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QM簡介
2.瀏覽功能說明
軟件界面
從上至下分別為:標題欄、瀏覽控制區、擴展工具欄、標簽欄、頁面瀏覽區、狀態欄。如圖2.1.1所示。
2.1.標題欄
標題欄:標題欄從左至右分別為圖標、網頁名稱、瀏覽器名稱版本號,右端為控制按鈕
2.2.瀏覽控制區
瀏覽控制區域同IE,不再贅述
2.3.擴展工具欄
腳本按鈕:啟動按鍵精靈、直接調用使用按鍵精靈執行指定腳本等功能;
開始錄制、停止/保存 按鈕可以用來進行錄制腳本呢。模式選擇按鈕可以用來切換錄制模式。
網頁分析:可以打開網頁分析器。
2.4.狀態欄
狀態右側會一次顯示:鼠標當前坐標、滾動條位置與當前窗口大小信息,都以像素為單位。
3.與按鍵精靈配合使用 默認情況下,WQM會跟按鍵精靈安裝在同一目錄下,點擊工具欄上的“腳本”按鈕會自動啟動按鍵精靈,并將按鍵精靈的腳本列入菜單中,點擊菜單項即可啟動對應的腳本。
在按鍵精靈目錄下錄制的腳本也能直接保存到按鍵精靈中。
在腳本菜單中使用“下載腳本”功能,能夠直接從按鍵精靈代碼庫中下載腳本,下載下來的腳本將自動保存到按鍵精靈腳本目錄下。
3.1.錄制
3.1.1.錄制模式
WQM具有三種錄制模式可供選擇,WQM啟動時默認錄制模式為“網頁錄制模式”,點擊 按鈕,可以彈出錄制模式選擇對話框,如圖所示,錄制過程會加入實際的操作延時;
圖3.4.1
錄制模式設置
1)自動模式:由WQM自動決定對事件采取何種錄制方式,如果能夠采用元素控制,就采用網頁錄制,如果無法通過元素來控制,則采用鍵盤鼠標動作錄制方式。【該功能還在開發中】
2)網頁模式:只錄制網頁上的元素操作的模式,能為純網頁操作提供精確的錄制與操作,同時也能夠完美的支持后臺操作。缺點是無法支持Flash、SilverLight或者高級的Ajax操作;
3)模擬模式:對于網頁上的操作采用錄取鍵盤鼠標動作的錄制方式,能夠操作Flash、SilverLight與Ajax拖動等操作。
3.2.錄制
從WQM工具欄上
按鈕 啟動錄制命令,即可對當前瀏覽器中所有的動作進行錄制。在錄制開始后,系統將根據相應的錄制模式記錄用戶的操作。此時錄制按鈕變成
,點擊暫停錄制,按鈕狀態變為
,點擊可以繼續錄制。此時點擊按鈕將停止錄制用戶動作,該圖標狀態變為
狀態,點擊保存,將彈出一個輸入腳本名稱的對話框,輸入腳本名稱即可完成腳本保存動作。
打開按鍵精靈可以編輯該腳本或運行該腳本。
3.3.網頁分析
WQM提供強大的網頁分析功能,能夠幫助用戶詳細、直觀的分析網頁。網頁分析主要有以下功能:
1)實時網頁分析器
點擊工具欄上的“網頁分析”按鈕,或者按熱鍵F9,則啟動網頁分析功能。此時將在窗口下方顯示網頁分析器窗口,在網頁上移動鼠標,分析器窗口中將顯示出鼠標所指向的網頁元素的詳細信息。同時網頁上所指向的網頁元素也會突出顯示。按熱鍵F9可以暫停分析功能。
網頁分析器中具有測試特征字符串的功能,點擊測試特征串,將會顯示該特征字符串對應的元素個數,如果能匹配的元素個數低于五個,將會將焦點設置到第一個元素,并閃爍顯示匹配的元素。3.4.WQM插件說明
請參考插件命令詳細說明與內置的命令說明
4.WQM簡明開發教程
4.1.開發準備
1)安裝按鍵精靈7.1版(已包括網頁按鍵精靈組件)
4.2.編寫第一個WQM腳本
1)從桌面上點擊
運行網頁按鍵精靈。
2)點擊
按鈕,可以啟動按鍵精靈,也可以直接執行選中的網頁按鍵精靈腳本;
3)點擊“啟動按鍵精靈”菜單項,啟動按鍵精靈;
4)點擊“新建”按鈕,新建一個腳本;
5)展開“插件命令”,選擇“Web網頁”插件
6)選擇“Bind”命令,參數設置為“wqm.exe”,返回值設置為ProcessID 。
7)判斷ProcessID值,如果該值為0,則表示綁定WQM失敗,停止腳本運行;
8)選擇插件的Go命令,參數設置為“www.baidu.com”,返回值為空;插入該命令;如果加載一個比較大的頁面,該命令會等待當前頁面加載完畢之后才會執行后面的命令,所以這里并不需要使用delay。
9)在已運行的WQM中輸入www.baidu.com并進行瀏覽,然后點擊“網頁分析”按鈕;
10)按熱鍵F12,將鼠標移動到輸入關鍵詞的搜索框上,再按F12停止,可以從下方的網頁元素詳細分析窗口中得知該文本框ID為kw;
11)回到按鍵精靈,選擇插件的HtmlInput命令,參數輸入:”按鍵精靈”,”id:kw”;
12)回到WQM中,按F12,將鼠標移動到“百度一下”按鈕上,可以看到該按鈕的ID為sb;
13)回到按鍵精靈,選擇插件的Click命令,參數輸入”id:sb”,點擊插入;
14)完成的腳本源代碼如下所示:
a)Plugin ProcessID=Web.Bind("WQM.exe")
b)If ProcessID=0
c)EndScript
d)EndIf
e)Plugin Web.Go("www.baidu.com")
f)Plugin Web.HtmlInput("按鍵精靈","id:kw")
g)Plugin Web.HtmlClick("id:sb")
15)點擊“保存腳本”,指定一個腳本名稱,至此您的第一個腳本完成,能夠自動上百度,并搜索按鍵精靈關鍵字;
4.3.錄制第一個腳本
目前網頁按鍵精靈只支持模擬模式錄制,網頁錄制模式將在下一個版本中添加。
說明:
錄制時會自動加上操作延時,回放時請按照需要進行調整;
按鍵動作回放目前不夠穩定,不能在最小化狀態進行回放,后臺回放
注意:
下面開始錄制:
1)啟動網頁按鍵精靈
2)點擊“模擬模式”按鈕,設置模擬模式錄制選項,去掉“記錄鼠標移動”選項,點確定;
3)點擊“錄制腳本”按鈕
4)打開 www.kaixin001.com
5)輸入用戶名、密碼登錄
6)點擊“買房子”組件
7)點擊“花園”選項
8)點擊“下一個好友”
9)點擊“偷菜圖標”
10)點擊每一塊可偷的菜地
11)偷完之后點“停止錄制”,再點“保存腳本”按鈕,輸入一個腳本名稱保存
12)關閉按鍵精靈,重新啟動按鍵精靈,運行該腳本;
每次說到蘋果筆記本的時候,那么觸控板一定少不了。但實際上,Windows的觸控板也不差!只是很多人有意或者無意地將其忽略了,那么今天這篇文章,就告訴你如何發揮它的潛能。
基礎姿勢篇
其實在Windows平板以及筆記本逐漸興起與發展的背景下,近年來微軟也在逐步重視觸控板功能。特別是筆記本使用Win10系統越來越多,觸控本的控制操作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目前Windows10支持的基本觸控操作如下:
同時除了基礎手勢之外,Win10也允許用戶使用更為復雜的多重手勢,當然這些可能在日常中并非經常使用,大家看看就行!放這里只是為了證明:Win10也可以像蘋果那樣支持更多更復雜的手勢操作!
進階使用篇
如果Windows 10的操控手勢不能滿足你,那觸控板提供商Synaptics和Elan可以在驅動層面為觸控板提供更多的功能。
目前Windows筆記本觸控板以Synaptics為主,Synaptics算是觸控方面的先驅和領導者,包括華碩、戴爾、惠普、聯想、三星等主要計算機廠商的觸控板都由它提供。
不過,也有很多筆記本采用亞太知名觸控板廠商——臺灣義隆電子Elan的觸控板,諸如華碩、聯想等知名品牌旗下的部分筆記本電腦。
怎么看自己是什么牌子的觸控板呢?可到「設備管理器」中「鼠標和其它指針設備」一欄的項目中查看:例如出現「ELAN Input(Pointing)Device」字樣的就是ELAN提供的,你也可以在「卸載與更改程序」中看到相關驅動包。
那么要想實現自定義多點觸控或者更復雜的功能,首先得安裝對應的廠商驅動,并且做好相關設置。
需要注意的是,驅動是軟硬件之間的橋梁,必須與硬件和軟件分別對應才能正常運行,所以不同觸控板廠商的驅動是不能通用的,經常有用戶亂裝驅動然后說微軟系統的筆記本不好用,只能說這鍋甩得很低級……
一般而言,如果觸控板沒法使用,或者說功能不齊全,只能單指拖動,很大可能是因為沒有安裝驅動或者驅動版本太老,此時用戶可以先安裝最新的驅動。
個人推薦用戶到筆記本品牌的官網下載。這樣可以保證自己下載的驅動不會出錯,用起來也不會有問題。實在不行也可以用驅動精靈一類的軟件協助下載驅動和安裝,只是有沒有什么陷阱就不清楚了……更新完驅動即可進行自定義設置豐富觸控板功能。
原生觸控板驅動程序
下面以ELAN觸控板為例,其他品牌的觸控板基本是一個原理,就不分開說了。
雙擊右下角觸控板圖標或者通過「控制面板→鼠標→ELAN選項卡」進入ELAN觸控板設置。
用戶可以看到并設置如下功能(由于觸控板和驅動程序版本差異,界面和功能可能有些許不同):
? 單指:單指、多指輕按,按鈕,拖放,邊緣滾動觸發動作;
? 多指:雙指縮放、滾動、旋轉,三指輕掃觸發動作;
? 其它:感應區域和靈敏度等整體設置。
可以看到ELAN內置的觸發動作非常豐富,還有像是「三指輕按關閉窗口」這樣的操作,習慣之后會讓我們的操作變得十分方便。
而「智能動作」可以在觸控板邊緣形成識別區域從而觸發慣性移動,讓用戶「以逸待勞」,不失為聰明之舉,它的另一個常見的使用場景便是網頁滑動瀏覽。
筆記本廠商驅動程序
除了原生觸控板驅動外,其實大多數知名電腦廠商都會對觸控板驅動程序進行本土化包裝,以期改善用戶界面或進行品牌包裝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對旗下不同規格的觸控板進行驅動適配。
因此如果你的Windows筆記本觸控板是由Synaptics或Elan提供,也安裝了對應的驅動,但是依照上文設置卻找不到入口,很可能需要安裝筆記本廠商自己提供的驅動程序。
AppSo以華碩為例,根據官網說明,其自家觸控板驅動程序Asus Smart Gesture與Elan驅動沖突,會自動卸載Elan驅動,因此只能通過安裝Asus Smart Gesture來管理觸控手勢。
此外,筆記本廠商驅動程序往往會包含一些特色功能,如 Asus Smart Gesture支持「手持遙控」,將智能手機連接電腦后,可以當做觸控板來使用。
觸控板想好用,背后不簡單觸控板的使用體驗,其實涉及軟硬件等多重因素。
蘋果在觸控技術上下了狠功夫,多年來掌握的開發經驗和硬件優勢在如今的Force Touch(壓感觸控)上可見一斑。
因此如果要把Windows筆記本的觸控板做得和MacBook一樣好,不僅需要廠商在硬件上高歌猛進,還需要微軟的Windows加強支持,并將兩者深度整合。
總而言之,Windows筆記本觸控板較之于MacBook最大的特點在于其差異性,硬件上的差異決定了不同規格觸控板功能上的瓶頸高低。
作為普通用戶的我們,如果想要一個更好用的觸控板,要做的就是做好設置,或者……買臺更好的電腦。
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文章后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回復!同時也歡迎在必修APP以及主頁上和我們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