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篇文章適用于地平線3以及地平線4兩款游戲
在游玩地平線4的時候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網絡連接問題,要么是游戲進不去,要么就是聯機的時候經常斷開,或者是直接連接不上!今天我們主要解決的是Teredo不合格的問題。
注:地平線游戲如要想要正常聯機游戲請你打開防火墻,這個是必開的?。。?/span>
解決方案有兩個,可以只用一種,也可以同時使用!
方案一:在策劃組更改部分信息!
注:如果電腦是win10家庭版的話默認策劃組是不開啟的,我這里留一個開啟bat的文件:點我下載(http://51.51huanqi.cn/bat/win10%E5%AE%B6%E5%BA%AD%E7%89%88%E7%AD%96%E5%88%92%E7%BB%84%E5%BC%80%E5%90%AF.bat),下載后管理員運行就行了。
依次按下win+R輸入gpedit.msc進入策劃組,然后依次這樣點,如圖:
設置Teredo默認限定,進去開啟就行了
設置Teredo服務器名稱,我這里給你們準備這些,填其中一個就行了
teredo2.remlab.net
teredo.iks-jena.de
win10.ipv6.microsoft.com
win1901.ipv6.microsoft.com
teredo.ipv6.microsoft.com
teredo.trex.fi
設置Teredo狀態,設置成企業客戶端就行了
完成后用xbox live進行檢測,看是否合格
這樣就行了
方案二:Teredo不合格解決方案
我們先下載一個開啟Teredo的bat,http://51.51huanqi.cn/zip%E6%96%87%E4%BB%B6/XX-Net-3.12.11.zip
解壓后點擊start.bat,點擊后會彈出網頁
再之后點擊狀態,然后點擊嘗試修復
我們會看到Teredo隧道已禁用,這個時候我們點擊啟用就行了。
然后再進Xbox live查看Teredo是否合格,這個時候Xbox live里面的Teredo會顯示合格
后言:本篇文章本應該在8月份編輯的,但是因為劃了水沒編到,所以本篇文章部分圖片都是來自互聯網,如果后續有什么問題就在下方留言吧,記得把郵箱填好,我看到必回復。
文章到此結束!
所謂IPv6隧道其實都是為了讓IPv6的各個孤島能通過IPv4的海洋相互連接起來,或者說都是一個過渡技術(IPv4向IPv6過渡)。
在RFC 4213: Basic Transition Mechanisms for IPv6 Hosts and Routers中定義的一種隧道技術: 在兩個支持雙棧(既支持IPv4也支持IPv6的設備,如路由器)的節點間靜態建立IPv6 over IPv4的隧道。IPv6報文經過雙棧節點時,通過查詢路由(靜態IPv6路由配置),可知出接口為IPv6 over IPv4隧道接口,報文封裝IPv4頭(IPv4目的和源地址分別為隧道出入接口地址,協議號為41),報文經過IPv4網絡后到達隧道出口,剝離IPv4隧道頭后,在出口節點查找IPv6路由或鄰居信息(同一子網時)將報文送達目的IPv4節點。
當IPv6終端需要與掛接在IPv4網絡中很多個IPv6信息島(不同IPv6子網)通訊時,其出接口的雙棧路由器需要配置很多的隧道(同一個隧道起點,不同的隧道終點),自動隧道技術應運而生。
自動隧道中,用戶僅需要配置設備隧道的起點,隧道的終點由設備自動生成。為了使設備能夠自動產生終點,隧道接口的IPv6地址采用內嵌IPv4地址的特殊IPv6地址形式。設備從IPv6報文中的目的IPv6地址中解析出IPv4地址,然后以這個IPv4地址代表的節點作為隧道的終點。
根據IPv6報文封裝的不同,自動隧道又可以分為IPv4兼容IPv6自動隧道、6to4隧道和ISATAP隧道三種。
IPv4兼容IPv6自動隧道,其承載的IPv6報文的目的地址(即自動隧道所使用的特殊地址)是IPv4兼容IPv6地址。IPv4兼容IPv6地址的前96位全部為0,后32位為IPv4地址。
其格式為:
#IPv4兼容IPv6地址格式
#IPv4兼容IPv6報文抓取
如下圖所示: 源IP為::10.1.1.1目的IP為::20.1.1.1的IPv6報文到達路由器R1后,R1查找其IPv6路由表,發現出接口為隧道接口,則對IPv6報文進行封裝(加一個IPv4頭),其源地址為隧道地址10.1.1.1, 目的地址則從IPv6報文的最后32位獲得(即20.1.1.1), 封裝后的報文經過IPv4網絡送達R2后,解封(剝掉IPv4頭),根據IPv6路由表進行轉發,回來的報文按照同樣的邏輯進行處理。
#IPv4兼容IPv6隧道的組網示意圖
注:如果IPv4兼容IPv6地址中的IPv4地址是廣播地址、組播地址、網絡廣播地址、出接口的子網廣播地址、全0地址、環回地址,則該IPv6報文被丟棄,不會進行隧道封裝處理。
由于IPv4兼容IPv6隧道要求每一個主機都要有一個合法的IP地址,而且通訊的主機要支持雙棧、支持IPv4兼容IPv6隧道,不適合大面積部署。目前該技術已經被6to4隧道所代替。
6to4隧道也屬于一種自動隧道,隧道也是利用在IPv6地址中內嵌IPv4地址方式來自動建立的。與IPv4兼容自動隧道不同,6to4自動隧道支持Router到Router、Host到Router、Router到Host、 Host到Host。這是因為6to4地址是用IPv4地址做為網絡標識,其地址格式如下所示:
#6to4隧道封裝地址格式
6to4地址可表示為2002:IPv4地址::/48, 如2004:101.0.0.65::/48, 6to4地址的網絡前綴長度為64bit,其中前48bit(2002: a.b.c.d)在分配路由器上的IPv4地址時就被定下來了(劃定了路由器下屬的一個IPv6大網),用戶不能改變,而后16位(SLA)可在路由器下掛網絡進一步細分(由該大網管理用戶自己定義)。如圖所示,20.2.2.200路由器下,有兩個IPv6子網: 2002:20.2.2.200:1::/64和2002:20.2.2.200:2::/64。
# 6to4組網示意圖
ISATAP(Intra-Site Automatic Tunnel Addressing Protocol,站點內自動隧道尋址協議)是另外一種自動隧道技術。ISATAP隧道同樣使用了內嵌IPv4地址的特殊IPv6地址形式,只是和6to4不同的是,6to4是使用IPv4地址做為網絡前綴,而ISATAP用IPv4地址做為接口標識。其接口標識符格式如下圖所示:
#ISATAP地址格式
#ISATAP報文抓取
由于ISATAP是通過接口標識來表現的,所以,ISATAP地址有全局單播地址、鏈路本地地址、ULA(Local IPv6 Unicast Address)地址、組播地址等形式。ISATAP地址的前64位是通過向ISATAP路由器發送請求來得到的,它可以進行地址自動配置。在ISATAP隧道的兩端設備之間可以運行ND(鄰居發現)協議。ISATAP隧道將IPv4網絡看作一個非廣播的點到多點的鏈路(NBMA)。
ISATAP過渡機制允許在現有的IPv4網絡內部署IPv6,該技術簡單而且擴展性很好,可以用于本地站點的過渡。ISATAP支持IPv6站點本地路由和全局IPv6路由域,以及自動IPv6隧道。ISATAP同時還可以與NAT結合,從而可以使用站點內部非全局唯一的IPv4地址。典型的ISATAP隧道應用是在站點內部,所以,其內嵌的IPv4地址不需要是全局唯一的。
#ISATAP 組網示意圖
如上圖所示,在IPv4網絡內部有兩個雙棧主機B和C,它們分別有一個私網IPv4地址。要使其具有ISATAP功能,需要進行如下操作:
將IPv6報文封裝一個GRE頭部,然后再封裝IPv4頭部
#IPv6 over IPv4 GRE隧道
與前面的自動隧道通過在IPv4的數據報文中承載著IPv6數據報文(IPv6-in-IPv4)不同, Teredo隧道利用了UDP(端口3544)頭進行了封裝,以便于封裝后的報文透過NAT進行傳輸。路由器對TCP、UDP等傳輸層協議做NAT處理,而無法正確處理IPv6-in-IPv4這種報文,例如使用ISATAP隧道,IPv6雙棧節點與ISATAP路由器之前如果存在NAT,ISATAP建立隧道失敗;6to4隧道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Teredo隧道是有微軟公司主導的一項隧道技術,主要用于在NAT網絡架構下建立穿越NAT的隧道。Teredo隧道的核心思路,是將IPv6的數據封裝成IPv4的UDP數據包,利用NAT對IPv4的UDP支持進行穿越NAT的傳輸,當UDP包到達隧道的另外一端后,再把IPv4的包頭、UDP包頭剝離,還原IPv6的數據包,再進行下一步的IPv6數據通信轉發。Teredo節點會分配一個以2001::/32的前綴,而且地址中還包含Teredo的服務器、標志位和客戶端外部映射模糊地址和端口號等信息。
Teredo的實現還會遇到NAT的類型不同而被限制的問題。NAT的類型有錐形NAT、受限制的NAT、對稱NAT幾種(見附錄1),Teredo只能在錐形NAT和受限制的NAT的環境下正常工作,而且在這兩種NAT需要處理的邏輯又是不一樣的。
如在win10下開啟teredo隧道
netsh interface teredo set state server=teredo.remlab.net
#win 10 teredo虛擬接口
#teredo隧道報文抓取
6RD是IPv6快速部署(IPv6 Rapid Deployment)的簡稱,其對應標準為RFC5569,6RD是在6to4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IPv6網絡過渡技術方案。通過在現有IPv4網絡中增加6RD-BR,向使用IPv6的用戶提供IPv6接入;在IPv6用戶的家庭網關和6RD網關之間建立6in4隧道,從而實現在IPv4網絡提供IPv6服務的能力。
6RD在向IPv6過渡的過程中已經取得了部分成功,因為它容易實施,擴展性強而且可靠,同時它還是無狀態的。
6RD是6to4自動隧道的擴展技術,部署更加靈活。它使得運行商通過已經部署完畢的IPv4網絡提供IPv6服務,當然也是通過最常用的把IPv6封裝在IPv4中實現。
6RD和6to4自動隧道的區別:
#6rd組網示意圖
按照端口轉換的工作方式對NAT的類型進行劃分:
l 全錐形NAT
其特點為:一旦內部主機端口對(私網IP:端口,目的IP: 端口)被NAT網關映射到公網端口對(公網IP:端口,目的IP:端口),所有后續的該端口對的報文都會被轉換為同一個公網端口對;任何一個外部主機發送到公網端口對的報文將會被轉換后發到內部的主機端口對。
l 限制錐形NAT
其特點為:一旦內部主機端口對(私網IP:端口,目的IP: 端口)被NAT網關映射到公網端口對(公網IP:端口,目的IP:端口),所有后續的該端口對的報文都會被轉換為同一個公網端口對;只有內部主機端口對向特定的外部主機(目的IP)發送過數據,外部主機(目的IP)從任意端口發送到(公網IP: 端口)的報文將會被轉發到內部主機端口對。
l 端口限制錐形NAT
其特點為:一旦內部主機端口對(私網IP:端口,目的IP: 端口)被NAT網關映射到公網端口對(公網IP:端口,目的IP:端口),所有后續的該端口對的報文都會被轉換為同一個公網端口對;只有內部主機端口對向特定的外部主機(目的IP)發送過數據,外部主機端口對(目的IP:端口)發送到(公網IP: 端口)的報文將會被轉發到內部主機端口對。
l 對稱型NAT(大多數互聯網網關的NAT轉換模式)
其特點為:NAT網關會把內部主機“地址端口對”和外部主機“地址端口對”完全相同的報文看作一個連接,在網關上創建一個公網“地址端口對”映射進行轉換,只有收到報文的外部主機從對應的端口對發送回應的報文,才能被轉換。即使內部主機使用之前用過的地址端口對去連接不同外部主機(或端口)時,NAT網關也會建立新的映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