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京醫通
尿常規是我們常說的“三大常規”之一,檢查單上除了數值,還有“+”號、“-”號,很多朋友一頭霧水,都想了解一下這些符號都說明什么問題,那么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尿常規”。
尿常規指標解讀
看下面這張化驗單,上面有22個項目,重要的有以下。
1. 顏色(Color)
正常:人體尿液因尿色素、尿膽素、尿膽原等的存在,正常尿液為淡黃色透明液體。
異常:下圖中的6種顏色要尤其注意。
2. 尿比重(SG)
正常:參考值1.015~1.025。尿比重是指在4℃條件下尿液與同體積純水的重量之比,取決于尿中溶解物質的濃度,可因飲食和飲水、出汗和排尿等情況的不同而有較大的波動。
異常:尿比重升高可見于高熱、脫水、糖尿病、糖尿病酮癥等。尿比重降低可見于慢性腎衰、慢性腎小管間質損傷、尿崩癥、神經性多尿等。
3. 尿pH(pH)
正常:正常值為4.6-8.0(平均值6.0)
異常:飲食會影響尿pH,如吃大量肉類及高蛋白食物尿pH降低,吃大量蔬果pH會偏高。
疾病引發的pH降低,多見于代謝性酸中毒、痛風、糖尿病等,pH升高多見于頻繁嘔吐、堿中毒等。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4. 白細胞(LEU)、鏡檢白細胞
正常:白細胞(LEU)“-”陰性,鏡檢白細胞參考值0~3個。
異常:這兩項都是針對尿白細胞的檢查,白細胞顯示“+”、鏡檢白細胞>5個,提示泌尿系感染,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也可見于泌尿系統鄰近器官疾病,如前列腺炎、陰道炎、盆腔炎等。
5. 亞硝酸鹽(NIT)
正常:“-”陰性,正常情況下,尿中沒有或有少量亞硝酸鹽。泌尿系統存在革蘭氏陰性桿菌,可以將尿中的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測定尿液中是否存在亞硝酸鹽,結合尿白細胞和細菌檢查,可以了解是否有泌尿系統細菌感染。
異常:“+”陽性,“+”越多亞硝酸鹽含量越高。尿亞硝酸鹽陽性常見于因大腸埃希氏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
6. 蛋白質,尿蛋白(PRO)
正常:“-”陰性,正常情況下尿中不應該出現尿蛋白。
異常:尿蛋白出現“+”提示可能存在腎病,“+”越多病情越嚴重。
劇烈運動、高熱、高蛋白飲食等也可能引起蛋白尿,但這些原因引起的蛋白尿一般不超過一個“+"。建議尿蛋白出現“+”后,做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7. 葡萄糖(GLU)
正常:“-”陰性。正常情況下,尿中不應該有葡萄糖。
異常:出現“+”首先要排查糖尿病,“+”越多說明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越高。
除了糖尿病,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亢進等都可能有尿糖,如血糖正常而尿糖異常,要注意是否攝入大量糖類,靜脈注射葡萄糖、腎性糖尿、妊娠等原因引起,具體原因需要進一步檢查確診。
8. 尿酮體(KET)
正常:“-”陰性,正常情況下,尿中只存在微量的酮體。
異常:“+”陽性,“+”越多酮體含量越高,常見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還可能因饑餓、嚴重腹瀉、脫水、營養不良等引發。
9. 尿膽原(URO)
正常:“-”陰性。
異常:尿膽原陽性常見于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黃疸等。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10. 尿膽紅素(BIL)
正常:“-”陰性。
異常:“+”通常與黃疸關系密切,尿膽紅素升高通常表現為尿液顏色加深,呈茶色。尿膽紅素陽性常見于肝實質或阻塞性黃疸。
尿膽原結果須結合尿膽紅素檢查結果一起分析:
① 尿膽原陰性+尿膽紅素陽性:見于肝內膽汁淤積、梗阻性黃疸。
② 尿膽原陽性+尿膽紅素陰性:見于溶血性黃疸、Gilbert綜合征、原發性旁路性高膽紅素血癥。
③ 尿膽原陽性+尿膽紅素陽性:見于肝細胞性黃疸,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Dubin-Johnson綜合征以及Rotor綜合征。
11. 尿隱血(BLO)
正常:“-”陰性,正常情況下,尿中不應該有紅細胞。
異常:“+”陽性,潛血陽性不是尿血。只要尿中存在能使試紙條變色的物質,都會出現檢測陽性,因此除了尿中有紅細胞外,肌紅蛋白尿、血紅蛋白尿也會引起潛血陽性。
尿潛血除了腎炎、腎病,還可能是泌尿系統炎癥或結石、尿路粘膜損傷、結核、腫瘤等。對于沒有臨床癥狀的尿隱血陽性者要定期復查。
12. 黏液絲
正常:粘液絲在正常尿中可少量出現,尤其在女性尿中。
異常:大量存在時表示尿液污染或有泌尿系感染。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尿常規怎么留才能減少誤差
1. 留尿之前,應保證尿道口清潔,男性避免混入精液和前列腺液,女性避免混入陰道分泌物。
2. 最好收集清晨起床第一次“中斷尿”。即先尿一點,留中間的尿,目的是減少收集的尿液被污染的機率,尿至少留3-5ml。
3. 留尿杯不要被其他東西污染。
4. 新鮮尿液最好1-2小時內送檢。
5. 女性月經期不做尿液檢查,月經干凈后3天再留尿。
6. 留尿前不要喝太多水,以免稀釋尿液。
7. 避免激烈運動,劇烈運動后休息15分鐘再進行尿液采集;
#超能健康團# #醫師報超能團#
不少人都有這種經歷,自己身體一直很好,可有些時候突然就會感到胸口痛,呼吸不上來……
為什么會胸痛? 是不是心臟出了問題?
會不會猝死?
突然胸痛應該怎么辦?
今天小康妹兒就來給大家講講關于胸痛那些事,當胸痛發生了,我們該怎么做,又該如何預防……
01
什么是胸痛?
它不僅僅是胸部的疼痛
據四川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陶劍虹主任介紹,胸痛不僅僅是胸部的疼痛,它包括胸廓、上腹部、上背部、咽喉、下頜部、肩膀、上肢部位的疼痛和不適。而有一些嚴重的疾病,胸痛的時候還伴有肩背的疼痛、牙齒的疼痛。甚至有少數人沒有胸痛,只是牙齒痛,或者有不同表現。
而“痛”,除了非常疼痛以外,還包括胸悶、有壓迫感、有緊縮感、有飽脹感、噯氣、不適等等,這些通通稱之為“痛”。
所以說胸痛包括的范圍比較廣泛,痛的性質也很多。
02
這8種是胸痛最常見原因
粗略統計,有30余種疾病都可能引發胸痛,以下8種較為常見。
心梗
心梗是心肌梗死的簡稱,是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的嚴重類型,指的是心臟供血血管(冠狀動脈)發生急性閉塞所導致的心肌進行性壞死,典型表現為:
胸骨后或心前區劇烈疼痛伴壓榨感或緊縮感(就像一塊大石頭壓在胸口或繩子箍著胸口)、大汗淋漓、瀕死感;
此外,部分患者也會出現一些非典型表現:
牙痛、上肢痛、腹痛等,心梗嚴重者可發生暈厥、猝死。所以當疼痛或不適出現時,應警惕心梗。
肺栓塞
肺栓塞是一個沉默的殺手,病在腿上,害在肺上。大多數患者有靜脈曲張或肺上血栓形成,下肢靜脈的栓塞掉了,隨血液流動到了肺上,就會引起肺栓塞。嚴重的肺栓塞,也有生命危險的。
陶劍虹主任表示,長期臥床的老年人,坐長途火車和飛機的以及長時間打麻將等人群,是高危患病人群。癥狀表現為劇烈明顯的持續胸痛,同時有少數會咳嗽、咯血,另外還有呼吸困難。
主動脈夾層
主動脈夾層胸痛的發病年齡最高是70歲左右,高血壓的老年人是最常見的(尤其是血壓控制不好的老年人),當然,也有一些遺傳疾病的青年患者。
發病時出現心前區或胸骨后突然劇烈疼痛,疼痛呈燒灼樣、撕裂樣、刀割樣,向頭、頸、上肢、背、腰、中下腹、下肢放射。
氣胸
臟、壁層胸膜間出現氣體即氣胸。胸片表現為臟層胸膜的細線外沒有肺紋理,且透亮度增加,但是否能看到取決于胸片的質量及氣胸量。
突然發生壁層胸膜疼痛和呼吸困難應考慮自發性氣胸,也包括肺栓塞。這些情況可能發生在沒有肺部疾病急性事件的患者中,或者是作為潛在肺部疾病的一個結果。
肺炎、胸膜炎
胸痛以咳嗽或深吸氣時加重,多伴有發熱、咳嗽、胸悶,遵醫囑用抗感染藥物后癥狀可緩解。
肋間神經痛
常由帶狀皰疹引起,多表現為胸背部、腰部針刺痛,疼痛持續數日,伴有集簇性粟粒大小紅疹,疹子往往僅出現在身體一側。
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胸痛,這是由于心包的兩層衣服之間,也就是臟層和壁層發生了摩擦而導致。
因咳嗽、深呼吸、變換體位或吞咽而加重,可放射到左肩、背部、頸部等處,坐著身體前傾就會感覺舒服一些,因為這種體位可減輕對心臟及鄰近臟器的壓迫。如果心包的兩層之間發生了大量液體滲出,會壓迫心臟。
肋軟骨炎
多發于25~35歲成年人,女性居多,好發于胸骨旁第2~5肋的軟骨交界處,它是肋軟骨的非特異性、非化膿性炎癥,大多與慢性勞損等相關。
肋軟骨部位可出現腫脹,局部壓痛明顯,疼痛劇烈的向后背肩胛部或側肩、上臂、腋窩處放射,深呼吸、咳嗽、活動、挺胸與疲勞后疼痛可能加劇。
03
必要時能救命
胸痛中心速度收藏
有些高危胸痛的死亡風險比較高,當你出現以下癥狀時,需要趕快就醫。
如果胸痛患者出現上述高危表現時,請立即撥打120急救。如果患者已經暈倒或者昏迷,請立即撥打120后再進行心肺復蘇,直到患者恢復呼吸或者急救車來到。
此外,為了降低胸痛患者確診時間、爭取最佳治療時間,提高存活率,縮短住院時間,改善患者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目前,成都有21家胸痛中心。
你可以打開【微信小程序】→【搜索“胸痛中心急救地圖” 】 →【點擊查看或搜索周邊已通過胸痛中心認證的醫院】→【了解醫院簡介以及路線、時間預估等】,同時可以直接撥打120急救電話。
此外,點擊【急救常識】,還能了解胸痛急救知識及心梗術后康復要點,讓大眾和患者及家屬能夠掌握一些急救方法和應急常識。
04
預防胸痛
從這7個生活細節入手
為防止悲劇發生,防勝于治。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改變生活方式,提前預防:
控制血脂和體重
高血脂是冠心病、心梗發生的高危因素。一般將“壞膽固醇”控制在(0.2~4.11毫摩爾/升))內即可,但“三高”患者及吸煙的人應控制在2.6毫摩爾/升內。
注意飲食
建議以水果、蔬菜、豆類、堅果、種子、植物蛋白、含脂肪高的魚類為主的飲食,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最佳飲食方案。
尤其要注意“六個少吃”:少吃加工肉類、少吃飽和脂肪、少吃反式脂肪、少吃膽固醇、少吃鹽和少吃精制碳水化合物。
戒煙戒酒
煙酒是心血管疾病的明確誘因,無論是煙還是酒,最安全的劑量都是“0”。因此,建議戒煙戒酒,并遠離二手煙。
平時規律參加體育鍛煉
平時規律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生活的地方要經常通風換氣。流感季節、季節冷熱交替之時,盡量少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防止交叉感染。
注意補水
缺水容易導致血液黏稠,增加栓塞或心梗風險。健康成年人每天應喝1500~2000毫升水,建議的飲水方式是少量多次,把每天的飲水量分配在一天中喝,每次200毫升左右。平時沒事也隨手喝一點,吃飯的時候也可以適當喝點水。
警惕高危時段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每日清晨6點至10點,是冠心病、心絞痛和心梗的發病高峰。晨練不要太劇烈,注意及時增加衣服,以減輕冷空氣對血管的刺激。
定期體檢
除了心電圖、抽血化驗外,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心臟彩超、冠狀動脈CTA、動態心電圖等檢查。
編輯 | wendy
監制 | 清清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123rf
部分內容來源: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