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電腦篇:如何選擇尺寸?
蘋果電腦有16寸、15寸、14寸三種尺寸可供選擇。目前,MacBook的尺寸設計是為了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有些東西并不是越大越好,比如割雙眼皮時不要割太大,否則會變成“青蛙王子”。
在使用過程中,我認為16寸是最實用的。如果只是偶爾使用,一周內都不用充電,因為它可以運行大量軟件,包括剪輯、建模、修圖和調色。就像我的人生一樣,經歷了許多困難和挑戰,但最終還是克服了它們。此外,它的顏色非常漂亮,就像自帶音響一樣。但是,它的重量真的很重,相當于一個啞鈴放在包里。這個包一定會抱怨電腦太重了。
相比之下,14寸的重量適中,但性能也很強。硬盤容量為4TB,內存為96GB,雖然性能很強,但長時間使用可能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因此,我現在通常將其連接到Studio Display上使用,就像我買了一條昂貴的褲子,但尺碼不太適合我,即使我很努力地跳舞,但還是感覺有點拘束。
關于MacBook Air系列:Air系列的外觀非常漂亮,適合放在精致的包里。它們都沒有風扇,所以即使長時間使用也不會發熱。15寸適合博主和藝術創作者,在商業環境中也可以使用。13寸是出差必備,因為它非常輕便,就像一個小iPad,可以輕松地放入任何背包中。
T之家 8 月 9 日消息 據外媒 MacRumors,蘋果向現已停產的 2015 款 12 英寸 MacBook 的選定用戶發送調查,詢問他們對筆記本電腦尺寸、功能等的看法。
蘋果于 2015 年推出了 12 英寸 MacBook,作為一款超輕薄筆記本電腦,12 英寸 MacBook 面向需要超便攜筆記本電腦的客戶。
12 英寸 MacBook 采用無風扇設計,配備英特爾處理器,是第一款配備蝶式鍵盤的 MacBook。這款筆記本電腦的起價為 1299 美元,蘋果在 2016 年和 2017 年都發布了更新版本 MacBook,但在 2019 年推出配備 Retina 顯示屏的 MacBook Air 后停產。
據報道,發送給 12 英寸 MacBook 部分客戶的調查相當籠統,它由簡單的問題組成,詢問客戶對筆記本電腦的尺寸、功能以及期望的改進。
IT之家了解到,會定期向客戶發送調查問卷,上周還向 iPad mini 的現有客戶發送了調查問卷。鑒于 12 英寸 MacBook 已經停產,因此很難假設會將其重新引入產品線。
不過從調查本身來看,蘋果可能開始意識到超薄便攜式筆記本電腦的市場,并且可能正在考慮開發為該市場人群量身定制的 MacBook 電腦或者是 iPad 替代品。
京時間10月19日,蘋果召開了秋季第二場新品發布會,會中發布了全新的MacBook Pro,定位高端,是上代16英寸MacBook Pro的繼任者,確實王炸,確實夠勁,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本代MacBook Pro的三大主要特點,來看看是不是這代MBP是不是你的菜:
外觀經過了重新設計
提供14英寸與16英寸兩個版本。
鋁合金材質一體成型,整體外觀更加平坦,前后厚度基本一致,鍵盤為全黑色。不再是碟式鍵盤,而是剪刀式的鍵盤,沒有了雞肋的Touch Bar轉而使用了實體按鍵,帶有Touch ID的電源鍵位于右上角,形狀也發生了改變。
接口種類更加豐富了,全系都配置了3個雷電4接口、HDMI2.0接口、SD卡槽、MagSafe 3充電線,3.5mm耳機插孔。
屏幕
14英寸和16英寸MacBook Pro全部配備了Liquid Retina XDR顯示屏,就是mini-LED面板,實現了更好的色彩表現和更高的亮度,支持10億色、P3色域,峰值最大亮度1600尼特,支持True Tone,此外,刷新率具備120Hz ProMotion技術。
屏幕方面大家討論的焦點莫過于它的“劉海屏”設計,這應該是首款劉海屏的筆記本電腦,但這也確實實現了更大的的屏占比,結合上macOS系統的專門優化,實際體驗如何,我們看到實機之后再做定奪。
M1 Pro和M1 Max芯片
這應該是新款MBP最大的更新了,是去年推出的M1芯片的超級加強版,這兩款芯片均采用5nm工藝,M1 Pro擁有337億晶體管,M1 Max擁有570億晶體管。
M1 Pro最高配備10核心CPU和16核心GPU,M1 Max最高配備10核心CPU和32核心GPU,兩者的CPU性能是一致的,比八核心的M1快了70%,GPU方面,M1 Pro比M1快了2倍,M1 Max比M1快了4倍。
內存還是為統一內存, M1 Pro最高支持32GB,200GB/S帶寬;M1 Max最高支持64GB,400GB/S帶寬。
除了我上面提到的這些外,實際上本代的MBP還是有很多其他特色的,如果您正好有換機需求,且正好想購買一臺新款的MBP,今天又是新款MacBook Pro正式發售的日子,那么不妨聽聽我關于本代MBP的選購建議。
1、屏幕尺寸是核心關鍵
在選購這代高端MacBook Pro時,我認為應該首先要明確屏幕尺寸,我們先來看看尺寸和重量:
左:14英寸MBP 右:16英寸MBP
14英寸機型重量達到了1.6KG,而16英寸的機型就達到了2.1KG,講老實話,這個重量算是同樣屏幕尺寸的筆電中比較重的了,如果要有移動和便攜需求的話,16英寸的MBP顯然不太合適了,我甚至覺得14英寸的1.6KG都稍微有些重了。
所以說我建議大家,如果對性能的需求并不高、有便攜需求、不是像我這樣想嘗鮮的朋友們或者預算比較緊張的,日常只是碼字辦公+上網+追劇看電影,沒有必要強上新款MacBook Pro,直接購買M1芯片的MacBook Air,性能完全夠用,價格直接便宜了近一半。
2、配置
在明確了屏幕尺寸之后,我們就可以進行選配了。蘋果一直在強調,14和16英寸兩個版本會提供相同的性能,事實也大致如此,兩個版本均能選配的最高規格的M1 Max芯片,但是兩者之間還是有一點的區別的。
14英寸MBP可選SoC
16英寸MBP可選SoC
SoC:
我們先來看看兩個版本在芯片上的選擇:
14英寸共提供了五款不同規格的SoC:
8核心CPU+14核心GPU的M1 Pro;
10核心CPU+14核心GPU的M1 Pro +1500元;
10核心CPU+16核心GPU的M1 Pro +2500元;
10核心CPU+24核心GPU的M1 Max +4000元;
10核心CPU+36核心GPU的M1 Max +5500元。
16英寸共提供了三款不同規格的SoC:
10核心CPU+16核心GPU的M1 Pro;
10核心CPU+24核心GPU的M1 Max +1500元;
10核心CPU+36核心GPU的M1 Max +3000元。
M1 Pro芯片和M1 Max所能夠支持的內存也不相同:
M1 Pro支持16GB內存與32GB內存,M1 Max支持32GB內存與64GB內存,16GB升級到32GB為3000元,32GB升級到64GB也為3000元。
首先我將從用戶群體分析,分為非專業用戶和專業用戶。
非專業用戶
比如我就是一名典型的非專業用戶,我想購入一臺新款的MacBook Pro,日常的工作是來碼字、上網;平時有一點娛樂的需求,玩一玩已經適配macOS的文明6、人類等游戲;雖然有一些視頻剪輯和PS的需求,但不重度,頂多是幾條4K視頻或者1080P的剪輯,也更沒有什么建模、渲染的需求。
所以如果您和我一樣是這類用戶,或許搭載了8核心CPU+14核心GPU M1 Pro的丐版14英寸MacBook Pro就能夠覆蓋到我們的需求了,根據目前已經泄露出來的CPU跑分情況:
Geekbench中:
M1(8 核)單核性能:1742;多核性能:7582
M1 Pro(8 核)單核性能:1767;多核性能:9948
M1 Max(10 核)單核性能:1764;多核性能:12380
M1、M1 Pro、M1 Max的單核心性能并沒有什么差距,多核性能方面,8核心的M1 Pro對比8核心的M1在多核性能上有了30%的提升,而10核心的M1 Max對比8核心的M1 Pro有大概20%的提升,我再強調一下,根據官方的對比,M1 Pro和M1 Max在相同核心下的性能應該是一致的,所以10核心CPU的M1 Pro和10核心CPU的M1 Max在CPU性能是相同的。
GPU方面,根據蘋果官方的對比,在性能方面應該就是M1的堆料,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以M1的八核心GPU、七核心GPU的性能為基準,直接乘就能得到大致的性能表現了,加上統一內存,14核心GPU的提升比CPU方面提升的可更多,也完全夠用了。
所以我很推薦非專業用戶購買14999的丐版14英寸MacBook Pro,但是還要值得注意的是,狡猾的蘋果在電源方面也進行了精準“刀法”切割,搭載8核心CPU+14核心GPU的M1 Pro 14英寸MacBook Pro只提供67W電源,其他Soc下的14英寸MacBook Pro則是96W電源,而16英寸MacBook全系是140W電源。雖然這個電源肯定不會影響性能,但是會影響充電效率,好在購買丐版14英寸MBP時,升級到96W電源僅需165元,而單買就貴了去了,所以我推薦購買丐版14英寸MBP的朋友們多花這165元。
專業用戶
對于專業用戶,大量視頻剪輯、建模、渲染等工作的創意人士,首選M1 Max,GPU的核心加成相比之下非常之大,這沒有什么好說的了,對于專業用戶來說,這是純純吃飯的家伙什,支持外接四臺顯示器、在Final Cut Pro中剪輯最多7條8K視頻,而M1 Pro是最多20條4K ProRes視頻。
除了性能外,我更推薦M1 Max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價格,所以接下來我們拋開使用需求,一起來看看何種的搭配最具備性價比!
性價比最優選
這次的SoC由于支持的內存不盡相同,所以選擇什么樣的SoC性價比高還要結合內存來看。
在這里先放結論:
選擇M1 Pro機型的用戶建議只選擇16GB內存,如果需要32GB內存,那就選擇M1 Max。
從16GB升級到32GB需要3000元,這內存絕對是金子做的了,實在是有點貴了,尤其對于我們這些非專業用戶來說,16GB絕對是按著不能動的,而且也夠用了啊。所以3個版本的M1 Pro哪個更具有性價比呢?
從價格來看,8+14的丐版性價比最高,10+16的性價比和10+14基本一樣。從8+14升級到10+14需要1500元,也就是說提升20%左右的CPU性能花費了1500元;從10+14升級到10+16需要1000元,也就是說提升了14%的GPU性能花費了1000元,性價比基本上一致,多花出來的這些錢也不會有本質的區別,所以對于M1 Pro來說,14英寸丐版最具有性價比了。
我們再來看看M1 Max,從價格表里我們看到,從10+16的M1 Pro升級到10+24的M1 Max需要1500元,在升級到最高配的M1 Max還是只需要1500元,但是只要選擇了M1 Max,就相當于捆綁到了32GB內存,而從16GB內存升級到32GB內存就需要3000元了,所以,如果你真的需要32GB內存,那就不妨再多花1500元或3000元升級到M1 Max。
本代內存的升級就像是一個“升級SoC的優惠券”,3000元的價格可以購買到兩倍于M1 Pro的GPU的性能,所以從性價比的角度考慮,選擇32GB機型那M1 Max肯定是最優選的SoC。
這也是為什么我推薦專業用戶選擇M1 Max的原因,對于他們來說16GB肯定不夠用,32GB可能都捉襟見肘,他們又能用的到M1 Max的出色性能。
硬盤容量方面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依舊是金子做的固態,雖然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每增加512GB就+1500元,我是不能接受,有這個錢我夠買兩個半的1TB固態移動硬盤了,普通用戶就512GB就好。
由于本代的14英寸MacBook Pro就已經是16GB內存+512GB容量起跳了,隔壁13英寸M1芯片版本的MacBook Pro突然就不香了,選配到16GB+512GB需要12999元,多花2000元就能購買到屏幕大幅度升級+性能大幅度升級+接口更全面的新款MBP,所以M1版本的MacBook Pro我認為可以不用買了,要不然就M1 MacBook Air,要不然就新款的MBP。
分析了這么多,其實就是狡猾的蘋果實在是太懂消費者的心理,精準的刀法讓你老想加錢,在這里我只想說兩句話:
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可不能讓蘋果得逞。
可惡的蘋果,收好我的錢,快給我發貨!??!
京東自營購買地址:
(779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