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蘋果應該還是將精力更多地放在了 iPhone 和 iPad 的更新上。比如 iPad 先后推出了三個不同尺寸的 iPad Pro 產品,今年 iPhone 可能也要更新三款新品,蘋果著實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來更新不怎么賺錢的 Mac。
雖然同是 Mac 產品,Mac mini 和 MacBook 系列筆記本產品受到的關注度也不一樣。Retina MacBook 保持每年更新的節奏,MacBook Pro 也在去年獲得重大更新。iMac 和 Mac Pro 的更新頻率雖然不高,但蘋果至少已經讓用戶看到了盼頭。
今年晚些時候 iMac Pro 就會上市,Mac Pro 的研發也在進行之中。蘋果已經給出承諾,表示正在開發模塊 Mac Pro。至于 Mac mini,除了說 Mac mini 也很重要之外,并沒有給我們任何希望。
難道真要等到湊滿 3 年時與 Mac mini 說再見了嗎?
歡迎關注威鋒網官方微信:威鋒網(weiphone_2007) 匯聚最新Apple動態,精選最熱科技資訊。
021 年 6 月底,蘋果把 2015 款的 MacBook(12 英寸)劃入了過時產品名單。
這里科普下蘋果對舊產品的定義:
生產時間不超過 5 年但少于 7 年的產品,定義為「古董」產品。
「過時」產品指的則是停產超過 7 年的產品,而且被劃入過時產品的設備,不能接受蘋果技術人員或授權服務商的硬件服務。
MacBook(12 英寸)在推出之初,就主打更輕、更薄的產品設計,以全金屬機身和視網膜屏幕的「高顏值」姿態亮相。
但是,其所搭載的英特爾酷睿 M 處理器、全機僅有麥克風/耳機插孔和 Type-C 兩個接口的配置,讓不少人望而卻步。
最終蘋果在 2019 年放棄了這條產品線,轉而推出了同樣搭載視網膜屏幕、設計相似的新款 MacBook Air。
不過哈,據國外的爆料人 @dylandkt 稱:今年 MacBook 可能要回歸。
事情是這樣的,@dylandkt 早前表示,2022 年蘋果的 Mac 系列產品線會迎來一次調整。
目前在售的 MacBook Air 有可能會在今年推出新款,而且下代出來的時候去掉「Air」后綴,直接定名為 MacBook。
另外 iMac 27 英寸也會進行更新,命名或將改為 iMac Pro。
改名有什么好處?
我們現在來匯總一下可能更名之后的 Mac 產品線。
● 筆記本:MacBook、MacBook Pro
● 一體機:iMac、iMac Pro
● 臺式主機:Mac mini、Mac Pro
怎么樣,看出當中的巧妙了吧?
如果今年真的按照爆料所說,對 Mac 系列進行重新調整,三個形態的 Mac 都有了普通級和專業級的劃分。
這樣一來,就算是不熟悉 Mac 系列的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都能精準地找到適合自己的那款產品。
比如我的工作是視頻剪輯,每天需要處理大量的圖像素材,又打算買一臺性能最強的蘋果筆記本。
那我就可以直接打開 MacBook Pro 的商品頁面,選擇適合自己的規格下單就完事了。
這波呀,是產品命名的藝術嘿嘿。
另外,精簡后的 Mac 系列產品線還有利于日后推出新產品。
例如哪天腦袋一熱推出個超大屏幕版的 MacBook,又可以直接叫 MacBook Max。
這不又能收割一波了~
就我個人的看法而言,對 Mac 系列的命名進行精簡調整,總體來說是利大于弊的。
畢竟看起來不用這么亂了是不。
新 MacBook(Air)有啥亮點?
雖然離蘋果各種發布會仍有一段時間,但目前網上已經出現了不少關于新 MacBook(Air)的相關爆料。
據消息稱,新 MacBook(Air)將會拋棄如今的楔形設計,改用和新 MacBook Pro 相似的扁平方正機身。
▲新款 MacBook Pro
同時,知名的爆料者 @Jon Prosser 也稱,蘋果也會給新 MacBook(Air)帶來更多配色選擇。
順帶一提,@Jon Prosser 在 iMac 24 英寸發布前也曾精準爆料了多彩配色的相關信息。
▲iMac 24 英寸
除了造型向新 MacBook Pro 看齊,新 MacBook(Air)還將加入 MagSafe3、劉海屏等機制。
拜托,劉海屏真的好丑誒……
此外,新 MacBook(Air)還會使用純白配色的屏幕邊框和鍵盤,相比現在的 MacBook 產品更有一種“小清新”的感覺。
屏幕方面,知名分析師郭明錤推測,2022 年將會有首款搭載 mini-LED 屏幕的 MacBook(Air)發布。
去年的新款 MacBook Pro 和 M1 iPad Pro 上,我們已經見識過 mini-LED 的實力。
更細膩的色彩表現、更出色的對比度、更低的能耗、更長的使用壽命等,就算是對屏幕要求比較高的專業人士,mini-LED 都能滿足到。
配置方面,有傳言稱蘋果正在為新 MacBook(Air)開發全新的 M2 芯片。
M2 芯片或將擁有和 M1(八核)芯片相同的 CPU 核心數,但處理速度方面會有一定提升。
GPU 核心數將會提升至 9/10 個,相比之下目前的 M1 芯片 GPU 核心數為 7/8 個。
當然啦,M2 芯片的性能自然是不夠 M1 Pro 和 M1 Max 強悍的,不然 MacBook Pro 怎么賣呢是吧?
不過話說回來,今年的 MacBook(Air)會不會跟上面爆料所說的一模一樣,咱們說不準。
但要是真的按照這個路線走,你會考慮入手新 MacBook(Air)嗎?
直不關機,只有Mac行,Windows就不行?今天遇到的提問,原題目是《為什么 Mac 可以一直不關機而 Windows 電腦不行?》沒多久我就寫下這篇小文,各位網友給我打打分,看我說得在不在理?
我知道蘋果No.1,但也不至于逢果必夸。Mac行,Win不行?大清亡了兄dei!
先說結論:現在已經是2023年,用Win11的都一大票人了,更多的青年才俊盯著4090直掐大腿,只要你新組裝的PC或直接入手的Windows筆記本配置不是很爛,長期不關機(或只休眠不關機)是完全沒問題的。
至于說Windows不關機會卡得要命的,咱還是有一說一,先聊配置再坐在一起PK。據我所知,雖然很多臺式機用戶用上了Z790+i9-13900或者X670+7900x平臺,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老哥用著上古神器和Windows XP。不同的軟硬件環境相比較是毫無意義的,而同級別的Mac和Windows臺式機更多的是在對比入手成本,此時Mac的優勢更在于生態和統一性,Windows平臺則在于DIY的靈活度,附帶一定的“組裝快樂”and “燈效爽點”。
卡不卡還要看你會不會維護,微軟官方系統鏡像升級都不用做的網友比比皆是,裝了一堆垃圾衛士的就更多了。有些果粉總喜歡手持iPhone 14 Pro MAX跟你魅族M8談系統易用度,雞同鴨講又何必。
還要補充一個例外,那就是挖礦的礦機。礦難頭七都快1輪了,您還在這里YY除了MAC都不能長期不關機呢?這個結論太主觀了,礦主表示強烈反對并丟給你一個水洗588。
對了,還要加個普適的前提,那就是咱們用Mac對比Windwos電腦的時候,并不是要像服務器那樣7x24全年無歇。我覺得正常情況下,題主所說的“一直不關機”也只是相對較長時間的不關機而已。正常人哪怕是離線下載也不至于全年無休(您這是打算開網店打包賣電腦盤呢?)我自己的家用PC最長的不關機時間大概40多天(書房的臺式機,X570-E+5900x+32GB+9TB+1066平臺),辦公室電腦也最多七八天不關。別問我費不費電,電費相對于我/公家的應用剛需來說只是九牛一毛,再牛掰的Mac也是用來發揮生產力的(當然也不排除有人專門Po圖秀存在感),您說是不是?
如果換成科研院所,專事專用的臺式機就跑題了。極端的例子我也能舉,可論通用性,還是微軟Windows更具有普遍性。踩一捧一的朋友也可以散了。
事實上,大多數用戶的常見使用場景都是用完了就休眠或者干脆斷電。再說了,就算你不關機不重啟,指不定停電或微軟強制更新哪個先到呢——所有不談剛需和使用場景的電腦易用度PK都是耍流氓。
我是筆點酷玩,這篇就和大家討論到這里,有不同意見歡迎砸到評論區,咱們理性討論別干架,等你哦。#暢聊數碼新品##夏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