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對CH554T板子進行評測,本次測試單片機的硬件SPI接口,社區已經有網友通過軟件模擬驅動Nokia5110液晶
本次使用硬件接口來實現。
調試硬件SPI前先用軟件模擬實現顯示,先上兩張軟件驅動顯示效果,使用接口為P1.1-P1.5。
硬件連接如下:
SCLK=P1^5;
SDIN=P1^4;
LCD_DC=P1^3;
LCD_CE=P1^2;
LCD_RST=P1^1;
下面進如正題,通過硬件SPI接口來實現,首先需要對SPI接口相關寄存器進行配置;
包括時鐘、主從模式、引腳配置等
廠家提供的例程中為我們定義好了基本的配置,可以直接使用。
SPI設置函數(例程已給出,可以直接用)
主機模式,發送數據函數
硬件SPI使用的引腳情況如下:
P14-P17,因只用主發送,所以實際P16沒有使用
因為Nokia5110液晶接口原因還需要用到兩個接口RST和DC(復位端口與數據/命令選擇端口)
測試中使用了P11、P13(自定義,可以根據需要
此內容由EEWORLD論壇網友zhang7309原創,如需轉載或用于商業用途需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出處
修改);實際使用的也是5個IO(P11、P13、P14、P15、P17)
程序及編譯界面
液晶驅動程序中可直接調用硬件SPI發送數據函數,
程序下載界面
顯示效果
小結:SPI使用比較方便,廠家提供了相關配置函數可以直接調用;對于驅動5110液晶模塊與軟件模擬驅動相比,硬件SPI可以設置數據發送速率(通過設置分頻實現);當然軟件模擬SPI其用到的IO口相對更靈活。
腕表之家腕表推薦]夏天,就是表友們對于潛水表關注度最高的時候,在前段時間也剛給各位表友介紹完了三款潛水表新品,但都是作為進階選擇存在有一定的門檻,那么今天再次給大家挑選出來了三款售價在兩萬元左右的入門級潛水表新作,一起來看看它們表現如何。
泰格豪雅競潛系列WBP5110.BA0013
產品型號:WBP5110.BA0013
國內公價:¥28100
腕表直徑:42毫米
表殼厚度:12毫米
機芯類型:自動機械
機芯型號:TH31-00
表殼材質:精鋼
防水深度:300米
腕表點評:六月初,泰格豪雅發布了全新的競潛系列Professional300日歷型腕表,我對該系列新品的評價就是全面優化。首先來看腕表尺寸,豪雅將表殼的尺寸經過重新設計,從43毫米縮減至42毫米,同時表殼厚度優化到了12毫米,這對于防水性能達300米專業潛水工具表來說,無論佩戴是舒適性,還是對于不同尺寸腕圍的適配性都得到提升。而以關注度最高,也是最百搭的黑色盤面款式來舉例,全新競潛的盤面也延續了此前36毫米款式的海浪波紋效果,這種圖案效果,就對比原來的水平橫紋要更有辨識度,同時做海浪波紋的腕表有很多,但都不如泰格豪雅是在立體效果上真正玩出了美感。在設計上,陶瓷表圈也與盤面使用了同色,而細節上,黑色盤面又使用了海藍色秒針,它也代表了于水下可見的最后一種顏色,豪雅就用它點亮了整個黑色盤面,讓黑盤黑圈就不顯單調沉悶。盤面6點鐘還設有日期顯示窗口。機芯方面,腕表搭載瑞士官方天文臺認證的TH31-00機芯,動儲大幅提升至80小時。
產品型號:L3.890.4.96.6
國內公價:¥22900
腕表直徑:43毫米
表殼厚度:12.9毫米
機芯類型:自動上鏈
機芯型號:L844.5
腕表點評:要在入門級別挑選潛水表,那必然是不會錯過浪琴康卡斯。繼去年浪琴發布了41毫米康卡斯潛水系列GMT腕表后,浪琴表又在3月份推出了43毫米款式,也組合豐富配色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與喜好。新作尺寸上雖然增至43毫米,但厚度依舊保持在了12.9毫米,對于一款防水性能300米,同時帶有兩地時功能潛水腕表來說,它比起不少純粹的潛水表都還要薄,但43毫米表徑,也確實是更適配腕圍稍微偏大的表友。細看精鋼表殼,浪琴在打磨修飾上采用拉絲與拋光交替處理,以拉升腕表質感。單向陶瓷表圈清晰標注60分鐘潛水刻度,表圈也與綠色、黑色或藍色表盤做同色搭配,我個人更推薦圖上這款藍色款式,在新作中就數它最顯清爽。盤面上,浪琴以三角箭頭的GMT指針結搭配表盤外緣的雙色24小時刻度環,來顯示第二時區的時間信息。而機芯方面,L844.5自動機芯由ETA專為浪琴表打造,裝配硅游絲,為腕表提供出色的防磁能力,同時滿鏈動儲可達72小時。
豪利時AQUIS系列01 733 7792 4151-07 8 19 05P
產品型號:01 733 7792 4151-07 8 19 05P
國內公價:¥18200
腕表直徑:36.5毫米
機芯類型:自動機械
機芯型號:733
表殼材質:不銹鋼
防水深度:300米
腕表點評:在今年瑞士表展期間,豪利時發布了全新Aquis日歷腕表,品牌也對于新生代Aquis的定義是一款日常工具表,那么以圖上這款小而美的36.5毫米尺寸新作來舉例,品牌就想讓它可以不止是防水深度300米的潛水工具,在日常佩戴中也可以成為亮眼而彰顯個性的飾品,無論男士還是女士都可以佩戴。全新Aquis系列腕表在殼型等細節上,針對表耳以及表冠護肩等部位做了調整,為了腕表呈現出更多的纖薄流線造型。而36.5毫米版本的單向陶瓷旋轉表圈,也改用了巴頓時標,比起阿拉伯數字更適配腕表的簡約風格。圖上這款新作,豪利時也特意使用了奶油色珍珠貝母當做表盤,但有意思的是豪利時特殊盤面選擇,并沒有選擇常見的珍珠貝母,那種綻放光芒火彩的白色貝母,而是以類似于Loro Piana跟Brunello Cucinelli那種近年來很火熱的低飽和色系,豪利時就用這種奶油般質感的珍珠貝母盤給這款精巧尺寸的潛水表,塑造了低調的奢華感。但在機芯方面,腕表也礙于尺寸并沒有使用自產機芯,而是使用了ORIS733機芯,滿鏈38小時動儲,所以在顏值與硬件上,就需要喜歡它的表友來做個取舍。
總結:三款入門級潛水表新作都給表友們介紹完了,表款售價在兩萬元左右,除了過硬的防水性能,腕表在設計上也各有特點,同時表徑上有黃金尺寸,也有偏大跟精致的選擇,滿足不同腕圍不同佩戴需求,表友們如果喜歡,不妨多關注一下吧。當然這三款入門級潛水表新作,也僅僅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才來向大家推薦,表友們如果有認為表現不錯的,或者是想看想了解的同級別同價位潛水表新作,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分享,如有機會可以通過實拍圖片再來與大家做個詳細介紹。
| 海豚投研
大家好,我是海豚君!
$迪士尼.US 美東時間 8 月 7 日美股盤前發布了 2024 財年第三季度(CY24Q2)業績。整體上看好壞參半,好的方面遵循前幾個季度的趨勢,以及近期的一些變化,比如不斷漲價的流媒體加速減虧、高票房大片迅速帶動內容銷售扭虧為盈等。但壞的是,主題公園提前降溫了。這一點在 Comcast 財報(公園收入雙位數下滑)發布后,市場也已經有所反應。而迪士尼管理層的展望也表明,本地需求放緩在下季度的影響會更加明顯。
具體來看財報核心信息:
1. 第一目標還是盈利:迪士尼在繼續降本增效的同時,高票房的大片、流媒體的漲價對三季度的集團盈利表現拉動較大,使得最終經營利潤、經調整 EPS 均超出市場預期。也正是由于實現了超預期的利潤,繼上季度將 EPS 增速上調 5pct 到 25% 后,這次管理層繼續上提到 30%。
2. 增長有恢復,但也有隱憂:收入端總體符合市場預期,同比增長 3.5%,不過細分業務表現各有差異。其中:
(1)娛樂業務整體表現超出預期,流媒體和影片銷售收入表現略好,前者來源于 Disney+、Hulu 漲價以及訂閱用戶數小幅增長,后者來源于《頭腦特工隊 2》等大片的票房亮眼。
展望四季度,公司預計 DTC 業務的減虧還將繼續,同樣來源于量、價齊升(近期針對 Disney+ 和 Hulu 的捆綁套餐價格上提 10%-15%)。內容銷售也問題不大,在《頭腦特工隊 2》票房爆火之后,《猩球崛起》以及最近上映的《死侍與金剛狼》同樣票房不俗。
(2)體育業務表現平穩,基本符合預期,無驚無喜。未來有看點還是要等到 25 年新版 ESPN 推出之后。
(3)公園業務是這次業績的主要問題。三季度 Experiences 收入顯著放緩至 2.3%,可以看出,此前因疫情壓抑的需求,在經歷了高熱的一年多之后,已經迅速降溫。從入園人次和人均消費來看,本地公園都不再增長,國際公園整體來看也有明顯的增速放緩。
另外,管理層對下季度的展望也不佳,預計會有個位數的的利潤下滑,對應到收入上可能就是不增長或低個位數下滑。
3. 投資降速放緩,似有擴張跡象:三季度自由現金流 12.3 億,同比下降。雖然經營利潤提升了,但經營相關的一些其他現金支出增多。除此之外,用于投資主題公園等資本開支也存在同比上升。公司對于 2024 年的現金流預期目標,全年 140 億的經營現金流和 80 億的自由現金流。
另一方面,與內容相關的投資支出,雖然仍然在同比下降中,但下降速度已經連續放緩。結合目前 Disney 捉襟見肘的儲備內容(電影上映日期大量延期),海豚君預計后面利潤恢復到目標值后,迪士尼可能也會和奈飛一樣重啟新投資周期。
4. 業績指標一覽
海豚君觀點
三季度業績在娛樂內容的創作、銷售和播放上,基本如我們之前的預期,整體上逐季回暖的趨勢。
但最大的瑕疵出現在過去兩年的業績支柱——公園業務。雖然本地公園需求降溫有跡可循,兩周前 Comcast 的財報也已經很能說明需求放緩的問題,當時迪士尼的跟跌就已經說明市場預期的調整。而迪士尼管理層對下季度同比下滑個位數的指引,進一步印證了需求降溫的實際情況。
此外,對于美國本地的主題公園來說,迪士尼在 2025 年可能也會面臨到環球新建 Epic 樂園的一些競爭。也就是說,后疫情紅利消失 + 競爭增加,可能給迪士尼主題公園業務帶來一些增長壓力。但海豚君認為迪士尼公園業務在行業中還是存在相對競爭力,不太會出現如 Comcast 一樣同比雙位數下滑的情況出現,我們預計更多的是恢復到往年的平穩狀態,收入持平或個位數增長。
從集團角度來說,目前收入占 40%、經營利潤貢獻 53% 的公園業務需求突然放緩,多多少少會延長迪士尼重回健康增長的時點。但短期上也有其他正面促動因素,打擊賬戶共享、漲價對流媒體業務有一定拉到,開始進入這一波大片收獲期的內容銷售業務也將回春。結合當下相對偏低估值來看,只要后續公園業務的指引不是崩得厲害,市場反應應該不會太劇烈,可能磨底期拉長,建議關注電話會上管理層對主題公園需求情況的更多討論。
以下為財報詳細內容
作為近百年的娛樂王國,迪士尼的業務架構也經歷了多次調整,海豚君在《迪士尼:百歲公主的 “駐顏術”》中有過詳細介紹。
近一年涉及到集團層面的重大調整,不僅換了領導班子,還改變了業務架構,變更了戰略重點。新的業務架構下,主要分為三大板塊——【娛樂】、【體育】、【體驗】:
1、原架構與新架構的區別?
新架構主要突出了 ESPN 的戰略地位,將 ESPN 頻道和 ESPN+ 單拎出來成立一個體育業務部,足見公司的重視。
(1)【娛樂】業務包含:原有線渠道、DTC(除 ESPN+ 以外)、內容銷售,同時處置了一些部門整合過程中重復的業務線以及收益偏低的傳統渠道。
(2)【體育】業務包含:ESPN 頻道、ESPN+、Star
(3)【體驗】業務包含:公園體驗、酒旅游輪、商品消費等,和之前的業務類似,但具體財務數據上還是因為業務上的一些調整,與之前的數值有一些誤差。
2、投資邏輯框架
(1)框架改變體現了一個重要戰略調整——內容與分發渠道不再割裂成兩個業務,而是融合在一起,新的業務結構更多的是依據不同的內容來劃分。
這樣可能從源頭上解決了一個問題——即同樣的內容可能適合在不同的渠道上首發。前兩年迪士尼糾結在熱門大片到底先上 Disney+ 還是先上影院的問題,在嘗試線上線下同時上后,反而拖累部分熱門影片的最終票房表現。繼而演員分成受損,也破壞了迪士尼與一些明星演員的合作關系。
(2)【體驗】業務多年發展已經較為成熟,第一 IP 儲備加持下,迪士尼主題公園業務龍頭地位穩固,更多的受到整體消費的影響。常態下,可以視為一個穩定現金流。
(3)【娛樂】本質上就是在做迪士尼影片的制作與發行,包含了幾大鼎鼎有名的工作室、傳統渠道和流媒體渠道,因此收入變動主要與迪士尼的電影排片、整體電影市場消費力有關。
其中的流媒體業務,仍然是迪士尼未來中長期的業務聚焦重心。只是這兩年原本是作為迪士尼傳統業務穩定下,能夠博得增量收入和利潤的成長型業務。但前端流媒體的競爭在疫情期間加速白熱化。而迪士尼在本身不具備自制劇集內容的累積優勢,巨額投入卻換來血虧。
作為蹺蹺板的兩端,流媒體發展火熱的同時,傳統媒體的老業務自然不能獨善其身。隨著傳統媒體趨勢性衰敗,流媒體對迪士尼來說不能算是完全意義上的增量了,而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彌補傳統渠道的沒落。
(4)迪士尼的新寵【體育】業務可能才是衍生出來的一條新成長路線。雖然 ESPN 在迪士尼體內也運營多年了,但體育內容以及相關產業,也在進入越來越多的流媒體公司視野,比如奈飛也多次提及他們對體育內容的重視和加大投入。
而近期的變化是,迪士尼將與同行華納兄弟聯手,再整合自身??怂沟膬热?,2025 年推出全新版的 ESPN 上線,相當于是給體育賽道的押注再次加碼。
三季度集團的經營利潤實現 42.3 億美元,同比增長 19%,經營利潤率 18.3%,環比提升 1pct,同比提升 2.5pct。其中主要源于:
(1)流媒體(不含 ESPN+、Star)減虧效果再次出色,主要來源于漲價和主動降本增效的策略執行。
(2)《頭腦特工隊 2》全球票房 15.5 億美元,目前位居 2024 年影片票房之首,給三季度內容銷售的扭虧為盈做了主要貢獻。
(3)有線電視關閉了一些頻道更新,減少了內容成本,更專注在變現效率更好的頻道,因此也整體提高了盈利水平。
從利潤貢獻角度,公園業務仍然超出一半,其次是有線電視和體育業務。因此公園業務的需求放緩帶來的利潤下滑,對集團整體利潤的拖累會更明顯。
展望未來,對于內容業務的降本增效至少在今年內還會嚴格執行,因此對于調整后 EPS 的增長指引,管理層從上季度的增長 25% 提高到增長 30%。另外,管理層對于現金流預期保持不變,仍然是經營活動凈流入 140 億美元,自由現金流 80 億美元。
不過海豚君預計,2025 財年會看到一些經營相關的投入支出增加,尤其是內容投資。過去兩年,因為主動瘦身 + 好萊塢罷工影響,迪士尼的儲備內容匱乏問題已經逐漸顯露——多部新電影上線日期一研再延。
從近期幾個季度的內容投資來看,雖然投資規模還在同比下滑,但下滑速度已經逐步放緩,有望在 2025 財年看到觸底反彈。這種投資周期的趨勢,在奈飛上也能同樣看到。
三季度 Disney+ 在北美地區用戶凈增加了 20 萬,其中《頭腦特工隊 2》的電影叫座,Disney+ 上的《頭腦特工隊》也吸引了近 130 萬用戶重溫經典。
當期還屬于漲價周期內,可能也對用戶增長產生了一些影響。但盡管如此,近期迪士尼又宣布對 Disney+ 與 Hulu 捆綁的套餐進行漲價。歐洲地區、印度地區則繼續環比流失。
截至本季度末,Disney+ 訂閱用戶 1.538 億,ESPN+2490 萬,Hulu 5110 萬,總計 2.298 億的訂閱用戶數。短期來看公司對流媒體的經營重點,仍然在漲價來減虧上,公司對下季度的訂閱用戶增長指引也并不算高,表現為溫和增長。
三季度內容支出雖然同比繼續下降,但下降幅度已經有明顯放緩,考慮到存在于多個季度的儲備內容匱乏問題,公司對于內容投資似乎也有觸底反彈、重回擴張的跡象。從變動趨勢上,迪士尼的投資節奏也與奈飛差不多,這次可能因為自身盈利性的問題,新投資周期稍晚于奈飛。
三季度主題公園以及消費品的收入 84 億,同比增長 2.3%,相較于上季度快速放緩。內部結構中,公園業務增速 3.4%,消費品則又回到下滑。雖然對于后疫情紅利的褪去有一定預期,但需求降溫的速度還是肉眼可見的快。
再進一步拆分量價驅動因素的變化。本土公園入園人次、人均支出上均不再增長,國際樂園雖然客流量還在增長,但人均支出也開始出現同比下滑了。國際樂園中,主要增長還是來源于香港園區,但上海園區同比高基數有所下滑。
三季度內容銷售收入同比下滑 4.4%,環比看趨勢已經有明顯好轉,主要源于 6 月 14 日上映的《頭腦特工隊 2》,斬獲 15.5 億美元的票房,目前位列今年票房之首。
展望四季度以及明年,近期上映的《死侍與金剛狼》同樣有爆火的趨勢(上映兩周票房達到 8.5 億),此外目前的電影排期中,有不少漫威大片(此前延期的一波產品周期)即將在 4Q24FY 之后上映,有望繼續擴大內容銷售的收入規模。
三季度有線電視收入仍然同比下滑 7.3%,難以抵擋用戶剪線流失的大趨勢。從收入細分來看,和上季度一樣,還是訂閱收入比廣告收入下滑更多一些。海豚君認為,下半財年至 2025 財年 Q1,剛好對應大選關鍵期,政治廣告收入在短期上有望延緩有線媒體的下滑速度。
與此同時,考慮到用戶流失的必然性,迪士尼早就將有線媒體的投入排序靠后,關閉了一些低效變現的頻道,使得該部門的經營利潤率反而有所提升。
由于大量的經營數據并不在業績快報中披露,因此建議大家可以關注完整版財報和電話會紀要,也可以直接查閱長橋 app 的「深度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