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1000,搞定一臺筆記本電腦,還要能正常使用,雖說捉襟見肘,但是也未嘗不可一試。這個價位基本不能考慮新的新的機器了,正常的牌子壓根不會出這么便宜的筆記本,如果你能買到,那基本上是一些小廠,拿公版的模具拼湊的,還不如來個二手。
NEC的VKT16B是性價比較高的選擇,12.5寸,處理器有i5-8250u和i5-8265u的,8G內存,硬盤從128-1T的都有,價格在700-1000之間,需要注意的缺點有兩個,一是較多的版本是1366*768分辨率的屏幕,二是短空格,這個其實習慣了也就沒有區別了。這款電腦用來日常辦公使用時完全沒有問題的,八代i5的性能完全能夠勝任。還有就是支持TYPE-C的充電,出門可以少帶一個充電器,就更加方便了。
VKT16也有15寸大屏的,但是768p的分辨率看起來都是顆粒,目前戴爾的成就Vostro 3583的二手本可以去淘一淘,15.6寸1080p的屏幕,8+256的價格不到1000,有數字鍵盤,兩個內存槽可擴容,硬盤位也有兩個,一個nvme,一個sata,所以擴容還是比較方便的。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圓口充電,沒有typc。
東芝X30Ti5 8250U,8G RAM+256G硬盤, 13.3寸的1080p屏幕,wacom壓感屏哦,二合一筆記本,也可以當平板用。缺點是這款機子存量不多,比較難找,二合一的本子也不好用想著升級了,配合wacom協議的筆倒是可以。
看成色定價格,mac book2017 8G+128G的存儲配置,處理器是intel i5 5350u,屏幕是13.3寸的1440x900的分辨率,配置上來說肯定是比不上樓上的那些,除了硬盤,內存這也沒辦法擴,但是人家是MAC,去星巴克拿出來都倍有面,而且現在用起來也是流暢不卡,就看自己的取舍了。
這個價位也不是做不到,神舟就有。這款神舟優雅X4 D2某多多百億補貼+券后的極致價格能做到999。
配置上來說,英特爾賽揚5035U的處理器,19年4季度出的雙核雙線程,16G的DDR4內存,硬盤是256G固態,14寸1080p的IPS屏幕。這臺機器用來輕度辦公,瀏覽網頁,看看視頻也能應付的過來。外觀上看三面金屬,質感也還不錯。當然性價比你自己衡量,但畢竟人家是個新的。其他的小品牌,真心就不推薦了。
蹭許久后,我終于在春節前夕鼓足勇氣,買了一臺ThinkPad X1 nano。
想買的原因很簡單,它是TP歷史上最輕的筆記本電腦,僅憑這一點就足夠讓我好奇了。
但最輕薄的代價是,它僅有兩個雷電4接口,缺少了ThinkPad引以為傲的接口擴展性。
那么這臺電腦的實測表現究竟如何呢?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ThinkPad X1 Nano
機身左側
機身右側
它的配置如下:
i5-1130G7 處理器
16GB 4266MHz 內存
512GB 固態硬盤
13英寸 2160*1350分辨率 100%sRGB色域 IPS屏
電池容量 48Wh
厚 13.9~ 16.1mm
機身重 901g
適配器重 301g
目前售價9999元
它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
1,A面碳纖維復合材質,整機重量僅901g
2,屏幕素質不錯,16:10比例+高亮度
3,三年售后+全球聯保+意外數據拯救
售后細則建議參考官方網站
缺點!
1,接口種類單一,僅有兩個雷電4
2,唯一出風口在右側,用鼠標時熱風會吹到手
3,高負載時,鍵盤熱感面積較大
【升級建議】
這臺筆記本電腦拆機并不難,卸下D殼的螺絲后即可輕松取下后蓋。
雙通道16GB LPDDR4x 4266MHz內存能滿足大部分用途的需求,內存為板載無法更換。
測試機的固態硬盤容量為512GB,型號為西部數據SN530,M.2 2242規格,支持PCIe3.0×4和NVMe,如有需要可升級至最高1TB。
【購買建議】
1,對便攜使用有非常高的要求
2,對屏幕素質有一定要求
3,能接受轉接接口的用戶
ThinkPad X1 Nano最大的特點是輕薄,裸機實測僅901g,比標稱的907g還輕點兒,反倒是301g的適配器顯得重了。
屏幕方面,這款16:10比例的屏幕亮度達到450nit,實測色域容積為99.4%sRGB,色域覆蓋為95.5%sRGB,平均ΔE為1.1,最大ΔE為2.22,商務使用足夠優秀。
續航方面,它的PCmark10續航測試成績為13小時31分鐘。
噪音方面,它的滿載人位分貝值為38.2dB,僅略高于環境噪音。
身為ThinkPad旗下的商務本,這臺超輕筆記本依舊通過了MIL-STD-810H測試,包含了高濕度、高低溫、灰塵、震動、機械沖擊、高海拔等等項目,所以堅固性也不必擔心。
這臺電腦的i5標配版卡在9999元,如果上i7-1160G7處理器需要+1000元,性價比太低。
所以如果你想體驗一下超輕便ThinkPad,那么這臺電腦可以考慮一下,加錢甚至還能配備5G網絡服務。
但如果你很在意接口擴展性,那么這款電腦并不適合你。
【豬王的良心結語】
上圖是的拆機實拍圖,單風扇單熱管的組合,熱管從機身中部延伸至側邊,這種“老設計”竟然出現在了新模具上,很有意思。
室溫25.9℃
反射率1.0
BIOS版本:N2TET58W(1.36)
針對無獨顯的輕薄本,我們使用負載較低的Stress CPU進行壓力測試。
在滿載狀態下,CPU溫度最高81℃,穩定在76℃,功耗15W,頻率維持在3.4GHz,已經達到1130G7的全核最大頻率。
注意到此時的PL1為40W,為了確認這臺機器的性能調較方式,我使用了壓力更高的Stress FPU進行測試。
此時機器頂著溫度墻跑,功耗約22W,直到3分半左右,DPTF介入并將功耗限制到19W,同時緩慢下降,隨后由于溫度下降,PL1緩緩上漲,如此往復。
最終CPU在16W~18W附近波動。
左滑看背面溫度
機身背面溫度
表面溫度如上圖所示,鍵盤鍵帽最高39℃出現在鍵盤數字鍵區域,WASD鍵為37.7℃,方向鍵33.2℃。左腕托溫度為28.6℃,背面中心點36.1℃。
總的來說,ThinkPad X1 nano的散熱表現中規中矩,身為商務本,我們不應苛求激進的性能釋放,所以這臺電腦的核心溫度與功耗都是正常的。
但由于熱管直穿機身,導致高負載下鍵盤多數位置有熱感,幸好整體溫度不高,否則會很影響使用體驗。
之前我就不止一次說過,輕薄本發展愈發極端,旗艦級產品都開始學蘋果閹割接口種類了,曾經ThinkPad是“學院派”的堅定擁護者,如今也開始采用純Type-C配置了,所以C口普及是大勢所趨,就連商務本也不能免俗。
近年來,ThinkPad X1系列搞了不少騷操作,例如折疊屏的X1 Fold、高性能的X1 Extreme、二合一的X1 Tablet,可以看出ThinkPad是一個積極研發的品牌。
之前在CES上,ThinkPad還公布了X1 Titanium YOGA,是一款鈦合金材質的翻轉本,僅11.5mm厚+1.15kg重,希望能盡快在國內上市,我也等不及想看TP的最新騷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