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遇到了聲卡無法驅動的情況,我該怎么辦?接下來,小編不會驅動Win11安裝聲卡來分享解決方案的解決方案,需要它可以了解的朋友。
Win11安裝后聲卡無法驅動解決方案:
1.首先打開“運行”,輸入“Gpedit.msc”進入汽車。
2,然后輸入本地組策略編輯器,展開“計算機配置 - ”管理模板 - 系統 - “設備安裝”左側窗口。
3.雙擊右側的“配置設備安裝超時”選項,以檢查“啟用”選項,并在數字框中到1800秒。
4,最后單擊“確定”,退出本地組策略編輯器,右鍵單擊桌面,選擇“管理”,打開設備管理器,找到黃色感嘆號以驅動更新。更多精彩教程盡在小白一鍵重裝系統官網:http://www.xiaobaixitong.com/
雖然云儲存看似方便,但是面對各種關停、限速,重要數據的本地存儲(私有云)依然是個人用戶必須考慮的問題。而家用級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通過方便的 APP/客戶端,讓很多普通,甚至是小白用戶輕松使用。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存儲行業老兵 ORICO 奧???,帶來的家用 NAS 產品——MetaBox Pro HS200。
MetaBox Pro 系列有兩款產品,分別是雙盤位的 HS200,以及5盤位的 HS500。這次我拿到的是采用雙盤位設計的 HS200,CPU 部分為 14nm 制程的 N4020(Intel Gemini Lake Refresh),雙核心 2.8Ghz、4MB緩存、TDP 6W,HS500 的配置則更高一些,采用 Intel N4120 四核心處理器。
▼小巧精致的包裝,客戶端/APP 覆蓋安卓、蘋果、Windows、Mac、TV 等多平臺
▼核心規格:Intel N4020、雙盤位、鋁合金機身、4GB DDR4 內存、2.5Gbps網口、USB3.0*2
硬盤方面我選擇了口碑一直不錯的東芝品牌,雖然普通硬盤價格會稍微低一些,但是考慮 NAS 需要 7x24 小時工作,所以硬盤依舊推薦大家選擇 NAS 專用款。比如我這次選擇的東芝 NAS 硬盤 N300 系列就針對 NAS 應用,擁有更好的防振特性,同時也可以支持7x24小時365天全天候工作能力。另外東芝 NAS 硬盤 N300 系列全系采用 CMR 技術,寫入速度、安全性、壽命等方面都更有保障,質保也比普通硬盤更長(3年 VS 2年)。
MetaBox Pro 采用了銀灰色鋁合金+ABS 機身,給人一種沉穩大氣的感覺,側面印刷著 MetaBox Pro Logo,以及 Powered by SDVN(軟件定義虛擬網絡)。談到 SDVN 可能很多用戶會有些陌生,其實 SDVN 是一種分布式軟件定義虛擬網絡。相比傳統的內網穿透技術,SDVN 配置簡單,可以適應多種復雜的網絡,同時還支持點對點、點對網、網對網多種結構,數據傳輸也支持加密。
MetaBox Pro HS200 采用了磁吸前蓋,取下前蓋就可以看到硬盤托架,機身背面除了風扇外,依次是 DC 電源接口、2.5Gbps 網口,以及2個 USB3.0 Type-A 接口。
配件部分標配了網線、電源線、說明書、固定螺絲以及螺絲刀,電源部分采用 DC 圓孔,最大輸出功率 12V5A(60W)。
為了搭配 HS200,我這邊準備了2塊6TB的東芝 NAS 硬盤 N300, 將硬盤固定到硬盤托架,推入 HS200 機身內即可完成安裝。
▼將硬盤固定至托架,推入 HS200 內即可方便的完成安裝
在上機前使用 SATA 轉USB 硬盤盒,簡單測試了東芝 NAS 硬盤 N300 的讀寫性能,CrystalDiskMark 8.0.0中,實測順序讀寫都超過了260MB/s,讀寫性能表現不俗。在 Windows 環境下,拷貝文件到東芝 NAS 硬盤 N300 速度在 251MB/s 左右,讀取速度250MB/s,基本和軟件測速相當,并且整個讀寫曲線都非常平順。
▼拷貝文件到東芝 NAS 硬盤 N300
▼東芝 NAS 硬盤 N300 拷貝文件至 PC
MetaBox Pro HS200 的顏值還是很高的,可以很好的融入各種環境,小巧的機身無論是放置在桌面、電視柜都很合適。
軟件方面 ORICO 奧??婆c WELINE 合作,支持包括 Android、iOS、Windows、Mac、Android TV、MP Addon 等多種平臺。作為面向家庭用戶的產品,MetaBox Pro 的安裝還是非常方便的,將 NAS 接入網線和電源,然后使用「微鏈接」掃碼配對即可完成安裝。
安裝過程中唯一需要選擇的是磁盤模式,對于普通用戶而言 LVM 或是 RAID 1都是比較合適的,其中 LVM 是將多塊硬盤合并進行管理,而 RAID 1 則是將兩塊硬盤互為鏡像。硬盤利用率上 LVM 更高,安全性上 RAID 1 則會更好一些。
應用部分 WELINE 內置了回收站、收藏夾、保險箱、節點信息查詢、設置、外部存儲、離線下載、記事本、訪問記錄、文件去重、硬盤自檢、同步、微信備份、Samba、DLNA、TimeMachine、Docker、應用管理、足跡等多種功能。
對普通用戶而言備份應該是最常用的功能,MetaBox Pro 支持相冊備份、通訊錄備份以及微信文件備份,同時針對 Mac 用戶還提供了 TimeMachine(時間機器)支持,備份功能方面基本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對于家庭用戶而言,NAS 也是影音服務器的首選,MetaBox Pro 支持 Samba 和 DLNA 協議,通過局域網可以很方便的訪問 NAS 中的視頻。同時利用 MetaBox Pro SDVN,無需任何設置即可外網訪問 NAS 數據,實際測試 4G 網絡下訪問速度在1MB/s左右。
對于高階用戶而言,Dokcer 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作為新一代家庭 NAS MetaBox Pro 當然也支持 DOCKER。使用 Windows 或是 Mac 客戶端,在設備中應用中即可直接打開 DOCKER。
鏡像源方面 ORICO 奧??茟撚性黾訃鴥如R像,實際搜索和下載鏡像都是比較方便的,直接在 “DOCKER-倉庫”中搜索需要安裝的應用即可。
▼Dokcer 倉庫中的應用非常豐富,極大的擴展了 NAS 的應用
這里我簡單的分享兩個大家熟悉的應用:
SpeedTest
對于外網速度測試,我們經常使用 SpeedTest 軟件,而對于內網我們可以在 NAS 上輕松的架設測速服務器。首先在倉庫中搜索 「Speedtest」,選擇「adolfintel/speedtest」,點擊「下載」。下載完成后在「鏡像」中選擇「創建」,選中剛才下載的「adolfintel/speedtest」,自定義容器名稱,并在高級設置中配置外部端口,比如8888。
待容器運行后,輸入NAS地址:8888,即可訪問利用 NAS 進行測速。不過由于我的路由器還是1000M,同時 WiFi 連接速率也僅1200Mbps,實際測試訪問NAS的速率在900Mbps左右。如果將路由器換成2.5G網口,電腦連接路由的速率也提升到2.5G,應該就可以跑滿速率測試了。
▼利用 Docker 自行搭建 SpeedTest 服務器
Jellyfin
對于打造家庭影院服務器來說,Jellyfin 也是非常方便的,很多用戶都采用 Jellyfin + Kodi + TMM + Qb 下載來搭建完整的家庭影院。這部分內容網上已經有很多攻略,內容復雜度和長度也遠超過本篇,這里就簡單介紹下使用 Docker 安裝和配置 Jellyfin,權當拋磚引玉了。
▼深受用戶喜愛的 Jellyfin
依舊是先在倉庫中搜索 「Jellyfin」,選擇「Jellyfin:Jellfin」,點擊「下載」。下載完成后在「鏡像」中選擇「創建」,選中剛才下載的「Jellyfin:Jellfin」,自定義容器名稱,并在高級設置中配置外部端口,比如8096。同時在高級設置中映射對應文件夾,比如在/media下,建議至少映射 TVshow/Movie 兩個文件夾,分別存放電視劇和電影。
運行 Docker:Jellyfin 后,將電影/電視劇等內容,拷貝到對應文件夾下即可。待容器運行后,輸入NAS地址:8096,稍加配置即可完成自己的影音服務器了。當然搭配 Jellyfin 還有很多不同的玩法,比如利用 TMM 搜刮,使用 QB 下載等,這部分內容就留給廣大玩家們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探索了。
▼訪問 Jellyfin 界面
▼使用 Jellyfin 播放影片
強大的配置,高顏值&精致的外觀,MetaBox Pro 很適合家庭娛樂、工作室等使用。SDVN 網絡讓用戶無需復雜的配置,也可以輕松的實現遠程/外網訪問,對于普通用戶而言非常的實用。Dokcer 功能更是給了這臺機器無限的可能,配置為測試服務器、軟路由、影音服務器都是不錯的選擇。
好了,本篇文章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觀看。歡迎大家點贊、收藏并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下篇文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