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調分為室內機和室外機,如果室內機或者是室外機沒能正常的運轉,中央空調就會出現不制冷的情況,因此如果用戶遇到了中央空調不制冷的情況,很有可能就是運轉不正常造成的,這個時候,用戶就要認真的檢查一下室內機和室外機是不是都已經正常工作了,尤其在檢查過程中要注意檢查室外機的壓縮機,如果運轉不正常,自己不要隨意拆卸,要請專業的維修人員來維修。
有的時候中央空調不制冷的原因并不是中央空調本身的問題,而是由于用戶在使用中央空調的時候缺少一些常識,沒有正確的操作才會出現中央空調不制冷的情況,如果用戶在使用中央空調的時候沒有將門窗關好,就會使得中央空調的制冷效果并不好,無論是傳統的空調還是新型的中央空調,都要求在使用的時候將門窗關好。
這個原因就是客觀原因了,炎炎夏日,各個家庭的用電量都很高,在特定的時間段可能就會達到用電高峰,這個時候就會嚴重超過用電負荷,電壓不穩定或者是供應不足就會大大減弱中央空調的制冷效果,這種情況就要和當地的物業部門進行協調,還有就是可以換一個效果比較好的穩壓器了。
如果空調長時間都不進行清洗,不管是室內機還是室外機,都容易沾染上大量的粉塵之類的臟東西,特別是在散熱器還有過濾網這些位置,會發生堵塞的情況,不利于冷氣的排放,所以會影響到制冷效果。正確的做法是定期做好清洗工作,可以自己經常清洗過濾網,還有散熱器等,還可以請專業的工作人員去徹底去清洗。這樣制冷效果好了,而且還能減少耗電量,讓居室更為干凈衛生。
在安裝的時候,往往存在不合理的情況,特別是室內和室外機連接的銅管出現過長的情況,是需要縮短這個長度的,往往就能減輕這種情況了。還有一種是在電壓不穩定的情況,用電量高峰期的時候,也容易出現不制冷的情況。
調器中的保護電路主要有過壓保護電路、過流保護電路和過熱保護電路這3種。
1、過壓保護電路
過壓保護電路通常設在電源供電電路中,用于在市電電壓過高時動作,以防止過高的電壓損壞電路中的元件及其他部件等。空調器中的過壓保護電路通常由壓敏電阻和熔斷器組成,下圖所示為典型空調器中的過壓保護電路。
1)壓敏電阻器
壓敏電阻器是利用半導體材料的非線性特性的原理制成的。當外加電壓施加到某一臨界值時,壓敏電阻器的阻值就會急劇變小。下圖所示為壓敏電阻器的電路符號及實物外形。
2)熔斷器
下圖所示為空調器中常用熔斷器的電路符號及實物圖。它屬于一種過流熔斷器(保險管)。
空調器中常用的熔斷器一般有250V/8A、250V/10A和250 V/12 A 3種。如果空調器出現燒毀熔斷器的現象,說明空調器已經出現了很嚴重的短路或過流現象,此時應檢査電路是否存在問題。對故障點修復后,可使用相同型號、相同參數的熔斷器進行代換。
2、過流保護電路
過流保護電路通常用來檢測壓縮機供電電流的大小。若出現過流故障,空調器將停機并顯示故障代碼。空調器中的過流保護電路通常是由微處理器、電流檢測變壓器、二極管、電容器及電阻器等元件構成的,下圖所示為典型空調器中的過流保護電路。
從圖中可看出,該空調器的壓縮機供電導線穿過電流檢測變壓器TA的初級繞組。當空調器工作時,電流流過供電導線會使電流檢測變壓器TA感應出電壓,該電壓經整流濾波后會形成直流電壓,如果該電壓過高,則表明壓縮機電流過大。
下圖所示為空調器中常用的電流檢測變壓器。電流檢測變壓器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變壓器,它在空調器中用于電流的采樣。
3、過熱保護電路
過熱保護電路通常用來檢測空調器中主要部件的過熱情況,常見的有壓縮機過熱保護電路,壓縮機的過熱保護電路通常采用碟形熱保護繼電器來檢測壓縮機的溫度。當壓縮機過熱時,繼電器將停機保護。下圖所示為空調器中常見的壓縮機碟形過熱保護器。
常見的碟形熱保護繼電器及其安裝位置如圖所示。其作用是保護壓縮機不至于因電流過大或者溫度過高而燒毀。
碟形熱保護繼電器安裝在壓縮機外部(緊貼在機殼上),其觸電的端子與電機串聯連接,并固定在接線盒內。碟形熱保護繼電器的常見故障有雙金屬片不能復位、線圈燒壞、觸點粘連等。
碟形熱保護繼電器的開口端緊貼在壓縮機的外殼上,當壓縮機外殼溫度過高或者電流過大時,碟形雙金屬片受熱后反向彎曲變形,以斷開壓縮機電源,從而對壓縮機起到了保護的作用。碟形熱保護繼電器保護動作后,隨著壓縮機和熱保護繼電器逐漸冷卻,雙金屬片又恢復到原來的形態,觸點再次接通。
碟形熱保護繼電器主要由電阻加熱絲、碟形雙金屬片、一對動/靜觸點和兩個接線端子組成。碟形熱保護繼電器的內部結構如上圖所示。
菱電機MSZ-ZCO9VC全直流變頻空調通信電路在電控板中的位置電路原理圖如下圖所示。
變頻空調要實現內機、外機的控制就要建立通信聯系線路,也就是目前變頻空調使用的通信線,一般用 S 代表。在內外機接線端子一般有L(火線,S1),N(零線,S2)、S(信號線,S3)和地線,如下圖所示。
通信由內、外機通信電路組成,含內機的發送端、接收端;外機的發送端、接收端。因為空調的內機、外機CPU(單片機)主要通過高低電平的二進制來對信號讀取、識別與控制。
通信電路由內機通信電路和外機通信電路組成。內機通信電路貼片三極管 Q131,主要用于內機信號發送驅動;IC131、IC132, PC741 是內機光耦,其中IC131是發送信號光耦,IC132是接收信號光耦;ZD132是DC24V穩壓二極管。
外機通信電路主要元件有:TR602,外機發送信號驅動三極管;PC602(2533),外機信號發送光耦,PC601(2561),外機接收信號光耦;ZD602,是 DC24V穩壓二極管。
為了提高抗干擾性,通信線的直流電壓是對AC220V經D602半波整流獲得,再經濾波電容C603(47μF/35V)濾波平滑電壓后,使用ZD602(24V穩壓管)穩定在DC24V左右,確保通信所需的直流電壓。早期也有部分變頻空調采用DC115V、DC48V等電壓,但后期的變頻空調大部分廠家都采用DC24V 供電,既安全又能確保遠距離傳輸的衰減率。通信電路數據傳送采用半雙工,單通道模式。
例如,當內機向外機發送信號時,外機只能接收信號,不允許發送,只有當外機接收完畢后,才允許外機給內機發送信號,發送與接收數據使用的是共“S”線。因此,內外機端子的三根連接線尤為重要,如果線路接觸不良、接觸電阻過大等都會導致通信失敗,控制異常,報通信故障等。
1、內機發送外機接收原理
內機接收到用戶的開機信息,假如需要發送高電平時,就會從內機的IC101(CPU)的②腳發送高電平至Q131三極管的基極,Q131導通,電流從Q131的集電極、發射極流入光耦PC741的輸入(初)級的發光二極管后接地,光耦的次級接收到光信號導通,而電源的 L(火線)、N(零線)構成的AC220V 電壓,從內機送到外機后,經二極管D602半波整流、電阻限流R607、電解電容C603濾波后通過穩壓二極管ZD602穩定在DC24V,為通信電路提供電源,此時+24V電源接到光耦PC602(2533)的次級,由于內機發送信號時,外機的IC851,CPU的函腳會一直發出高電平經R604限流后加到TR602的基極,三極管TR602導通,光耦PC602初級工作,傳輸光信號,次級接收并導通,+24V電壓經PC602 的次級后直接接到光耦PC601(2561)的初級,因此次級導通,+5V通過R610限流后直接加到外機IC851 的55腳,使55腳接收端也得到高電平(也就是內機發送端發送高電平,外機接收端也接收到高電平)。從PC601初級流過的電流,經D60限流,通過通信線S接到內機端子的 S,再經內機通信電路的R132限流、D134和ZD132二次穩壓(穩壓值還是 DC24V,避免外機的ZD602一旦損壞會大面積燒壞內、外機的通信電路器件,通過內外機各放置一顆穩壓二極管,確保電路的穩定性),然后接到 IC132的初級,通過IC131的次級后接回零線N,構成電源回路,實現內機數據的發送與外機數據的接收。
2、外機發送內機接收原理
如果內機發送數據完畢,根據半雙工通信原理,此時外機才能發送數據。如果外機需要發送高電平,就會在 IC851 的54腳送出高電平,經 R604限流后接到三極管 TR602 的基極,TR602工作,+5V 電壓經 TR602、R606 以及 PC602(2533)的初級直接接地,有電流流過 2533 內部的發光二極管,次級接收到光信號導通,電源 L、N 構成的AC220V經D602、R607限流、C603 濾波、ZD602穩壓得到的+24V流過2533的次級和PC601的初級,經 D601、R601 限流,通信線 S、內機端子接線排“S”通信線,電阻 R132 限流,D134、ZD132 穩壓(DC24V)后接到 IC132(PC741)的初級,再連接至 IC131(PC741)的次級并導通(因為外機發送信號時,內機的CPU 22腳也一樣會發出高電平,經Q131后使 IC131初級有電流流過,內部的發光二極管工作,所以次級導通)后接回到零線N,從而構成電源回路,此時由于IC132初級有電流流過。次級接收到光信號后導通,+5V通過R136限流后直接接到 IC101的21腳,所以21腳也得到高電平,也就是說,外機 IC851 的54腳發送高電平,內機IC101的21腳也接收到高電平,實現外機向內機發送數據的傳輸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