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自產品的產品思路看一下各個產品。我不會從音樂最基本需求去分析。比如有人說我就掛著QQ音樂聽音樂,沒有什么其它的需求。這一類的需求是音樂產品的最基本的需求,但不會成為競爭點。而可以成為競爭點的是,如何幫你推薦好的音樂。
1、 QQ音樂的優勢是版權和背后億級的粘著用戶,版權這一個在目前體現不出來,但在以后可能會有作用。而QQ音樂的方向是社交音樂。我們發現有的時候發現通過 算法來推薦給你的音樂不一定是你的喜歡。QQ音樂做的主要不是算法,而是社交因素,比如,你的好友在聽什么音樂。你的好友做了什么歌單。這一些都是在為你 做推薦。這個用是的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思想。而這一方法,在以后還可以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2、蝦米做的是一個UGC,通過tag來組織內容,為用戶來推薦音樂。這一種方法最初是由Yelp做的。通過標簽來推薦的方法的好處是:當用戶在這一個社區作用得越久,可以收集到用戶的標簽就越有代表性,就可以為用戶推薦更好的音樂。
4、 酷我音樂,在web1.0時代,是一個很優秀的音樂播放器,優秀在于音頻處理,甚至研究出了音頻指紋(可能由于版權問題,音頻指紋研究項目停止)。酷我的 想法是如何增強播放體驗。(比如你播放一首MD3亂碼的音樂,他可以準確的找到歌詞)。同時酷我也做出一酷我K歌這樣優秀的產品,我周圍的人有在家里用這 一個軟件K歌,呵呵。
5、酷狗音樂,在web1.0時代,是一個很優秀的音樂搜索、下載軟件,到現在,想做到多客戶端規整MD3歌曲同步(比如, 在你手機本地的歌曲,可以同步到網絡收藏,當你打開pc客戶端的時候,你可以從網絡收藏找到你的歌曲),這是利用酷狗的檢索功能。但是目前做并不成功。主 要是因為很多歌曲不規整。比如一首歌沒有演唱者信息就不可以同步了。
------------------------------------------------------------------------------------------------------
1. 網易云音樂,有版權,可將其它的網站如蝦米、豆瓣音樂的“like”歌曲同步過來。網易云音樂負責人意識到了真正的手機網絡時代的來臨。在手機或者PC端 都呈現了去本地化的現象。同時加入更多social的功能,但目前為止,做得不是很成功,起碼用戶與用戶之間的關系太弱。此外,最讓我驚喜的是音樂電臺的 功能,那些清新的小電臺真的可以吸引住人。
音樂類app使用體驗
我下載了網易云音樂、qq音樂、蝦米音樂、多米音樂和酷狗,酷我,百度音樂,幾種都用過。寫一些用戶體驗吧。
只 有酷狗音樂(其實酷我也有··)在進入app的時候會大聲喊出:Hello Kugou!這跟58同城的楊冪有什么區別啊!還好在設置里面找到了關閉問候音的設置。要是每個app這都這樣做,用戶的耳朵還受不受得了?在客戶端時 代,酷狗的這句slogan的確讓人印象深刻,并且在一點程度上促進了用戶對于酷狗的品牌認知,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種做法是否可取,個人認為值得商 榷。聯想到前幾天在知乎上看到某女生在自習室不小心點開酷狗音樂,由于巨大的hellokugou問候音出來而羞愧的離開自習室,這畫面是夠尷尬。酷狗提 供了3款皮膚可供更換,這幾個app中也只有qq音樂也是提供更換皮膚功能的。手機音樂大家還是用得很多的,長期對著同一款一成不變的界面難免審美疲勞, 而且中國人喜歡更換皮膚,這一點從qq、微博、搜狗輸入法大家都可以看出來了。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這點樂子請你給我!
酷狗音樂的音質不高,7-10m高音質的歌曲只提供給會員下載,這一點跟QQ的做法一樣,對音質有要求而且又不愿意付費的同學,可以放棄了。
多米音樂號稱是最漂亮的音樂播放器。
但是多米音樂的歌詞播放界面我要吐槽一下啊。
歌詞常亮的設置在很容易看到的位置,這個設計很不錯。給一些想要看歌詞又怕手機鎖屏的同學給了很大的方便。但是長時間看你的歌詞界面真的傷眼睛好嗎!多米歌詞在上一句唱完切換
到下一句的時候除了第二句歌詞會加粗和加亮之外,上一句歌詞還有一個慢慢縮小的動作效果,正是這個動作效果總是讓人有一種手機卡頓的感覺,看多了還覺得頭暈。不太喜歡。
多 米的排行榜做得不錯。除了一般的新歌榜和熱歌榜之外,讓人感興趣的還有songtaste熱歌榜、微信分享榜、iTues流行榜。18種榜單各有特色。但 是很遺憾的事它本身并不支持分享音樂到微信朋友圈。再加上它的精品應用和邊聽邊玩,你是要做應用市場嗎?聽音樂的感覺并不純粹。
蝦米音樂
Vip賬戶才支持高音質歌曲的在線試聽和下載。
聯想到上面一位仁兄,我覺得蝦米音樂才是最漂亮的播放器啊。播放器界面賞心悅目,會根據歌曲封面自動匹配播放背景和改變配色。永遠都有新鮮感啊!
歌 曲封面的大圖顯示、分享、點贊、下載、播放列表。界面簡潔又豐富多彩。社交方面背靠阿里這棵大樹,隨便點開了幾首歌,蝦米音樂上的評論是這幾個app里最 多的。使用這款app的人也不在少數。當我沒有在蝦米上登錄的時候,我的簽名是這樣的“這個人很聰明,什么也沒有留下” ,把多年以前的懶換成了聰明,呵呵,為產品經理的睿智點贊!
好的app讓人有一種愉悅的感覺,而這也真是我打開蝦米音樂的時候的感受。
QQ音樂
下載和試聽高品質都要綠鉆。QQ音樂曲庫不算全。
自定義皮膚,配色可自己搭配。QQ音樂雖然無法用微博賬號登陸但是可以分享歌曲到微博,相比之下蝦米音樂新版本竟然無法微信朋友圈!阿里你是有多害怕微信!
QQ 音樂的內容很多,但是界面很簡潔,一級界面的圖片很少。看起來也沒有蝦米和多米音樂的界面漂亮。排行榜和電臺、MV的內容都沒有在音樂館內直接展示。一個 音樂app的最重要的產品思路其實從它最下排的一般來說四個按鈕的設置和排序就可以大致看出來。QQ音樂的重點在讓用戶知道自己的好友在聽什么歌,我能不 能很快的下載下來,能不能很方便的告訴別人我在聽什么歌,它把我的音樂放在第一位,就是方便用戶聽自己標記的喜歡的歌,下載的歌曲,而不是去發現,去尋找 新的自己可能會喜歡的音樂。
但是說一點吧,前幾天逛淘寶發現有個店子里的背景音樂很好聽,想起來各大音樂app都有聽歌識曲的功能吧,依次試試吧。結果找了一圈才發現只有QQ音樂是我能一下就找到這個功能在哪里的app。
所以少即是多,簡潔也是美也許是對的。
酷我音樂
酷 我長這樣,雖然后面有藍天白云,但是說實話我覺得一點都不小清新啊,反而有一種山寨的廉價感。它可以換膚,但是為什么不選擇一個優美一點的默認皮膚呢?是 為提醒別人,不好看?我們還有換膚功能喲?僅wifi聯網默認是關閉的,萬一哪天下載了歌曲費了我寶貴的流量,一定會恨死這個設定了。還有淘寶和游戲大 廳,我真的要在聽歌是時候用酷我上淘寶嗎?還能不能好好的聽歌了。
酷 我的歌曲播放界面做得還算漂亮,歌詞有全屏歌詞和兩行歌詞的選項,并且居然還有更改歌詞字體樣式的選擇,雖然只是能更改字體的大小和顏色,但是對于一些愛 折騰的同學來說已經是很好的體驗了。提前和延后歌詞的操作真的有必要嗎,一個有誠意的音樂內容提供者,歌詞和音樂同步是最基礎的要求吧,就算歌詞出現不同 步的現象,調來調去越來越亂的人想必也大有人在吧!左上角的圖標是一個框框,居然不是返回的按鈕!!而是更改歌曲播放模式(單曲循環,隨機循環)!左下角 的向下圖標才是返回主界面的按鈕,不知道為什么會有這種反人類的位置選擇。酷我可以下載25-35M的高音質歌曲,并且是在沒有登錄的情況下,這一點還是 很貼心的,其實如果長期用某一款音樂app的話,用戶會選擇用社交賬戶來登錄或注冊,畢竟只會登錄一次,沒有太過于復雜和繁瑣的操作,沒有必要為了強制讓 用戶登錄賬號,來設置一個下載高音質音樂的門檻。野心誰都有,盈利難誰都有,過于明顯地暴露出來我馬上要賺你的錢的話會趕走用戶。
百度音樂
百 度音樂居然能k歌,我的音樂盒在線音樂中間的按鈕能一鍵播放歌曲,但是不能暫停,因為第二次點擊就會跳到播放音樂的界面。在線音樂界面下除去輪換圖以外, 第一欄是“大家都在唱”,點進去其實是下伴奏的。O(╯□╰)o。也有軟件推薦,不過是隨心聽,百度,百度地圖和百度貼吧,下面還有一欄是更多精彩應用, 點進去一看,果然很精彩,剩下的四個是百度新聞、知道、百科、相冊。
還是出個百度手機吧,這樣就天下統一了·······
網易云音樂
一 鍵導入豆瓣、蝦米歌單。我就是因為這個才開始用網易的呀!豆瓣FM里收藏的歌曲不能下載,不能重復聽,看不見歌詞,逼格簡直太高!一鍵同步到網易云音樂就 不同了,打包下載高音質,想什么時候聽就什么時候聽。長按分享歌詞也是只有云音樂有的吧,分享一首歌也許只是為了其中的某幾句歌詞,長按分享簡直太人性 化。界面方面,黑膠質地唱盤旋轉播放配合云音樂的高音質曲庫,讓人感覺真的是在聽唱片。
曲庫全,音質高,沒有亂七八糟的廣告和應用推薦,沒有綠鉆會員收費下載,大牌dj持續產出優質內容,根據收藏的歌單推薦符合口味的歌曲,方便的交互設計和優質的UI,實在良心app。
個人不喜歡的是無法更改,千年一面的皮膚,看多了覺得審美疲勞。還有有時想欣賞一下專輯封面,整個小圖在那里轉來轉去,根本停不下來啊!還有就是好好的網易音樂為什么要加個云在中間。
最后,個人最喜歡的網易云音樂和蝦米音樂。
【邊緣@知乎 (2票)】:
1、網易云音樂
①網易云音樂的歌單是非常優秀的產品邏輯:網易讓用戶在移動設備上創建和管理歌單非常簡單,輔之社交分享、有限的標簽管理、下載歌單等功能,體驗非常好!
②在網易云音樂app上在線搜到一首歌曲之后,歌曲會單曲循環,而qq音樂和酷狗音樂則會順序播放所有相關的歌曲!
③長按歌詞,提供音樂分享功能,很是體貼,否則遇到喜歡的歌詞還需要手動打出來
2、豆瓣FM 擬物化圖標和扁平化內容有點不一致,沒有“上一首”按鈕,會錯過好聽的歌曲的收藏!
從在線音樂到互動演藝
2005年8月,前百度首席架構師雷鳴和他斯坦福MBA同學懷奇共同創建酷我音樂公司。雷鳴是百度創始七劍客之一,百度搜索引擎的早期設計者和技術負責人之一。酷我音樂的創建,致力于發展以音樂為核心的數字娛樂服務,致力于成為最優秀的提供數字娛樂體驗的新型應用軟件公司。
十年打造精品品牌
酷我音樂公司成立后,一步一個腳印,用10年時間成為我國數字音樂領域的領軍者,PC端和移動端月均用戶覆蓋人數均位居前三。2006年,酷我音樂PC端正式上線,一周音樂播放量過千萬。2007年,酷我音樂曲庫到達百萬首。2008年,酷我音樂PC端用戶過億。2009年,酷我音樂盒啟動會員制度。2010年,酷我音樂手機端上線,首日下載量破百萬。2011年,酷我音樂全網日活躍量過千萬。2012年,酷我音樂被文化部授予“網絡音樂創新示范單位”。2013年,酷我音樂啟動原創電臺。2014年,酷我音樂手機端用戶量過億。2015年,酷我音樂10周年,推出線下硬件品牌--酷我K1無線音樂耳機,一經推出便連續五個月蟬聯淘寶銷量冠軍,累計評論11萬條,好評率高達95%。酷我音樂目前擁有6億用戶,日活躍用戶超過2500萬,月活躍用戶超過1億。每日歌曲播放量接近5.5億,累計安裝量接近16億。
探索商業化盈利模式
數字音樂行業的盈利模式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酷我很早就嘗試了收費增值服務,包括高音質收費、網速保證和歌曲首發等。不過,這一模式直到現在仍然不是很成功。根據酷我提供的數據,收費服務在推行了三四年后的用戶數僅在一萬左右,僅為酷我音樂月度活躍用戶數的萬分之一。 2010年,酷我音樂憑借廣告和游戲聯運實現營收平衡。雖然此后一直在盈虧線附近徘徊,但公司有了造血能力。之后,酷我音樂緊抓周邊服務,創新發展模式。數字音樂企業對線下資源的掌握和運用不如電視臺和唱片公司,因此要在演唱會或者綜藝節目市場上占據主導、分得可觀的商業收益,似乎還有不小難度。互聯網公司更擅長的,是基于線上平臺的“自下而上”的變革。酷我音樂推出視頻直播產品“聚星”,培育更多的演藝人才,線上主播,線下演出,這也成為酷我音樂又一重要的盈利渠道。
創新發展音樂平臺
酷我音樂從成立之初就注重用戶的培育,始終堅持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產品理念,在酷我音樂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持續不斷創新,形成了包括酷我音樂(移動端)、酷我音樂(PC端)、酷我K歌、聚星、酷我聽書等在線音樂服務家族。同時,酷我音樂是首批覆蓋PC網頁、APP手機端、Windows Phone、PAD、互聯網電視、車載等在內的音樂應用平臺。酷我音樂憑借多項專利技術,不僅開創了在線音樂播放器的新方向,而且帶動了在線音樂的新風潮。作為國內數字音樂領域的弄潮兒,酷我音樂不斷順應中國音樂產業的轉型發展,進一步確立以音樂為基礎,結合酷我海量用戶,致力于開創音樂垂直領域新方向的互動演藝事業的發展道路。
未來,公司將會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用戶體驗,開發更多讓用戶驚艷的功能點;同時購買優質版權,積極搶占市場份額,強化行業競爭地位。(文/海淀文促中心高潔)
不懼行情!跟著主力這樣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