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架構師-網絡文章匯總

    性能指標用來從不同的方面度量計算機的性能,下面介紹常用的七個性能指標。

    1.速率

    計算機通常要將發送的信息轉換成二進制數字來傳輸,以為二進制數稱為一個比特(bit),二進制數字轉換成數字信號在線路上傳輸,如圖所示。

    網絡技術中的速率指的是每秒傳輸的比特數量,稱為數據率(date rate)或者比特率(bit rate)。

    速率的單位為b/s(比特每秒)或bit/s,當速率較高時,可以用Kb(10**3b)、Mb(10**6b)Gb(10**9b)等來表示。

    win操作系統中,速率以字節作為單位,單位是B/s,B代表字節,一個字節=8比特。

    下圖中測試的網速是1.3MB/s,也就是10.4Mb/s。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速率是大寫的B還是小寫的b。

    在文件傳輸的時候也應該注意

    2.帶寬

    在計算機網絡中,帶寬用來表示網絡通信線路傳輸數據的能力,即最高速率。

    目前主流的筆記本電腦網卡能支持10M、100M、1000M三個速率。

    3.吞吐量

    吞吐量表示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絡或接口的數據量,包含全部上傳和下載的流量。

    上圖中,計算機A同時瀏覽網頁、在線看電影、向FTP上傳文件。A計算機的吞吐量就是全部上傳和下載速率的總和,即30+40+20=90(Kb/s)。

    吞吐量受網絡帶寬或網絡額定速率的限制,計算機的網卡如果連接交換機,網卡就可以工作在全雙工模式,即能夠同時接受和發送數據。

    如圖所示,如果網卡工作在100M全雙工模式,就意味著網卡的最大吞吐量為200Mb/s。

    如果計算機的網卡連接的是集線器,網卡只能工作在半雙工模式,即不能同時發送和接收數據。

    網卡工作在100M半雙工模式,則網卡的最大吞吐量為100Mb/s。

    4.時延

    時延(delay或latency)是指數據(一個數據包或bit)從網絡的一端傳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時間。時延是一個很重要的性能指標,有時候也稱為延遲或遲延。

    下面就以計算機A要給計算機B發送數據為例,來說明網絡中的時延包括那幾個部分。

    (1)發送時延

    發送時延是主機或路由器發送數據幀所需的時間,也就是從發送數據幀的第一批比特開始,到最后一個比特發送完畢所需要的時間。下圖表示發送完畢

    可以看到,發送時延和數據幀長度和發送速率有關,發送速率是網卡的帶寬,100M網卡就意味著1秒鐘能夠發送100|*10**6比特。

    以太網數據幀最大字節為1518字節,再加上8字節前導字符,共計1526個字節,1526*8=12208比特。

    網卡寬帶如果是10M,發送一個最大的以太網數據幀的發送時延=12208/100000000=1.2ms,ms為毫秒,1秒=1000毫秒。

    還有數據包的大小也會影響發送時延。

    (2)傳播時延

    傳播時延是電磁波在信道中傳播一定距離需要花費的時間。

    如圖所示,從最后一比特發送完畢到最后一個比特達到路由器接口需要的時間就是傳播時延。

    電磁波在自由空間的傳輸速度是光速,即3.0*10**5km/s。

    電磁波在網絡中的傳輸速度比在自由空間中低一些:在銅線中傳播速率約為2.3*10**5km/s,在光纖中的傳播速率約為2*10**5km/s。

    電磁波在指定介質的傳播速率是固定的,從公式看出,信道長度固定了,傳播時延也就固定了,我們沒有辦法改變。

    網卡的不同帶寬改變的是發送時延,而不是傳播時延。

    (3)排隊時間

    分組在經過網絡傳輸時,要經過很多的路由器。

    但分組在進入路由器后要先在輸入隊列中排隊等待處理。

    在路由器確定了轉發接口后,還要在輸出隊列中排隊等待轉發,這就產生了排隊時延。

    排隊時延的長短往往卻決于網絡當時的通信量,當網絡的通信量很大時會發生排隊溢出,是分組丟失。

    (4)處理時延

    路由器或主機在收到數據包時,要花費一定時間進行處理,例如分析數據包的首部、進行首部差錯檢驗,查找路由表為數據包選定準發接口,這就產生了處理時延。

    數據在網絡中經歷的總時延是以上四種時延的總和。

    總時延=發送時延+傳播時延+排隊時延+處理時延

    5.時延帶寬積

    把鏈路上的傳播時延和帶寬相稱,就會得到時延帶寬積。

    這個指標可以計算通信線路上有多少比特

    6.往返時間

    在計算機網絡中,往返時間PTT也是一個重要的性能指標,他表示從發送端發送數據開始,到發送端收到來自接受端的確認,總共經歷的時間。

    往返時間帶寬積,可以用來計算當發送端連續發送數據時,接受端如發現有錯誤,立即向發送端發送通知請求使發送端停止,發送端這段時間發送的比特量。

    通常情況下,企業內網之間計算機ping的時間小于10ms,如果大于10ms,也許存在異常。

    7.利用率

    利用率是指網絡有百分之幾的時間是被利用的,沒有數據通過的網絡利用率為0.

    網絡利用率越高,數據分組在路由器和交換機處理時就需要排隊等待,因此時延也就越大。

    U使網絡利用率,D表示網絡當前延時,D。表示空閑時的時延。

    當網絡的利用率接近最大值1時,網絡的時延趨于無窮大。

    備注:

    這篇文章摘抄來自網絡。我打算總結一些列架構師需要的優秀文章,由于自己寫會花太多時間,我決定做一個搬運工,為大家篩選優秀的文章,最后我會做成索引方便大家查找。

    關注“PLC發燒友”,一起漲知識!

    回復:西門子全套,領西門子系列電子資料包!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