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狄更斯《雙城記》
我想我們這一代人,大都經歷了電腦硬件飛速更新的一個時代,體驗著硬件性能一次次提升所帶來的暢快體驗,即便是隨著近幾年數碼設備以更優秀的應用逐步一步步占據人們以往使用電腦的時間,但是電腦給人帶來的體驗仍然不可能被數碼設備完全取代,比如,我們今天可以聊一聊的電腦的DIY。
從兼容機的誕生直至目前仍然被不少用戶選擇的攢機,DIY之所以被用戶所選擇,一方面是因為低廉的價格,可以選擇數個具備性價比的產品搭配到一起;而另一方面,DIY過程中的樂趣以及成就感也是其他各種電子產品所不能實現,看著眼前七零八落的配件裝進機箱,不一會兒開機裝機系統裝軟件開始完美運行,是何等的自豪。
智能溫控機箱效果實測
今天我們來一起聊聊針對電腦主機“優化”的一個環節——電腦主機的溫控系統。相信在目前仍堅持使用DIY的臺式機的部分用戶,一定十分看重電腦的散熱環節,同時也希望兼顧整體運行的噪音控制。對于一臺正常運行的主機來說,機箱內部溫度的優化一方面需要看風道的構成,是否形成有效的氣體流動通道,從而加速機箱內部熱量的散去;而兼顧噪音的部分,則需要斟酌打造風道的工具選擇,這其中最需要考慮的就是風扇的部分,以及整體的調控系統。
當你看到“智能”溫控之時,千萬不要被“智能”這兩個字所傳達的想象空間所迷惑,我們本次討論的并不是多么不可思議的玄學,也不是遙不可觸及的什么高科技,而是可以實實在在可以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感受和體驗到的主機溫度自適應調控系統。
DIY之智能溫控解讀
關于智能溫控,由于整個DIY行業發展以各自產品線分散性發展的現狀,并沒有出現針對此概念成型的統一定義。而從實際操作的部分理解,“智能”一詞對應的則是“手動”,可以廣義的定義為:在特定或是預設的條件之下,所應用的設備會自行觸發啟動或是關閉機制,自行適應環境溫度變化,從而達到不經過人為操作,系統自適應運行的目的。
具體到主機里面的智能溫控,大致可以分以一下四類,基于主板的智能溫控、基于散熱器的智能溫控、基于電源的智能溫控,以及基于機箱的智能溫控。但是每個類別的實際操作性也不太一樣,一些需要懂得一些技術術語,并有一些操作難點,比較適合一些具備一定DIY知識和動手能力強的用戶;而另外一些則是“傻瓜式”的智能,可以完全做到即裝即用,非常適用于廣大不具備太高動手能力的用戶。
主板的智能溫控
主板作為各種硬件連接的主體,自然也少不了對各類風扇的支持,而主板的智能溫控系統控制方式非常單一,但是操作起來卻比較復雜。主板的智能溫控通常需要透過BIOS設置完成,通過主板控制芯片對各路溫度的讀取,來達成控制并調節風扇轉速的目的。而進入BIOS設置恐怕不是大多數用戶可以實際操作得了的,即便是現在大多數BIOS都已經可視化。
主板BIOS中設置風扇相關選項
CPU散熱器的智能溫控
我們可以在散熱器產品的介紹當中經常看到“PWM溫控風扇”等專業詞匯,其實PWM溫控風扇雖然具備相應的線路設計,但是依然需要通過與主板的設置(大部分仍需要在BIOS中設置才能實現),才能夠達成隨溫度調整不同風扇轉速,從而進一步降低處理器散熱器風扇的噪音。
通常4pin接頭的風扇被定義為PWM溫控風扇
PWM溫控風扇調速依然需要通過主板設置才能實現
電源的智能溫控
接下來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另一個經常被冤枉的噪音來源——電源是怎樣實現對風扇智能溫控的。雖然我們目前已經可以看到一些基于Fanless(無風扇)設計的電源產品,但對于大多數市售電源來說,電源風扇的重要性不只是電源穩定運行的保障那么簡單,良好的散熱性能更可以進一步提高電源的轉換效率。
通常來講,具備智能溫控技術的電源都會在內部以單獨的智控PCB小卡或是相應的芯片來實現,而一樣會有相應的溫度探頭對散熱片進行溫度讀取作為控制信號的來源。只是在不同的電源中,風扇的產品各不相同,因而轉速以及由此生成的噪音水平也各不相同。
智控風扇PCB板
機箱的智能溫控
關于機箱的智能溫控技術,雖然十幾年一直不斷有廠商相繼發布相應的產品,但是能夠在市場中引起轟動效應,從而導致其它廠商大面積跟隨的則少之又少。但近一兩年,隨著DIY用戶越來越對功能化的機箱要求越來越多,部分廠商還是看到了這部分市場的具體需求,從新推出相應概念的機箱產品,例如游戲悍將的特工系列產品。
游戲悍將 特工 機箱溫度顯示面板
4Pin供電線、風扇供電線及溫度探測頭
關于特工機箱智能溫控功能的測試,用戶可以點擊《智能溫控更實用 評游戲悍將特工3機箱》查看當時的測試和編輯評價。
具備智能溫控功能的 智游T600機箱
近日本站又收到另外一家廠商——金美達送測的智游系列機箱,本次測試的產品型號為智游T600,同樣具備智能溫控功能,接下來我們就會對這款產品的智能溫控部分進行解讀并展開詳盡測試。
智游機箱智控原理解析
智游T600是金美達近期主力推廣的機箱產品,機箱的架構也是時下比較主流的中塔架構,下置電源設計,側板凸包處理,預留一定的空間可以實現走背線功能。光驅擴展位一側,將支持固態硬盤SSD的檔位中置,為長顯卡的植入留出了更多的空間。
智能溫度控制器后置機箱的左上角,即位于后置8cm風扇上方的出風口處,支持擴展最多實現4個風扇的控制。
智能溫控器安裝在機箱左上角出風口處
根據廠商給具的相關資料顯示,智能溫度控制器由大4pin實現供電,內部元件由功率放大管、電阻元件和溫度探頭這幾個組成部分,其中4個風扇統一由其中1個探頭控制,而另外三個則從由探頭探知的溫度控制三色LED燈顯示。當系統默認狀態啟動時,LED燈為藍色,而隨著機箱內部溫度的變化,還會經歷由藍變綠,再由綠變紅的一個過程,同時連接的風扇轉速也會不斷提高。
智能溫度控制器
供電接口和支持4個風扇擴展
可以變色的LED燈
專利號:201320531025.5
內部電路拆解
可以看到,智游T600機箱所附帶的智能溫控器原理也較為簡單,基本上與電源內部的溫控原理一致,而且實現起來也“傻瓜化”,無須有任何DIY技巧和門檻,安裝好供電接口,連接好相應的風扇即可,更適用于廣大入門級的用戶使用,從而達到機箱風扇(最多4個)實現隨溫度變化自動控制調節轉速的功能。
在實際測試階段,我們借助恒溫恒濕箱專門針對智能溫控器進行了測試,在電源短接通電之后,我們將智能溫控器點亮,并同時不斷設定和調節恒溫箱的溫度逐步升高,并在溫度升高過程中,反復記錄不同溫度點,錄得的風扇轉速的變化。
恒溫恒濕箱
測試過程中LED燈出現的變化
為了保證更能有效直觀的體驗到隨溫度風扇的變化,我們首先將溫度的記錄點從30度開始以每2度為檔逐步提升至50度,在這其中觀察LED燈顏色的變化以及所連接風扇轉速的變化。而為了保證風扇轉速的直觀性,我們選用了兩款不同轉速級別的風扇,一款為最高1550轉的12cm風扇,另外一個為最高880轉速的14cm風扇。
經過反復測試相應的溫度,并記錄溫度點對應的風扇轉速,最終的測試數據展示如下:
測試數據圖
測試數據及結果說明如下:
一、LED燈光的變化。在全封閉環境之下的恒溫箱中,智能溫控器在機器設定溫度在31度之后開始由藍色轉綠,而在31度至41度之間,一直保持在綠燈狀態,直到設定溫度超過41度之后,LED燈由綠轉紅。
二、風扇轉速的變化。從反復測量并校正的轉速數據來看,兩款風扇的轉速隨著溫度的不斷升高,呈現線性增長趨勢。而在溫度在42度以后,同時LED燈長期保持紅色狀態之下,兩款轉速不同的風扇,轉速已經十分接近各自的最高轉速。
通過本次測試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智能溫控器對環境溫度的變化可以持續感知,并體現在LED燈光的變化,以及連接風扇轉速的線性增長上。
效果解析及文章總結
通過本文開篇的分析和解讀,其實可以看到在目前的DIY市場并不缺乏可以實現控制風扇的方式和方案,但是不同的方案一定具備各種各樣的門檻和限制。最簡單的方式是,購買風扇調速器套件,并安裝在機箱當中,但是需要手動去開啟,并非本文所探討的“智能”的方式。
而在各種以溫度控制的方案當中,通過主板BIOS的設定來達成溫控,使得連接在主板上的風扇隨著溫度變化而改變轉速,卻有著較高的門檻,特別是對于那些從來不太喜歡調校電腦以及進入BIOS設置的人來說,這項工作恐怕具有相當的難度。
對于更多的入門級消費者和用戶來講,無須更多動手環節的“傻瓜式”產品更適合他們,一如本文測試的產品,只需用戶做到給智能溫度控制器供電,同時連接機箱上的各個風扇就可以實現。而且即便是在嚴苛的全封閉恒溫箱的測試環境之中表現來看,所展現的不同溫度之下的控制力也效果明顯,從風扇轉速線性的變化即可證明。
智能是目前電子產品的趨勢,機箱的智能設計可以為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體驗,而選擇什么樣的智能控制就要根據消費者自己的需求了。
司宇
日本五十鈴輕卡作為中國輕卡的鼻祖,一直是中國輕卡的模仿對象,在輕卡上的造詣非比尋常。其經典的傳奇輕卡車型ELF(精靈)更是遍布亞洲各地,在國際上擁有極高的聲譽。
雖然五十鈴輕卡在國內的調子比較高(車型導入到慶鈴),價格極度的不親民,但其良好的燃油經濟性和可靠的質量,在用戶心中是封為神一樣的存在。
自1959年第一代ELF推出以來,ELF輕卡已歷經了61年的歷史,到目前為止,全球累計銷量已突破了300多萬,成為五十鈴的最經典車型。本篇文章,筆者將會和卡友們一起領略原汁原味的日本五十輕卡ELF。
ELF的最新一代造型在2006年推出,為第六代ELF精靈。經典的籠式結構造型,相比之前的造型更加立體,整體看上去非常協調,被行業內稱作為典型的五十鈴風范。
ELF的駕駛室寬度有三種尺寸,分別為窄體1695mm、中體1770mm和寬體1995mm。
1695mm寬度的駕駛室與國內的小卡駕駛室尺寸差不多;而中體1770mm和寬體1995mm相比國內的要略小,國內輕卡中體駕駛室一般在1880mm左右,而寬度駕駛室一般在2050mm左右。
不過雖然稍少點,但在空間上對乘員沒啥影響。且考慮到日本的狹窄路面,這個尺寸更適合日本的道路工況。
同時除單排的車型外,也可以選擇雙排的車型,相比國內的輕卡少了排半駕駛室。這也是國內輕卡在此五十鈴基礎上,為適應國內用戶需求,單獨擴展出的另一種駕駛室。
ELF的最新一代造型自2006年推出,一經推出,引領中國輕卡駕駛室新潮流,各大國內輕卡車企競相模仿,如江鈴、江淮、福田、一汽的輕卡都能看到五十鈴輕卡ELF的影子。可謂影響力之大。
雖然外觀造型上一直是國內輕卡的模仿對象。但在內飾上,整個造型看起來相比國內的輕卡相對老舊很多,國內輕卡更時尚且科技感強,更加貼合用戶年輕化的趨勢。
五十鈴ELF內飾
日本五十鈴輕卡內飾和國內輕卡主要差異點在于:
(1)大尺寸觸摸中控大屏:國內輕卡的中控基本上都已經標配上了大尺寸觸摸大屏,車聯網系統已經玩的很轉了,并且還都可以進行語音操作控制。
尤其是純電動的輕卡的發展,輕卡的智能化配置越來越多的在輕卡上體現。而五十鈴ELF輕卡還是傳統的收音機,可選裝的配置就是加一個導航(價格在8000以上人民幣),落后不少。
五十鈴ELF可選裝導航配置
(2)一鍵啟動:國內輕卡的高端配置上都會把一鍵啟動作為其賣點,一鍵啟動相比還需要插鑰匙啟動車輛確實方便不少。而五十鈴雖然也是配備了遙控鑰匙,但在鑰匙孔上安裝了一個旋轉開關,只需轉動開關即可啟動發動機,無需掏出機械鑰匙。
好吧,這也算是五十鈴基于用戶需求的一種創新吧,不過這波騷操作估計也只有五十鈴攻城獅們能想到了。就想問五十鈴的攻城獅們,車這么貴,能不能換成一鍵啟動這樣更高端的配置啊。
(3)座椅:一是五十鈴只有編織座椅,無皮座椅可選;二是主駕座椅無減震裝置。而國內輕卡的座椅配置已經做到了非常多樣化了,皮座椅、氣囊減震座椅、機械減震座椅是應有盡有。
某國內品牌輕卡的氣囊減震座椅
不過,五十鈴ELF的座椅人機工程也是做得比較好的,座椅前后滑動量為216mm,傾斜角度調節為18.5°,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高和體重來調節更理想的駕駛姿勢。
(4)多功能方向盤:國內輕卡高端配置基本已配備了多功能方向盤,但五十鈴似乎在日本比較保守,方向盤仍然是不帶按鍵的,便利性大大的降低。
同時,方向盤造型比較老舊,在2020年的今天,這種方向盤已經顯得格格不入。也許是五十鈴為了追求成本最低化吧。
(5)組合儀表:日本五十鈴ELF還是傳統的段位式儀表,雖然在車輛各種信息的顯示上沒啥問題,但相對于國內輕卡的液晶儀表,在檔次上相差了一大截,顯然五十鈴在中國的輕卡一定得適應中國的用戶具體需求進行適應性改進才能更適合中國市場。
日本五十鈴輕卡ELF組合儀表
國內某輕卡品牌
駕駛室懸置系統為液壓懸置,可以有效吸收振動,創造了出色的乘坐舒適性。
總的來說,國內輕卡的內飾走在了前面,更注重科技感,吸引新一代年輕用戶。而五十鈴作為全球輕卡的老大,確實在這方面需要與時俱進,不然就會被時代給淘汰。
在發動機方面,可以說是五十鈴的代名詞,廣大用戶給五十鈴輕卡的典型標簽就是省油、可靠、安全和噪音小。
ELF采用了最新的排量為3L的4JZ1柴油發動機(DOHC發動機,雙頂置式凸輪軸),4JZ1發動機采用電裝(DENSO)的“i-ART技術”(自動噴油精確度補償技術),加上采用尿素SCR后處理系統,達到了世界上最嚴格的2016年廢氣法規和燃油效率。
4JZ1發動機有兩種型號,4JZ1-TCS和4JZ1-TCH。(1)4JZ1-TCS發動機的額定功率為110kW(150PS),額定扭矩為375N.m;(2)4JZ1-TCH的額定功率為129kW(175PS),額定扭矩為430N.m;國內主流輕卡的發動機的動力水平基本和4JZ1一致。
排放技術上,采用DPD +尿素SCR(DPD:柴油顆粒除臭劑;SCR:選擇性催化還原),可以有效的減少PM和NOx的排放。通過將DPD放置在靠近發動機主體的位置,可以提高流入的廢氣的溫度,并且可以減少煙灰的堵塞和積聚。
4JZ1的節油、可靠和安全得益于五十鈴的發動機先進技術:
(1)ECONO模式:它會在高轉速范圍內自動切斷多余的發動機扭矩,并抑制不必要的馬力產生。另外,它自動控制燃油噴射量以抑制過度加速,并有助于節油行駛。
(2)怠速停止:車輛停止時,發動機會自動停止,從而消除了不必要的空轉。它還有助于減少廢氣,節省燃料并防止車輛停車時產生噪音。
(3)電控無級變速渦輪:通過改變渦輪機的入口面積,可以在低到寬的旋轉范圍內實現高效的渦輪效果。它有助于改善低速扭矩,加速和燃油效率。
不得不說,發動機是五十鈴的核心。
ELF的前懸架形式為獨立懸架,有兩種形式可選。國內的輕卡前懸架采用獨立懸架比較少,主要也是出于成本的考慮。
一種前懸架為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左右輪獨立吸收沖擊。下臂與機架和減震器之間的螺旋彈簧可提供自然的阻尼特性,從而實現出色的行駛穩定性和舒適的乘坐體驗。
另一種前懸架,五十鈴稱之為輕便獨立懸架,采用橫向葉片懸掛實現了減輕重量,確保了高的軋輥剛度。通過減少前傾和俯仰,實現出色的操縱穩定性和平順的乘坐舒適性。通過改善輪胎轉彎角度,最小轉彎半徑也已縮短。
ELF的后懸架為鋼板彈簧,出色的剛性和耐用性的懸架可以牢固地支撐后橋上的負載。它在裝載時確保行駛穩定性,在空車時吸收振動。
安全方面,由于ELF輕卡通常在市區等低速區域運行,行人和自行車較多,為避免事故,ELF輕卡采用了對行人和自行車具有出色檢測能力的立體攝像機。
就像人眼一樣,左右兩個攝像頭可以從三個維度捕獲車輛前方的障礙物。它可以在白天或夜晚行駛時迅速檢測到前方的車輛,行人,自行車,障礙物等。
五十鈴輕卡ELF配備了多項安全配置,相比國內輕卡在安全配置上要先進許多。
1、車距警告
立體攝像機在行駛時會檢測到車輛/行人/自行車/車輛前方障礙物的距離和相對速度,如果系統確定存在碰撞危險,則會啟動警報和緊急制動器以防止碰撞造成的損壞。幫助“緩解”或“避免”碰撞。
2、車道偏離警告(LDWS)
如果系統在行駛時通過立體攝像機識別出車道,并且系統確定車輛偏離了車道,則聲音警報和多信息顯示將向您發出警告(激活轉向信號時不會發出警報)。(以60 km / h或更高的車速行駛。)
3、油門防誤踩功能
起動車輛時,誤認油門為制動器,為防止事故,立體攝像機會檢測到您前方的車輛/障礙物等,如果過度踩下油門踏板,則會暫時切斷發動機的輸出并抑制突然加速。
4、領先的車輛啟動通知功能
有助于防止停車后重新啟動時的延誤。
如果在由于交通擁堵,等待信號燈導致車輛停在前車之后的情況下,即使前車已經行駛了在一定距離內本車仍未起步,則會顯示警報聲和多信息顯示以提醒車輛可以繼續行駛了。
5、電子車輛姿態控制系統“IESC”
有助于避免打滑和翻倒等風險。
傳感器檢測駕駛員的操作狀態和車輛行為,并在確定車輛不穩定姿勢導致打滑或側翻時發出警報,同時控制發動機和制動器以防止事故發生。
總的來說,日本五十鈴輕卡ELF在發動機方面、底盤方面和安全方面是狠下功夫,相對于國內輕卡仍然是處于領先地位,而用戶在用車方面最最關心的當然也是在經濟性和可靠性,而發動機和底盤的性能決定了車的這兩方面的優勢。這也是五十鈴輕卡ELF在全球暢銷至今的最大的籌碼。(文/卡家號:卡車遇上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