號輸入進行選擇和音量調節(jié)并分配編組輸出,實際上可以看作是一個調音臺。MX6插件左邊有6組輸入,右邊有4組輸出,這些端子與界面對應關系,如圖:
這個DSP的線路圖最大的特點在于,利用了一個DSP效果器插件MX6,一個六路輸入和四路輸出的調音臺(12 in, 8 out通道)。從這個線路圖可以看出來,除了保留麥克的降噪、均衡、壓限、混響之外,調音臺的輸入音源多了一個經過EQ均衡處理的波形,和一個左聲道和一個右聲道的麥克立體聲音源,以及通過send1推子控制輸出到調音臺輸出通道4/5(send1L/Send1R,也就是Send1通道的左右兩個聲道),給混響器進行效果處理的聲音。經過處理的加了混響效果的信號再通過調音臺的輸入通道6/7反饋回調音臺進行混音控制。如下所示,ch5,ch6的Send1推子是開啟86%和83%狀態(tài),因此,這2路的聲音會輸出給混響器,加載了混響效果之后,再由ch4回到調音臺。也就是說,控制send1推子可以選擇加載混響效果到麥克音源上,再從ch4獲得加了混響的麥克聲音,將這個聲音混合伴奏輸出到錄音源,這樣就實現(xiàn)了網絡K歌的功能。另外,調音臺的Send2輸出通道輸出了一個立體聲音源給ASIO的0/1通道,這是將音源輸出給錄音軟件做后期效果混縮。調音臺的面板上每個立體聲通道上方有3個燈,R是錄音Recording(錄音總輸出),M是監(jiān)聽Main(監(jiān)聽總輸出),E是該通道開關Enable。右上有一個SWAP燈,可以控制在錄音和監(jiān)聽之間的切換,PFR點亮后將所有音量最大化(峰值),設置好各個效果器的參數之后,可以在這里聽聽伴奏加上麥克的混音效果,點亮SWAP就能聽到輸出的混音到錄音源的效果,關掉該燈是監(jiān)聽狀態(tài)。調音臺的out0/1,輸出到了k1lt的0/1,以及8/9,分別對應的是Headphone Out, Rear Out,也就是通常說的耳機輸出、后置音箱輸出插孔。同樣調音臺的Record輸出是out2/3輸出到了k1lt的最后一個立體聲通道out8L 和out8R,該通道的軟設置為:WinMM Recording
通過上述的介紹,利用這個六路調音臺MX6可以得到一個集中控制的具備很大靈活性的中央控制臺,所有的音源輸入和輸出都可以在這里進行單獨或者混合的處理。這個三合一的KX數字處理器的線路圖,集聽歌、唱歌、錄音為一體。最上面的SRC音樂,前置音樂,經過一些均衡器,壓限器的處理,加上另外2個通道獲得的中置和后置音樂,混音輸出到右上的MX6調音臺,輸出到監(jiān)聽通道,這是聽歌的線路。中間左邊的同樣的一個音源SRC前置接輸出到MX6,這是用來獲取伴奏;同時下面的ADC獲取的麥克聲音經過了降噪Noise Gate,壓限Dynamic Compressor以及從下方的MX6調音臺獲取的Reverb混響效果輸出,進入左上的MX6。伴奏和帶混響的麥克經過混音輸出到k1lt的WinMM recording通道,實現(xiàn)了實時效果加載,可以網上K歌了。下方的麥克直接通過MX6輸出到ASIO,可以將麥克的聲音輸出給專業(yè)錄音軟件Nuendo/Cubase、FL Studio、Audition等,進行錄音后期效果處理。
13.組輸入中每一組都可分配到4個輸出去,從插件右邊的端子從上到下分別是:Mian、Rec、Send1、Send2,而從插件界面看右上到下數:第1行按鈕是Rec、第2行按鈕是Mian、 第3行按鈕是通道激活開關、 第4行的推子是Send2、第5行的推子是Send1,每一個輸入通道音量由最下面的一排推子控制。界面最右邊的兩條推子分別是控制Mian和Rec輸出的總音量的,右上角的SWAP按鈕是將Mian和Rec輸出互換的,PFR按鈕是旁路各路輸入的音量控制直接將信號送到Mian和Rec輸出總音量控制前的。此時,各路輸入發(fā)送到Send1、Send2前音量控制仍起作用的。來看一個簡單的配置,比如有3個輸入:Foobar(用SRC 4/5端口)、系統(tǒng)(用SRC 0/1端口)、MIC輸入,假設聲卡是5.1輸出的,你想聽歌用后置輸出、系統(tǒng)聲音用前置輸出、耳麥的耳機用中置輸出,如圖:
如果想關掉麥克風,而轉用耳麥的耳機來聽歌,只需要調整一下MX6就可以了,其他插件的設置與硬件連接都不用改動。
14.聲卡接口
聲卡上有很多接口,主要有:
a.游戲桿/MIDI插口:用于連接游戲桿/手柄/方向盤等外界游戲控制器或MIDI鍵盤/電子琴,你也可先購買一個光纖MIDI套件再來插入上述設備。
b.后置輸出插孔:將音頻信號輸出到有源音箱或功率放大器。
c.線性輸出插孔(LINE OUT):將音頻信號輸出到有源音箱/耳機或功率放大器。
d.話筒輸入插孔(MIC IN):用于連接話筒,主要用來語音輸入。
e.線性輸入插孔(LINE IN):用于將隨身聽或影碟機等外部設備的聲音信號輸入電腦。
f.電話應答設備接口(TAD,Telephone Answering Device):用來提供標準語音MODEM的連接并向MODEM傳送話筒信號,所以配合MODEM卡和軟件,可使電腦具備電話自動應答功能。
g.模擬CD音頻輸入接口(CD-IN):使用CD音源線將來自CD/DVD光驅的模擬音頻信號接入。
h.輔助設備接口(AUX-IN):用于將電視卡,解壓卡等設備的聲音信號輸入聲卡并通過音箱播放。
i.數字CD音頻輸入接口(CD-SPDIF):用來接收來自光驅的數字音頻信號。
j.音頻擴展接口(SPDIF-EXT):接到數字I/O子卡,實現(xiàn)數字信號的輸入和輸出,并可輸出AC-3信號等。
【K歌步驟】:
1.雙擊桌面右下角的KX管理器圖標
,打開kx混音器,如圖:
左上的波形就是伴奏,一般拉到50-80%左右即可。
檢查麥克和Gain(增益)是否靜音,麥克上頭是加強,是否加強和你的麥克和配置都有關系,自己根據情況而定,KX驅動可以對麥克音量作很大的提升,一般麥克不用加強;增益適當微調即可。
2.鼠標左鍵點擊混音器左下KX 數字信號處理器(DSP),再雙擊調音臺和EFX效果器,或者在桌面右下“KX”圖標里選擇,如圖:
KX 混音器
KX 數字信號處理器(DSP)
EXF效果器
MX8(調音臺)
以后在網上k歌主要就在這幾個地方適當設置微調即可(主要是調音臺)!以上操作一定要在聲卡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才有效!!
第四節(jié):kX驅動常見問題
有很多網友安裝完KX驅動后總覺得不如原來聲卡自帶的驅動好用,其實這只是你不熟悉這種驅動所致,要解決這種問題,請參照以下介紹,相信對你有所用處。
1.為什么裝KX3551驅動找不到Wave Out HQ選項?
1)電腦必須是W7系統(tǒng),同時安裝Kx3551驅動;20聲卡必須是 p16v芯片,否則沒有Wave Out HQ輸出。比如創(chuàng)新7.1 SB Audigy2 ZS聲卡就有p16v芯片(目前市場僅有少 量存貨或者二手拆機卡,因為此卡性能超越,聽說創(chuàng)新準備恢復生產,小道消息不足為信喲),購買創(chuàng)新7.1 SB Audigy2 ZS聲卡的網友請務必注意區(qū)別芯片,一定要購買ICT芯片(正品),不要購買IAT芯片(山寨),詳情點擊:創(chuàng)新 SB Audigy2 ZS聲卡芯片ICT和IAT的區(qū)別?
2.KX驅動怎么恢復默認皮膚或替換自己喜歡的圖片?
找到主驅動安裝目錄,用壓縮軟件打開KXSKIN,找到DSP,打開退出KX驅動,替換圖片,再打開KX驅動,注冊皮膚就行了。
3.安裝KX驅動游戲沒有聲音?
由于部分游戲是不支持ProFx的輸出端,所以要用到兼容性比較好的Epilog輸出。遇有安裝完成聽不到網頁聲音或語音、聊天中聽不到對方聲音, Win7下可由開始-設置-控制面板,進入“硬件和聲音-聲音-管理音頻設備”中,將播放默認選項選擇為Master Mixer,錄音默認選項選擇為Recording Mixer;把“硬件和聲音-聲音-調整系統(tǒng)音量”中設備(D)一項的音量推到最大,系統(tǒng)聲音播放設備Win7下為kX Wave XXXXX 2/3。Vista/W7系統(tǒng)游戲有音樂無音效,設置環(huán)繞聲和音箱設置插件“Surrounder+”為2.1或5.1或7.1(個性化配置選擇:Movie Mode)。XP系統(tǒng)在控制面板-聲音和音頻管理-音頻-默認設備-高級-性能,點出來以后把第一項硬件加速往回改成基本加速。
4.kx驅動沒有聲音(又聾又啞)?
你安裝了kx驅動以后(以創(chuàng)新5.1聲卡為例),它默認的聲音輸出是后置音箱,也不知道為什么這樣設計,可能因為創(chuàng)新聲卡的MIC和前置音箱輸出靠的很近,插頭不容易插好吧。所以,你需要選擇一個設置(圖1):
圖1
圖中的對鉤不要選就可以正常發(fā)聲了。你也可以不這樣,直接把音箱線插到后置音箱輸出就可以了。
5.MIC沒有聲音?
請按照以下的提示設置(圖2):
點擊kx混音器的ac97設置的話筒項目下面的小點,把它變成正常狀態(tài)就可以了聽到話筒聲音了。
圖2
然后需要接著調整kx控制面板里面的錄音選型,把最下面第一個開關打開,這樣才可以正常使用話筒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