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韓國現代汽車發布召回公告表示,因部分汽車存在引起著火缺陷,將召回北美市場超39萬輛汽車,其中包括2013-2015年生產的Santa Fe SUV車型,2019-2020年生產的Elantras車型,2019-2021年生產的Konas車型,2019-2021年生產的Velosters車型。
據報道,韓國現代汽車此次共計召回20.3萬輛2013-2015年生產的Santa Fe運動款SUV車型,召回原因是此類汽車制動系統中存有缺陷,可能導致制動液泄露至防抱死制動模塊,從而導致電路短路并引發火災。
與此同時,韓國現代汽車還將召回2019-2020年生產的Elantras車型,2019-2021年生產的Konas車型、2019-2021年生產的Velosters車型,累計近18.7萬輛,召回原因是以上車系引擎沒有安裝適當的熱處理活塞油環,可能會增加機油消耗并可能觸發爆震或導致活塞卡死并熄火。
此外,在國內,現代汽車(中國)于4月27日對旗下部分進口現代捷尼賽思汽車發起召回,累計召回1703輛,召回原因是該車系的制動系統液壓電子控制單元(HECU)內部可能發生短路,極端情況下或導致發動機艙起火。
值得注意的是,據報道,韓國現代汽車在北美市場召回的這39萬輛“問題車”中,有部分已是二次召回。
免責申明:以上所有資訊內容為金多多作者個人觀點,僅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9月13日,早上6點半多一點,在附近的小飯店吃過早餐,我開始了在蘇州的第二天行程。從地圖上看,從我住的平門樓賓館到獅子林只有1.7公里,所以決定走過去。因為在手機導航上選擇的是步行,所以導航給定的路線都是最短的,這就要走一些小巷。開始還比較順利,但在一個提示左轉的巷口遇到了麻煩,因為里面明明是一個單位,不可能走出去。左拐右拐,越走越不對,最后還是選擇退回到主路上,老老實實坐公交車吧。蘇州的主要街路基本上都是正南正北,但小街小巷往往曲折多岐,讓初來乍到的人無所適從。如果你沒有絕對的自信和良好的方向感,建議你最好別在蘇州老街區的小巷里轉悠。盡管迷路耽誤了一些時間,到獅子林時還是早了,人家還沒有開門。陸續有旅游大巴到來,游客們都在耐心地等待。一位比我年長的男游客向我請教手機一拍照就死機咋辦,我脫口而出:把電池取下來試一試;話剛出口,發現人家手里的是蘋果。
獅子林始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為前寺后園布局,是天如禪師紀念其師中峰禪師所建。因中峰禪師曾在浙江天目山獅子巖居住,故把寺園取名“獅子林”。明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寺毀園廢。明萬歷十七年(1589年),明性和尚重建獅子林圣恩寺,恢復寺園。清初,廢為民居。清順治五年(1648年),重建獅子林,景觀勝于從前。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南巡至此,題賜“獅林寺”匾額。清乾隆初年,寺、園隔墻分開,后園改名“涉園”。因園內有五棵合抱的古松,又稱“五松園”。1917年,著名建筑師貝律銘的叔祖父、蘇州顏料巨商貝潤生購得此園,歷時7年重建擴建。
獅子林門內大廳原為貝氏家祠,廳內匾額“云林逸韻”為原上海圖書館館長、文化部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顧廷龍題寫。額下國畫《蒼松圖》,為蘇州知名畫家張繼馨力作。畫面由五棵松樹構成,暗含獅子林曾名五峰園之意。
西側是全園的主廳“燕譽堂”,堂名取自《詩經》“式燕且譽,好爾無射”詩句。燕譽堂建構華美、裝飾華麗,是蘇州園林中比較有名的鴛鴦廳。
堂南懸“燕譽堂”匾額,為清代江蘇太倉籍名士畢詒策手書,屏門上刻有園主貝潤生1925年撰寫的《重修獅子林記》;
堂北懸“綠玉青瑤之館”匾額,以明代大畫家倪瓚“依微同里接松陵,綠玉青瑤繚復縈”的詩句而名,額下刻清末明初蘇州畫家劉照所繪《獅子林圖》。
燕譽堂北為“小方廳”,因其小且方而得名。該廳四面通透,為過道廳,東西兩側連接長廊。
廳北院落有一太湖石峰,氣勢雄偉,名“九獅峰”。九獅峰以湖石鑲嵌接疊而成,卻無人為痕跡,疊石技藝高超,為獅子林眾多湖石峰的代表。
九獅峰后面有四副漏畫,分別代表琴、棋、書、畫,設計獨特,構思巧妙。
院落西側有一海棠形門洞,東西兩面各嵌磚刻“涉趣”和“探幽”,進入門洞,即是獅子林的主景區。
主景區東南多山,西北多水;亭臺樓閣環水而筑,曲廊石橋勾連其中。
出洞門向右,是“揖峰指柏軒”。揖峰指柏軒坐北朝南,二層樓閣,下為軒,上為樓。軒內懸“揖峰指柏”匾額,以宋代朱熹“前揖廬山,一峰獨秀”句及明代高啟“人來問不應,笑指庭前柏”詩而得名。樓名“聽雨樓”,因園主收藏有《聽雨樓藏帖》而得名。
與揖峰指柏軒相對的,是橫亙東西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大假山。相傳,獅子林假山所用湖石為宋代花石綱遺物,可以說是身價不菲、履歷不凡。
獅子林的假山有上下3層,9條通道,21個洞穴,構筑復雜,如迷宮一般。相傳,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帝第四次南巡游歷獅子林時,曾經嘗試在假山中穿行,結果被困其中,不得不求助于隨行的太監。我在“揖峰指柏軒”前試圖穿過假山轉到假山的另一邊,嘗試了兩條通道都沒成功,只得繞道而行。
在揖峰指柏軒西南面水建有一座小廳,叫“花籃廳”,廳前臨水筑有平臺,用以觀山賞荷。在花籃廳位置原有一座“荷花廳”,1945年10月,曾經在這里舉行駐蘇州日軍投降儀式。不幸的是,1968年,荷花廳因失火被焚毀;現在的花籃廳是從一座古宅中移建而來。
花籃廳向西,是“真趣亭”,亭內懸乾隆帝御筆“真趣”匾額。由于是帝王親臨之地,亭的裝飾金碧輝煌,盡顯雍容華貴之氣。乾隆帝回京后即先后在北京長春園和承德避暑山莊內仿建獅子林,其對獅子林的喜愛可見一斑。真趣亭背后是“古五松園”,一座幽靜的小院,是園中僅存的元代建筑。
院南置長廊,廊壁嵌《聽雨樓藏帖》刻石。
古五松園西是“暗香疏影樓”,專為觀梅而建,以宋林和靖“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詩意得名。暗香疏影樓前是一座石舫,為獅子林最后一位園主貝氏于20世紀20年代所建。就單體而言,這座石舫建造考究、工藝精湛,少有不足之處,但其過于寫實的設計,與周邊的景觀不甚協調,曾招致一些園林專家的非議。
石舫西岸是一座石包土假山,山頂最高處建有“飛瀑亭”。
亭北側設澗谷,疊石成級,引水成瀑。雖無廬山三疊泉之雄壯,卻也為缺少動感的園林景色增添了一份韻律美。
飛瀑亭南行爬山廊中間有“問梅閣”,為園西主要建筑,閣前遍植梅樹。
閣東北有一株樹齡600多年的銀杏,雖滿樹滄桑,依然生機勃勃。
問梅閣南有一長方形單檐亭,叫“雙香仙館”,屋頂與廊共用,三面圍木質欄桿。這里所說的“雙香”,是指梅香和荷香。從雙香仙館出來,即轉入池水的南岸。
南岸沿墻建有高低起伏的長廊,自西向東有“扇亭”、“文天祥亭”和“御碑亭”3個小亭。
扇亭在長廊轉角處,形如一把打開的折扇,置身其中,可飽覽園中景色。
文天祥亭建于廊的最高點,亭中墻壁上嵌有文天祥的《梅花詩》刻石。文天祥在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曾兼任平江知府,平江就是今天的是蘇州。御碑亭為一半亭,亭內有乾隆帝題詩碑刻。
在長廊的東端盡處,有一處小庭院,叫“立雪堂”。立雪堂原為獅林寺法堂,天如禪師曾在這里說法授徒。堂名來歷有兩種說法,一是出自佛教“慧可雪地斷臂立志參拜達摩為師”的典故;二是源自“程門立雪”的典故。但不論是哪種說法,都有尊師的意思在里面。
從立雪堂出來,幾經峰回路轉、上下回旋,終于爬上了假山。峰石環抱中,有一兩層樓閣,名“臥云室”。
臥云室西南有跨澗而筑的“修竹閣”,一面依山,三面臨水。
假山上植有多株白皮松,有的樹齡據說已有100多年。
東、西兩組假山在修竹閣北連接成為一個整體。
在假山上轉悠的時候,看到一個來自南亞的小伙子,估計應該是個印度人。小伙子掐了一個相當有分量的大三腳架,一副很專業的樣子。開始我以為他是在拍景物,看了半天,發現他其實是在給他的中國女友拍照片。僅僅是拍張旅游照為什么還要用三腳架,我百思不得其解;更何況,在崎嶇不平的假山上要找到一個可以放置那么大三腳架的地方還真是不容易。
從北到東,圍著一池碧水轉了一大圈,湖岸上的景致基本上都看到了。從假山上下來,走過小巧的單拱石橋,進入紫藤棚。
在古典園林的古樹名木中,那些高大的喬木,像銀杏、園柏、白皮松,比較引人注目,但像紫藤這樣的藤本植物往往不太引人注意。實際上,獅子林曲橋上的這些紫藤,有些已經有100多年的樹齡,是名副其實的“古董”樹。
池水中的另一處景觀是六角“湖心亭”,因正對池西假山上的瀑布,是觀瀑的最佳位置,又叫“觀瀑亭”。湖心亭兩邊有曲橋,東接花籃廳,西連問梅閣。
獅子林以山奇石秀聞名于世,與拙政園、留園、滄浪亭并列“蘇州四大名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