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注:對長輩們來說,鐘表可能不是很好的禮物,但拿來小賄賂一下自己還是沒問題的。與腕表相比,鐘表的好處是,普遍沒有那么貴,掛在墻上、放在桌上,美觀個性顯而易見。這里各種奇怪的鐘表,總有一款適合好奇心不滿足的你。
本文由普象工業設計小站(微信公眾賬號ID:iamdesign)授權,虎嗅略有編輯。如需轉載,請聯系版權方。
別再問時間都去哪了,其實時間都去了設計師的腦洞里……
No.1 音樂時鐘 DINN
意大利設計師 Alessandro Zambelli為鐘表品牌Diamantini & Domeniconi 設計制作了這款音樂時鐘 DINN。在12點鐘的位置放置了一只鈴鐺,當尖端是錘子狀的分針運轉到整點位置,就會敲擊鈴鐺發出聲音,算是報時。
No.2 Plumber 鐘
設計師 Andrea Bellotto 為 Bozu 品牌設計了這款造型像水管連接處的 Plumber 鐘。正面看是個正常的表面,而側面、背面看則是彎管形狀,如果你覺得白色的有你家衛生間下水道的既視感,可以選擇黑、軍綠、海藍等其他顏色。
No.3 「MOAK」水泥臺鐘
由荷蘭的 Studio PS 工作室設計,表身和指針由水泥制成,表盤則用橡木制成。據稱水泥部分都沒有特別處理,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顯出“歲月的痕跡”。分針尖端則涂成橘紅色,與水泥表身形成鮮明對比,更加靈動。
No.4 Clocky落跑鬧鐘
此鬧鐘是由MIT媒體實驗室工業設計班畢業生高利·南達(Gauri Nanda G)設計,并于2005年獲得搞笑諾貝爾經濟獎。當南達畢業后,她便開創了自己的公司,并把落跑鬧鐘商品化。落跑鬧鐘的開發和營銷成為了哈佛商學院的案例分析之一。
這款鬧鐘的特別之處在于它有兩個大輪子,是一款會跑的鬧鐘,同時還可以從3英尺高的地方跳下。這款落跑鬧鐘還有二代產品Tocky,首次于2010年以“落跑鬧鐘技術嫻熟的表弟”的名號發售。Tocky和落跑鬧鐘相同,都會在響起后自動走動。可是,Tocky是球體的,并以滾動的方式移動。Tocky亦設有一個觸摸屏,更能夠錄音。2010年,落跑鬧鐘在波蘭小工具比賽(Gad?et Roku 2010)中奪冠。于2011年,落跑鬧鐘在波蘭年度禮物比賽中獲得第三名。
No.5 3P clock
這是創意設計工作室Robocut Studio 設計的時鐘,整個掛鐘給人的感覺十分立體和新穎。想必將成為極簡主義者的最愛。不過名字叫3P也太邪惡……
No.6 骨牌時鐘
骨牌時鐘一向為DIY愛好者所青睞,原來即有Chinked-out工作室給電子發燒友提供簡易解決方案。這次Carbon Design帶來了一款骨牌時鐘,它由三張骨牌組成,第一張代表時鐘,后面兩張代表分鐘,通過骨牌上顯示的白點讀取當前時間。當看到時間的時候,對于骨牌迷來說,心里面就會出現一副什么樣的好牌了。
No.7 Walter Wayle II 壁鐘
Philippe Starck 設計的這款時鐘采用石英機芯,表針采用ABS塑料做成,看上去像是兩個不斷旋轉的翅膀。
No.8 火柴鐘
這款時鐘設計將 12 根燒到不同程度的火柴置于表盤之上,以此表示時間的流逝。鐘面上的警句“MEMENTO MORI”是拉丁文,翻譯過來意思是:記住你遲早得死。常用來警惕塵世虛幻與短暫物質追求。
No.9 時間帽
設計師JinwonHeo設計了一款“時間帽”,讓考生將其附加到鋼筆或鉛筆上,這樣就可以準確把握考試時間。#真的不算是作弊嗎#
No.10 ON TIME +3min
意大利鐘表品牌Diamantini & Domeniconi 帶來了這款名為“ON TIME +3min(提前三分鐘)”的掛鐘,通過彎折多了三分鐘的分針,讓你不知不覺按照自己的邏輯來實現守時的效果。
No.11 Watch Diary
由Wonjune Song帶來的——“Watch Diary”的時鐘記事本,在普通的筆記本的基礎上中間掏空放上一塊小時鐘,可以在本子上簡單的寫下要做的事,就可以有計劃有目的的去規劃好本子上的事情。
No.12 365 Knitting Clock
挪威裔德國設計師Siren Elise Wilhelmsen設計了一款可以織圍巾的時鐘,展出于2011年的米蘭家具展。這款鐘表用毛線替代了數字從而實現了用一種新的實實在在的實物形態來將無形的時間可視化,這種實物形態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而發生變化--它一年能織出一條2米長的圍巾。還未被織完的毛線也能被人們看得見,警示人們一年還剩下多少時間。
No.13 Oblique鐘
這款時鐘首次展出于2010年的多倫多“COME UP TO MY ROOM”大展。采用全木質材料,通過關節的元素來進行折疊,長的分針短的時針,雖然不太方便看具體多少時間,但創意和實現確實令人佩服。價格也毫不含糊:3900加拿大元(約合19000+元人民幣)。
No.14 電池指針
The Wrong Objects設計的這款時鐘,將原本在掛鐘背面的電池移到了鐘面上,并且由兩節電池分別代表了時鐘和分鐘的指針。
No.15 螺旋時鐘
英國的Aspiral帶來了這樣的“蚊香形”螺旋鐘,原來的時針分針秒針都變成了小球,用小球在螺旋上的位置來指示出時間。
No.16 Geek,科技人鐘
對于熟諳時鐘的人而言,鐘面的數字并不重要,數字也是他們折騰的對象。比如下面這些:
No.17 Myk 掛鐘
時針和分針隱藏在鐘盤的內部,很明顯就能瞧見。
No.18 日食掛鐘
Jay Jiwoong Baek設計了一款名為“日食(Eclipsion)”的掛鐘,三個表針分表代表月亮、地球和太陽。在某一時刻三個表針位于在同一條線上,這時就會發生“日食”。
No.19 Zeit鐘
Uttam Banerjee設計的這款Zeit(德語“時間”)鐘表將指針時鐘和數字時鐘合二為一。背面是一個標準插頭,可以插在普通插座上,正面是兩個表針,表針末端裝有LED燈,能在墻上投影出當前的時間,當兩個指針重合時只顯示分針的時間。
No.20 金餅鐘表
Eric Wang設計了一款“金餅鐘表”,乍一看你很難看出這是一款鐘表,它需要你動手搖一搖才會把時間投影在桌面上。
No.21 時間線鐘表
設計師You Haeyon設計的“時間線鐘表”沒有表盤,沒有外罩,只有一個時針指針,表針中心軸上有一個LED燈,用來顯示當前的分鐘。
No.22 環形光時鐘
設計師StevanDjurovic設計了一款環形光時鐘。它的特別之處在于指針全是用LED光束代替,圓環的外部的光束用于顯示小時,內部的光束顯示分鐘數,外殼中部的光束則是秒針。
No.23 概念句號鐘表
土耳其產品設計師TamerK??eli設計了一款極簡的概念句號鐘表,整個鐘表由三個嵌套在一起的非同心圓組成:表盤為大圓,時針其次,分針最小。
No.24 Wyzer
德國設計師Reinhard Dienes 設計的這款Wyzer指針時鐘靈感源于塑料礦泉水瓶子。不過,將齒輪作為裝飾并不鮮見,某寶上大把大把的類似設計元素的鐘表。
No.25 Digilog
這款 Digilog 鐘表由三個透明的大小不一的有機玻璃表盤和一個木制表盤組成,每個透明表盤帶有刻度,上面的白色數字分別代表小時、分鐘和秒。每個透明表盤都以不同速度旋轉,三者通過交叉區域的黑色長方形來顯示時間。
No.26 「下午好」
這款叫做「下午好」的時鐘十分有趣,在時鐘的周圍分布有微小的嵌槽,光束便從這些地方射入鐘盤,顯示出分秒時。
No.27 Freakish CLOCK
意大利工業設計師SabrinaFossi設計的「反常時鐘(FreakishCLOCK)」把表盤當時針,這款只用一個帶有扇形缺口的表盤充當時針,當缺口經過某個數字時,就會露出表盤下面的數字,也即當前的小時時間。
No.28 臺燈鐘
這款「光陰」臺燈在燈罩里面內置了一個時鐘,表針的影子可以透過玻璃燈罩照在桌子上,「時」、「光」、「影」的概念在此融為一體。把臺燈和時鐘的功能合二為一。由深圳工業設計師Jet Ong設計。
No.29 Picto
丹麥設計師設計的「 Picto」鐘表。分針呈棒狀,時針縮小成一個圓。
No.30 Tidvis
來自瑞典 ForsbergForm 設計工作室,將水泥應用到新的領域中,設計了一款水泥落地鐘。這款落地鐘取名「Tidvis」。深得北歐極簡設計的精髓。
No.31「CairoStar Cut」
由混凝土制成的「CairoStar Cut」時鐘,設計靈感來源于寶石,鐘面呈多面體。
還沒看夠?虎嗅君明天繼續帶大家看看今年巴塞爾鐘表展上,傳統腕表廠商推出了哪些值得關注的新品。
認識光位和光位時鐘
圖1、在跟其他攝影師溝通光位時,光位時鐘是一個很形象的表達方式。以模特為中心,畫出一個像時鐘的圓形,相機在6點鐘的位置,就可以表示出前側光、側面光、側逆光等光位。
認識各種光位
假設場景中的光源只有太陽,那么,我們可以用圖1所示的方位標示來說明光位。我們畫一個時鐘一樣的大圓圈,將模特放在軸心的位置,相機也大致在6點鐘的位置。
1、正面光
如圖1所示從六點中的方向來的光線就是正面光。正面光最平最沒有變化,正面光會跟相機鏡頭的軸線平行,若想要拍出照立體的光線感覺時,請盡量避免使用正面光。
2、前側光
從16:30或7:30方向來的光線,就是所謂的前側光,也被稱為斜順光、側順光,前側光是最常用的光位,光線較為立體,像是著名的倫勃朗光就是采用高角度的前側光光位。
3、側面光
從15:00或是9:00方向來的光線,便是所謂的側面光,又被稱為正側光。打側面光時,拍出來是一邊白、一邊黑的效果。
4、側逆光
側逆光又被稱為斜逆光,也就是從13:30或10:30方向來的光線,側逆光最常用來做出發絲光的效果或是勾勒人物邊緣。當我們使用反光板時,也常使用側逆光的燈位,然后將反光板放在側順光的位置來反射光線。
5、逆光
從人物12點鐘方向來的光線便是所謂的逆光,這個位置很適合做出發絲光的效果。
圖2,以立體的角度來看“光位時鐘”,就是光位象限的概念,若在光位時鐘上畫出X軸、Y軸,我們也可以從象限的角度看光位。
6、頂光
如圖2所示,從人物正上方照下來的光線稱之為頂光,一般來說,頂光的光線并不適合拍攝。
7、底光
如圖2所示,從人物正下方照出來的光線稱之為底光。又稱之為鬼光,這樣的光線效果詭異,一般也很少使用。
光位時鐘
如圖1所示、“光位時鐘”主要是用來描述光源的位置,以便跟助理或其他攝影師溝通。例如,我們可以說:以模特為中心,現在太陽位于10點鐘的位置,請將反光板放在7:30的位置。這樣的描述就比“將反光板放在前側光的位置”卻不知道要放在哪一側要清楚一些。
圖3、反光板也是要從側面的角度來補光,光線才會立體。從這張布光圖來看,太陽在10:00鐘的位置,而反光板大約是放置在7:30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