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英特爾(Intel)45納米賽揚雙核處理器E3400盒裝CPU(LG">
CPU | 英特爾(Intel) 45納米 賽揚 雙核處理器 E3400盒裝CPU(LGA775/2.6GHz/1M二級緩存) |
主板 | 技嘉(GIGABYTE)GA-G41MT-S2PT rev.1.0主板(Intel G41 /LGA 775) |
內存 | 威剛(ADATA)DDR3 1333 2GB 臺式機內存 萬紫千紅 |
硬盤 | 希捷(SEAGATE)500G 7200轉16M SATA3 臺式機硬盤(ST500DM002) |
因為主要用作辦公使用,無其它需求,只對CPU、內存、硬盤進行升級,嚴格控制預算,價格盡量便宜。
CPU:更換為酷睿2 E8400
內存:新增加一條4G內存
硬盤:新增一塊固態硬盤,用作系統盤
CPU | 酷睿2 E8400 | 21元 |
內存 | 威剛(ADATA)DDR3 1333 4GB | 63元 |
硬盤 | 銘瑄 120G 固態硬盤 | 100元 |
總計184元。
最近因過年和疫情,我這邊快遞停了,待過年后,開始升級,到時會出視頻。
日小黃魚閑逛,發現一臺蘋果一體機電腦,價格不貴300元可以自提。于是把它帶回了家。
一、配置介紹:
先說下大概的配置,型號是A1312,發布于2011年。cpu是i5 2400s ,內存4g ddr3代,硬盤是500g機械,顯示屏為21.5英寸。
已經距離發布已經12年了。但是這款是比較經典的一體機,看看這張圖,就足夠證明它的經典
這款電腦也是近代蘋果一體機的雛形,后期電腦基本是這個基礎上的不斷變薄,最新一代才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這款一體機,因為內部空間比較大,所以有一定的升級空間。
二、升級過程:
1:拆機查看內部結構:
屏幕外面有一層黑色玻璃,磁吸連接,用吸盤取下
左邊是光驅,右下是硬盤
原有硬盤,這個硬盤是蘋果定制,非常特殊,集成溫控功能,換掉會引起風扇狂轉
先除塵
2、升級內存
這款一體機內存升級特別方便,就在機器的下部。
提供了4個卡槽,還有兩個空余
這里臨時拆下一個蘋果老款筆記本的內存,先插上
筆記本內存和一體機內存比較
插上后,安裝好蓋板就可以了,升級到了8g。
3、升級硬盤
原來是機械硬盤,我們計劃保留原有機械硬盤,通過光驅位升級固態硬盤。
拆下原有的光驅
拆下后的樣子,這里空間很大,官方當年可以支持升級固態硬盤,我估計又可以就是把固態硬盤放在了光驅后面。
這款主板有兩個SATA 3和一個SATA2接口,可以把主板拆下來,將數據線插到另一個STATA3接口上,但是需要拆主板,尋找到那個接口,這里我沒有那么做。
買一個光驅支架,
找了一塊128g閑置的固態硬盤
組長好的樣子
組裝好的背面
插上數據線,裝回光驅支架就行。
4、安裝系統
方法一:
這里制作一個MAC啟動u盤,制作方法蘋果官網有
開機按alt鍵
蘋果鍵盤按option
選擇啟動U盤
先選擇磁盤工具,格式化一下新的硬盤
一路同意下一步就可以了。
方法二:使用時間機器
因為這個電腦里本身有系統,所以我更推薦使用時間機器功能,進入舊的系統,然后點時間機器,選擇備份,這里需要給機器插上一個移動硬盤,用了備份數據。備份好以后,還是按alt鍵(option),進入時間機器界面。
選擇剛剛備份的磁盤
再選上新的目標磁盤
然后喝杯茶,等著就行了
過一會,系統重啟,原來的系統就一模一樣復制到新的硬盤了。好處是所有軟件,應用,文件等都一樣,不用后期再調整。
擦一下內屏,減少灰塵
從新把外屏玻璃安裝好
至此,這個電腦就升級完畢了。實際使用,絲滑流暢,聽音樂,看視頻,看抖音,都是很完美。而且蘋果電腦屏幕色彩好,音響效果也非常細膩。300元是不是很超值呢?
哈嘍各位小伙伴大家周末好!
今天的主角是一臺別克老將林蔭大道,
這臺別克林蔭大道的整備歷時一個月左右,就讓我們跟隨鏡頭一起看看這臺別克老將的重生之旅吧。
系好安全帶,我們發車啦!
這次不同以往,這臺別克林蔭大道的車主離我們不遠,開車過來檢測和整備。
來的時候集中反應的問題多出在底盤上,所以優先查看底盤相關的問題。
這代林蔭大道整體外觀設計還比較協調,這個年份的別克在當時各車系銷量還是不錯的。
前臉的整體感覺也屬于有明顯家族特色的,耐看的樣子。
開始統計相關的問題,逐一記錄排查。
上了年齡的車子還留著保養手冊的不多見,很多的都丟失了。
2011年的車子,實際上年份不算長,但是這臺車的日常養護明顯是不到位的。
門框壓條的橡膠已經老化開裂了。
看到了博鰲亞洲論壇的標記,知道其中緣由的車友們可以評論區留言呦。
脫漆銹蝕的地方還是比較多的,基底的處理比較麻煩。
內飾方面的整體感官是比外觀要好不少。
一些塑料件的老化和破損在所難免,不過整體保存還算完好。
主駕駛的使用痕跡還是比較明顯的。
開始發動機變速箱環節找點需要著重安排的點。
油液滲漏基本上到處都是,我就簡要放幾張說明問題了。
下端的油液滲漏也很嚴重。
潰爛發霉的棉,趕緊扔掉了。
到廠的時候已經沒有什么機油了。
隨處可見的DIY印記,這次都一并更換掉。
節氣門已經被油泥糊滿了。
進氣風箱端也有一部分沾染。
特寫一下這臺別克林蔭大道的節氣門。
六只火花塞這下都成了難兄難弟。
內窺鏡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發現了“小金礦”。
橡膠件隨處可見的潰爛。
腐朽潰爛的部件都封存好方便查驗。
開始拆除發動機相關外圍附件等待整體的下落作業。
開始接觸各個部位的緊固螺絲。
發動機整體落下作業已經完成了。
油液滲漏的地方還是比較多的。
這種情況下開起來感官能舒服還有鬼了。
等待祛除的積碳一覽。
之前發動機相關組件的保養現在看來是非常的不到位。
開始進行分解作業。
一些附件固定螺絲收集起來方便集中處理。
焦褐色再次感嘆之前的保養工作還是差了些。
缸內發現的“小驚喜”。
這張圖就看得足夠明顯了,知道的可以告訴我它是什么,嘿嘿。
開始向車主溝通具體車況和確定接下來的方案。
這臺車的工況屬于目前經手這些車輛中比較差的了。
頑固的油泥和膠質。
對應的瓦片也已經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劃痕。
分解過后大致就是這些組件了。
活塞上的積碳堆積可以收集起來捏個人兒了。
部分養護耗材已經到位了。
氣門上的積碳也不少。
預清潔前的缸頭。
預清潔結束后的缸頭,慢慢有點本來面目了。
預清潔完畢后的相關組件。
對應的大小瓦片已經到位了。
開始進行回裝作業。
逐一落位。
新舊氣門室蓋對比。
皮帶輪新舊對比,為何更換應該看得很清楚了。
之前的氣門室蓋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破損情況。
已經爆漿了的發動機機腳。
全新的各部位承壓和漲緊組件。
新舊對比,舊的依舊還在爆漿中,誒。
底盤相關部位的膠套更換。
防傾桿處的更換完畢。
擺臂新舊對比。
小桿兒的新舊對比。
一般正常情況下的底盤件,單獨的擺臂膠套更換兩次,
第三次需要更換時就可以更換全新的擺臂總成了,這臺車的擺臂金屬組件大多存在變形和疲勞。
避震系統相關的組件進行更換中。
塔頂的特寫。
新舊對比。
這樣看著更加的直觀。
緩沖膠塊的對比。
舊的組件已經失去應有的作用了。
基體的回裝已經大致結束,部分組件等待清潔后回裝。
回裝完成等待將機器相關抬上機艙。
上車完畢,對應螺栓進行緊固中。
開始加注對應的油水和更換耗材。
是個“診所”就得有個聽診器,哈哈,這臺別克林蔭大道的“病情”正在好轉中。
全新的尾箱撐桿。
油漆環節我少放點照片,篇幅不夠了。
初步打磨后的點位標定,等待繼續的打磨和底漆作業。
噴涂過程放不下了,忽略掉。
部分外觀件到位,等待逐一回裝中。
原車的玻璃壓條膠條基本上都已經老化和破損,等待統一更換。
和這臺別克林蔭大道的破敗說拜拜了要。
油漆環節告一段落后,進行下個階段的統計和復檢。
插播一下部分油液的更換相關內容。
變速箱濾芯的新舊對比。
閥體之前已經檢查過了,變速箱的工況相比較發動機好太多了,省了不少事。
這次更換的附件非常之多,我挑著幾張放給大家。
皮帶相關。
壓縮機相關。
底盤件的復檢進行中。
內飾的工作面進行中。
老化掉漆的內飾組件拆解過后進行修復作業。
猜猜這個是啥,嘿嘿。
生銹的后備箱鉸鏈等待修復中。
部分預算不允許更換的附件進行一定程度的焊接作業。
煙灰缸處理一下就好了。
修復與未修復的對比。
煙灰缸的蓋板已經修復完成了。
等待修復的桃木飾板作業。
初步修復完成的桃木飾板。
為了防止日后使用過程中再度出現的劃痕,進行車衣的包覆,最大程度地保護飾板。
之前后備箱銹蝕位置的處理已經完成了,
目前咱們對于車身的對應金屬件的防銹工藝還是不錯的。
抓拍一張咱們廠里的職場霸凌事件,哈哈。整備和修繕車輛之余,難得的“放松”時刻。
開始安裝各個外觀附件組件。
等待清潔的內飾相關部分。
一些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和原有的污漬這次都進行一個全面的清潔作業。
費時費力的工作開始嘍。
初步清潔過后的內飾相關。
開始洗刷刷這臺別克林蔭大道的作業啦。
輪轂清潔完成后,需要做一下修復翻新和重新的動平衡,之前的工況不太好。
開始收尾的清潔作業。
等待風格和晾曬的座椅坐墊。
插播下一篇出廠的拉達作業,也快要收尾了。
這套車子進行的改動還是蠻多的,內飾的搭配由車主欽定。
清潔作業步入尾聲。
一些細節處的收尾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大燈處理完后進行車衣的張貼可以更加有效地保護。
機艙的清潔作業也在進行中。
機蓋棉也是清潔的重點所在。
云霧繚繞中,嘿嘿。
又一個深夜,一并修復的車輛陸續的交付中,對應的內容都會在第一時間放送。
基本上處理完結了。
完工圖前先捏幾張初步定妝照。
相較之前的昏暗大燈已經提升了好幾個檔次。
這才符合林蔭大道這個名字,嘿嘿。
預清潔完成的機艙,還有最后的收尾。
內飾方面這次整體沒有進行包覆,進行了深度的清潔和養護,部分附件的修復也已經完成。
看來這次坐后排才是說了算的人。
副駕駛位置來一張。
主駕駛位置來一張。
漆面收縮過后的最后一遍拋光處理。
又得個一天的時間差不多,旁邊的大G配色我還是比較喜歡的。
到天窗位置的時候已經天黑了。
又得挑燈夜戰嘍。
準備拍一下完工圖, 不過天氣完了,準備第二天拍攝。
第二天外面下雨,還是不觸老天爺霉頭了,看來這臺車不適宜出門拍照。
那就等待交付吧,結尾了就。
這臺別克林蔭大道的修復整備內容就到這里結束了。
平臺發文篇幅有限,沒有給大家展示更多相關工藝和作業,再次抱歉。
在這里祝愿各位車友在生活中萬事順心。
本圖文由作者(汽車拯救計劃)原創首發于懂車帝和頭條號,
引用文章記得聯系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