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時節,總以為愛情就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愛一個人就是要一輩子在一起,永遠都不分開,永遠都不會再愛上其他的人。
三十歲以后,經歷了很多,也看過太多的分分合合,才明白并不是所有愛情都能白頭,很多相愛的人會因為各種原因,最后走著走著就散了。
當同事告訴我,蘭蘭和男朋友分手了的時候,我多少還是有點吃驚的,因為前倆天她還戴著男朋友送她的金項鏈,非常甜蜜地告訴我們男朋友馬上畢業了,他們要訂婚了。
我讓同事不要八卦,小孩子估計是鬧別扭了,過倆天就好了。同事卻告訴我是真的,那個男朋友已經走了,不會再回來了,蘭蘭的家人已經把她介紹了一個拆二代,家里好幾套房,他倆已經開始約會了。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我一直以為青蔥歲月的愛情是最干凈純潔的,不摻雜任何物質的東西,想愛就愛了,卻沒有想到剛出校門,愛情就變質了,原來再美好的愛情都敵不過一套房。
聽到我替蘭蘭惋惜,同事卻說根本不值得,她問我難道忘記了蘭蘭問男朋友要電腦的事情了。
經同事一提點,我想起確實有過這件事情。
那次蘭蘭問我,男朋友不給自己買電腦,要不要分手。當時我很吃驚,不買電腦也算是分手的理由嗎?何況男生還在學校讀書,沒有工作,一臺電腦對于他來說是無力承擔的。
我當時問為什么要男朋友買電腦,她卻反問我,男朋友給自己買東西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我說,親愛的傻姑娘,世界上哪有什么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有你想要的東西,都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而不是通過綁架他人來索取。
一開口問別人要東西,就已經把自己降低了一個層次,不對等的愛情,必定不會有美好的結果。
后來她果真沒拿到電腦,我以為她聽懂了我的話,卻沒有想到她轉身問男朋友要了條項鏈。然后隨之又分手,連項鏈也沒有還回去。
培根曾經說過:用物質來供奉的愛情,當你停止給與的時候,它就很快消亡。
其實,如果你真正愛上一個人,根本不會去計較物質上的多少,不會提出他根本負擔不了的物質條件。
如果僅僅是因為物質而分手,那說明根本沒有那么愛罷了。
2
真正愛一個人永遠不會為了房子車子去分手,越冷就越要抱團取暖。只要倆個人共同努力,總有一天能夠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閨蜜珍珍和老公也是大學同學。那個時候大家都窮,家里每個月給的生活費也就幾百塊錢,剛剛夠用,根本沒有多余的錢去買其他的東西。
但是,珍珍到現在都保存著大三那年,男朋友送的一件品牌的裙子。當時珍珍問他很貴吧,他卻說笑著說沒有啊。
后來她遇見男朋友室友,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那是男朋友做了整整一個寒假的家教,喝了一個月的稀飯,才攢夠了錢給她買的禮物。
彼時,珍珍正為一件小事和男朋友鬧別扭,她還在想他到底愛不愛自己呢,在聽到那個室友的話之后,珍珍淚流滿面,她終于找到那個她苦苦尋找的答案。
就因為這件裙子,珍珍篤定男朋友非常愛他,那天她第一次主動打電話給他道歉。倆人一見面,她發現他又瘦了,人很憔悴,她終于知道自己錯了,抱著他的脖子痛哭。
從此,珍珍就認定了他,倆個人奔著結婚的勢頭去了。
一聽珍珍要結婚,七大姑八大姨都被驚動了,男方家里太窮了,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嫁過去受苦。大家紛紛給她介紹有錢的男孩,珍珍卻是連看都不看一眼,毫不猶豫地嫁了。
大家都說珍珍會后悔的,因為嫁給貧窮是要吃苦的,可是珍珍說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吃苦也是甜的。更何況他們有能力一起打拼,讓自己過上好日子。
珍珍的想法是對的,結婚沒倆年,夫妻倆通過努力,在物質上趕超了許多同齡人,而且他倆還是我們所有朋友中最相愛,最幸福的一對。
其實,真心相愛的倆個人不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輕易分手,也不會因為房子車子這些物質的東西去動搖,只要你堅信他就是你要嫁的那個人,分手那只是別人家的事情。
貧窮不是分手的借口,不夠愛才是。
滾滾紅塵,每天都上演著愛和不愛,分手和劈腿的戲碼。隨便上網上查下,就可以看見“男朋友不買房,要不要分手”,這類的話題。
可是嫁給一個人不是因為他很愛我,我也很愛他,我們希望永遠都一起嗎?
結婚嫁人,我們嫁的是這個男人,并不是他的房子啊!
電影 《后來的我們》,周冬雨飾演北漂女孩方小曉,一開始她總是想要找一個能給自己穩定生活的男朋友,她對男人沒有什么要求,只要對方在北京有房,能夠給他穩定的生活就可以了??v然男人非常不堪,她也可以接受。她愿意為了房子去委曲求全。
可即便是這樣,她還是被一個個有房子,卻油膩不堪的男人甩了,回到了一無所有的狀態。
還有《蝸居》里那個最讓人嘆息的海藻,明明有著深愛自己的男朋友,卻因為貪戀宋思明給與物質生活,一次又一次地欺騙男友。
最后,男友失望離開,她就更加徹底地投入到情人的懷抱了。
如果說一開始她是為了姐姐去找宋思明,后來她找他卻完全是因為自己的私欲了??墒亲詈笏嗡济鞅蛔?,她自己流產,甚至以后再也不能生育,不得不遠走他鄉。好好的女孩,就這樣一步一步毀了自己的生活,毀了自己美好的愛情,多少還是令人心痛的。
其實,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你總想著攀附一個男人來讓自己過上好日子,到頭來只能搭上自己的幸福。
房子、車子,這些都不能夠當作愛情的籌碼,如果因為房子去愛上一個人,那便不是愛了,是貪心,那種貪心勢必會讓自己變得討好他人。
為了一套房子,一部車子,一種看似幸福的物質生活,去選擇一個沒有那么愛男人,這永遠都是不明智的。
年輕的時候,物質上窮一點并不可怕,只要倆個人真心相愛,只要那個人千真萬確就是你想要牽手走過下半生的他,其他的,只要你們倆個一起努力,遲早都會擁有。
不要總想著讓別人買好面包來喂給你吃,那樣,如果有一天人家不愿意買了,你會把自己餓死的。
同樣,當你想要通過出賣愛情來換房子的時候,那一刻,你的愛情就已經變質了,你自以為有了房子你就可以過上安穩的生活,卻不想你婚姻的基石已經開始腐朽了,大廈傾覆只是遲早的事情。
有人說,婚姻的定義是得到一個人失去全世界,而深愛你的那個人會甘愿為你放棄整個世界。
親愛的,愿你能夠找到那個可以為你放棄全世界的人,并一生都好好珍惜。
“不負如來不負卿”,親愛的,愿你一生都不負你愛的人,也不被最愛的人所負。
多小伙伴,想買游戲本,但家長不同意。他們覺得再好的電腦,很快也會被淘汰。就像你每月的生活費一樣,哪怕給得再多,也是一個月一次,一個禮拜就沒。所以今天,我就教你五種方法,讓家長心甘情愿為你買游戲本!想要游戲本,又不想挨揍的小伙伴,一定要看完!
點贊了嗎?關注了嗎?謝謝!
讓家長心甘情愿買游戲本的第一種方法,叫做隔山打牛法。有的家長,思想很傳統,性格很固執,脾氣還很大。如果你直接說,想買游戲本,他們的第一反應,多半是你要買它打游戲。不但不聽你解釋,甚至可能揍你一頓。
這時候該怎么辦呢?你可以用爸媽的手機,搜Yo哥的視頻,在吃飯的時候看,拉屎的時候也看,久而久之,大數據就會不斷推送,把Yo哥的視頻,每天推給他們,躲都躲不開。等家長習慣了看Yo哥的視頻,你還怕不給買游戲本嗎?
那么假如爸媽不給你玩手機,還設置了鎖屏密碼,你該咋辦呢?你可以在睡覺的時候,偷偷把手機拿過來,對著聽筒不斷小聲重復:“Yo哥真帥!Yo哥真帥!”,久而久之,他們的手機,也會收到Yo哥的推送。說不定哪天,會主動給你買游戲本。當然,也可能會買條狗。
第二種方法,叫無敵省錢法。你可以循序漸進,通過語言的藝術,慢慢影響家長,讓他們明白,游戲本其實是高性能電腦,并不是只能拿來打游戲。而且游戲本散熱好、壽命長,特別耐操,相比同價位輕薄本,能多用幾年。綜合使用時長考慮,買游戲本,其實更省錢。并且游戲本性能強悍,剪輯視頻更爽,能幫你學習更多計算機知識,說不定在畢業后,能讓你多賺錢。如果家長能明白這些道理,應該會主動給你買游戲本。
第三種方法,叫高大上專業需求法。這個方法需要你把所學專業,用高大上的方式,表述出來。讓家長們覺得,這個專業很吃電腦配置,只有游戲本才帶得動。比如在描述職業時,我就喜歡把“搬磚”,說成是“長方體建筑材料搬運師”,或者把保安,說成“安防系統前端升降工程師”。這種措辭,家長肯定聽不懂,為了保險起見,多半就給買游戲本了。當然,也可能聽懂了,然后又揍你一頓。
第四種方法,叫從眾心理法。其實很多家長不給買游戲本,覺得游戲本貴,并不是真買不起,而是省吃儉用慣了,習慣性地覺得,電腦更新很快,一下子買這么貴的,沒有必要。這時候,如果你確定家里有錢,還不給你買游戲本,你就可以利用從眾心理,說大學同學、宿舍室友,都買了游戲本,自己如果買輕薄本,會顯得特立獨行,無法融入群體。這個方法,多半會有用,因為爸媽都是愛小孩的,不想小孩受委屈。最多給你來一套“打是親罵是愛”。
在這里,Up還想說,不論家里是否有錢,你買了游戲本后,都不要只拿來打游戲。除了玩游戲外,電腦還能做很多有意義的事。Up在本科時,學的是工科專業,視頻剪輯、游戲開發和網絡技術都是自學的,相比打游戲,多學習一些計算機技術,真的會讓你受益匪淺,偶爾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就像Yo哥這樣,Yo哥真帥!
第五種方法,叫Up主撿漏法。這個方法很簡單,多關注一些數碼Up,比如很帥的Yo哥,就會經常出掉一些,自己用不完的數碼產品,比如電腦、耳機之類的。粉絲數多了,偶爾還會抽一波,說不定哪天就便宜你了。
所以綜上所述,家長給不給買游戲本,其實還是要看個人的。假如你成績很好,在家懂事又愛學習,還不惹爸媽生氣,你還擔心家長不給買游戲本嗎?
當然,如果真的手頭緊,就別強求游戲本了。因為在大學生里,有很多用錢的地方,比花在電腦上,更有意義。比如找個女朋友,談一場戀愛,然后你就會知道,什么是打水漂。
好,今天這期視頻就到這兒,謝謝大家觀看!喜歡這期視頻,請給Yo哥三連+關注!Yo哥真帥!讓我們下期再見!拜了個拜~
本文由Yoko視頻工作室原創,喜歡請關注我們,帶你一起漲知識!
絡圖片
網友“楊表哥”:主持人,現在的孩子真是古靈精怪,耍起心眼子來讓大人哭笑不得。
主持人:呵呵,發生什么事了?
網友“楊表哥”:我表哥的女兒今年14歲,最近老纏著她爸爸買筆記本電腦。我表哥怕影響她學習,不同意買。
主持人: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
網友“楊表哥”:我表哥自己開公司的。很少管孩子,星期就會帶著女兒到公司,女兒做完作業就見縫插針地玩電腦。這天,我表哥正在公司的電腦上查資料,QQ上有個陌生人要加他。那個陌生人說自己是個中年男子,家里有兩個孩子,老大上初二了。我表哥一聽,跟自己情況差不多,就跟他聊了起來。
主持人:這么巧?
網友“楊表哥”:那人說,自己家的老大最近老纏著他買電腦,煩死了。我表哥說,對啊對啊,他家的孩子也正嚷嚷著要買電腦,自己沒答應。正聊得熱乎,那人突然話鋒一轉,說,不過孩子要買電腦的需求,大人是一定要滿足的。這話轉得太快,我表哥起了疑心,走到他女兒的座位前一看,原來這陌生的“中年男子”正是這丫頭!
主持人:呵呵,這孩子真是人小鬼大。不過話說回來,現在電腦和游戲對孩子誘惑確實大,家長還真得想辦法好好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