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包頭2月27日電 題:一封感謝信道出十年民警情
作者 烏婭娜
26日,家住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昆都侖區的邢大爺帶著一封感謝信,一早來到市公安局。他要感謝的,是昆都侖區西水泉派出所56歲的老民警張秉財。
這一封信的背后,是張秉財與這家人十年的濃濃情誼。
邢大爺的兒子邢某愛喝酒,且酒后生事,因此還離了婚。
2002年初,邢大爺的兒子邢某酒后再次前往前妻陳某娘家鬧事,不勝其煩的陳某哥哥陳某某與其發生口角后將其打傷,隨后因為害怕擔責潛逃。邢大爺一來對自己兒子不成器表示憤懣,同時也對打人者躲起來的行為表示不滿。
從2002年至2007年五年間在陳某娘家“蹲點”陳某某,想要當面討個說法。五年來,打人者陳某某也是有家不敢回,有苦說不出。
圖為張秉財工作瞬間。包頭公安部門供圖
2007年7月,民警張秉財聽說這件事情后,決定幫助他們解決這個沉積已久的矛盾。在張秉財的調節下,邢大爺與“親家”開始了事情發生以來第一次平心靜氣的深入交流。
“給我感觸最深的,是邢某當時十一歲的女兒欣欣(化名)第一次見到警察時驚恐、憤恨又矛盾的眼神,她認為我是他爺爺叫過來來抓他舅舅的,是壞人!”張秉財回憶說。
“當時心里只有一個想法,為了孩子,我也得把這個事情處理好,要不影響孩子以后的成長怎么辦?”張秉財感嘆道。
經過張秉財半年的勸導和調解,雙方在2008年元月達成調解協議,陳某某賠償邢某人民幣5000元,邢某諒解陳某某行為。調解之后,邢大爺將兒子獲得的5000元賠償如數交到了“欣欣”手中。
事情解決之后,張秉財把注意力放在了“欣欣”身上,希望孩子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因此,張秉財成為了兩家人心目中的親人,特別是欣欣最信賴的“親人”,她喜歡找“警察張大爺”聊天,交流成長的感悟。
2012年初,“欣欣”無意間說出爺爺給哥哥買了一臺電腦,羨慕落寞的表情深深刺痛了張秉財,早已把她當做親生女兒的張秉財當即回家和兒子商量,將兒子剛買不久的二手臺式電腦送給欣欣。從小便了解欣欣遭遇的兒子二話不說立即同意,第二天便和父親一起將電腦搬到了欣欣姥姥家,組裝完成并手把手教會欣欣基本操作。臨走前,張秉財還與欣欣約定成為小秘密,目的是不想讓家人多心。
張秉財始終關注欣欣的成長。2016年,欣欣不負眾望,以遠超一本線成績成功去往大連某高校學習自己向往已久的旅游專業,而在愛好之余,她聽從張秉財的建議,主動選修法律專業作為自己的第二專業,希望以法律途徑去幫助像自己一樣的孩子們。
今年,已經是大二的欣欣今年回家第一句話就是,我要去給我“警察張大爺”拜個年,就向走親戚那樣。
邢大爺激動地對張秉財說:“張警官為我們家操了十年心,我也要用我最大的努力,讓大家知道身邊有這么一個老百姓的貼心人,暖心人,更是親人。”(完)
說西安交大取消了英語四六級考試與學位掛鉤的政策,甚感欣慰,因為以后與我家孩子競爭的人變少了。反正英語我們是要學的。最好別人都別學。物以稀為貴嘛。
人怎樣獲得幸福?有人說是精神的安寧、物質的豐富、人際的和諧。就這三點來講,學不學英語都可以,關鍵取決于個人的生活環境。
井底的青蛙也能獲得精神安寧。它可以靜聽跌落井水上的雨聲,閑看井壁上劃過的光影。物質它也絕不會缺的。腐物滋養的各類蠕蟲害蠱,恰是它的美味。而潮濕陰暗的井底恰是它最喜歡的家居。至于和諧的關系,就更不用擔心啦。那里壓根就沒幾個同類。我自獨享,何其逍遙!
但是,但是,還有其他途徑獲得幸福,比如探索。新世界帶給我們的滿足感,是人類作為頂級物種所獨有的。這是造物主植入我們體內的基因,好讓我們從其他物種脫穎而出。
牛頓探索自然的原理,馬斯克探索頭頂的星空。大部分普通人,探索致富的途徑。這都是為人類做貢獻。普通人的財富探索是在為個人謀生存和發展。而個人也是人類。
牛頓、馬斯克之類的天才畢竟是絕少數。他們探索的是未知世界。我們普通人要探索的,是別人走過的成功之路。
我們的成功之路,必然在更大的世界里。因為在一個單一封閉的世界里,既無探索的必要,也無探索的可能。恰如井底的青蛙,它出生不久,就會了解井底每一個石縫里的世界。那里,再不會有任何新奇發生。
更大的世界在哪里?在國門之外。工業革命之后的200多年,創造的財富遠超過去全人類創造的總和,不論是精神的、物質的、還是社會的。
我們從小到大苦學的,除了最基本的生存通識,其實都不過是這200多年間創造的東西。不論是自然科學的牛頓,還是社會科學的馬克思。我們都在學習別人已經發現的東西。
這些東西,讓我們實話實說,全部來自西方。
我用“全部”這個詞可能略有夸張了。如果你賣家具時宣稱:“我這里全部是實木的”。而買家發現確實如此,只是在家具的邊角偶有塑料包邊時,那她也一定認可你的話。
學習西方不是恥辱,因為西方文明也是人類文明。畢竟我們也曾是人類文明的中心,讓人“萬國來朝”。學習別人已發現的東西,更不是恥辱。因為天才為人類擴展出的未知疆域,要靠普通人來鞏固。
做保潔的阿姨需要學英語嗎?不需要。但是西交大的學生需要嗎?我覺得需要。
相比保潔阿姨,西交大的學生是推動人類文明的更重要力量。
我相信,即便西交大取消英語與學位掛鉤,學生們還是會學英語。學校也還會有其他方面的英語學習要求。只是西安交大,這個中國常春藤的百年名校,做這樣的決定,更多展示了一個態度,
一個妥協的態度。
但凡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文明是會倒退的。有時是10年,有時是百年。阻止倒退,首先就是態度。
如開篇所說,于私來講,大家都不學英語才好。因為我會學,我的孩子也會學。我們將來的競爭會更小。
但在我欣欣然合上電腦前,腦海里突然象針扎了一下:我是不是又想簡單了?英語的地位可能不會有絲毫的撼動,只是大家學習的成本會大幅上升而已。
哎,只能做好苦卷的準備了。
者|知潮
編輯|原野
微信公眾號:略大參考(ID:hyzibenlun)
“這不是我小時候玩過的嗎。”
當看到央視3·15晚會《圍堵校園的抽獎陷阱》時,95后女孩欣欣感慨道。類似的“穿越感”也出現在不少年輕人的討論中,比如電腦下載時的捆綁安裝、個人信息泄漏導致的沒完沒了的騷擾電話,以及,讓幾家電商平臺紛紛下架老壇酸菜類產品的“土坑酸菜”,都是存在多年、頗具時代感的套路。
但這些熟悉的“配方”,就像打不死的蟑螂,隱藏在各個行業里,生生不息。有些還“與時俱進”保持迭代,有些就是換湯不換藥,保持著“一招鮮吃遍天”的多年自信。反正,韭菜一茬又一茬地長,割完這一茬,永遠還有下一茬。
在吃準了人性弱點的灰色甚至黑色產業帶里,創新似乎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
《圍堵校園的抽獎陷阱》節目中,小學生們圍在文具店門口,一邊哼著“好運來”,一邊自言自語:“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他們購買的是一種抽獎玩具,價格在一元左右,打開后的獎品各不相同,有的是價值不等的玩具,有的直接以現金作為獎品。
據央視記者實測,在一種金蛋抽獎玩具中,66枚金蛋打開后,僅7枚有現金獎勵,總金額不過15元,商家還可以自己控制中獎概率,調成更高或者更低。
此外,還有一種“集郵類”玩具,集齊全套卡片即可獲得50元現金獎勵,但記者購買測試后發現,每一種中獎組合都缺少一張卡片,基本不可能兌現獎勵。
種種套路似曾相識。央視3·15晚會勾起了欣欣的童年回憶,“太熟悉了!”
欣欣老家在東北,在她的印象里,2007年左右,班級里流行過一種叫“水滸兵器”的集郵類玩具。這種玩具需要購買一本集郵冊,并集齊水滸108將的兵器。集齊所有兵器后,就可以兌換100元現金。
兵器的獲得方式就相當于現在的“開盲盒”。花5毛錢買玩具,打開包裝后,有時可以獲得隨機的兵器,有時是糖果——在“盲盒”這個概念上,黑心商家領先了泡泡瑪特十年。
為了100元的“巨款”,以及開獎的樂趣,當時候,欣欣班里的同學們幾乎人手一本集郵冊,每天放學,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奔向小學門口的小賣部和地攤。
不過隨著收集冊越來越滿,同學們漸漸發現了不對勁:“朝陽刀”和“龍鱗槍”這兩款兵器基本無法獲得,到最后,幾乎所有人的收集冊都只缺這兩款兵器。
直到這種收集玩具退出市場,欣欣和她的朋友里,也沒有人成功領到100元。
東北人大黑曾經做過抽獎的生意。2008年,他從部隊復員,等待工作安頓的期間,就在小學門口臨時擺攤,干了一段時間賣獎券的生意。
每天中午,他的小攤前都會圍十幾個小學生,上百張獎券,不到十分鐘就能售罄。他很快發現其中的套路:“每盒獎券的前兩張,固定是五塊錢的大獎,剩下幾十張都是只有零星的1元小獎。所以放不放那五塊錢,其實是我自己說了算。”
相比成年消費者,小學生面對消費套路的辨別力差,成癮性也更強。更可怕的是,這類開盲盒、開獎券的玩法,其實帶有賭博色彩:用一定的賭注,通過拼運氣而不是付出勞動,換取更好的收益。
正因為如此,上海市在今年1月出臺規定,要求盲盒經營者不得向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向8周歲以上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商品時,應通過線上線下等不同方式確認監護人同意。
顯然,盤踞在小學學校門口的這些“開獎”生意,規避了“盲盒”的身份,也躲開了這條監管的限制。
在昨天晚會中被曝光的“捆綁安裝”,也是“老古董”一般的存在。
據3·15晚會曝光,在目前主流的下載網站中,捆綁安裝已經成為常態。央視記者測試了多家主流下載網站的“加速下載”方式,在完成目標應用的安裝后,電腦都被捆綁安裝了其他多款無關應用。在其中一次測試中,記者的電腦桌面竟然多出了六個圖標。
央視記者探訪了從事下載業務的百助公司,一位員工向央視透露,所謂的“加速下載”和普通下載速度一致,只是一種商業化標識。另一位員工則直白地說道:“(如果不做捆綁軟件)要不怎么掙錢呢?”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現在的PC端下載網站都是這樣。”
在每條捆綁下載中,百助公司能收到0.3元到1.8元不等的傭金。足夠大的體量,它賺得盆滿缽滿,年營收超過12億元。
“人在江湖走,哪有不濕鞋”,在北京從事互聯網工作的宋柯已經具備了熟練的“防濕鞋”技能。比如,識別會帶來捆綁安裝的圖標、手動操作取消捆綁安裝的選項。
2012年移動互聯網逐漸成為主流后,缺流量的PC網站,在捆綁安裝的事情上,就顯得越發沒有底線了。在電腦多次被安裝全家桶后,宋柯如今在下載軟件時,猶如走鋼絲一般小心:要使用下載器的一律不下載、反復確認下載鏈接是否正確、仔細檢查安裝過程中的勾選選項。
但并非人人都有這樣的技能。
宋柯的父親,是20年的老網民了。但每次兒子寒暑假回家,他給兒子安排的第一件事,總是卸載布滿桌面的無用軟件。兒子每次都會展示那些隱秘的勾選界面,他每次都感慨,“怪不到我沒看見”,但等到下次操作時,依然上當。
如果說iOS用戶是溫室中的花朵,那么PC用戶就是行走江湖的俠客,而缺乏江湖經驗的人在這片險惡之地中無異于任人宰割。
欣欣也有類似的困惑。上大學后,她擁有了屬于自己的電腦,但很快,她的電腦桌面和牛皮癬一樣:到處都是垃圾軟件的圖標、瀏覽器主頁被篡改、右下角不時彈出黃色彈窗。
男友曾經花了整整一天,為她卸載軟件,清理系統,但瀏覽器的流氓主頁和右下角的彈窗依然無法清除。直到三年后的今天,欣欣的電腦依然被時不時的彈窗困擾著。
事實上,參與捆綁安裝的不止有下載網站。
百度、騰訊、360等大廠的也是捆綁安裝的“慣犯”。用戶在下載其中一款軟件后,往往就會被捆綁安裝上該廠商的其他軟件。
許多PC用戶至今還對各品牌的“全家桶”印象深刻。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百度全家桶”,該詞匯曾在2015年登頂微博熱搜榜。許多用戶只是想下載百度云,卻發現電腦里多了百度衛士、百度工具欄、百度瀏覽器、百度輸入法、百度影音等百度全套產品。
在百度旗下產品“百度經驗”中,甚至還有如何卸掉百度全家桶的教程。
在捆綁安裝上,大廠們誰也不比誰更良心。騰訊、360也都有自己的全家桶,且都廣受用戶詬病。
比如2014年,360安全衛士上線了攔截捆綁安裝的功能。如此實用的功能卻未能為360帶來好評,許多用戶質疑360自身的捆綁安裝行為。一位貼吧用戶表示:“真是太良心了,只是為啥他自己捆綁的軟件不攔截呢?”在360官方社區中,也有用戶反映360安全衛士的安裝包總是捆綁360軟件小助手。
在互聯網世界里,捆綁安裝的沉疴,真的會因為一次曝光而終結嗎?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
除了抽獎玩具和捆綁安裝,本次3·15晚會曝光的許多行為對人們來說都不陌生。
比如,男運營假裝女主播與粉絲聊天,賺取禮物。在記者偷拍的畫面中,某傳媒機構的辦公室里,一群男運營以女主播的名義向粉絲喊著“老公”,維護粉絲關系,從而讓粉絲送禮物。一位男主播自嘲道:“我真希望全球都是我老公。”
在互聯網的虛擬世界里,“男扮女”的騙局歷史悠久。
“對面叫你老公的可能是一名摳腳大漢”,類似的調侃在B站等中文社區頻頻出現。在三次元世界,男性偽裝女主播詐騙的相關案件也頻繁被媒體報道。
早在2013年,江蘇常熟警方就破獲了一起類似案件。一位男嫌疑人假扮女主播,向被害人提供“裸聊”服務,涉案金額超過500萬。2017年,廈門一男子冒充網絡女主播詐騙,向受害人索要打賞費,受害人人數近百人,涉案金額逾三萬元。
比如,兒童手表泄露兒童個人信息的現象。事實上,這是伴隨著這款產品從誕生到現在的爭議。早在2017年,歐洲消費者聯盟就發出警告,稱很多兒童智能手表存在非常嚴重的安全漏洞,可允許攻擊者追蹤兒童位置并監聽他們的對話。
比如,土坑腌酸菜。或許因為食品安全與大眾的關系度最緊密,這也是昨天曝光的案例中,被最廣泛討論的重點。幾家電商平臺在當晚就下架了相關的產品,統一公司也在隨后發布聲明稱,早與被曝光的酸菜廠終止了合作。而康師傅的股價,在今天開盤后迎來大跌。
但事實上,“土坑腌酸菜”新聞早有報道,這一現象,在湖南、內蒙古、黑龍江等多地都存在。
站在更遠的時間線來看,縱觀歷年3·15的曝光清單,這些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不法行為,其形式不斷變化,但內核終歸是“貪欲”,不顧道德和法律風險,只想用更低的成本,換取更大的經濟利益。
比如個人信息泄露:2013年,部分安卓手機軟件盜取用戶信息,網易郵箱窺視用戶隱私;2016年,公共WIFI盜取個人隱私;2019年,AI智能電話向被泄露信息的用戶撥打騷擾電話、2020年,手機中插件竊取短信等個人信息。
比如偷工減料,以假亂真,真假兩摻:2012年,消防滅火器偷工減料;2014年,烘焙機構使用過期食品原料;2016年,義齒機構使用碎鋼制作義齒;2018年:核桃花生里沒有核桃;2020年,南方海參冒充北方海參,舊襪子做毛巾原料。
比如退費難:2014年,尼康照相機拒絕退貨;2018年,共享單車無法退還押金;2020年,嗨學網難退學費;美容機構拒絕退費;
比如虛假宣傳:2012年,多款膏藥產品虛假宣傳;2020年,趣頭條屢現虛假廣告;2021年,360搜索和UC瀏覽器投放虛假廣告。
.......
事實上,任何一年的3·15晚會都沒有絕對的“新東西”曝出。不法商家們只是不斷地用“新瓶裝舊酒”,一個新的騙局或節省成本的方式便誕生了。因為,人性的弱點也是永恒的。
不論是玩魂斗羅長大的“85后”,還是玩《王者榮耀》長大的“15后”,他們被商家拿捏住的,都是那句“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美好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