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作者:西紅柿燉番茄
近期,《西虹市首富》熱播。其中有一場戲,是關于碰瓷:碰瓷者夸張地躺下,面對還未發跡的沈騰提出了800元賠償要求。沈騰當即表示,車子安裝有行車記錄儀。碰瓷者聽罷,趕緊爬起,將腦袋探入車內一番探尋。最終,當其確認沈騰只是虛張聲勢時,再次躺回了地上。
影片以搞笑的形式展現了這樣的一幕,但是如果這一幕發生在生活之中,怕是令人細思極恐……
可見,一臺小小的行車記錄儀對于“安全出行”有多重要 ▲
那么面對琳瑯滿目的產品,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每家都說自己的產品功能多,性能好,究竟應該信誰呢?作為一名老司機,今天樓主就要跟各位一起探討下行車記錄儀的選購技巧。
經常關注大媽好價頻道的值友應該比較熟悉大媽對于行車記錄儀的介紹,一般開頭都會標注產品的解決方案。那么什么是解決方案呢?簡單說,就是圖像處理器+圖像傳感器——前者相當于大腦,后者則相當于眼睛。眼睛不好,大腦再強,也得不到好的圖像;反之,大腦不行,眼神再好,成像效果同樣無法令人滿意。除此之外,作為一款行車記錄儀,還有另一個關鍵指標,就是鏡頭!一款好的鏡頭也是良好錄制效果的基礎保障。
這三者以外,剩下的就是顯示器、做工,以及各種輔助功能之間的差異。說是差異,其實行車記錄儀發展到今天,大部分功能都已經成了標配。
此外,當前的行車記錄儀市場,主要分為兩大塊:一塊為通用型行車記錄儀——一般帶顯示器,造型科技感強,有向互聯網智能方向發展趨勢;另一塊為專車專用的隱藏式記錄儀——為了適應汽車原廠設計,外型相對古板,基礎功能豐富但是沒有顯示器。
下面我們先一起了解一下關于行車記錄儀的關鍵參數。
一、主控
主控作為一款行車記錄儀的大腦,相當于電腦手機的CPU,自然是重中之重。
不同于手機CPU和電腦CPU廠家的高度集中和壟斷,行車記錄儀CPU生產廠家較多,仍處于群雄逐鹿階段。傳統的主控廠家有 安霸、聯詠、卓然、 AIT 、太欣(STK)、全志、凌陽、靈通等,其中有一大部分為臺灣廠商。
其中,安霸、聯詠、AIT 三家在技術上相對成熟先進。三家之中,又以安霸在價格和性能上最為平衡;聯詠主控相對弱了一些,但是勝在成本低廉;AIT技術到位,但是售價過高,因此市場占有率較低。
如果拿手機市場的CPU來對比,安霸相當于高通驍龍,聯詠相當于聯發科或者海思麒麟,而 AIT 則相當于三星獵戶座。但是,不同于手機市場上高通驍龍的壟斷,在行車記錄儀的主控市場,聯詠的產品占據了大量的市場。
雖說上述三家的芯片性能強勁,屬于市場佼佼者,但是隨著行車記錄儀逐漸智能化,多視角化,像安霸這樣只支持單攝像頭的芯片的短板開始暴露出來。因此,上述芯片目前主要應用于非智能化的行車記錄儀,比如不帶顯示器的專車專用的隱藏式行車記錄儀。
奔馳S級
奔馳S級
相較于造型更加花哨,功能更加豐富的通用型行車記錄儀,專車專用的隱藏式行車記錄儀安裝隱蔽,與原車渾然一體,美觀性更高;安裝后可直接通過中控屏顯示圖像,嗶格更高;安裝穩固,夏天高溫天氣不用擔心掉落問題。
下面樓主列舉5款專車專用的行車記錄儀,其中包括BBA專用款,德系一哥大眾專用款以及日系大佬本田專用款 ▼
1 、聯詠系
a.光明星
寶馬行車記錄儀320Li1系3系5系7系新X1 X3 X5 X6 525Li專用隱藏式
b.雷霆盾
奔馳專用行車記錄儀c200l/e260/glc/gla/glk/b/c/e/s級隱藏式
c.瑞世泰
奧迪A4L/Q5/Q7Q3/A3A8A6L專車專用高清隱藏式行車記錄儀高清夜視
d.神州泰坦
本田思域crv冠道xrv雅閣飛度隱藏式專用行車記錄儀雙鏡頭高清全景
上文選取了4家不同店鋪,適用于不同品牌汽車的隱藏式行車記錄儀。在很多朋友看來,這些品牌可能有些陌生,在你們的心中,行車記錄儀是不是應該是下面這種 ▼
誠然,這些年伴隨著互聯網品牌的崛起,很多傳統廠家的處境略顯尷尬。但是上述幾個品牌卻稱得上是行車記錄儀領域的開拓者,都是在13、14年開始爆發的行業浪潮中殺過來的“老將”。如果經常混跡論壇,應該對上述品牌的產品多少有所耳聞。
樓主此處不再對每一個品牌單獨做過多的介紹,有興趣的值友可以自行搜索。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均采用了聯詠的NT96658處理器(運行內存2G),其中光明星采用的更是四核的96658。
96658比96655出的晚一些,屬于96655的升級換代產品,96655沒有集成內存,所以主板結構不一樣,96658是主板集成內存,96658的散熱性比96655好一些,簡單說,就是相對更加耐高溫。
什么概念呢?做個對比可能會更加直接:
聯詠的NT96655對標的是安霸的A7,如今來看,都屬于各家的次旗艦(旗艦分別為聯詠96663和安霸A12),也是目前市場上中高端機器的主力型號CPU。而這款NT96658屬于NT96655的升級版。
大名鼎鼎的導航企業凱立德旗下的行車記錄儀的主力型號以及 360 老款 J501 均采用安霸A7處理器;而你們所熟知的小蟻(動力版)采用的正是這款聯詠NT96658,不過是經過閹割的單核版;本站經常多次推送的老牌車品企業 PAPAGO 旗下的 GoSafe 730 采用的則是更低端的聯詠96650。
介紹到這里,各位值友應該對上述幾款采用的NT96658芯片應該有個概念了吧。
2、AIT芯片
先科原廠 大眾途觀l帕薩特18款新邁騰b8速騰途昂cc行車記錄儀
如上文所述,由于成本問題,采用 AIT 處理器的機器相對較少,但是性能優異,為被享譽業內的宇通電達廣泛使用。關于宇通電達的口碑和盛贊,在本站關于行車記錄儀的推送下面多有提及,樓主此處也不展開,總之兩個字:優秀!但是同時還有一個字:貴!
這里樓主要推薦一款同樣采用 AIT 處理器的產品,就是這款先科的大眾車型專用款 ▲
AIT 目前已被 MSTAR (臺灣晨星半導體)收購,其將運行內存融入芯片,因此運行更加穩定。這款先科行車記錄儀采用 AIT MSC 8328Q處理器,配合Omni Vision(以下縮寫為 OV) 4689傳感器(下文詳細展開),拍攝圖像清晰度達到1800P,領先上文另外四款,當然,價格也高出其他1/2。孰優孰劣,各位根據需求自行判斷。
這顆 AIT 8328 處理器對標上文提到過的安霸最頂級的 A12 以及聯詠旗艦 96663 ,是 AIT 旗下的招牌,因此性能表現不俗。采用同樣型號Cpu的產品還有捷渡 D680S ,而采用同級別 A12 處理器的有 360 的 J501C ,TP-link 的 310 等。
3、安霸
如上文所說,安霸由于不支持多攝像頭,加之互聯網智能產品對市場的蠶食,樓主認為安霸的芯片將逐漸退出行車記錄儀市場,換句話說,將來的安霸,只會應用于少數針對性極強的定制產品之中,而絕不會是主流芯片。因此,不做專門推薦。
二、感光芯片
有一個好的芯片還不夠,還需要一塊好的傳感器來采集圖像,用來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
目前行車記錄儀市場主流的感光芯片有鎂光、 SONY、Omni Vision(OV)、Aptina、Altasens 等,其中以鎂光、SONY 和 OV 的產品更為主流。
安霸雖然性能優異,但是由于其大部分產品搭載的鎂光 0330 以及 OV 4689 屬于中端產品,因此整體成像效果一般;反倒是聯詠的96655,配合 SONY 322的芯片,在 1080P 清晰度市場上大放異彩。
上文出現過的四款聯詠系產品,除了光明星那款明確標注其使用的傳感器為 SONY 291,清晰度為 1296P,其他產品均只標注使用索尼傳感器,并未標注明確型號。但是根據 1080P 的清晰度推測,應該就是大名鼎鼎的 SONY 322 。當然,樓主也只能說是合情推理
聯詠 96658 + 索尼 322 的組合,堪稱性價比的典范
至于那款采用了 AIT 處理器的先科,則選擇了搭載 OV 4689 。上文已經提到,這款 OV 4689 屬于感光元件中的中端產品,甚至都不算是真正的低照度感光芯片,但是實際使用中,這款先科的夜視效果并不遜色。那么如何提高其夜間成像素質呢?我們下文在講到光圈的時候詳述。
三、鏡頭材質
鏡頭材質一般有玻璃和樹脂兩種。透鏡層數越多,成本越高;玻璃材質成本高于樹脂。
舉個例子,所謂“六玻鏡頭”,是指采用六層玻璃透鏡復合而成的鏡頭。目前市場上,除去少數品牌的少數型號偷工減料,主流產品都采用“六玻鏡頭”(包括本文出現的全部產品),部分產品比如下一篇要講的小米旗下的 70邁 采用了7層“鍍膜銀鏡”
四、光圈
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到達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用字母 F 表示。光圈 F值越小,通光孔徑越大(如上圖所示),在同一單位時間內的進光量便越多 ▲
通常,為了增強鏡頭的夜視效果,廠商會采用大光圈來使更多的光線進入鏡頭,從而讓感光元件接收到更多的光線。比如上文中留下的懸念: AIT MSC 8328Q + OV 4689 的方案是如何增強夜視效果呢?當然是采用更大的光圈!因此,對比配置(文末會有詳細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這款先科采用了遠大于其他型號行車記錄儀的大圈光:F/1.4;作為對比,其他型號多采用 F/1.8 或 F/2.0 的光圈。
那么難道光圈就是越大越好嗎?如此的話,豈不是芯片感光性能不足,光圈來湊?當然不是。
光圈過大,容易導致“過曝”現象的發生——大量光線進入感光元件,使成像最終發白 ▲
日常生活中,逆光拍攝,也容易發生這樣的現象。
過大的光圈還會帶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噪點——白色密密麻麻的小點,簡單說,成像質量有所下降 ▲
好奇的朋友可以嘗試在夜間隨意拍攝,然后放大圖片,你總會看到噪點
那么有解決辦法嗎?當然也是有的,那就是通過算法彌補——“柔光雙攝,照亮你的美!”,VIVO的這句廣告詞似乎已經對上述答案有了完美的解答。
圖片來自于網絡
通過算法的優化,即便采用超大光圈,先科的這款機器,其也是效果依舊表現不俗 ▲
五、拍攝角度
圖片來自于網絡
為了獲取更大的視野,保證盡量記錄發生在行車方向上的所有情況,大部分行車記錄儀都會采用“廣角鏡頭”。但是廣角鏡頭不可避免地會帶來圖形的“畸變”比如上圖,明顯可以看到馬路兩邊的樓房發生了彎曲 ▲
應該說,廣角鏡雖然使視野更廣,但是同時犧牲畫質,屬于被動引入。針對這個現象,不少廠商會采用算法對圖像進行優化,從而人工糾正“畸變”,使圖像看起來更加自然真實。
各產品具體成像效果,樓主不敢妄言,各位最好還是實際體驗,如果沒有條件,可以參考商品頁面評價內容。
六、總結
到這一步為止,基本上通過觀察參數,我們已經可以選擇一款合適的行車記錄儀了。但是由于處理器的局限性,上述幾種解決方案無法很好地應用于互聯網智能行車記錄儀之中。
下一篇,樓主將繼續分析幾款大媽常見的“新產品”諸如 70邁 所采用的的解決方案,同時聊一聊關于行車記錄儀的更多附加功能,對比一些小功能的優劣,談一談顯示器的功與過……
最后附上上文出現過的5款行車記錄儀的各項關鍵參數對比 ▼
應該說,上文出現的無論是 聯詠 96658 +索尼 IMX 方案還是 AIT 8328Q + OV 4689 + 超大光圈的方案,在技術上成熟,在系統上穩定,在功能上健全,堪稱高性價之作
好了,至此,各位是否明白了每一種不同配置行車記錄儀的大概市場價,以及如何獨立分辨一款機器的優劣的辦法呢?歡迎各位在評論區踴躍交流
言
2003年,小蟲站長租用了虛擬主機。
2005年,由于訪問人數增加,組裝了一臺1U服務器(P4/3.0G,4GBX2內存,160GB硬盤X2 做RAID1)拿去托管,成都電信當時的費用約1.2萬/年,高攀不起,只能放在外地,大約4000元/年。
早期的托管基本上是沒有人工服務的,IDC公司只提供機位,電力,帶寬,最多能幫你關機重啟一下,至于系統和安全得自己搞定,遇到硬件故障,IDC公司會把服務器給客戶發回來,維修好后,再發回去。
在托管的9年里,這臺1U服務器搬了三次家。最后一次搬家是在2008年512大地震時期,由于綿陽電信機房受損,搬回成都。
隨著云技術的興起,2014年選擇了彈性云主機,更方便、安全、靈活,性價比更高。
但是。站長發現,租用的至強四核甚至八核主機,10多人同時在線也經常滿載,而網吧的無盤服務器,一個老奔騰雙核同時帶50臺機器輕輕松松,這又是咋回事呢?
正文
CPU云服務器類型主要分為兩類:“虛擬化云服務(虛擬機)”和“裸金屬云服務“
虛擬化云服務器是用軟件“虛構”的一臺服務器,如圖。
這是一臺虛擬云服務器,vCPU為4核,這個V是指“Virtual”(虛擬的),對應實際的物理CPU型號是E5-2620V2(六核十二線程)。這里的四核,不是把E5-2620V2的服務器的12線程劃分其中4個線程讓客戶獨自使用,一般情況下會有很多人來共享這顆處理器。在服務器空閑的時候,這四個線程可以跑得比較順暢。但是,當其他人計算量一上去,這臺主機的性能就下降了,有點類似一輛公交車有12個座位,小李買了4張車票,理論上仿佛占有這臺車1/3的資源,但票是沒有座位號的,人比較多的時候只能站著。
裸金屬云服務器是獨占服務器的部分或者全部資源,沒人來和您爭搶計算資源,但價格昂貴,適合從事金融、游戲、專業大型計算的客戶。
有點容易弄混的是,裸金屬服務器并不一定是單獨一臺或者幾臺物理服務器,也可以是一種硬件層級的虛擬化技術,兼具虛擬機的彈性和物理機的性能及隔離性,獨占計算資源,沒有虛擬化性能開銷和特性損失。類似于小李買了四張車票,這票是可以對號入座的,以此來保證舒適性。
彈性云服務器
彈性云服務器通常是指虛擬機(區別于裸金屬服務器),其配置(vCPU數量、內存、硬盤等)可以自由選擇,支持中途變更(升降級),升級補差,但降級不退錢,感覺有些無奈。但細細一想,生活中很多時候不都是這樣么?例如乘坐火車,硬座升級臥鋪要補差價,但是你的臥鋪票要換到硬座,只要有空位就行,但退錢沒門。
彈性云既然可以升級,先選個稍低的配置,不夠再加錢升級看起來非常合理。實際上,由于服務器買的時間越長越劃算,假設A主機為7000元/3年,用幾天發現性能不足再加3000升級到B主機,此時會發現,如果一次性選B主機實際只需付8600元。
那是不是應該選高配置?也不是,因為配置過高,浪費了。
選取的原則——“適度冗余”。看起來簡單四個字,實際做起來比較難。以下五個“軟的”方面,都會考驗硬件的能力。
1、“靜態網頁”和“動態網頁”對配置要求不同。
靜態網頁是單純的HTML頁面,訪問時不需要和數據庫打交道,速度快。
動態和偽靜態網頁并不是獨立存在于服務器的文件,當瀏覽器發出請求時,服務器要查詢數據庫后才反饋相應的網頁。
大多數功能性較強的網站,是“動靜共存”的,無需頻繁更改的信息采用靜態網頁,而交互性功能采用動態設計,有些網站還掛了很多插件來實現較為復雜的功能,當訪問量稍大,有幾個訪客同時刷頁面,就會給CPU帶來較大的壓力。
2、運行環境對硬件要求不同。
LAMP是國際流行的WEB框架,它是Linux+Apache+Mysql+Perl/PHP/Python的縮寫,Linux為服務器操作系統,Apache提供Web服務,MySQL為數據庫管理系統,PHP作為面向對象的腳本語言(或Perl、Python)。它們本身都是各自獨立的開源程序,但常常放在一起使用。
LINUX除了穩定性、安全性、免費等優勢外,對硬件要求也較低。
例如,選一款入門級云服務器:2核2G,這配置跑WINDOWS很勉強,其系統本身就最低要1G內存,但跑LINUX就會輕松一些。
3、瘋狂爬蟲會導致壓力急增
在淘汰了托管后,站長選擇了一臺2核4G內存的云服務器,后來隨著訪問量的增加,升為4核4G,4核6G,8核8G。從表面看,這是一個正常的操作,但經過長久的觀察發現,8核8G的主機,有時CPU占用不足10%,有時卻高達80%以上,難不成要升級到16核?
與之對比的是,一臺網吧無盤服務器,同時服務50臺電腦,一顆老奔騰雙核也夠用了,雖然vCPU不是真正的物理處理器,8個線程也不至于無法應對十多個訪客同時在線吧,vCPU為何如此拉跨呢?
通過查詢日志發現,搜索爬蟲消耗了大量資源。
修改:.htaccess文件,對googlebot進行限制,mysql負載立刻從80降低到30,CPU從60降到20,立桿見影。
一般情況下,并不建議對知名的蜘蛛進行攔截,會影響排名,但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云服務器要有相當的冗余。
4、網絡攻擊
網吧的無盤服務器屬于局域網,工作壓力大但環境單純。而云服務器屬于互聯網,面臨的環境復雜, 除了善意和惡意的爬蟲外,CC攻擊也時常出現。
CC攻擊模擬多個用戶不停的進行訪問消耗系統資源的頁面,CPU占用迅速升高,導致卡頓、宕機。在現實生活里,有點類似某餐廳突然大量涌入顧客,超過了正常接待量而混亂。在大量的CC攻擊下,無論是8核、16核還是更多,都會很快陷入癱瘓。
5、配置的均衡性
帶寬不足也會導致CPU占用高,從而造成處理器性能不足的假象。
某月,網站卡頓,檢查后發現CPU占用率偏高,服務器后臺報警提示帶寬不足。經過查找,發現罪歸禍首是一張“剛上傳的圖片“,之前的圖片尺寸較小,使用【質量8】保存后體積能控制到300KB內,新圖加大了尺寸,再用【質量8】保存,就超過了500KB,看起來好像僅多200KB沒多大問題,但10多人同時一刷,就要多消耗3M帶寬。最后的解決辦法是降低圖片質量,用【質量5】保存,這樣后臺再也沒有報警,節約了升級帶寬的費用,CPU負載也降下來了。
不僅是中小企業,世界級公司也必須要在“節省帶寬”上動動腦筋。例如,打開任何一家知名購物網站,用電腦瀏覽,會發現圖片并不算非常清晰。又如,從事自媒體的人員會發現,當你把一張1.5MB的圖片傳上去,會被自動壓縮到不到200KB,其目的都是為了節省帶寬,提升頁面的打開速度。
總結
四核或者八核至強云服務器,不如本地的奔騰雙核主機,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虛擬機的vCPU如同公交車,無法保證隨時讓客戶處于舒適的狀態。二是網絡服務器的環境異常復雜,復雜的交互功能、瘋狂爬蟲、CC攻擊、配置不均衡等都會導致CPU、內存或者帶寬不足,而此時最容易犯的錯誤是盲目升級,彈性云升級太容易了,點點鼠標就能完成,但上升容易下降難,未找到性能不足的真實原因,以后的每年都會白白浪費資金。
家好,我是平仔。當時新車40多萬,賽點車現在需要多少錢?在評論區告訴我。
最新拿下一臺2014年的吉普自由光,2.4的排量,安全行駛了16萬多公里。前臉非常的霸氣,LED大燈,黑色的外觀非常的霸氣。看一下里面,空間非常的大,有一個多功能的方向盤,定速巡航,大屏導航,有一個切換模式的,雪地什么地都有,有個電子手剎,全景大天窗,有一個座椅加熱,一個電動座椅。看后排空間相當一大,空間非常的大,家用絕對是沒有問題。
看一下后面,選越野的朋友有福了,選擇這臺車絕對是沒錯的。4*4全時四驅,雪地什么綠都可以跑,有一個原裝的電動后尾門,非常的高級上檔次。這里關一個LED后尾燈,非常的霸氣。這臺車全車原版狀態,有重大事故,水泡火燒,隨時開回來,找平仔。
這車4萬多多少?過來找平仔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