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今天固態硬盤已達近乎人手一塊的普及程度,但十年前,固態硬盤不僅容量僅夠安裝操作系統,NAND FLASH價格的高企也使得固態硬盤僅為高階玩家嘗鮮的“補品”。但你知道么,為了用最低成本為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傳統存儲廠商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推出過不少亮眼但卻又頗顯雞肋的產品,例如曇花一現的混合硬盤SSHD。
固態硬盤可以簡單理解為NAND FLASH顆粒+機械硬盤的混合體,看起來有點類似大容量緩存的機械硬盤,但運行機制方面卻完全不同。硬盤芯片采用的是DDR DRAM芯片,容量從幾MB到幾百MB,主要為機械硬盤提供數據緩沖的作用;而混合硬盤中的NAND FLASH顆粒容量通常為幾GB到幾十GB,主要是利用其高速度存取的優勢來改善機械硬盤的平均存取時間,而存儲的主體依然是高容量的機械硬盤部分,有點類似于Windows Vista和Windows 7中的“Ready Boost”機制。
從原理看,混合硬盤會記錄某時刻讀寫最頻繁的數據,并且將其保存在響應速度最快的NAND FLASH中,從而達到堪比固態硬盤的性能。雖然聽起來簡單直接,但是混合硬盤卻有自己的一套的工作機制,且不受操作系統的影響。那么固態硬盤性能幾何?不夸張的說可以讓Word也有記事本的打開速度。系統在休眠的時候也可將內存中的數據寫入NAND FLASH中,喚醒后即可瞬間進入之前的工作狀態,而機械硬盤此時可能還在上電讀取頁面文件中。
筆者曾經就將一塊2.5英寸的西部數據混合硬盤安裝到微軟XBOX ONE X游戲機中。該硬盤隸屬高端的“黑盤”系列,采用8GB NAND FLASH+1TB 7200轉的機械硬盤組合。在游戲《刺客信條:起源》的DLC《法老的詛咒》中,主角巴耶克多次從拉美西斯大帝的雕像跳下摔死后,游戲的加載時間僅需幾秒即可完成,真的堪比固態硬盤。
不僅實現了性能和容量“魚和熊掌”兼得,混合硬盤將頻繁使用的數據寫入NAND FLASH后還會讓機械硬盤部分停轉“待命”,待有新的數據讀寫時才會啟動,這樣就降低了機械硬盤的磁頭的讀寫頻率和盤片的旋轉時間,提升性能的同時也使得使用壽命大為提升,并降低了耗電量。雖然價格方面混合硬盤比普通機械硬盤貴一些,但要知道十年前的TB級固態硬盤可謂天價,僅用在數據中心等領域,因此堪稱是固態硬盤普及之路的重要“里程碑”
誠然混合硬盤有諸多優勢,但可謂“成也原理敗也原理”,一旦遇上大量數據的持續寫入,小容量的NAND FLASH容量耗盡后,機械硬盤孱弱的讀寫性能就會“原形畢露”,尤其是一些大容量的混合硬盤配備的是5400轉的SMR“疊瓦式”機械硬盤……你懂的。因此混合硬盤不僅消費領域沒有普及,企業級應用領域也沒能實現對傳統機械硬盤的取代。
而壓垮混合硬盤這匹“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價格不斷走低、容量不斷提升的固態硬盤,不僅主流的M.2 NVMe PCIe3.0 1TB產品已抵達到500元價位,128GB容量的SATA固態硬盤更是跌破了百元大關,成為現代裝機的標配,而機械硬盤則被打入NAS、監控和移動硬盤的“冷宮”,因此混合硬盤的處境更顯尷尬,成為不折不扣的雞肋產品,主流電商平臺更沒有售賣,想嘗鮮的同學只能去萬能的某寶了。
(7966123)
筆記本跟臺式一樣,裝了新系統后,使用過一段時間,運行會越來越慢,那筆記本有沒有意義去升級,為什么這么說呢,筆記本的顯卡,內存條等等相關的配件無法能跟臺式機去比較,臺式機機箱的空間大,可以升級添加相關的東西的配件多,而筆記本升級的配件有限,往往很多朋友都放棄了舊的換新的。
從電腦的配件來說,主板、CPU、顯卡、電源、內存條、屏幕、鍵盤等這些配件都能換掉,但對于筆記本電腦來說,這個就不怎么友好了、配件貴又單一。
由于這個月翻新了一臺老臺式主機,離下個月也沒幾天了,在有限的經濟下升級聯想 Lenovo ideapad 510S-14ISK 筆記本電腦
這個筆記本的定義為輕薄本,娛樂本。Intel 酷睿i5 6200U+DDR4海力士4G內存+8GB/500GB混合硬盤(SSD+5400轉HDD)+2G的AMD顯卡。對于當年的日常出差辦公,AI,CAD,PS等軟件使用起來挺流暢的,隨著軟件的更新換代漸漸的4G的內存在使用軟件起來有時會卡到奔潰。
升級內存條+更換固態硬盤
由于本人從來沒有沒有接觸過混合硬盤,不太清楚接口長的啥樣子。問網店客服發自己的機器型號、客服也不知道是哪種接口,就一直說,建議拆開后蓋拔出硬盤,拍攝接口他看看或者找附近的電腦店看看是什么接口。(這里我要吐槽下我購買硬盤的這家店,作為個專門賣內存條,硬盤的店鋪自己的客服竟然啥玩意都不懂,還推薦客戶去別家買[捂臉])拆開后看是sata接口的,重新裝好螺絲,在XXX旗艦店上購買好內存跟固態硬盤
由于在TB上看筆記本的內存條相對于便宜,主板就只有一個插卡的地方,索性直接上個16G的普條。
拆機
16G DDR4內存條已到位
內存條就在這個鐵蓋下面
原來的是海力士的4G
換上金XX的16G
金XX的960固態
拆下原來的支架換新上新硬盤
復原好支架
裝上新系統
拆機硅脂換好,清理下風扇的灰等,換好內存條+固態,重新裝了個WIN10的系統
目前開機9秒,CPU溫度沒換硅脂一直在60度徘徊。換了硅脂后40左右
如果你也是相同的機型,可以直接選擇16G內存條[摳鼻]在寫這個文章的時候忘記沒換之前是啥配置的,百度了下,基本都是最大支持8G,我換上了16G[捂臉]
驅動大師讀取基本信息
我的電腦 聯想 Lenovo ideapad 510S-14ISK 筆記本電腦
操作系統 Windows 10 專業版 64位
主顯卡 獨立顯卡(對游戲和電影支持較好)
IE瀏覽器 版本號 11.0
基本硬件展示
處理器 英特爾 Core i5-6200U @ 2.30GHz 雙核
主板 聯想 ideapad 5
內存 16 GB ( 金士頓 DDR4 2400MHz )
主硬盤 金士頓 SA400S37960G ( 960 GB / 固態硬盤 )
主顯卡 AMD Radeon R7 M360 ( 2 GB )
顯示器 京東方 BOE0637 ( 14 英寸 )
網卡 瑞昱 RTL8168/8111/8112 Gigabit Ethernet Controller / 聯想
聲卡 瑞昱 @ 英特爾 High Definition Audio 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