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專業、學科、志愿、勵志……那些事兒
關注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與西南財經大學聯合申報的“金融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聯合學士學位項目獲批。
“金融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聯合學士學位是全國率先實施跨校聯合本科學位的創新型項目。該項目是電子科技大學與西南財經大學一流學科強強聯合開設(智能金融與區塊鏈金融 “雙A” 聯合學位實驗班),由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與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共同承辦。
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是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的電訊工程有關專業合并創建而成。
學校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1961年被中共中央確定為七所國防工業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為電子科技大學,1997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211工程”建設的重點大學,2000年由原信息產業部主管劃轉為教育部主管,2001年進入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行列,2017年進入國家建設“世界一流大學”A類高校行列。2019年教育部和四川省簽約共同推進我校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大學之一,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成為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西南財經大學始于1925年創建的上海光華大學。1938年,因抗戰由上海內遷成都,成立光華大學成都分部。1952-1953年,先后匯聚西南地區17所院校的財經系科組建成四川財經學院,是建國之初全國高等院校分區布局的四所財經高校之一。1960年后經歷分設、合并、更名等,于1978年恢復為四川財經學院。1979年由四川省劃歸中國人民銀行主管。1985年更名為西南財經大學。2000年以獨立建設制化轉教育部管理。
采用“1+1+1+1” 培養模式
據了解,項目依托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和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與人工智能的學科優勢,采取優勢專業強強聯合方式,打造“新文科+新工科”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雙方共同建設人工智能和區塊鏈金融相關的系列跨學科課程,力求形成在國內具有引領示范作用的“金融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深度融合的課程體系,共同培養具有跨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金融科技精英。
根據官方信息,該項目采用“1+1+1+1” 方式進行培養:
學生第一學年在學籍所在學校學習;
第二學年集中在電子科技大學學習;
第三學年集中在西南財經大學學習;
第四學年回學籍所在學校學習,在培養過程中,根據課程教學需要,雙方互派教師進行授課。
立足新時代黨和國家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加大“新財經”人才培養力度,大力培養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與經濟管理等學科交叉融合的高端復合型人才。
2020年招生,授予聯合學士學位
根據官方消息,該項目從2020年開始,面向全國部分省份進行招生(在四川省、河北省、山西省、安徽省、重慶市等省/市提前批進行招生)。每年招生60名學生,兩校各招30人。
電子科技大學和西南財經大學都是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在2017年全國學科評估中,成電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與西南財經大學的“金融學”專業都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就這個項目本身,已然是強強聯手。
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評選結果為:A。同時,計算機應用技術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下設有大數據研究中心,在大數據方面的研究也、是全國領先的,學院中還有許多技術精湛的教授。
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的應用經濟學學科的評選結果為:A-。同時,西南財經大學的金融學為國家重點學科。
金融學為西南財經大學的王牌專業之一,該專業學生生源特別好。西南財經大學的金融學對數學學習的要求比較嚴苛,學校有專門的金融實驗室。
畢業生達到電子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金融學”聯合學士學位授予要求的,授予“工學-經濟學”聯合學士學位。并且,品行優良,符合培養方案要求的學生全部享受保研資格!
“新財經”專業人才已脫離單一的學科培養,需要專業的經濟與金融知識+數學+計算機的復合培養,電子科技大學與西南財經大學的聯合培養,使2個學科深度融合。
保研+“雙A”聯合學位
聽上去就很nice有沒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心動呢?
還有還有!
長按掃碼添加我們可愛熱情有耐心的求學小助手,
你的志愿填報疑問它來為你解答!
來源:綜合自電子科大本科招生、西南財經大學官網、電子科技大學官網等
七月高溫警告!今年高考到底能不能開空調?官方回應了
今天本應是高考結束!清華北大放出邀請,網友:是心動啊…
既然做直播能成功, 為什么還要努力高考?令人深思......
果說現代辦公環境有什么一定不能少的東西的話,那一定是電腦,一款高性能的電腦很大程度上能讓上班族的工作事半功倍,然而現如今隨著數字辦公的不斷深入和延續,對電腦的需求也越來越精細化,近兩年疫情的影響讓越來越多企業認識到了降本增效的重要性,辦公環境成本的居高不下導致員工的工位可用空間也在不斷壓縮,傳統臺式機顯然只會讓有限的空間更加捉襟見肘,企業和員工都需要有效節省桌面空間的設備,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高度整合零部件,自帶屏幕且外觀重新設計,擁有良好品牌背書和完善售后服務的一體機產品,無疑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例如我最近在用的聯想ThinkCentre neo S760,就是一款性能強勁,運行穩定,顏值高,且能極大節省桌面空間的一體機產品。
作為一款聚焦高性能的辦公的一體機,聯想ThinkCentre neo S760面向的人群主要是重度數據庫用戶,也就是從事金融、數據分析處理、財務會計等崗位的專業人士,這部分人群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視頻等內容,對電腦的運算性能要求較高,加之長期對圖表的觀看,也需要其具備一塊優秀的屏幕,而ThinkCentre neo S760正是符合這些需求的最佳選擇。
高清大屏+豐富接口 高效協同辦公不是夢
外觀方面,聯想ThinkCentre neo S760的顏值還是十分高的,這款一體機采用了經典的黑色商務風外觀,突出一個沉穩大氣,底座部分的紅色凹槽,不僅是對Think系列的“致敬”,還具備手機支架的功能。
屏幕則是ThinkCentre neo S760的一大亮點,這款一體機配備了一塊23.8英寸的FHD高清屏幕,采用三面窄邊框設計,具備相當高的屏占比,屏幕素質方面,色域高達72%NTSC,可以為使用者提供開闊清晰的視野和細膩真實的畫質。為了避免長期用眼帶來的視覺疲勞,這塊屏幕還通過了萊茵低藍光和無頻閃的雙重認證,可以說是十分貼心了。另外在機身上方搭載了一個500W像素的“升降”攝像頭,當然這個升降并不是自動的,需要手工操作,不過在視頻會議逐漸普及的當下,這個設計絕對是考慮到美觀和實用性的點睛之筆。
對專業人士而言,更好的擴展性,就意味著電腦能夠外接更多的設備,從而在有限的工位空間內同時進行更多的應用,進而加快工作效率,因此ThinkCentre neo S760也提供了種類豐富且數量眾多的接口,包括一個耳麥接口、一個HDMI-IN接口、RJ45網線接口、HDMI-OUT接口,三個USB-A接口(其中一個在機身左側)和兩個USB-C接口(其中一個支持PD快充),可以充分滿足不同設備的不同擴展需求。
對于那些有擴展屏幕需求的使用者來說,可以通過HDMI-IN接口連接筆記本電腦,讓一體機成為筆記本電腦的擴展屏幕,如果你像我一樣厭倦了反復插拔線纜的操作來連接/斷開畫面輸入,可以通過機身右側的HDMI Switch Key按鍵控制HDMI-IN接口的畫面輸入開關,另外,如果選擇ThinkCentre neo S760作為辦公的主力機,可以通過HDMI-OUT接口為一體機外接額外的顯示器(最高支持4K輸出)。而支持PD快充的USB-C接口則為使用者提供了快速充電和數據傳輸的雙重功能,內置180W大功率電源,在一體機連接電源時,可在工作狀態和微軟Modern Standby待機模式下為手機及電腦等設備提供45W快充,在關機狀態下則可提供100W高速快充。
除此之外,ThinkCentre neo S760還配備了雙陣列麥克風和哈曼音響系統,揚聲器支持杜比音效,無論是線上會議還是休閑娛樂,都能帶來更加清晰真切的視聽體驗。
高能涌動輕松應對各類工作負載
當然,考驗一臺電腦適不適合辦公的最重要因素還是性能,性能強大的電腦無論是在數據處理還是分析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優勢,能讓專業人士以最佳的工作效率完辦公,而算力較弱的終端產品則往往會因為軟件運行卡頓、計算速度慢等原因,耽誤工作進度,帶來不好的體驗。
正因如此,ThinkCentre neo S760搭載的第12代英特爾酷睿i5-12500H處理器(最高可選i7-12700H)就成了釋放算力的源泉,它是一顆12核心16線程的處理器,最大睿頻為4.5GHz,具備超高運算性能,而且在聯想的專業調優之下,這顆處理器可以實現最高約65W的性能釋放,運行專業數據分析軟件絲毫不在話下。
為什么ThinkCentre neo S760能擁有如此強勁的性能表現呢?這是因為第12代處理器采用了英特爾最新的intel 7制程工藝以及全新的高性能混合架構,這一架構主要由P-Core性能核(在相同頻率下,性能表現比11代酷睿處理器提升19%)和E-Core能效核組成,前者主要負責提升單線程處理能力,后者主要負責提升多線程性能吞吐與承載能力,混合架構設計讓ThinkCentre neo S760在應對各類單線程和多線程應用之時,都能有顯著的性能提升,在Cinebench R20跑分測試中,ThinkCentre neo S760(i5-12500H)的多核跑分就比搭載i5-12400的臺式機要高出約27%,足見其性能之強勁。
處理器之外,內存和硬盤對工作效率的提高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內存方面,ThinkCentre neo S760搭載了16GB DDR5 4800Mhz內存,讓高速運行大型運算軟件和處理海量文件不再成為難題,而512GB的SSD則讓數據的傳輸更加方便快捷,數據量龐大的金融、財會、AI分析數據都可以實現高速傳輸,另外,如果有著大容量的冷數據存儲需求,ThinkCentre neo S760也同樣支持HDD擴展(最高支持1TB SSD+2TB HDD硬盤組合),讓傳輸和存儲都免去后顧之憂。
值得一提的是,ThinkCentre neo S760還支持ICE 5.0性能模式切換功能,可在系統BIOS中進行切換,其中性能模式可以提供更加強勁的性能,適用于大型的專業數據運算場景,而均衡模式則有著更低的噪音和良好的綜合體驗,更適用于日常辦公的場景,使用者可以根據需求進行選擇,隨時隨地保持最佳工作狀態。
軟硬結合 豐富功能鑄就全能體驗
如果說強大的硬件為ThinkCentre neo S760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那么豐富的軟件功能則讓這款一體機產品具備了更多實用且人性化的功能。例如在金融行業最為看重的安全能力方面,ThinkCentre neo S760提供的安全套件成為了保護數據安全的堅實壁壘,該套件基于聯想電腦特有的安全硬件、BIOS、加密算法等技術開發六大數據守護模塊,支持各模塊統一單點登錄、軟件自升級,在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方面提供了全面豐富的保護。
具體來說,這些功能包括:文件保險箱,可對數據加密后存儲于安全分區,隱藏不可見,僅可在文件保險箱中通過密碼、指紋身份認證訪問,即使電腦丟失也不必擔心數據安全;智能USB保護,可設置USB端口訪問權限,設置只讀或禁止訪問模式,只讀模式下主機數據無法寫入USB設備,禁止訪問模式下則無法訪問和使用USB設備,有效保護數據安全,防止他人惡意導入或竊取重要文件;數據粉碎,支持一鍵擦除任意文件或硬盤分區的數據,擦除后數據不可恢復,不留痕跡更安全;云盤數據保護,本地文件經加密后上傳至云盤,以密文形式存儲,下載后需通過密碼認證訪問;安全U盤,在U盤中為重要、敏感數據建立加密區域,U盤外借也無需擔心隱私泄露;系統一鍵恢復,系統崩潰時可重啟并運行OKR應用程序,選擇數據備份并重裝系統,一鍵無憂回到工作狀態。
而在協同辦公方面,ThinkCentre neo S760內置的聯想智能會議助手AI Meeting Manager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款軟件可以實時翻譯中、英、日、韓四種語言并生成相應字幕,跨國會議也能輕松應對,當然,結合系統內置的智能降噪軟件,可在會議時設置單人模式和共享模式,單人會議模式下可定向捕捉用戶前方的聲音,同時對背景音進行降噪處理。在共享模式下,全向捕捉所有與會人員的聲音,同時收入更少的環境噪音,讓會議體驗更上一層樓。
最后,ThinkCentre neo S760同樣沿襲了聯想一貫以來的高品質售后服務,包括一年免費7*24小時遠程在線技術支持,專屬工程師全天候在線服務。權威專家在線解疑的400-100-6000服務專線,上門維修(7*9小時)和服務站(7*9小時)的多方位高效服務體驗以及自出廠日期開始的三年有限售后保修服務,此外還能額外購買延保(最多延保至五年),免除消費者的后顧之憂,此外,在保修期開始的三年內,ThinkCentre neo S760可以享受中國大陸地區的有限上門服務,足不出戶即可坐享服務。
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硬件規格,或者軟件體驗,ThinkCentre neo S760都是一款為專為金融、數據分析和財會行業打造的高性能辦公一體機,更重要的是,基于聯想多年來的品牌沉淀,這款一體機還具備了從售后支持到即時的在線支持,可謂是全方位立體化地為企業用戶購機、用機、維護等環節提供了保障,堪稱降本增效的不二之選。
(8052634)
1月22日,“助力金融芯科技,共贏云網興生態”中興通訊2023年度金融云網生態峰會在春城昆明舉行。作為全球領先的綜合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中興通訊一直致力于推動金融科技的創新發展,助力金融機構實現數字化轉型。會上,中興通訊向與會嘉賓深度分享了中興云電腦安全辦公方案與實踐,與合作伙伴共同探討如何在波瀾壯闊的金融數字化轉型浪潮中共贏金融科技新未來。
隨著金融數字化轉型及國產化步伐加大,金融行業辦公上云、生產上云需求日漸迫切,同時對信息化建設的安全需求不斷增強,其IT系統要求高可用性、高安全性。中興通訊從金融行業信息化建設及金融科技轉型出發,采用云計算技術,為金融機構提供云電腦安全辦公方案,可用于金融機構總部及下轄各分支機構使用,全面覆蓋普通辦公、研發辦公、客服坐席、營業廳等場景,提升開發、測試、辦公、業務處理效率。
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業務系統龐大,相關軟硬件眾多,涉及到的廠商和技術合作也較多,并且擁有大量外包研發人員,這使得銀行系統、應用和數據的安全性問題較為突出。中興云電腦通過與上百家金融客戶的長期合作探討,針對金融業務系統的開發和測試進行了深入的場景分析,構建整體安全能力,充分實現了從終端、接入、系統、應用、生態的全流程系統性安全方案,做到全方位立體式管理,確保核心數據資產安全。如在終端側有完善的接入環境檢測,支持掃碼、安全令牌、短信、賬號密碼等多種方式組合鑒權認證;在接入及網絡傳輸中,云接入網關CAG專門用于傳輸協議管控,生產網、研發、辦公網三網隔離方案提供更嚴格的安全保障機制;在防病毒上,使用無代理殺毒方案減少了對計算資源、網絡資源和存儲IO資源的消耗,在保證用戶體驗的同時確保用戶數據安全;在數據安全上,系統支持整體和單虛擬機的備份,支持多副本及系統容災,保證業務連續性。
用戶體驗上,中興云電腦基于領先的自研RAP協議及創新的桌面視頻流編碼壓縮方案,可提供低碼高清、低延時的業務體驗,在帶寬120Kbps、網絡延時300ms、丟包率6%等極端網絡狀況下也可進行普通日常辦公。同時在算力網絡的加持下,憑借算網資源調度,實現就近服務,桌面圖像無損壓縮,保障更高畫質更流暢的使用體驗。
中興云電腦提供了超大容量的管理平臺,該平臺可支持10萬級用戶并發,單管理節點可支持5萬用戶并發,服務器資源動態調度,算力充分共享,提高資源利用率。在統一運維方面,基于AI算法,實時監測系統運營狀況,評估系統健康度,從資源感知、網絡感知、用戶感知以及業務感知等各環節提供數據采集、存儲計算、分析挖掘、應用建模、可視化展現和智能運維等能力,探求系統和用戶體驗問題根源,智能預判區域、團隊業務使用趨勢,實現高效運維的同時助力企業集約化運營和精細化管理,更好地支撐銀行業務快速發展。
當前恰逢Citrix退出中國市場,而國內金融行業有著大量Citrix存量用戶,Citrix的徹底退出必然會帶來相當一段時間的陣痛期,這些用戶在新產品的選擇上,既需要對標原有平臺,還要能夠實現平穩過渡。中興云電腦不僅在傳輸協議、編解碼效率、外設適配、GPU虛擬化、用戶體驗等方面均能夠對標Citrix產品,更可提供服務器、交換機、操作系統、云桌面軟件端到端全國產化解決方案,同時兼容主流 X86、ARM 國產芯片服務器及UOS、麒麟、新支點等桌面操作系統,擁有全棧式自主創新安全可控產品方案。
行穩致遠,奮楫篤行!目前,中興云電腦已全面覆蓋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保險等多家金融機構,助力中國建設銀行實現云電腦國產化替代,廣泛應用于中信銀行總部及37個分支行,實現金融級安全辦公系統分布式升級,助力渤海銀行實現辦公上云和辦公IT基礎設施國產化變革,攜手太平洋保險實現全集團云電腦安全辦公上云。未來,中興通訊將繼續深耕金融業務領域的創新研究,持續推進云電腦在金融機構的深度應用,以更多創新成果加速助力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