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花開,光影筑夢。
8月2日至4日,第3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系列活動在四川成都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電影人齊聚一堂,共同展現電影行業的新發展,分享電影創作的新經驗。
一場場活動,回應電影為民的深情期待;一部部影片,引發廣大觀眾的真切共鳴。走過60余年的大眾電影百花獎,見證了中國電影的輝煌與變遷,更銘刻下新時代我國電影市場的百花齊放和文藝創作的繁榮發展。
與人民共享的光影
8月4日晚,第3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頒獎典禮在蓉舉行,74歲的導演張藝謀以57票獲得大眾評委的認可,憑借《第二十條》榮獲最佳導演獎,這也是他首次獲得這一獎項。
當張藝謀從黃建新、吳思遠兩位頒獎嘉賓手中接過獎杯,全場掌聲雷鳴。張藝謀在獲獎感言中動情地說:“拍了這么多年電影,第一次獲得百花獎最佳導演獎。百花獎是觀眾評選的,所以你們看,獲得觀眾的認可是最難的。”
8月4日,張藝謀憑借《第二十條》獲得最佳導演獎。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看似一句玩笑話,卻飽含著電影人對觀眾發自內心的尊重。一旁的吳思遠導演也回憶起自己與電影一起成長的經歷。“我10歲第一次看《大眾電影》雜志,電影《紅色娘子軍》看過三四遍,電影陪伴我們成長。看到現在年輕電影人努力創新,我都深受震撼,這也鞭策我們繼續干下去。”吳思遠笑著說。
自創立之初就具有質樸鮮明的人民性特質,百花獎在人民的沃土中成長,在時代的道路上前行。
夏日炎炎,天色漸暗,位于成都高新區的交子大道逐漸熱鬧了起來。8月3日晚,電影《焦裕祿》的露天放映在這里舉辦。
“這部影片我看過很多遍了,總是會被焦裕祿為人民奉獻的精神所感動。”市民李英在觀看完影片后感慨。
依托本屆百花獎系列活動,近百場露天電影放映在成都公園綠道、街道社區等多個空間舉行,讓不同年齡層的市民群眾共同領略電影藝術的獨特魅力。
與人民共享,一直是百花獎的鮮明特色。
最初,百花獎通過觀眾將選票寄到《大眾電影》雜志社的方式投票。如今,101位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終評委員進行現場投票,評選出各大獎項。因此,百花獎一直以來都被視作中國電影的“觀眾獎”。
60余年來,百花獎秉持著“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反映廣大觀眾對電影的評價和喜好,電影題材、故事、表演等均契合大眾審美訴求,獲獎作品中謳歌人民群眾偉大創造的影片層出不窮。
人民群眾,是大銀幕上永不褪色的主角;為人民創作,是電影藝術的永恒主題。一部部深受觀眾喜愛的電影佳作,既是百花獎“人民”底色的鮮明體現,也反映出新時代電影創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生動實踐。
“新一代電影人有義務、有責任繼承中國電影的現實主義優良傳統,用影像記錄時代,記錄時代當中的人。”導演尹力說。
本屆百花獎系列活動的3天時間里,共展映優秀影片30部,組織下基層慰問活動5場、各類藝術活動7場,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文化事業的發展成果。
近年來,隨著文化惠民工程的推進,電影下鄉、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活動在全國廣泛展開,看電影早已成為全國各地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生活方式。
“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是百花獎和電影人交出的生動答卷。
中國電影百花齊放
悠揚的音樂聲響起,一位滿頭白發的老藝術家走上舞臺。“大家好,謝謝大家喜歡《紅衣少女》。”本屆百花獎頒獎典禮的致敬老電影環節中,導演陸小雅娓娓道來,飽含深情的訴說讓現場觀眾備受感染,“一代代電影人,肩負起用電影記錄時代、引領時代潮流的使命,不懈前行……”
1985年,第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在四川成都舉辦,四川峨眉電影制片廠攝制的《紅衣少女》獲得最佳影片獎。
第3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科幻論壇暨成都電影產業專場推介會在成都舉行(8月4日攝)。新華社發
與《紅衣少女》一樣,中國電影人始終與觀眾在一起,與時代同行。百花獎是觀眾的選擇,也是時代的生動注腳。
縱觀今年的提名影片,《第二十條》講述了以韓明、呂玲玲等為代表的檢察官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故事;《年會不能停!》采用荒誕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呈現大家熟知的職場生活;《人生大事》用富有溫情的表達,講述普通人的成長,展現日常生活中的感動……
由百花獎放眼新時代中國電影發展之路,新主流電影凝聚奮進力量,優秀喜劇電影層出不窮,科幻題材取得新突破,新技術賦能電影創新發展……一幅振奮人心的光影圖景徐徐展開。
“廣大電影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了一批展現時代發展的電影佳作,既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響,又贏得了群眾的口碑。”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謝力說。
諸多青年電影人正在脫穎而出,憑借自身的朝氣和銳氣,不斷探索電影創作的更多可能。
郭帆團隊堅持不懈深入探索科幻題材的中國表達,《長安三萬里》動畫制作團隊將視角聚焦盛唐時期的詩意人生,《孤注一擲》《消失的她》等影片緊扣社會熱點、展現敘事魅力……
電影創作的推陳出新,帶來電影市場的百花齊放。
本屆百花獎系列活動期間發布的《2024中國電影藝術報告》和《2024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全年電影總票房接近550億元,國產影片票房占比超過80%,城市院線觀影人次近13億。
“近十年來,中國電影產量、觀影人次穩居世界前列,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電影票房市場之一。”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說,“我國電影市場穩步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電影大國。”
奏響新時代主旋律
“用鏡頭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書寫中國人民奮斗之志、創造之力、勤勞之果”“展現中華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本屆百花獎系列活動期間,舉辦了“電影:時代與人民”專題座談會。來自全國各地的電影從業者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推動電影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路徑與措施。
8月4日,第3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獲獎者和大眾評委在舞臺上合影。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文化如水,潤物無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對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作出專門部署。
站上新的歷史起點,廣大電影人應該如何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更好服務文化強國建設,切實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
“我們要勇于探索新的題材、新的視角、新的表達,讓電影作品更加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真切充分地反映時代精神。”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陳道明說。
面向未來,電影人將繼續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我演過農民,發現不去農村生活一段時間,不真正干干農活,就會演得不像農民。”演員張譯說,“脫離生活的表演蒼白而無味,我們必須把擁抱生活、觀察生活和體驗生活作為我們一生的功課。”
面向未來,電影人將一直堅持與時俱進的創作理念——
“時代在變,電影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編劇張冀說,“身為電影創作者,要主動應變,打破套路化、機械化的創作思路,深入生活開展調研,主動應變,不斷尋求電影創作上的新突破。”
面向未來,電影人將繼續探索文化傳承新路徑,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更多創作滋養——
“我們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用最新的電影技術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用富有中國美學精神的視聽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導演烏爾善說。
電影是不朽的藝術,穿越時空,光影魅力永恒。在一曲交響樂《成都》中,第3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緩緩落幕,但璀璨的光影故事還將繼續書寫……
與人民同在,和時代同行。從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的進程中,新時代電影人必將用鏡頭記錄下更為絢麗多彩的篇章,照亮中國電影的星辰大海。(記者董小紅、王鵬、童芳)
暑假期間,看網絡直播、玩游戲,成了很多孩子的休閑放松方式,但是暑期上網也要當心受騙。
01
“免費送游戲皮膚”
針對兒童下手
江蘇宿遷市宿豫區人民檢察院辦理了一起網絡詐騙案,詐騙團伙打著“免費送游戲皮膚”的幌子,專門詐騙小孩玩家。
用家長手機打游戲 怎么就被騙走2.8萬元?
李某是詐騙團伙的成員之一,據他交代,他們會在一款語音社交軟件——“TT語音”的“蛋仔派對”游戲頻道開設聊天房間,如果有低齡玩家進入,他們就會利用“免費送游戲皮膚”這樣的話術,引誘被害人上鉤。一個名叫果果的女生,就是聽信了這套說辭,最終被騙走了兩萬八千多元錢。
果果到底是怎么被騙的呢?
一番詢問之下,果果的爸爸才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原來,果果經常在周末及節假日用爸爸的手機玩“蛋仔派對”游戲,她還經常在語音社交平臺“TT語音”的蛋仔專區里和其他玩家互動。
果果爸爸:這個游戲下載好了之后,會直接關聯到我的手機號,所以注冊的時候是我的身份信息,我也沒給她開家長模式。
一天,在社交平臺的一個聊天房間里,一名玩家聲稱能免費送給果果一款游戲皮膚,于是兩人便添加了微信好友。
誘騙點擊鏈接付款 謊稱購物款可返還
對方發給果果一個鏈接,并告訴她這是一個虛擬購物訂單,果果需要點擊鏈接、付款購買訂單里的商品,贈送的皮膚才能被激活,之后,購物的錢也可以原路返還。雖然這套說辭在成年人的眼中漏洞百出,但對于年紀尚小的果果來說,卻有著很強的迷惑性。
果果:他就微信上給我發了個鏈接讓我拍下來,說拍下來就能給我免費的皮膚,還說拍完了之后,我拍的那個錢還會退給我。
果果點擊了對方發來了訂單鏈接,然后購買了那些商品,共計兩萬八千余元。
果果爸爸:買過之后,人家還叫她把付款記錄、聊天記錄全給刪了,她也怕被我發現后,我會責怪她,就全部把這些記錄給刪了。
02
通過聽聲音或套話方式
篩選出兒童玩家
然而,游戲皮膚遲遲沒有收到,購物訂單的錢款也沒有返還,果果發信息詢問時,發現自己已經被拉黑了。幾天后,果果的父親發現手機里的錢不翼而飛,這才發現孩子被騙了,于是連忙報了案。
2024年1月,殷某、李某、喻某3人詐騙團伙落網。
檢察官了解到,詐騙團伙成員會刻意選擇很受中小學生歡迎的手機游戲,開設語音聊天房間,通過聽聲音、套話問年齡等方式篩選出低齡玩家,然后以“免費送游戲皮膚”為誘餌添加被害人微信。
宿遷市宿豫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 朱媛媛:加為好友之后,他們偽造一張假的付款截圖,告訴對方買皮膚的錢是已經付過了。
偽造購“皮膚”付款截圖 騙取孩子信任
雖然并沒有收到游戲皮膚,但孩子看到了付款截圖,往往會相信騙子真的買了皮膚給他們,而實際上,這些都是用軟件偽造的圖片。取得孩子信任之后,騙子就會聲稱需要進行一些操作才能激活游戲皮膚。
防止家長發現訂單 誘騙孩子刪除記錄
檢察官說,殷某等人會發送一個所謂的“虛擬訂單”,實際上就是普通的網購鏈接。接下來,他們就會引導被害人使用家長的支付賬號購買訂單上的商品。由于不少孩子都是使用家長的手機玩游戲,也熟悉家長的支付密碼等信息,這往往讓騙子更容易得手。
宿遷市宿豫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 曹艷荃:針對未成年人年齡小、防范意識比較弱的特點,找到一些理由去誘騙未成年人點擊鏈接,獲取身份信息和驗證碼,關聯家長的支付信息,從而達到騙取財物的目的。
殷某等人讓被害人下單購買的商品,都是手機、平板電腦之類的容易轉賣的電子產品,更狡猾的是,付好款之后,殷某等人還會讓被害人把家長網購賬號綁定的手機號,換成他們的手機號,防止家長發現訂單后退貨,同時方便查看物流信息。
宿遷市宿豫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 朱媛媛:他們可以通過物流信息主動聯系快遞員拿貨,最后再誘導被害人刪除聊天記錄和購物記錄,試圖銷毀證據。
4個月時間 團伙作案多起
2024年6月,宿遷市宿豫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詐騙案。根據公訴機關的指控,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殷某等3人以“免費送游戲皮膚”為誘餌,哄騙未成年人用家長手機為其在網絡上購物,并將財物占為己有,在4個月時間里非法獲利5萬余元。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宿遷市宿豫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 曹艷荃:作為家長,對未成年人使用手機要加強監管和監督。要注意關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娛樂情況,引導未成年人在網絡游戲的世界中保護好自己。
03
網絡主播誘導13歲女孩
打賞46萬元
作為家長,在保護好賬號密碼的同時,也要多給孩子講一些防騙常識,同時還要多關注孩子的變化,引導孩子理性使用網絡,合理消費。
一個名叫小雨的13歲女孩背著家長,在3個月內,給一名網絡主播打賞了46萬多元,這筆錢能要回來嗎?來看北京互聯網法院發布的這起未成年人網絡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北京互聯網法院政治部副主任 張亞光:小雨的媽媽突然間發現自己卡里46萬元在三個月內不翼而飛,然后她就去查詢,發現這46萬元打到了一個某直播App中。
這些錢是如何打賞出去的?原來,13歲的小雨因傷要在家休養一段時間。其間,家長為她配備了手機用來上網課。學習之余,小雨用家長的手機號注冊了某語音社交平臺賬號,平臺上的一位男主播引起了她的關注。
北京互聯網法院政治部副主任 張亞光:小雨告訴媽媽說自己非常喜歡這個直播平臺中的一個男主播,并且每天都會跟這個男主播進行聊天。為了支持男主播進行上榜,所以把錢都給了這個男主播。
小雨媽媽詢問得知,由于小雨第一筆打賞金額就高達1萬元,平臺主播很快就注意到了她,并添加了聯系方式。小雨沒有告訴主播自己的年齡,之后,兩人的關系漸漸變得親密起來。主播每天都和她互動,還時不時以各種理由讓小雨給他打賞。
女孩家長起訴主播及平臺 要求返還打賞款
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少則幾百元,多則數萬元,小雨一共給主播打賞了46萬多元。小雨的媽媽認為,小雨是未成年人,尚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三個月的時間內打賞金額巨大,與其年齡、智力明顯不相適應。小雨的這些行為未經監護人同意、追認,屬無效行為。隨后,小雨媽媽將運營這款App的某科技公司以及主播訴至法院,要求兩被告返還打賞款。
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其實原告(小雨)和被告二(主播)之間有很多的聊天,有語音聊天,被告二作為主播應該盡到審核是否為未成年人的責任。更不能通過建立戀愛關系,讓她幫助做活動、支持活動、打賞這種方式來誘導她進行充值,大額的充值打賞。
平臺方:孩子大額打賞行為系監護人失責
對于原告的說法,被告方并不認可。被告科技公司主張,即使小雨是未成年人,他們也不應退還全部打賞款。孩子的監護人失責導致孩子作出打賞行為,原告方存在重大過錯。
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我們認為雙方的過錯分擔方面,在本案當中被告一(科技公司)和被告二(主播)是不存在過錯的,反倒是本案的原告存在巨大過錯。如果判定被告一(科技公司)返還全部的打賞金額明顯有失公允,因為原告支付這種充值費用所享受的服務都已經消費完了。而原告沒辦法對被告一(科技公司)進行補償。
法院:主播不應以欺騙感情誘導打賞方式牟利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主播從事主播行業,應當以精彩的表演、巧妙的創意吸引用戶關注,增加流量和收益,而不應以欺騙感情、誘導打賞等方式來為自己牟利。
法院:平臺應當壓實責任 約束主播行為
而被告科技公司作為直播平臺提供者,應當壓實平臺責任,對主播行為進行約束,優化直播內容。
北京互聯網法院政治部副主任 張亞光:本案的男主播通過一些誘導等行為去跟粉絲進行索要這種充值打賞的行為,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示范,包括這個平臺對于主播管理方面也是存在著較大的漏洞,對于這種相對可能有引誘性質的主播沒有及時采取管理和處罰措施,我們認為平臺和主播都存在重大過錯。
家長應加強對孩子行為引導 盡到監護職責
同時,法院認為小雨作為未成年人,對金錢、感情等認知具有一定局限性,容易產生不理性消費等行為,小雨的監護人應當履行好監護職責,加強對孩子的行為引導,關心關愛孩子的情感需求。
平臺和主播退回大部分打賞款
最終,考慮到這些充值打賞款項為小雨家人的醫療費,為了讓小雨家早日挽回損失,在法院主持下,三方最終達成調解,兩被告退回大部分打賞款。
家長應引導孩子科學上網、理性消費
法官認為,一方面,平臺和主播應當規范自身行為,抵制誘導打賞甚至欺詐打賞等行為,另一方面,家長也應引導孩子科學上網、理性消費,同時管理好自己的支付密碼等信息,還可以通過定期查詢消費記錄等方式,注意孩子是否有充值、轉賬行為的發生。
北京互聯網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 孫銘溪:我們的孩子們已經完全進入了一個數字時代,我們沒有辦法完全控制他們和網絡空間隔離,所以家長們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數字素養,能給孩子們首先從第一關就營造好一個很好的家庭的網絡用網環境。
為切實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營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網絡環境,中央網信辦專門印發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這次專項行動將重點整治6個環節突出問題:
一是短視頻、直播平臺。
二是社交平臺。
三是電商平臺。
四是應用商店。
五是兒童智能設備。
六是未成年人模式。
清朗的網絡環境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至關重要,維護良好網絡生態,需要多方形成合力。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