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月,三星就要發布新機Galaxy Note 9了。兩年前的電池門事件在手機界的影響力是前所未有的,但是三星卻“沒事”,這說明它很強大。讓我們來看看三星到底有多強大。
八十年前,也就是1938年,這不是一個好的年代,二戰爆發,羅斯福蕭條。但是,在地球的某一個地方,一位叫李秉喆的人成立了三星商會,做農產品貿易,還生產面條,然后擴大到制糖和紡織等產業,到50年代后期,公司進入保險業務。
60年代后期進軍電子產品。三星電子第一款產品是1970年生產的12英寸黑白電視機。到1983年,第一臺三星電腦問世。90年代三星的Windows PC開始崛起。公司通過堅持不懈地學習各行各業,成為市場的領導者。我們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三星產品,從電視,電腦到智能手表,數碼相機,冰箱和廚具,還有手機,等等。
從1993年以來三星電子就是全球最大的存儲芯片生產商。包括iPhone在內的很多世界知名電子產品都在用三星生產的芯片和配件。2011年三星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生產商。從2006年開始三星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電視生產商,也是最大的液晶面板生產商,現在全球98%的AMOLED屏幕面板是由三星供貨的。2017年7月,三星電子接管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芯片制造商。三星銷售額將近占韓國整個國內生產總值的五分之一。
三星實際上由80多個不同的企業和附屬公司組成,這些企業涉及各行各業,除了電子外,還有醫療、重工、化學、建筑、金融等,并且還在不斷擴大中。三星在很多行業都是佼佼者。
世界第一高樓迪拜塔和馬來西亞的雙子塔都是由三星物產建造的。三星也生產坦克、軍事機器人和噴氣式發動機。三星重工的造船中心是韓國三大船廠之一,在中國也有分廠。三星經營韓國最大的主題公園,完整的動物園和各種其他瘋狂的東西,三星的大小是如此荒謬,以至于叫它三星城市都不為過。
總而言之,三星似乎是那種嘗試幾乎所有東西的公司,直到它們變得更好并最終成為市場領導者。據說每年三星會向其由幾家醫院和其他醫院組成的非營利性醫療中心捐贈一億美元的醫學研究設施。
當然,三星負面影響也是比較大的,多年來與蘋果、華為、愛立信等公司的專利糾紛一直都沒停,這個家族公司也一直卷入大規模的腐敗丑聞,并在中國和越南也有勞工問題,還有雇傭水軍抹黑HTC遭罰款時間,更不用說可能真的傷害了人們的手機。
三星包括大多數人所知道的三星電子和他們用的家用電器,還有他們不知道的各種各樣的公司,這一切都是從一個人和他的小型貿易公司開始的。三星遠不止文中所說的這些,所以你下次看三星手機時,可能看起來有點不同,因為你知道這家公司很大。
源:環球時報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吳 倩 本報記者 張 旺 ●謝 堅 雁 初
韓國三星電子1日宣布,將關閉位于蘇州的個人電腦裝配工廠,這是三星在華最后一個電腦工廠。三星中國表示,本次轉型基于三星對市場形勢的判斷,符合中國政府指導方向,也與蘇州工業園區的發展現況相一致。不過,有外媒評論稱,以三星為代表,將有越來越多的外企把供應鏈轉出中國。中國學者曹和平表示,三星關閉電腦工廠,說明傳統電腦時代已經完全讓位于智能手機時代,這是中國經濟結構變化和消費者需求變化帶來的產業升級結果。
“中國仍然是三星的一個重要市場”
彭博社稱,三星將關閉的工廠位于蘇州工業園內,擁有雇員約1700人,預計除研發部門員工外,其余人員的勞動合同履行均受影響,相關產品生產則全部外包。去年,三星關閉位于廣東惠州的手機工廠,將生產線遷往越南。在蘇州電腦裝配工廠關閉后,三星在中國國內仍將保留兩家工廠,一家是位于蘇州的液晶顯示屏廠,另一家是位于西安的閃存芯片廠。
關于此次關停蘇州電腦工廠,三星電子稱,正與有關員工進行談判以終止勞動合同并進行賠償,會盡力將被裁員員工安置到三星集團其他公司,但具體賠償方案尚未確定。關于縮減在華產能的原因,三星集團并未作出說明,而是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中國仍然是三星的一個重要市場,我們將繼續給中國消費者提供質量優秀的產品和服務。”
蘇州三星電腦工廠成立于2002 年,投資總額超過3300萬美元。近年來,由于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興起,全球個人電腦市場呈現萎縮跡象,三星在全球及中國市場份額也大幅萎縮。去年,蘇州三星電腦工廠產值跌破10億美元大關,不到2012年的1/4。三星電子人士稱,三星打算將力量集中在研發部門,從而提高效率,并力爭在以后奪回領先地位。
中國正向產業鏈中高端邁進
香港《南華早報》稱,三星在華電腦工廠關閉反映出外資目前在中國經營面臨的一些困境。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勞動力成本也隨之上漲,使得依賴勞動力密集的一些外資工廠的經營成本開始居高不下。另外,今年暴發的疫情也加劇外資撤離中國的傾向。美國與日本均公開提出政策,支持本國在華企業將生產線撤回本國,并為其提供資金支持。不過目前情況看,超過七成的在華美企并不考慮改變在華投資。而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調查,打算將工廠搬離中國的日企不超過一成。
《日本經濟新聞》稱,疫情使得各國更加重視經濟安全,并試圖推動重構產業供應鏈,但一些企業界人士稱,這一考慮應基于經濟規律而非“政治上的目的”。日本電產會長兼首席執行官永守重信稱,疫情沖擊下的全球化并未終結,反而可能擴大。一些業界人士稱,由于疫情長期化,會考慮將生產網點與供應鏈布局到“更安全的地方”,而目前看“似乎只有中國符合這個標準”。從中期看,中國將吸引更多工業品零部件及綜合服務業企業,原因除了疫情得到控制外,還有其優越的基建環境與日益增長的中產階級。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2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中國早年在勞動密集型、產業鏈低端建立自己的比較優勢,隨后向產業鏈中高端邁進。中國消費者手機消費量比電腦大得多,而三星這一次的“轉身”,說明傳統電腦時代已經完全讓位于智能手機時代。但有些國家,比如東南亞還有6億人,他們仍需要淘汰掉的電腦、低端手機產能。對于中國來說,產業政策和引進外資政策也應該適度隨著經濟增長的不同階段進行調整和轉型。
印度想搶占先機
《印度時報》2日報道稱,蘋果供應商正研究向印度市場轉移6條生產線。報道稱,隨著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的加劇,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尋求在全球范圍內擴大生產基地,印度已積極爭取成為新生產供應鏈的一部分。
對此,曹和平表示,印度其實并沒有搶到先機,也不一定能把握住全球供應鏈變化帶來的機遇,“誰先走出疫情,誰就可能恢復生產更快。現在沒有恢復的國家就包括美國和印度”。他認為,后疫情時代,哪個國家在新型基礎設施建得快,能夠更好利用數字技術,讓產業鏈從制造經濟上升到數字經濟,誰就能引領21世紀前半葉經濟增長的勢頭。
《日本經濟新聞》7月31日報道稱,世界難實現V型復蘇,只有中國不一樣。美國商務部7月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美國GDP按年率環比暴跌近33%。由于疫情再次擴大,7至9月復蘇勢頭也面臨不確定性。在主要國家中,三季度經濟增長將高于新冠疫情前水平的,只有中國。印度、巴西將面臨經濟萎縮,重建道路極為漫長。
三星將手機產業這條最賺錢的產業鏈整體搬遷到越南、印度之后,我們對三星關廠裁員的新聞似乎早已見怪不怪了。然而,在2020年全球遭遇最嚴重的疫情沖擊之下,在美國日本政府鼓動企業撤離的情況之下,中國三星裁員或關廠的新聞就不容忽視了!
7月29日,蘇州三星電子電腦有限公司(SESC)正式宣布裁減除研發人員以外的全體員工,令這個七月飛雪的庚子年顯得愈發詭異與冰冷。
蘇州三星大裁員
7月29日,蘇州三星電子電腦有限公司(SESC)發布通告,宣布裁員,僅保留研發部門。據流出的《致員工相關說明》顯示,此次裁員主要是由于市場競爭激烈,SESC產品市場份額不斷萎縮,為了應對形勢和市場變化,三星總部調整發展戰略,對電腦產業進行轉型升級。公司(SESC)將專注研發工作,裁撤除研發部門員工外的所有員工。SESC會盡最大努力爭取合理的補償方案,補償方案將于2020年7月31日公布。
據公開資料顯示,蘇州三星電子電腦有限公司于2002年09月在蘇州成立,投資總額達3358萬美元,其占地積26000平方米。2003年4月正式投.產,2005年5月份,韓國三星電子完成了將筆記本電腦生產線全部移至蘇州的工程,其它地區的生產工廠將全部關閉,或僅保留筆記本電腦的研發和營銷工作。目前員工有2000人,是三星電子全球唯一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
消息稱,即使保留金部的研發人員,此次三星電子電腦有限公司的裁員也或將超過一千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SESC筆記本電腦生產線運行到8月底將關閉。 隨著此次三星電子電腦有限公司的大裁員,三星后續的筆記本生產可能將金部外包,這對于其他筆記本電腦OEM/ODM廠商來說,或將是一大利好消息。
星聚云散,匆匆30年
三星中國至今已經走過30個年頭,在30年的時間里,三星電子總投入超過2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429億人民幣),在中國建立了涵蓋手機、家電、電腦、打印機、半導體等眾多領域的產業帝國,中國三星員工最多時高達18萬.人,每家工廠都給三星帶來了不菲的收益。
不過從2014年開始,三星開啟了舉世矚目的大撤退行動,而尤其以三星手機產業鏈的整體遷移最令人關注。三星在中國迎來頂峰是在2013年,彼時其以19.7%的市場份額成為了中國市場的龍頭老大,而故事就此發生了轉折。從此以后,在中國叱咤風云的三星由盛轉衰,不復當年風光。事情還得從央視的曝光說起。
在2013年的時候,三星手機頻頻出現死機、不斷重啟等原因。雖然三星方面早就知道這一問題,但是并沒有做出任何改變,直到央視連續對此事進行報道后,三星方面才最終承認了相關問題,這也在中國消費者心中埋下了一根刺。
2016年,三星Note7頻發電池爆炸事件,三星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召回,唯獨不包括中國市場,并辯稱中國市場的手機沒有問題,事件的最后大家也都知道了,三星中國的高管最后下跪道歉,但是國人們對于三星的不信任已經降到了冰點。
2017年,“薩德入韓” 的事件引爆了國內反韓情緒在那一年,韓國在中國的企業都"損失慘重”,三星也沒有例外。盡管三星手機仍是全球銷量遙遙領先的品牌,但三星仿佛中了吸星大法,其中國市場份額幾乎全部被華為吸走。
2018年,三星宣布關閉位于天津的工廠,拉開了“敗走”中國的序幕。
2019年6月,三星關閉了中國最后一家手機工廠一一惠州三星。如今,三星手機依舊是全球銷量最高的產品,市場份額為18%,依舊是手機界的龍頭老大。 不過,近幾年,三星在中國的日子并不好過,就拿手機業務來說,三星在國內的巔峰時期,市場份額高達了20%左右,而如今,連1%的市場份額都不到了,也是頗為耐人尋味的事情。而這也影響了三星在國內的其他業務發展,所以,我們也經常看到,三星在國內某家工廠不是關閉,就是裁員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