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存在這種現象。我也曾經很喜歡手機九宮格輸入法,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現在使用的就是全鍵盤輸入法。在我看來,相對于手機九宮輸入法,全鍵盤輸入法有以下幾點優勢。
第一、全鍵盤可直接打出拼音對應的漢字。
只要這兩種輸入法都使用過的人,都會清楚地知道,使用九宮格拼音輸入法時,會顯示不同讀音的漢字,因為一個鍵上有3個字母。比如:輸入一個“銀”字,我們先按第9鍵,第9鍵有4個字母“WXYZ",再按第4鍵,最后按第6鍵,這時,我們會發現,顯示出來的有:xin發音的漢字、yin發音的漢字、zhou發音的漢字。而我們要的“銀”字不在第一行中,很不好查找。
而使用全鍵盤輸入法,就不存這種問題,想輸入“銀”字,我們只需要按“yin”這3個鍵,它就會顯示出yin發音的所有漢字,就可以打印出這個字,這一點上,全鍵盤輸入法要快得多。
第二、全鍵盤布局與電腦鍵盤一樣,可以實現快速盲打。
如果你是一位經常使用電腦的人,肯定對電腦鍵盤上的26個字母的布局是了如指掌,因為,我們在學習輸入法時,都會學習一段時間的盲打,就是不看鍵盤只看屏幕,一定程序上提升了打字的速度。
全鍵盤也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機會,全鍵盤輸入法的26個字母的布局跟電腦鍵盤是一樣的,所以,在適應了全鍵盤并習慣后,我們就也可以不看全鍵盤上的按鍵,而只需看手機上方的內容輸入區。這樣,打字速度可以上一個臺階。
第三、全鍵盤既可以打拼音,也可以打五筆。
不管是九宮格,還是全鍵盤,我們大多都會選擇拼音輸入法來進行打字,這一點上,九宮格和全鍵盤沒啥分別。但是,如果你在電腦上使用的是五筆輸入法,而且打字非常快,等你再在手機上使用拼音輸入法時,你就會覺得好慢好難受呀。
你要想在手機上也使用五筆輸入法,九宮格你就別指望了。這時,全鍵盤的優勢就再一次體現出來,因為全鍵盤的按鍵布局跟電腦鍵盤的布局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很容易就可以上手全鍵盤的五筆輸入法。
現在是大屏手機時代,全鍵盤輸入法會越來越受歡迎,因為,全鍵盤上的每一個鍵都很大,不會再像小屏手機時代那么容易按錯鍵。而九宮格也會繼續存活下去,它的用戶群體主要集中在以前的老用戶和年齡大的人。
機輸入法到底是九宮格好用還是全鍵盤好用?這個話題已經由來已久。
不過從起源來說,九宮格的似乎更早一些,特別是在虛擬按鍵出現之前,九宮格物理鍵盤似乎占據了我們更多的使用時間,直到黑莓全鍵盤手機的出現。
由于移動電話尺寸的限制,九宮格貌似更符合機身的整體設計。
不過雖然出現的時間比全鍵盤更早,但并沒有任何數據可以說明這個“先入為主”的鍵盤設計的更受到用戶的青睞。
自從黑莓全鍵盤手機的風靡開始,直到虛擬按鍵逐步代替物理按鍵,九宮格輸入法與全鍵盤輸入法的用戶自然而然的“分裂”成“勢不兩立”的兩個派別。而這兩個輸入法方式到底哪個更好用呢?
對空間布局及視覺效果進行選擇
剛剛我們提到,由于早期的移動電話尺寸較小,因此九宮格會更加便捷和緊湊的分布在數字鍵上。
而在目前的智能手機上,九宮格依舊分布在各個數字鍵上,除了字母的字體大小更大之外,簡潔的效果和較少的按鍵數量都可以讓人一目了然。
而對于全鍵盤來說,從物理鍵盤開始,手機鍵盤便效仿電腦鍵盤的樣式分布在手機機身正面一半左右的尺寸。
而有一些特殊的設計,比如后空翻式、側空翻式等等,則會搭載于屏幕之外的另外一部分機身設計上,讓我們使用時更能有日常辦公時的便捷體驗,這在商務機的設計上尤為明顯。
而在之后較為常見的虛擬按鍵設計中,很多用戶依舊會選擇全鍵盤進行使用,雖然字母字號以及按鍵尺寸會更小一些,但單個兒字母會更加明晰。
個人使用習慣和常用語言進行選擇
再者,九宮格和全鍵盤輸入法到底哪個好用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數據分析,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兩款輸入法在使用上更多屬于主觀上的感受,也就是根據個人習慣來進行判斷的情況更多。
因此,哪款更好用,其實是用戶自己日常使用習慣來定的。
目前很多輸入法都有聯想記憶的功能,因此,在國內用戶在使用拼音輸入的時候,九宮格不僅按鍵更大,而且輸入也更加方便快捷。
但在鍵入日常使用較少的英文單詞時,特別是切換大小寫等步驟,就會變得有些許不便。
全鍵盤輸入法,除了用戶日常使用的習慣占主要因素之外,在英文單詞的輸入上則切換速度和字母選擇會更加快速一些。
相信這也是很多使用全鍵盤輸入法的用戶覺得其較九宮格更好用的原因之一。
寫在最后
雖說九宮格輸入法和全鍵盤輸入法之爭一直是用戶爭論不休的話題,但在使用上會有不少主觀因素。
而對于客觀方面來說,九宮格則因為較大的按鍵和尺寸,在使用人群上更廣,無論手指粗細,或者老人、年輕人用氣來,都不會有太大的負擔,但在切換英文輸入上,卻有著些許不便、
全鍵盤則更適用于手指纖細小巧的用戶,或者經常有英文、小語種輸入習慣的用戶,更或者是商務人士,抑或習慣盲打的用戶,不僅更接近于電腦鍵盤的輸入習慣,同時切換大小寫字母上會更加便捷。
不過,無論哪種輸入法,只要用戶自己用著習慣和方便,其他的都不重要。
現在除了手機自帶輸入法之外,還有眾多第三方輸入法,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和方式進行不斷改進升級,相信大家在使用時也會有著更好的體驗。
來源:中關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