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我們要聊的事情與使用Mac筆記本電腦的用戶息息相關。
目前市面上適用于PC端的操作系統主要有兩大塊,Windows和macOS,前者較為開放,后者則封閉一些,兩個操作系統各有優劣。Windows系統普及度很高,所以現在很多地方使用的都是Windows系統。而macOS針對性較強,針對專門的用戶使用。不過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后者。
因為Windows系統較為開放,所以市場占有率很高。而macOS得益于結合硬件的專業度較高,得到了很多用戶的喜愛。
相信很多用戶選擇Mac電腦就是因為省心,沒有廣告彈窗,不會時不時的從屏幕右下角蹦出“一刀999”的廣告。但前面也提到了,macOS系統較為封閉,用戶只能按照蘋果的邏輯去走。所以現在很多Mac用戶就成了日常使用Mac電腦,偶爾也需要用到Windows。這就好比手機常用有線快充,偶爾會用到無線充電。對于Mac用戶來說,Windows系統就好像手機的無線充電:“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
所以針對Mac用戶就出現了兩種形態,一種是在Mac電腦上裝雙系統,一種是在macOS上面運行Windows虛擬機。前者相當于在Mac筆記本電腦上面直接運行了Windows系統,后者相當于在macOS上面運行了一款“Windows”APP。
我們先來看一下Windows 10系統的大小,在Mac電腦端下載可以看到Windows 10的大小為5.44GB,這對于本就捉襟見肘的Mac硬盤存儲來說不是一個太好的消息。
不過好在蘋果官方也提供了Mac電腦的硬盤升級,只不過價格……升級到1TB版本需要加3000RMB,怎么說呢,肉疼。
好在Mac電腦標配了高速傳輸的雷電3/USB4接口,用戶可以通過雷電3/USB4線材外接硬盤來實現存儲拓展,只需要花少量的錢即可實現存儲拓展,讓Mac電腦使用起來更舒服一些。
很巧的是身邊就有來自致鈦的PC005高速固態硬盤,加上Mac用戶需要使用Windows系統的需要,今天就來實操一下如何將Windows系統裝在這塊有著TB存儲容量的固態硬盤里,以實現系統加拓展存儲雙結合的優勢。
將Windows系統裝在固態硬盤里面的好處在于,MacBook電腦既可以使用Windows系統,同時也不會占用電腦本身的硬盤存儲,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為本就捉襟見肘的筆記本電腦存儲容量拓展出更多的硬盤空間。
關于致鈦的這款PC005固態硬盤此前充電頭網也有過多次介紹,它采用了Xtacking?架構長江存儲高品質原廠顆粒,具有卓越的性能體驗。
使用常見的硬盤測速軟件CrystalDiskMark測試致鈦PC005 1TB規格固態硬盤的讀取速度可達3500MB/s。
下面就來實際操作,將Windows系統裝在致鈦PC005 1TB固態硬盤上面,從而實現Mac用戶拓展存儲容量加雙系統的需求。
制作前先來看看需要準備的工具,Mac筆記本電腦和Windows筆記本電腦各一臺,裝載著致鈦PC005 1TB固態硬盤的雷電3/USB4硬盤盒,U盤以及雷電3/USB4數據線,還需要一個有線鼠標,一定要是有線鼠標。
需要下載的一共有兩項,Windows系統以及驅動,其中Windows系統需要下載到致鈦PC005 1TB固態硬盤里面,而驅動則需要下載到U盤里面。
Windows系統可以通過微軟官網下載,這里直接將Windows系統下載到了致鈦PC005 1TB固態硬盤里面。
驅動是在使用Windows系統時可以調用電腦的硬件設備,如鍵盤、觸控板等。
第二步是需要在Mac電腦上下載驅動,在Mac電腦桌面分別點擊啟動臺,找到啟動轉換助理(可能在“其他”文件夾里面),然后在屏幕的左上角找到操作,點擊下載Windows支持軟件(如圖)。
下載后就可以在Mac端的訪達的下載分欄看到一個WindowsSupport的文件夾,這個就是驅動,需要將文件夾導入到前面準備好的U盤當中。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想要在哪臺MacBook電腦上使用Windows系統,就要在哪臺MacBook上面下載驅動。
前面下載Windows系統和驅動是準備工作,在準備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制作系統盤了。
首先需要使用Windows電腦,制作系統盤有很多APP可以使用,這里主要以Windows To Go輔助工具為例,在名為蘿卜頭it論壇里面找到WTG輔助工具的下載地址,然后點擊下載即可。
下載好后就可以在桌面上看到上圖中右側的壓縮包,然后解壓就可以看到左側的文件夾。點擊文件夾里面的WTGA文件夾,運行wintogo.exe啟動程序。
運行之后的APP界面如上圖,瀏覽需要選擇事先下載好的Windows系統,第二個選項為要將系統制作到哪個硬盤里面,圖中可以看到選擇了致鈦PC005 1TB固態硬盤,最后需要選擇的是Windows系統的版本,這里選擇的是家庭版。
需要注意的是,在右側的高級選項中需要選擇UEFI+MBR,這樣后面就可以使用雙系統或者Windows虛擬機了。
最后選擇好后點擊部署,這時候APP會進入到制作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制作的進度,這個時間預計需要20分鐘左右。
當彈出寫入完成的彈窗時,就說明此時的系統盤已經制作完成了。下面就需要將制作好的系統盤連接到Mac電腦了。
將制作好的系統盤使用USB4/雷電3數據線連接到Mac電腦上面。這里推薦使用USB4/雷電3的硬盤盒搭配USB4/雷電3的數據線使用,以獲得最佳的傳輸速度。
這里要注意的是,macOS默認是不允許MacBook筆記本電腦從外部啟動操作系統的,所以要提前設置一下。
點擊Mac電腦的開機鍵,點擊后迅速按下鍵盤的“command+R”進入macOS的實用工具界面,在左上角找到“啟動安全性實用工具”選項。
將安全啟動選擇為“無安全性”。允許的啟動選擇為“允許從外部介質或可移動介質啟動”。選擇好后將電腦關機,再度點擊開機鍵,隨后迅速按下鍵盤的option等待。
將“啟動安全性實用工具”設置好,將致鈦PC005 1TB固態硬盤使用USB4/雷電3數據線連接到MacBook。
開機之后選擇右側的Windows作為啟動盤。
還記得前面提到的有線鼠標么?記住,一定要是有線鼠標。
在選擇好啟動盤后就會看到這個標識,相信大部分用Windows的用戶都知道這里了吧,一些設置直接跟著提示做就好了。不過此時Mac筆記本電腦的鍵盤、觸控板都是用不了的,這時候有線鼠標就派上用場了。
最后進入桌面,這里有一個問題,此時的Windows系統,無法使用Mac電腦的鍵盤、觸控板、揚聲器等等,這是因為還差最后一步,也就是安裝驅動。
還記得前面提到的U盤么,這時候就派上用場了,將硬盤連接到MacBook筆記本電腦。
打開下載好的WindowsSupport,找到Setup的啟動程序,然后按照要求做就可以了。最后Windows系統就可以正常使用筆記本電腦的各個硬件了。
在將Windows系統設置好后,簡單使用CrystalDiskMark測試一下外置致鈦PC005 1TB固態硬盤的傳輸速度,實測讀取速度可達2019.69MB/s,寫入速度可達1276.26MB/s。傳輸2GB大小的文件也僅需1s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為了更好的發揮出致鈦PC001 1TB固態硬盤的實力,建議搭配雷電3/USB4硬盤盒以及雷電3/USB4的線材使用,這樣才可以發揮外置致鈦PC005 1TB固態硬盤的真正實力。
很多用戶選擇Mac電腦就是因為系統干凈,沒有廣告彈窗等其他的東西,但由于各種原因導致還需要使用Windows系統,再加上Mac筆記本基礎配置的硬盤容量較低,無法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所以就有了搭配致鈦PC005 1TB固態硬盤的內容。
這里面并不是說Mac用戶為了Windows系統專門采購致鈦PC005 1TB固態硬盤、USB4/雷電3硬盤盒和數據線,而是在需要使用Windows系統、還需要大容量存儲與高速傳輸的前提下,才推薦致鈦PC005 1TB固態硬盤、USB4/雷電3硬盤盒和數據線的組合搭配。
將Windows系統外置在致鈦PC005 1TB固態硬盤里面,好處在于Mac用戶可以使用Windows系統,只需要將硬盤連接到Mac電腦即可,并且還可以獲得近1TB的存儲容量,加上雷電3/USB4的高速傳輸,即使外接硬盤也可以享受高速傳輸,并且Mac電腦本身的硬盤也可以得到一定的舒緩。對于Mac用戶來說,Windows系統有了、大容量的硬盤存儲拓展有了、高速傳輸速度也有了。
下,電腦越來越普及,大家在使用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一些疑問呢?其實我們完全可以自己解決哦~
Q1
我們常說的C、D、E、F盤是什么?
C、D、E、F盤是硬盤(Hard Disk Drive ,簡稱HDD,又稱硬盤驅動器)的分區。一臺電腦一般只有一個硬盤,容量不等,一個硬盤可以按一個分區來用(系統默認為C盤,但不建議),也可以分成幾個區(一般為4個)來用。分成幾個分區時,便會看到C、D、E、F盤啦。這樣各分區相互獨立,互不影響,有利于數據保存。
Q2
如何給自己的電腦磁盤分區?
在桌面右鍵點擊【此電腦】選擇【管理】,再到【磁盤管理】,然后選擇需要分區的磁盤,點擊鼠標右鍵,選擇【壓縮卷】,在彈出的頁面【輸入壓縮空間量】此項輸入壓縮空間的大小,再根據提示點擊下一步就完成了。
Q3
電腦第一次開機,進入“defaultuser0”用戶,無法進入系統咋整?
defaultuser0是安裝系統時創建和使用的臨時賬戶,不屬于任何一個用戶,也不具有任何配置文件,defaultuser0賬戶經過微軟內部加密,無法得知密碼。
出現這個問題可能是因為系統損壞或者是系統初始化失敗導致,此時在這個登錄界面按住鍵盤Shift鍵不松,左鍵點擊右下角電源按鈕,選擇重啟,重啟進入高級啟動模式后選擇疑難解答來重置系統即可解決。
歡迎大家留言或者私信,今后我們也會持續收集一些玩家的問題,請多多“為難”,下期見!
分多鐘教你簡簡單單給惠普6930P筆記本電腦更換硬盤內存。
·第一步:摳掉電池。這個事情還是講三遍,這個事情比較重要。
·第二步:拆除不規則的長方形的塑料蓋,一顆螺絲擰下來就能打開,這款是安DDR2內存條的。
·第三步:拆除硬盤。硬盤在右下角小長方形塑料蓋下邊,固定硬盤架子上就一顆螺絲。
·第四步:左上邊不規則的長方形塑料蓋下邊是無線模塊。
是不是簡簡單單一分多鐘就學會了安裝內存硬盤?個人感覺以前的筆記本做工還是比較皮實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