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證書編碼結構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編碼由1位大寫英文字母和21位阿拉伯數字組成,主要包括7個部分:1.評價機構類別代碼;2.評價機構代碼;3.評價機構(站點[1])所在地省級代碼;4.評價機構(站點)序列碼;5.證書核發年份代碼;6.職業技能等級代碼;7.證書序列碼。其中,第1-4部分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賦碼,第5-7部分由評價機構賦碼。具體表現形式見表1。
注:指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備案的中央企業子公司、分公司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的考核站點。
二、代碼及釋義
(一)第1位:評價機構類別代碼
評價機構類別指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分別面向本單位和面向社會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其代碼分別使用大寫英文字母Y和S表示。見表2。
(二)第2-5位:評價機構代碼
評價機構先行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備案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確定并賦碼,代碼使用阿拉伯數字,從0001-9999依次順序取值;評價機構先行向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的,固定取值0000。見表3。
(三)第6-7位:評價機構(站點)所在地省級代碼
評價機構(站點)所在地省級代碼取值見表4。
(四)第8-13位:評價機構(站點)序列碼
評價機構(站點)序列碼使用阿拉伯數字一般職業代碼查詢,由評價機構(站點)參保地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統籌研究確定并賦碼。
(五)第14-15位:證書核發年份代碼
證書核發年份代碼使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取公元紀年后兩位。例如:19表示證書核發時間為2019年。
(六)第16位:職業技能等級代碼
職業技能等級代碼使用阿拉伯數字1-5表示,見表5。
(七)第17-22位:證書序列碼
三、示例
(一)示例1:Y 0001 23 19 5
第1位表示該評價機構類別為用人單位;第2-5位表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賦予該機構的代碼為0001;第6-7位表示該評價機構(站點)在黑龍江省;第8-13位表示該評價機構(站點)序列碼,由黑龍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統籌研究確定并賦碼;第14-15位表示該證書核發年份為2019年;第16位表示該證書職業技能等級為五級;第17-22位表示該證書序列碼為。
(二)示例2:S 0001 23 19 5
第1位表示該評價機構類別為社會培訓評價組織;第2-5位表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賦予該機構的代碼為0001;第6-7位表示該評價機構(站點)在黑龍江省;第8-13位表示該評價機構(站點)序列碼一般職業代碼查詢,由黑龍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統籌研究確定并賦碼;第14-15位表示該證書核發年份為2019年;第16位表示該證書職業技能等級為五級;第17-22位表示該證書序列碼為。
(三)示例3:Y 0000 11 19 5
第1位表示該評價機構類別為用人單位;第2-5位表示評價機構先行向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固定取值0000;第6-7位表示該評價機構(站點)在北京市;第8-13位表示該評價機構(站點)序列碼,由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統籌研究確定并賦碼;第14-15位表示該證書核發年份為2019年;第16位表示該證書職業技能等級為五級;第17-22位表示該證書序列碼為。
(四)示例4:S 0000 11 19 5
第1位表示該評價機構類別為社會培訓評價組織;第2-5位表示評價機構先行向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固定取值0000;第6-7位表示該評價機構(站點)在北京市;第8-13位表示該評價機構(站點)序列碼,由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統籌研究確定并賦碼;第14-15位表示該證書核發年份為2019年;第16位表示該證書職業技能等級為五級;第17-22位表示該證書序列碼為。
四、補充說明
(一)評價機構(站點)取消后的編碼處理
評價機構(站點)取消后,原有編碼隨即作廢,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該編碼列入廢置庫。廢置庫中的編碼僅作為歷史記錄供查詢、追溯使用,不再重新賦予其他評價機構(站點)。
(二)評價機構(站點)合并后的編碼處理
兩個或兩個以上評價機構(站點)合并形成新的評價機構,視為新增評價機構(站點),被合并的評價機構(站點)視為被取消,分別按新增評價機構(站點)和取消評價機構(站點)進行編碼處理。評價機構(站點)并入其他評價機構的,保留并入的評價機構(站點)編碼,被并入的評價機構(站點)按取消處理。
(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編碼的監督與管理
評價機構(站點)跨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時,應分別向員工繳納社保的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進行備案。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對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評價機構(站點)的編碼規則進行審核與確認。
本文根據職業能力建設司相關文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