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星木海



    上篇回顧:

    上篇硬件篇里,我已經把這臺聯(lián)想小新700筆記本電腦更換了一塊2T的移速移動硬盤,原來的系統(tǒng)是win10 家庭版,用起來實在是有點不習慣,所以重裝為win10 專業(yè)版操作系統(tǒng),下面是舊筆記本的改造文章鏈接和移速固態(tài)硬盤鏈接:


    下面是聯(lián)想小新700的配置截圖,這個配置其實還是可以用做主力筆記本使用的,畢竟最大支持16G*2的內存,i7-6700HQ也是標壓CPU。

    我的改造思路:

    之所以選擇改造這臺舊筆記本的原因就是不想花費太多的mony,一臺入門nas不含硬盤就得大幾百塊,加上4T硬盤*2就是接近2K了,更大的硬盤就不說了。然后我又想配個UPS,防止硬盤在停電的時候損壞,查到的資料里說突然停電也是硬盤損壞的重要原因之一,綜上所述一折騰下來五千塊可能就沒了。。。

    而我實際需求是照片存儲和瀏覽,所以實際上找一款開源相冊管理軟件就夠了,至于說nas的其他功能,我其實用不上,畢竟我有天翼云盤和百度網盤雙備份,家里還有一塊4T機械硬盤冷備份,而且我目前照片+視頻也只有不到700G,所以舊筆記本加上2T固態(tài)硬盤后就能滿足需求了,而且筆記本電腦有電池,不怕突然停電。

    筆記本電腦安裝win10專業(yè)版的主要原因是:日常這臺筆記本都放在角落當服務器用,也沒有外接顯示器,都是在另外一臺筆記本電腦上使用遠程桌面連接,而家庭版是沒有這個功能的。也許有人說可以用向日葵、Todesk之類的遠控也可以啊,但是我的目的是在家里使用,并不打算把這些照片放在公網訪問,所以還有什么軟件比微軟自帶的遠程桌面好使呢?

    開源相冊我查了一圈資料后自己安裝了兩個相冊測試,分別是PhotoPrism和Piwigo,最后我選定了PhotoPrism,本篇文章是PhotoPrism的部署思路,關于Piwigo的可以看下面鏈接里的文章:

    至于為什么docker不直接安裝一個windows版的,而是要先安裝一個VMware Workstation再安裝linux虛擬機后部署docker呢?首先,因為我想保持windows系統(tǒng)的純凈,眾所周知的原因,windows安裝的軟件越多,后期越臃腫,我不想把各種軟件都直接裝在系統(tǒng)里;其次,安裝虛擬機有個好處,我可以做一個快照,萬一玩掛了,直接恢復快照,而且就算操作系統(tǒng)掛了,只要虛擬機文件在,直接打開虛擬機就好了,不會因為操作系統(tǒng)掛掉應用就需要全部重新部署;第三,我的照片全部放在windows磁盤上,而PhotoPrism安裝在虛擬機的docker容器里,我會把windows里的照片目錄共享掛載到linux里面,然后再把linux的這個掛載目錄映射到docker容器里,因為windows里設置了共享權限為只讀,所以PhotoPrism是無法刪除這些照片的,這樣可以防止家人瀏覽的時候誤刪除,因為PhotoPrism不支持多賬戶,瀏覽的話就是管理員賬戶直接瀏覽。

    PhotoPrism安裝過程

    前置條件:必須安裝docker,關于docker的安裝教程真的是一大堆,我這里就不復述了。

    我是在VMware Workstation里面安裝了一個CentOS7.9的虛擬機,然后安裝docker,并且把windows本地照片的目錄掛載到了linux里面。linux訪問并掛載windows下的共享目錄命令為:

    mount -t cifs -o username=admin,password=admin //192.168.1.1/share ./windows

    其中username和password就是你windows的在賬戶密碼,IP地址后的share是windows共享目錄的名稱,./windows里windows是在linux里面掛載的目錄名。如果你還不會windows共享的話,那我建議先學習下相關知識吧,不然是沒法進行后面步驟的。

    上圖里面那個1.7T的盤就是我筆記本電腦里面掛載過來的,我把這個共享目錄掛載在了/app/picture目錄里,然后PhotoPrism也部署在了/app/photoprism里面。

    1、下載配置文件

    #創(chuàng)建一個文件夾

    mkdir /app/photoprism

    cd /app/photoprism

    #下載配置文件(如果不加--no-check-certificate選項會報錯)

    wget https://dl.photoprism.app/docker/docker-compose.yml --no-check-certificate

    2、修改配置文件

    下面配置是建立映射關系,如果打算把自己存圖片的位置直接掛載上來的話,就要像我這樣修改路徑,去掉#,按照我的格式修改就好,/app/picture就是我照片的目錄:

    - "/app/picture:/photoprism/originals"

    下面截圖紅框的環(huán)境變量可以修改一下,編號2的紅框是默認密碼,必須改掉!編號3紅框是默認端口2342,如果想修改的話,可以修改一下,就是記得修改之后還要修改編號1的紅框參數(shù),這是主機和docker容器的端口映射關系。

    其他默認參數(shù)都可以不修改。

    3、啟動PhotoPrism

    #啟動

    docker compose up -d

    Running3/3都創(chuàng)建或啟動,就說明啟動成功了。

    4、打開PhotoPrism

    瀏覽器打開頁面,登錄后,修改語言:Settings--Language 這里修改為 簡體中文 就可以了

    5、配置文件源

    這里的文件源就是之前配置文件里修改過的映射目錄:- "/app/picture:/photoprism/originals"

    使用自己的文件源好處是保留了原始的文件結構,之前在配置文件中配置了自己文件路徑,把自己的圖片上傳到/app/picture里面(我是從windows共享掛載過來的,所以直接在筆記本電腦的D盤上傳圖片就可以了),然后在‘資料庫’中建立索引,就完成了。

    這樣源文件還在原來的位置,PhotoPrism中只保留索引,方便后期備份,只需要保護好自己的的文件目錄就行。下面就是我建立好索引之后的狀態(tài),可以方便瀏覽我的照片,所有照片的結構目錄都是在windows上的,如果變化了目錄結構只需要重新建立索引就可以了。

    PhotoPrism使用感受

    目前已經完成了所有照片第一階段的整理,我使用感受還是挺不錯的。首先第一次建立索引的速度還行,看進度是一秒鐘建立一張新照片的索引,后續(xù)增加照片的話,可以只索引新增的。如果整個目錄都發(fā)生較大改變的話,可以選擇睡覺之前索引,第二天起床肯定索引好了。

    人臉識別

    然后可以識別所有的人臉,下面這些照片還是十幾年前用幾十萬像素的手機拍的,人臉依然可以識別出來。

    上面在新增識別中把我自己的照片下標識為:“我自己”,然后刷新一下頁面,在已識別這邊就把我自己的照片都識別出來了,全部瀏覽了一下,準確率基本在90%以上,這個功能還是可以的(畢竟免費的)。

    地點識別

    可能是因為我第一階段的照片都是以前舊手機拍的,沒有什么地點信息,一共只有20多張照片可以看到地圖信息,但是至少PhotoPrism是有這個功能了。

    新建相冊

    可以新建相冊,但是我沒想到的是相冊創(chuàng)建了卻沒法刪除。。。也許是我還沒找到刪除的地方吧

    我也只是測試下這個功能而已,本身用不上的,因為我在相冊的實際目錄已經用文件夾分類命名了。

    如下圖所示我在D盤的相冊實際目錄已經按時間地點分類好了,所以用PhotoPrism瀏覽的時候直接選擇文件夾就好了,基本用不上它自帶的相冊功能。

    視頻

    導入的視頻都可以播放,絕大部分視頻都有日期信息,有少量視頻可以識別地點信息,比如我2018年十一去江西武功山露營的視頻就識別出了地點信息。

    設置

    設置里面有很多選項,以后再慢慢摸索,我主要是把只讀模式打開了,這樣雙重保障不讓照片被誤刪除。

    功耗問題

    至于功耗這塊,因為是游戲本,所以電源是135W的,但是理論上來說跑個虛擬機而已,顯示屏基本不會開,功耗不會太高。這是我正常狀態(tài)下CPU、內存、磁盤的使用情況,因為沒專業(yè)設備,功率也沒有準確值,所以按照這個使用率來估算,我覺得待機功耗50W差不多了,也就是一天一度電的樣子。

    總結:

    PhotoPrism目前是可以滿足我瀏覽照片的需求的,至于說nas功能,其實就是在小新700上定期下載百度網盤和天翼云盤備份的照片,然后再復制到那塊4T的冷備盤上。而這臺筆記本電腦長期開機就可以滿足我很多需求了,比如下載電影,如果我還想折騰的話,也可以多開幾臺虛擬機裝docker等,都不在話下。就我的實際情況而言,我相信這個方案已經是最優(yōu)解了吧

    概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內存條和SSD開啟了瘋狂漲價模式,部分產品甚至價格翻番,讓很多裝機愛好者叫苦不迭。好在如今價格逐漸穩(wěn)定,今年有望回歸到一個正常狀態(tài)。借這個機會,小雷給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固態(tài)硬盤的那些事兒。

    固態(tài)硬盤的優(yōu)勢

    相較于傳統(tǒng)的機械硬盤,固態(tài)硬盤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速度快。機械硬盤的持續(xù)讀寫速度普遍在100多MB/秒;而固態(tài)硬盤的持續(xù)讀寫一般可以達到500多MB/秒,性能較差的也能超過300MB/秒。

    更重要的是,固態(tài)硬盤的隨機讀寫速度優(yōu)勢明顯,能有效改善機械硬盤隨機讀寫慢造成的電腦卡頓問題。如今,電腦處理器發(fā)展迅速,對很多人來說性能是過剩的,而機械硬盤的讀寫速度成為影響電腦體驗的最重要的一塊短板。而安裝固態(tài)硬盤可以有效的提升電腦的使用體驗。

    軟件安裝在固態(tài)硬盤上打開速度、使用流暢度會有質的提升,借用一句網友的話:“以前是我等PS,現(xiàn)在是PS等我”。

    和機械硬盤的工作原理不同,固態(tài)硬盤更類似于U盤,使用時不會產生震動和噪音。

    固態(tài)硬盤的分類

    按接口分

    目前固態(tài)硬盤的接口主要分為SATA、M.2兩種。SATA接口沿襲自機械硬盤,一般是采用SATA 3.0接口,外形和機械硬盤類似。SATA 3.0的理論最大傳輸速率是6Gbps,換算下來就是768MB/s,這個速度對大部分固態(tài)硬盤都不會構成瓶頸,目前大部分臺式機和筆記本的SATA接口都是第三代的。

    M.2是近年逐漸開始普及的接口,相對于SATA接口,M2.0的固態(tài)硬盤可以將體積做得更小,傳輸速率更快。許多近年發(fā)布的筆記本和電腦主板都增加了M.2接口。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固態(tài)硬盤雖然采用的是M.2的接口,但仍然是SATA 3.0的速率。

    按閃存顆粒分

    目前固態(tài)硬盤的閃存顆粒主要有SLC、MLC、TLC三種,其中SLC壽命最長、速度最快、價格最高,TLC則與之相反。在消費市場上主流的固態(tài)硬盤大多采用MLC和TLC。

    一般TLC的擦寫壽命為500次,在固態(tài)硬盤上廣泛采用這一閃存顆粒的三星為此受到不少非議。但實際上,即使對固態(tài)硬盤進行高強度的使用,一般它的壽命也不會少于五年。此外,三星采用TLC的固態(tài)硬盤返修率低,質量也算可靠。

    MLC相對TLC壽命、速度會更快,價格也更高,也是目前市面上比較主流的閃存顆粒類型。

    固態(tài)硬盤的選購

    固態(tài)硬盤對電腦使用體驗提升非常顯著,甚至被一些網友列為“最能增加幸福感的東西”之一。目前一塊120GB的固態(tài)硬盤售價為400元左右,無論是低端電腦還是高端電腦,無論是筆記本還是臺式機,固態(tài)硬盤都逐漸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東西。

    如今固態(tài)硬盤的技術已經趨于成熟,只要在正規(guī)平臺購買,一般不會出現(xiàn)比較大的問題?,F(xiàn)在介紹幾款京東自營的比較有代表性的產品。

    金泰克(Tigo)S300 120G

    參考價格:359元起

    這是一款定位低端市場的固態(tài)硬盤,不過價格較低,性價比出眾,日常使用是完全足夠的。用它替換機械硬盤依然能獲得極大的體驗提升。此外,它提供三年的包換期,接口上分為SATA和M.2兩種。

    建興(LITEON)睿速系列 T10 120G

    參考價格:519元

    這款固態(tài)硬盤采用了東芝的閃存顆粒,采用M.2接口,支持NVMe傳輸協(xié)議,寫入速度超過1000MB/s,讀取速度超過2000MB/s,隨機讀寫速度也非常優(yōu)秀。

    英特爾(Intel)540S系列 240G

    參考價格:829元

    作為CPU巨頭的英特爾在固態(tài)硬盤領域的口碑也很不錯,不過坦率地說,英特爾的固態(tài)硬盤的讀寫速度優(yōu)勢并不突出,價格也比較高。但英特爾的產品穩(wěn)定性極強,并提供了長達五年的保修。如果對穩(wěn)定性要求特別高,電腦作為重要生產工具或存儲重要資料的,英特爾是比較好的選擇。

    固態(tài)硬盤的安裝及注意事項

    機械硬盤雖然隨機讀寫速度慢,但勝在價格便宜、容量大,因此目前比較主流的做法是一塊固態(tài)硬盤搭配一塊機械硬盤。固態(tài)硬盤裝載電腦操作系統(tǒng)和常用的軟件,機械硬盤則負責電影、游戲等存儲。

    在裝上新的固態(tài)硬盤后,原有的機械硬盤也可以繼續(xù)保留使用。如果是新裝的電腦可以根據(jù)需求考慮是否添加機械硬盤。

    筆記本

    接口支持的話可以考慮安裝M2固態(tài)硬盤,這種安裝方式比較簡單,不必對原有硬件做出改動。

    而沒有M.2接口型號比較老的筆記本,可以考慮將光驅拆卸,購買一個光驅硬盤托架,將SATA接口的固態(tài)硬盤放入托架后安裝好。要注意的是,部分筆記本的光驅接口是SATA 2.0,會限制固態(tài)硬盤的速度,最好將固態(tài)硬盤放入原來的機械硬盤位,機械硬盤裝入托架放入光驅位。

    臺式電腦

    市面上大部分的SATA固態(tài)硬盤為2.5寸大小,如果機箱不支持可以買一個2.5轉3.5的硬盤支架,安裝方法和機械硬盤一樣。

    M.2接口安裝就更為簡單了,安裝過程類似于內存條。

    安裝完成后,最好重新安裝電腦操作系統(tǒng)。用軟件AS SSD Benchmark檢測固態(tài)硬盤是否4k對齊(通常情況下格式化安裝系統(tǒng)后會自動對齊),如果沒有對齊的可以用軟件diskgenius完成對齊。

    固態(tài)硬盤的發(fā)展普及,算是近年在提升電腦使用體驗上的一大突破,也是拯救老舊電腦的一大利器。隨著技術的更新進步,未來固態(tài)硬盤的價格、容量都會出現(xiàn)積極的變化,機械硬盤退出消費市場恐怕只是時間問題。

    021年10月27日,英特爾正式發(fā)布12代處理器,終于跳過了14nm+++魔咒采用了名字為“intel7”的10nm制程工藝,大小核設計撕掉了11代大火爐高能低效的標簽,12代也被笑稱為牙膏擠太多,是近十年來英特爾最大的升級。

    雖然骨灰級電腦玩家已迅速入手英特爾12代平臺,但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娛樂市場已不再是當年以電腦為中心,大部分用戶流向移動端平臺,很多人家里的電腦都是數(shù)年前的舊機型,僅用于處理檔案、玩端游、下載電影番劇。

    這些老電腦已經出現(xiàn)嚴重的木桶效應,木桶效應指一桶水能裝多滿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這些老電腦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開機速度可能長達數(shù)分鐘,打開軟件也十分緩慢,機械硬盤嚴重拖累了系統(tǒng)性能。

    老電腦機械硬盤有何不足

    機械硬盤數(shù)據(jù)存儲在盤片上,由電機驅動盤片旋轉,通過磁頭臂移動磁頭讀取盤片上不同位置的數(shù)據(jù)。假設打開一個應用程序需要讀取100個文件,那么磁頭臂讀取完1個文件后,要移動到第2個文件所在的磁道位置進行數(shù)據(jù)讀取,來回移動100次才能完成100個文件的讀取,最后應用開啟,這種在不同磁道之間來回移動的操作,叫做機械硬盤的尋道時間。Windows長時間使用后碎片文件激增,消耗在尋道上的累計時間也更多,實際體驗也會急劇下降。

    機械硬盤十分懼怕震動,運行時一點小小的震動就會造成盤片 刮花產生壞道,最終導致數(shù)據(jù)丟失甚至硬盤報廢。機械硬盤讀寫性能直接與于盤片密度與電機轉速掛鉤,目前主流機械硬盤單碟容量一般為1TB,磁道排列方式又分為傳統(tǒng)垂直記錄與疊瓦記錄兩種,疊瓦屬于雷坑大家別買。而轉速又分為7200rpm、5400rpm兩種,轉速越快帶來的噪音越大,難以取得平衡。

    固態(tài)硬盤優(yōu)勢

    固態(tài)硬盤采用閃存芯片作為存儲手段,通過主控芯片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以電子尋址模式快速尋址,完全改變了傳統(tǒng)機械硬盤尋道天生劣勢,即使面對碎小文件也能保證快速讀寫。夜深人靜時機械盤嘎嘎嘎的聲音想必大家都聽過,而固態(tài)硬盤采用閃存芯片存儲文件,不會產生任何聲音。

    固態(tài)硬盤不怕震動,特別是安裝在筆記本上,經常攜帶外出,數(shù)據(jù)不易丟失損壞。固態(tài)硬盤體積小,重量輕,安裝在主板上不會額外占據(jù)機箱獨立空間,無需走線機箱看上去更簡潔美觀。

    讀寫性能測試

    CrystaiDiskMark是一款測試存儲設備讀寫性能的軟件,通過四個項目測試大文件讀寫性能、小文件讀寫性能、多文件深度隊列性能等。分別對固態(tài)硬盤、機械硬盤進行測試,可以看到固態(tài)硬盤所有項目跑分都遠超于機械硬盤,部分項目達到了百倍提升,達到了降維打擊的程度。下面從幾個方面介紹測試數(shù)據(jù)都代表什么,還有這些數(shù)據(jù)與實際使用中有什么關系。

    大文件讀寫

    CrystaiDiskMark第一項是連續(xù)讀寫速度,表示存儲設備連續(xù)進行大文件傳輸時最高可以達到的速度,例如拷貝單個大容量的電影文件就是屬于這種。致鈦PC005固態(tài)硬盤讀取速度達到3303MB/s,寫入速度達到2594MB/s,而機械硬盤讀取速度為188MB/s,寫入速度為182MB/s。

    假設要從這兩個硬盤里往外拷貝一個10GB的電影文件,按照理論數(shù)據(jù)計算,致鈦PC005固態(tài)硬盤耗時應該在3.03秒,機械硬盤耗時應該在53秒。

    日常體驗大提速

    日常操作并不看大文件的連續(xù)讀寫性能,我們日常打開QQ、微信、瀏覽器、WPS、網易云等操作,軟件全部都是由無數(shù)的小文件組成,這就需要看小文件讀寫性能,也就是CrystaiDiskMark最下面那兩項。

    致鈦PC005固態(tài)硬盤單隊列4k小文件讀取61.28MB/s,寫入154MB/s;機械硬盤單隊列4k小文件讀取0.53MB/s,寫入1.52MB/s。假設打開QQ軟件需要讀取60MB數(shù)據(jù),致鈦PC005固態(tài)硬盤可以做到雙擊即可秒開,而機械硬盤往往長達數(shù)十秒。

    固態(tài)硬盤種類

    從外觀類型上來看可以分為2.5英寸固態(tài)硬盤、條形M.2固態(tài)硬盤兩種。2.5英寸固態(tài)硬盤外形尺寸與筆記本機械硬盤幾乎相同,體積遠小于臺式電腦里常見的3.5英寸機械硬盤,接口為常見的SATA接口,讀取速度上限約為520MB/s。條形M.2固態(tài)硬盤目前主流的是M Key物理接口的NVMe固態(tài)硬盤,讀取速度可達3000MB/s+。

    查看主板支持類型

    用戶先拆開臺式電腦或筆記本,看看主板上有沒有M.2物理形態(tài)插槽,如圖中標紅色的位置所示就是預留給M.2固態(tài)硬盤安裝的區(qū)域。臺式機主板芯片組從8系(B85)也就是4代處理器開始,就嘗試加入M.2(10Gbps)接口的支持,到100系(H110、B150、Z170)也就是6代處理器,已全面普及M.2接口。目前最主流的NVMe高速固態(tài)硬盤為例,它采用M key物理形態(tài)的M.2接口,防呆缺口在右邊;而舊式B&M key物理形態(tài)M.2接口,防呆口則有兩個,用于SATA固態(tài)硬盤。

    再來就是查看M.2插槽旁邊印刷著的通訊協(xié)議支持介紹,如果沒有的話可以查看說明書或上官網搜索。圖片中主板帶有兩根M.2插槽,上面那根只支持PCIE x4 NVMe固態(tài)硬盤 ,而下面那根除了支持PCIE x2 NVMe固態(tài)硬盤外,也支持SATA固態(tài)硬盤。

    充電頭網總結

    致鈦PC005 M.2 NVMe固態(tài)硬盤在以往評測中表現(xiàn)出色,各項數(shù)據(jù)都十分亮眼,采用長江存儲自研的Xtacking架構閃存,在實際評測跑分中讀取速度最高可達3501.47MB/s,寫入速度最高可達2778.79MB/s,不管是大文件拷貝還是細小文件讀寫,都能為老電腦做到原地起飛,繼續(xù)延續(xù)舊機的服役年限。

    老電腦最大瓶頸在于機械硬盤,升級成致鈦PC005 M.2 NVMe固態(tài)硬盤可大幅度改善操作體驗,程序秒開不用長時間等待。英特爾6代處理器與100系列主板開始就帶有M.2插槽,是舊機型以最少投入獲取最大提升的最佳升級部件,讓老電腦發(fā)揮最大價值。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