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近搬新家,本來想打造一款電競桌面,奈何買房后飯都快吃不起了,只能想辦法從性價比入手來進行桌搭。我的設想是,盡量減少桌面空間占用,盡量滿足看電影和玩游戲的需求,尤其是音箱方面,必須要足夠震撼!

    經過一番折騰,結合原房主留下的一款老式紅木寫字臺,終于,一個像樣的電腦桌搭配完畢了。接下來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桌面搭配,是如何利用最少的錢搭配出滿足影音需求的電競桌面的。

    先看看我桌面的這些配置吧:

    電腦主機:零刻GTR7,2995元

    顯示器:科睿K7,599元

    音箱:漫步者MR4監聽音箱,449元

    耳機+支架:雷柏電競耳機+耳機支架,228元

    鍵盤:魔煉者MK11機械鍵盤,209元

    鼠標:小米無線鼠標,39元

    全套4519元

    影音搭配

    因為主打的就是影音,所以我先介紹這個,因為我既需要出色的音質表現,又不想占用太大的桌面空間,還得兼顧性價比,所以精挑細選之后,我入手了這款漫步者MR4監聽音箱。

    我對于漫步者本身就有很深的情懷,在二十年前我上大學時就在用漫步者的2.0音箱了,我現在還記得當時第一次接觸漫步者的那種聽覺震撼。甚至當時買的音箱至今我老家電腦上還在使用,二十年了依然音質飽滿,所以我對漫步者的品質那是相當信任的。

    選擇漫步者MR4監聽音箱的原因除了我對這個品牌的本身信賴以外,這個音箱本身其實也很優秀,大小合適顏值高、支持音樂&監聽雙模、操作方便、性價比高都是值得說道的。在2.0有源音箱中,MR4的身材并不算大,放在我的桌面上不會侵占很多地方,一左一右的高品質立體音質輸出也是我正需要的。這是一對2.0有源音箱,分別位于電腦桌面的左右兩側,其中帶有控制區的主機是放在右側的,兩只音箱采用音頻線連接,擺放時可以采取一定的傾斜角度,正對耳朵,那音質效果真是棒極了。

    漫步者MR4監聽音箱的身材非常小巧,主副兩個MDF木質音箱箱體擺在顯示屏兩邊,絲毫不會覺得桌面空間被占據很多,甚至方形的箱體上還能擺放東西,不但美觀,還能讓桌面更加整齊。

    音箱的正面是兩個揚聲器,上面小的是一個高頻喇叭,下面這是一個全頻揚聲器,不但三頻表現均衡,在低音方面的表現也非常出色,我使用低音進行測試時,都可以明顯看到揚聲器的震動。

    漫步者MR4監聽音箱的背面也有豐富的控制區,低音高音各有一個調節旋鈕,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調節大小。下面是一對非平衡輸入接口,使用附帶的3.5mm轉紅白蓮花頭就可以連接電腦等設備了。再下面是一對平衡輸入,這里要用到6.35mm的大三芯TRS插頭才行。最上方的圓洞是倒相孔,最下方則是兩只音箱的連接線。

    整個漫步者MR4監聽音箱外觀大氣,設計簡潔,黑色的配色又百搭各種桌面風格,屬于實用又好看的桌面音箱,最關鍵的是它的音質也超級棒。這么小巧的身軀卻有如此震撼的音質實屬不易,個人感覺400價位的MR4可以和一些千元藍牙音箱的音質一較高下了。在主音箱的前置面板上還有耳機孔和AUX插口,能夠拓展其他設備,兼容性和拓展性也很出色。

    同時,前面板還有一個多功能按鍵,旋轉可調節音量,長按是開關機,單擊靜音,雙擊則是切換音樂模式和監聽模式。監聽模式適合平時剪輯視頻時使用,音樂模式適合欣賞電影、音樂或者打游戲時使用,充分滿足了各種用戶使用需求。我特意試聽了很多的音樂,比如各種試音碟,各種主流音樂等等,我發現漫步者MR4監聽音箱在中頻的表現特別好,尤其是人聲方面,清晰度很高,渾厚的聲音很有穿透力。

    不得不說這一次我對這款音箱的選擇是非常正確的,它不但解決了我的桌面空間問題,還讓我獲得了非常不錯的影音體驗,確實很值得買哦!

    除了漫步者音箱之外,我還搭配了一套電競耳機來提升游戲時的影音品質。其中耳機和支架我選擇的是雷柏的,加起來也不過228元,外觀唬人,音質也不錯,還有LED炫光設計,平時玩游戲也很爽。最主要是這一套東西便宜,性價比高!

    電腦搭配

    為了節省空間,電腦主機我采用了零刻的GTR7,這是一款性價比非常高的迷你主機,不但有著強悍的硬件配置,更是幾乎不占什么桌面空間,既能夠擺放在顯示器前方,也可以掛在顯示器的后面,平時用它來處理一些文件,上網、辦公,甚至是玩一些主流的3A游戲大作也是毫無壓力,堪稱是“性能小怪獸”,我已經用它有半年左右了,體驗非常好。

    顯示器我則采用了科睿的K7顯示器,這個顯示器最大的特點就是性價比高,27英寸大小,售價還不到600元,而且還有高清的接口,足夠滿足日常使用需求了,不過這款顯示器目前已經下架,買不到了,可以推薦大家選購科睿的P6,也是同樣出色的顯示器哦!

    鍵盤鼠標

    鍵盤我用的是很久以前買的魔煉者機械鍵盤,這么多年的依然有售,價格在200元左右,它支持三種模式,自帶了音量調節旋鈕,用起來非常方便,而且機械鍵盤的聲音很爽,打起字來啪啪啪,可過癮了。

    鼠標我用的則是最便宜的小米鼠標,才幾十塊,用著也很不錯,壞了不心疼,在不要求精度的情況下,它足以滿足日常的絕大部分需求了。

    怎么樣,這一整套下來有電腦,有音箱,不管是玩游戲還是看視頻都老爽了,全套搭配下來才不到5000元,是不是超級值得買?尤其是漫步者MR4監聽音箱,我真的是超級喜歡,不知道各位覺得我這套搭配如何呢?歡迎評論留下您的看法交流。

    /賴英智 新音響New Audiophile 2022-11-12

    年輕人使用的桌面音響,甚至是真力Genelec、紐曼Neumann這些主打監聽的小型有源音箱,2.1系統早已見怪不怪。簡單的解釋,2.0就是一對音箱,2.1是一對音箱再加上低音炮,2.2就是加上二只低音炮。要讓一對音箱發出20Hz-20kH的全頻域音樂內容,往往需要很多條件配合,雖然現代的科技不成問題,但技術難度復雜,實現成本高,體積龐大,擺位又難搞,仍然是所有大音箱的面臨的尷尬。


    把相對比較難搞的低頻部分分離出來,用單獨的低音音箱來播放,這樣主音箱的工作負擔減輕,體型可以縮小,價格可以下降,結構比較容易,整體音量還可以更響,這是2.1或2.2系統的價值所在。


    ATC SCM-100SE音箱已經是很多發燒友夢寐以求的器材了


    然而在發燒音響圈子里,2.1與2.2系統的口碑并不好,玩的人也不算多。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可能是適合大部分產品都針對家庭影院設計,純音樂表現的低音炮產品不多、調整比較麻煩、不知道如何擺位、發燒友缺少對極低頻的認識等原因。這個世界不光講科學原理,還要講經濟效益,發現發燒友的習性后,看人下菜的音響廠家就順著市場潮流而動。


    設計2.0音箱的時候會更注重整體均衡,強調樂器質感與分析力;而買2.1的消費者主要拿來看電影與玩游戲,更強調刺激震撼,怎么爽怎么來。漸漸地市場就逐漸分化,差別越來越明顯。我非常推薦用2.1或2.2的音箱配置,自己在家里也是這么玩的,不過本地經銷商似乎很少引導發燒友如此做,直到我在力高音響聽到了極其震撼的全套英國ATC 2.2音箱組合。


    如果空間較大,或者希望擁有SCM-300那樣龐大的氣勢與規模感,建議的最經濟方式是加上二只ATC同廠C6 Sub低音炮


    有豐富家庭影院設計、安裝、調校經驗的力高音響銷售負責人Jacky梁興杰,很早就發現低音炮不僅是家庭影院的靈魂,同樣也可以成為Hi-End音響的靈丹妙藥。實際上一些設計者將有源低音作為頂級音箱系統的“必要配備”,也就是旗艦級的四件式音箱,當它們播放音樂時只要調整得宜,我們所聽到的并不是夸張的低頻量感,而是能完整、明確地感受到錄音中的低頻成分。


    并且由于低音采取主動式電子分頻,推低音的功率放大電路沒有受到被動組件的損耗,使低音更收放自如、更輕松。它們能夠取得優異的低頻表現還有一個關鍵因素,是有源低音和中高音是分開獨立的,擺位是自由的,可以放在空間中對低頻響應最有利的位置上,不需要遷就中音與高音,除了價格很不大眾化外,四件式音箱好處多多。買不起旗艦的四件式系統,幫自己的音箱加裝低音炮,確實是省錢有效的快捷方式。

    售價不貴的蜚聲Famdsound LP26專業用低音管理器,十段參量均衡,分頻、壓限、延時等功能一應俱全,可儲存20組調整參數或通過PC電腦儲存超過100組參數


    過去我欣賞過ATC SCM-7與ATC SCM-11等書架箱搭配同廠低音炮,毫無疑問可以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ATC目前有三款低音炮產品,C1 Sub Mk2使用12英寸低音單元,內置200瓦AB類功放,建議與 SCM7、SCM11、SCM19、SCM40等音箱搭配。大一點的C4 Sub同樣使用12英寸低音單元,功放升級為450瓦G類,頻率截止點18Hz-3dB,68公斤的重量傲視同儕。C6使用15英寸SL單元,同樣G類450瓦功放,頻率響應30Hz-300Hz±2dB,最大聲壓115dB,可以用來搭配所有型號的ATC音箱。

    用家不懂也沒問題,力高音響的Jacky梁興杰有豐富經驗,會幫每個用家調適妥當


    三款低音炮都是單元朝下發聲,內置的功放看似功率不大,但ATC卻是極少數真正適合純音樂使用的低音炮。多數為家庭影院設計的低音炮,重點是長沖程、大口徑、大功率,更多追求低音的量感,其單元振膜會比較厚重,單元懸邊也是厚而剛硬。它們因為速度不夠快,反應不夠靈敏,用在Hi-Fi系統中容易與主音箱脫節,造成低音渾濁拖沓,放得開但是收不住,聽起來 “轟轟轟”響,發燒友的誤解往往由此而來。


    聽音樂時對于低音域樂器的清晰度要求較高,對細微音量變化同樣有高度要求,因此聽音樂所需的低音炮其單元的暫態反應要快而敏捷、失真要低、控制要好,單元振膜傾向硬而輕,單元懸邊也比較柔軟富彈性,口徑尺寸與功放大小反而不是重點。ATC的SL低音采用短音圈長磁隙設計,也許沒有特別深的下潛參數,沒有特別強的聲壓能量,聽起來卻是結實凝聚,線條干凈清楚。


    此外,ATC的低音炮有個Contour調整,是一套獨特的低音均衡線路,可以適度將室內中低頻駐波做某種程度的衰減,讓100Hz或80Hz以下的低頻段達到比較平直的頻率響應曲線。

    連接計算機就能對低音炮進行各種精密調整,包括高通與低通的頻率、斜率等,不同空間都能得到理想效果


    這次的驚喜不只是ATC最大的C6低音炮,而且搭配的還是落地式SCM-100SE音箱。Jacky說他們銷售過ATC的旗艦SCM-300 Pro,它被歸類在專業產品中,2只15英寸SL低音單元帶來50Hz-12kHz±2dB的超嚴格參數,實際上在家庭環境中低頻延伸到20Hz毫無問題。


    121dB的最大聲壓,884 x 925 x 460mm的龐大體積,都需要50平米以上的大空間才能盡情發揮。關鍵是接單生產的SCM-300 Pro價格不低,而且多數發燒友很難擁有大型聆聽室,所以選擇更適合家庭使用,外觀漂亮精致的SCM-100SE音箱,搭配兩只C6低音炮,等于擁有了與SCM-300 Pro同樣的雙15英寸低音配置,價格卻劃算許多。

    法國文豪Metronome Technologie的CD轉盤


    ATC SCM-100SE音箱本身已經很厲害了,還需要加裝低音炮嗎?其實無論是書架型小喇叭或落地式音箱,只要覺得低頻量感不足,氣勢規模感有局限,嘗試過別的方法卻無法解決,都可以加裝低音炮藉此達到高、中、低頻的平衡性。要強調的是,聆聽音樂時我們并不需要滾滾而來到處滿溢的低頻,而是需要能夠與高頻段、中頻段取得平衡的低頻量感,所以對低音炮的首要考慮并不是能發出多大音壓,而是它的反應夠不夠靈活,控制力夠不夠好,線條夠不夠清楚等要求。


    另外要注意的是低音炮與主音箱的銜接。如果能明確聽到低音炮與主音箱各唱各的,低音完全無法融合,問題多出在低音炮擺放位置不良,必須重新找尋比較適當的擺放位置。如果聽到了融合的低頻,卻沒有讓整體的聲音得到最佳的平衡感,問題可能出在沒有選對低音炮,不管怎么調整分頻點與音量,要不是低頻量感不夠,聲音生硬沒有彈性﹔就是低頻量感太多,聽起來上瘦下胖,嚴重時還會覺得暫態反應與速度感不對。


    徹底雙單聲道的美國Bricasti M1譯碼器


    力高音響安排的組合都是ATC產品,個性當然沒有問題,而除了SCM-100SE音箱與二只C6低音炮,他們還加上了蜚聲Famdsound LP26專業級低音管理器,用來控制、分頻與調整C6低音炮。售價不高的LP26處理器功能強大,可進行立體聲3分頻或單通道4分頻的處理,具有十段參量均衡,分頻、壓限、延時等調整,通過USB連接計算機操作,可儲存20組自定義曲線,或通過電腦儲存超過100組自定義曲線。


    是否在前、后級功放與低音炮之間加入低音管理器的確值得考慮,建議選用專業級制品(對聲音的改變較少),且能降低極大輸出時主音箱受損的機率,全系統的最大輸出音壓會比不加低音管理器高出一截。不用低音管理器理論上主音箱的音質純度會更高,但最大輸出音壓能力比較低,分頻點的調整比較困難(銜接處可能重迭過多或者斷成兩截),這種方式對于書架音箱的用家較為有利。


    既然低音樂器比較不需要考慮音色問題,\加上這部處理器質感又不會明顯變化,卻可以自由設定高通(最低頻率延伸)與低通(低音炮與主音箱的銜接點)頻率、分頻斜率(斜率越高重迭區域越少,聽起來越干凈),還可以針對聆聽空間的駐波點進行多個頻率的增減控制,實在沒理由拒絕。除了這類專業用低音管理器,市售的幾個空間校正處理器也有類似功能,預算足夠可以選擇法國Trinnov ST2-HiFi,經濟型選國產的音樂大師RAP-1也很不錯。

    捷克KR Audio P135膽前級


    接著聊聊低音炮的擺位,低音炮的擺放位置一定要多方嘗試,盡量將低頻駐波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有人說100Hz以下低頻沒有方向性,所以低音炮可以隨意擺位,這個說法也對也不對。在電影院中,極低頻的確是沒有方向性,他們是以很低的頻率加上超大功率,來制造震撼性的效果。而在家庭環境中,一般空間都不夠大,一定會受墻面反射影響并產生低頻的二次諧波、三次諧波等,我們所聽到的聲波并不是單一頻率,所以仍然可以聽得出低頻的方向性,低音炮可以隨意擺放的說法,不太負責任哦!


    尤其搭配ATC SCM-100SE這樣的大音箱,低音炮建議最好使用二個。由于低音炮會受到鄰近墻面或地板的反射影響,而在某些頻率產生增強(正相)作用,也會在某些頻率產生抵銷(反相)作用,此外空間中不可避免的駐波也會影響表現。選擇擺放位置時首先要考慮,是否需要借著墻角的增強作用來增加低音炮的量感?其次是主音箱帶來的駐波是否會跟低音炮形成增強(正相)或抵銷(反相)作用?


    低音炮與主音箱之間的相位問題,可以藉由低音炮本身的相位調整裝置來解決;而低音炮與墻面引起的相位問題,最好的處理方法是讓鄰近墻面所反射的聲波與低音單元的聲波都保持相同的相位,也就是互為正相。撇開復雜的公式,以低音炮分頻點設定在100Hz為例,取1/8波長計算,低音炮理想位置在距離側墻、后墻、地板都不超過42.5公分距離以內,更直率地說,把低音炮擺在墻角里可以獲得最豐富低頻量感。

    Playback Designs的SPA-8立體聲后級,每聲道使用了20只輸出功率200W的BJ功率晶體管,兩只容量1800VA的環形變壓器,電流峰值輸出達到150A,用來推動ATC音箱真是舉重若輕


    把低音炮擺放在墻角還有一個好處,由于低頻量感充足,音量不需開得很大,有助于降低失真。使用二只低音炮時必須對稱擺放,也就是說可以左右對稱或前后對稱的位置各擺一只,不能一只擺在右墻角,另一只卻擺在聆聽位置后方中央位置。這種玩法除了低音能量增加外,甚至還可能因為聲波相互抵銷(此時互為反相)作用而消除或降低左右墻面聲波來回累積所形成的駐波,對促進房間頻率響應曲線平直有正面幫助,所以我的經驗還是將二只低音炮擺在主音箱后面的二個墻角為宜。


    但如果想得到最高的密度感,而且是用房間的長邊聽音響(前后距離大于左右),不妨把低音炮擺在3點鐘或9點鐘位置。緊靠側墻朝座位發聲,這樣就能得到最高的低音密度,聲音相當結實,由于利用側墻反射并靠近座位,不需很大音量就能得到生猛的表現。


    在力高音響的試音室,ATC SCM-100SE音箱與二只C6低音炮的調整幾乎無懈可擊,大音量播放馬上就感受定位明確、沖擊力強而結實,一點都不含糊、膨脹。SCM-100SE原本就是符合監聽用途的音箱,分析度高、速度很快,兩只低音炮調校之后不但速度完全跟得上,而且非常自然地銜接主音箱,整體聲音完全“合而為一”,聽起來就像是一對價格高昂的超大型落地音箱。


    我還試著在不同的位置試聽,低頻表現十分接近,幾乎沒有皇帝位的限制。隨后用更大的音量播放管風琴錄音,聲場擴展拉伸猶如300英寸屏幕呈現在眼前,我認為搭配兩只低音炮只要方法正確,得到的結果無論是質與量絕對遠超過“1+1=2”, 即使用小一號的ATC C4低音炮,其效果可能都會勝過更高單價的音箱產品。


    擁有高質量的低頻與極低頻不僅能把錄音中的細節聽得更完整,而且因為下盤寬大,金字塔型的平衡感更均衡、更溫暖柔順、更有美感。在很多唱片中隱藏著輕柔、軟性、非常迷人的低頻鋪底,只有讓低頻清楚重現,聲音的層次才會更豐富,甚至連中高頻都變得更柔順甜美。力高音響組建的ATC 2.2音箱系統,加上二只低音炮不僅僅是低頻輸出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低音“質”的提升,最好的音響是只聞其聲,不見其形,ATC的2.2音箱系統做到了!


    END

    頭條創作挑戰賽#

    通常來說,桌面音箱總是在體積與音質之間難以兩全。

    眾所周知,音箱的尺寸越大,理論上能夠提供更寬廣的頻響范圍和更豐富的低音效果,但這同時也需要更大的功率和空間來發揮其性能。然而,隨著音頻技術的發展,一些小型音箱通過優化設計和使用高質量材料,也能提供出色的音質表現。

    創新這個牌子,想來玩電腦的朋友都不會陌生,旗下的聲卡、耳機系列一直擁有不少擁簇。音箱器材方面,創新主打的近場播放類設備,尤其是條形音箱可以說相當出彩,像 16 年推出的 Sound Blaster Katana ,曾經被多家權威網站評為 300 美元檔最強回音壁,更是被公認為最強游戲音響系統,之前我還入手過該款的 SE 版本,搭配電視玩主機游戲效果相當震撼。

    PEBBLE 是創新旗下的迷你音箱系列,其設計靈感來源于禪宗日本石頭花園,外觀呈鵝卵石形狀,時尚優雅。最新推出的 PEBBLE X 不僅擁有極佳的體積控制,還加入了炫酷的 RGB 幻彩燈效,搭配創新一貫的專業調教,很適合搭配空間有限的場景。

    創新 PEBBLE X 依然是該系列的家族式設計,純黑箱體簡約精致,磨砂處理后的表面盡顯質感,中間的橙色紙盆也是相當有辨識度。音箱采用塑料材質,但得益于優秀的工藝,放在桌面也完全不會顯得廉價。

    ▼“小”是音箱給人的第一印象,139.2 x 136.5 x 131.8mm 的 三 圍體積,可以完美適應各種小桌面。45° 斜角設計,讓發出的聲音更有指向性,不用擔心高度不足影響聽音效果。

    ▼兩只音箱均配備了 2.75 英寸全頻驅動單元,金屬鍋底搭配橡膠折環邊緣的組合,能夠將聲場、量感同時兼顧,同時增強器瞬態表現和解析力。音箱采用主副設計,操控旋鈕和接口都在主音箱上。正面三個按鈕分別為電源/音量調節、燈效切換以及音源模式切換。

    ▼創新 PEBBLE X 支持 USB 音頻、AUX 有線以及藍牙 5.3 無線連接,點擊音源切換按鍵會在不同模式循環,并以紫、綠、藍三種色彩加以提示。

    ▼音箱背部的無源輻射器,表面還做了 CD 紋路的同心圓,相當精致。下方的接口包括 AUX 音頻輸入接口、USB-C 音頻接口和 USB-C PD 電源接口。

    ▼特別說明下為什么音箱會提供 PD 接口?

    在連接電腦 USB 口供電時,音箱的最高輸出功率為15W RMS / 30W 峰值功率

    而在接入功率更高的 PD 電源適配器時,音箱能提供 30W RMS / 60W 峰值功率

    很難想象這樣的箱子能提供這么高的功率吧!不過 PD 電源適配器需要自備。

    主音箱的側面還提供了 3.5mm 耳麥和麥克風插孔,能夠快速在耳機與音響之間進行切換,多人聯機也能暢快使用語音功能。

    ▼音箱底部是大面積的硅膠防滑墊,主打個“穩”字。另外,音箱底部還預留了固定螺口,上墻擺放更加節約桌面空間。

    ▼這幾年創新也是把燈玩明白了,Pebble X 的燈效堪稱典型。首先是燈珠面積夠大, 音箱兩側都完全覆蓋到了。其次燈光亮度比較克制,就算黑暗環境下也不會刺眼。

    ▼燈效支持 1680 萬色,可以通過按鍵在 6 個預設進行切換,利用 CREATIVE 應用還能進行微調。觀影或者游戲時都能帶來更強的沉浸感。

    聽感方面,音箱在直連電腦時已經擁有不錯的音質。整體音質中頻較為突出,人聲部分表現堅實、清晰,高頻部分保持了適當的亮度和密度,雖然不是非常清脆透明,但仍然提供了良好的通透性和亮度。不過受限于體積,整體的低頻比較普通,不過換成 PD 電源適配器供電會帶來明顯提升。

    ▼此外,創新 PEBBLE X 定位是近場音箱,所以不用調高音量就能獲得較好的震撼效果。說白了,大部分用戶的居住環境都是多層,就算換成大體積的音箱,也沒什么機會將音量拉滿,動輒噪音投訴也麻煩。當然,實在想追求低音效果可以看看帶獨立低音炮的 創新 PEBBLE X PLUS。

    這幾年創新在音箱類目發力不大,主要是以條形音箱為主。創新 PEBBLE X 作為 Pebble 系列新品,在體積小型化的同時保持了創新 一 貫的專業調校,酷炫拉滿的 RGB 燈效也為它的外觀增色不少,不管是作為桌面擺放,還是匹配 PS5、 Switch、XBOX 等游戲主機都相當適合。

    但是有一說一,這套音箱并不能滿足音樂發燒友的需求,也不適合追求動次打次的朋友。個人覺得,這款音箱的最大的優勢是在有限的體積下提供高規格的音質,而且這套音箱本身也是走的性價比路線,就算搭載低音炮的 PLUS 版本也不到千元。所以我將其推薦給小空間、預算有限,喜歡安靜聆聽的朋友。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