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25年的IE瀏覽器,終于要走進歷史,與之一起的,還有身后的輝煌和爭議。這次是IE,不知道,下一個倒下的又會是誰?
IE6瀏覽器界面。
捆綁Windows,IE走上巔峰
1994年,網景瀏覽器一經發布便占據了75%的市場份額,微軟對此不可能視若無睹,次年就推出了第一個版本的IE瀏覽器。
微軟為了扶持IE瀏覽器,將其與操作系統深度捆綁,從此IE瀏覽器開始隨著Windows系統更新而更新。由于那時下載軟件并不容易,因此預裝的IE瀏覽器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占據了人們的桌面,是瀏覽器市場當之無愧的王者。
2001年10月25日,Windows XP系統正式上市,集成了IE6。IE6堪稱瀏覽器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一方面是加入很多特性,網頁走向多樣化、豐富化;另一方面,IE6的“長壽”也令人咋舌。
2002年4月,IE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96.6%,迎來了人生巔峰。由于IE的占有率過高,又不能單獨進行更新,再加上很多銀行和事業單位系統只支持IE瀏覽器,不少用戶干脆就停在了IE6時代。
微博評論。
即使到了10年后的2011年,Windows操作系統已經更新若干次,但IE6依然有著高達8.6%的全球占有率。以至于微軟不得不用各種手段“逼迫”用戶升級IE瀏覽器,甚至還特意為其做了占有率跟蹤網站。
“有那么一段時間,IE6已經成了同行中的一個笑話,所以我們比任何人都更加迫切地希望它趕快消失。事實上,我們在去年(2011年)三月推出的‘IE6倒數關閉’的網站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這一進程。”2012年初,微軟IE市場部門總管Roger Capriotti在Windows團隊博客上如是說。
但IE6的堅挺程度超出微軟的想象,截至2011年底,IE6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高達27.9%,遠遠領先其他國家。
不思進取,后來者居上
微軟的憂慮有著現實的緊迫感:就在用戶留戀IE6的這些年,瀏覽器市場正在被后來者鯨吞蠶食。
2006年,由于Vista系統的失敗,連累預裝的IE7也遭遇滑鐵盧,更不用說其優化不足,在一些情況下會導致CPU使用率飆升至100%系統出現卡頓等缺點,用戶紛紛尋找替代品。IE8同樣不爭氣,畢竟除了用戶界面有一些小變動外,其他表現基本一致。
也是在這時候,IE瀏覽器背上了“遲緩”的罵名,各種段子層出不窮。更有人直言:IE唯一的作用,就是下載其他瀏覽器。
廣為流傳的嘲諷IE的段子。
此處的“其他瀏覽器”,就包括后來居上的Chrome。2008年,Chrome橫空出世,這款瀏覽器簡潔的外觀、豐富的插件功能,很快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由于谷歌在互聯網內容方面的先天優勢,開發者也很愿意為Chrome瀏覽器的內核進行兼容性適配。
后來的各種國產瀏覽器和多核瀏覽器,很多都把Chrome內核稱作“極速內核”,而把IE內核稱作“兼容內核”,這也可以看出,IE除了特殊地位帶來的兼容優勢,其他各方面都顯著落后于競爭對手。
2012年,Chrome市場占有率首次超越了IE。2013年推出的IE11成為了最后一個IE版本。
微軟放棄了IE,但并沒有放棄瀏覽器市場。2015年5月30日,微軟的Edge瀏覽器正式亮相,并隨Windows 10一同發布。從這開始,微軟開始了逐步地將IE從Windows剝離的進程。
Edge瀏覽器界面。
IE將死,早已提前凋零
經過多年的發展,Chrome已經穩穩地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大獲全勝,Chrome內核由于其開源特性也在全世界開花結果。
反觀IE這邊,則在不斷凋零。根據網絡分析公司Statcounter的數據,今年4月份,IE在全球臺式電腦瀏覽器市場上份額不到2%。
相比之下,谷歌公司的Chrome市場份額超過65%占絕對優勢,蘋果公司的Safari占約10%,Edge占8%。放棄IE的不只是用戶,還有微軟自己。
2016年,微軟宣布停止對IE8、9、10的支持,并且建議用戶升級到IE11或者改用Edge瀏覽器。2020年8月17日,微軟宣布2020年11月30日起,Microsoft Teams停止對IE11的支援。2021年8月17日起,IE11不再支持Office365、OneDrive和Outlook。
隨著最后一顆子彈的到來,IE瀏覽器終于要在2022年徹底告別人間,你會懷念IE嗎?(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個月,Edge 瀏覽器官方微博宣布,IE 瀏覽器將于 6 月 16 正式退役。
至此,這個存在了 27 年曾經的瀏覽器老大哥終于迎來了生命的盡頭。
雖然早在 2021 年微軟就提示過IE 即將退役,但隨著 Edge 官方確認,還是讓人不禁唏噓。
提到 IE 瀏覽器,咱們 90 后 00 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反應遲鈍、不流暢、兼容性差、崩潰等負面印象。
對很多人來說,IE 瀏覽器就是下載其他瀏覽器的一個工具。
事實上 IE 曾是占領全球 95% 瀏覽器市場的霸主。
下面就跟著小A一起看看這位當初瀏覽器中的老大哥為什么會迎來如今退市的結局。
1995 年初,IE 瀏覽器伴隨著 Windows 95 系統而來,成為 Windows 系統默認瀏覽器。
其實早在 IE 瀏覽器之前,Windows 系統主流瀏覽器為 Netscape 通信公司開發的 Netscape 瀏覽器。
當時的 Netscape 瀏覽器在 Windows 系統中可謂是混的風生水起,甚至準備開發網頁版的在線程序,吸引了大量的用戶群體。
這讓微軟感受到嚴重的威脅并決定推出自己的瀏覽器,所以才有了 IE 1.0 的誕生。
在早期的競爭中 IE 瀏覽器其實并不占優勢,后來在微軟實行 IE 瀏覽器捆綁 Windows 98 且免費的策略下徹底反轉。IE 憑借這個策略迅速搶占了 Netscape 瀏覽器的市場,成為全球瀏覽器市場的老大哥。
因為當時的互聯網并沒有太過普及,多數瀏覽器為商業化性質需要付費購買才能使用,Netscape 瀏覽器也不例外。
而更新頻繁功能不錯且免費的 IE 瀏覽器自然是備受用戶的青睞。
順帶提個瓜,IE 瀏覽器占領市場后,Netscape 瀏覽器再無容身之地,其創始人決定將軟件免費且公開了有關源代碼。
不久后 Netscape 通信公司被 AOL 美國在線所收購。再后來 AOL 將 Netscape 的源代碼送給了開源社群并協助成立 Mozilla 基金會,正因如此才有了后面瀏覽器百花齊放的時代!
火狐瀏覽器(Mozilla Firefo)便是利用 Netscape 源代碼重新開發而成。
2003 迎來了 IE 瀏覽器的巔峰時刻,全球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 95%,雖然當時市面上也有不少瀏覽器,不過都無法撼動 IE 的地位。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未來一片向好的 IE 瀏覽器至此開始走向衰敗歷程。
從 IE 成功占領市場以后,微軟貌似飄了,直接選擇躺平。
2001 年發布的 IE 6 一用就是 5 年,這 5 年時間相當于在原地踏步,功能和體驗都沒有太明顯的變化。
特別是優化上,微軟也不放在心上,各種卡頓、響應慢等問題日益積累,這讓用戶逐漸喪失對IE的信心。
而同期其他瀏覽器卻從未停止過前進的腳步。
2004 年火狐瀏覽器(Mozilla Firefo)面世,憑借 Netscape 優秀的底子,迅速搶占 IE 的市場,短短幾個月時間就讓 IE 的份額下降到 80% 以內。
2006 年微軟推出 IE 7,仍然不思進取、換湯不換藥,隨后出現的谷歌 Chrome 瀏覽器等更是加快了 IE 失去市場的速度。
雖然后面微軟逐步推出 IE 8、9 等版本,但仍然誠意不足,在功能、速度、安全、兼容性等方面已經遠落后于當時的火狐、谷歌 Chrome 等瀏覽器。
微軟也繼續著他的擺爛路子,直到 2015 年,IE 瀏覽器市場份額下跌至 15% 左右,至此微軟開始放棄 IE 轉向 Microsoft Edge 瀏覽器。
截至目前,Chrome 瀏覽器以超過 65% 的占有率穩居榜首,IE 的占有率不足 2% 已無緣上榜。
statcounter 提供的全球電腦瀏覽器市場占有率排名似乎只有退出才是 IE 最好的歸宿。距離 Edge 官方公布 IE 瀏覽器退役時間已不足一月。
IE 雖然退役,但并不會消失,部分服務將繼續由 Edge 延續,目前的 IE 也會繼續存在供大伙使用,只是微軟不再提供服務,安全風險大大增加。
這時候很多小伙伴兒問,那我網上報名、銀行網站等必須用 IE 瀏覽才能打開該怎么辦呢?其實不用擔心,目前 Edge 和 Chrome 瀏覽器都提供了 IE 兼容模式。
Edge 瀏覽器只需要在設置中「默認瀏覽器」選項里選擇「允許在 IE 模式下重新加載網站」并重啟;
然后點擊右上角三個點即可選擇用 IE 模式加載網站。
Chrome 瀏覽器則需要在「更多工具」—「擴展程序」里面搜索下載 IE Tab,即可開啟 IE 兼容模式。
IE 的消失其實大伙也犯不著感慨,高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就是這樣,一個不注重創新和用戶感受的產品,注定被時代淘汰!
再見 IE!
源:中關村在線
25年了朋友們,微軟終于要在用了25年多的IE瀏覽器之后,在明年讓它退休了。這個老舊的瀏覽器已經被大多數消費者廢棄多年了,但是微軟將于2022年6月15日在IE的棺材釘上最后一顆釘子,讓它由微軟的Edge取而代之。
5月19號,微軟在Windows Blog博客發表了一篇名為「The future of Internet Explorer on Windows 10 is in Microsoft Edge」的文章,正式終結了IE瀏覽器的一生。
IE,你是個好人,但你不得不離開了
IE為啥最后死掉了?這事兒我們得從頭開始說。
1994年,網景瀏覽器一經發布便幾乎占據了75%的市場份額,MacOS當時甚至直接將網景作為默認瀏覽器。
網景瀏覽器的第一個版本
眾所周知,網頁瀏覽器幾乎是你在那個時代接入互聯網的唯一手段,而微軟咋可能放過這么大一塊蛋糕呢?所以微軟緊急召開內部會議討論起了對策。
Spyglass 的 Mosaic 瀏覽器
從零開始造一遍輪子這事似乎不太現實,需要花費太長時間了,那么有沒有啥現成的東西能讓我拿過來改一改先用著呢?微軟還真的找到了,這家公司叫Spyglass。微軟通過Spyglass間接取得了Mosaic的授權,這個Mosaic,實際上就是網景瀏覽器的原名,也是網景瀏覽器的母公司...好家伙,直接收買對方的小兵偷家了。
僅在網景推出4個月后,微軟便開發出了Internet Explorer 1.0版本。
第一款 IE 瀏覽器長這個樣子滴
你不得不佩服微軟起名字的水平,操作系統叫「Windows——視窗」,看向外面的窗口;網頁瀏覽器直接就是「Internet (網頁) Explorer (瀏覽器)」,而IE在很長一段時間,也確實成為了「網頁瀏覽器」的代名詞。
IE 1.0 其實不那么好用,但微軟可是個大公司,有錢有勢,關鍵的是:它預裝在Windows上,而Windows早在那個年代就已經幾乎壟斷了操作系統市場。現在大家可能沒啥感覺,「預裝咋了,我拿到手分分鐘就下一個 360 QQ 百度 遨游 Opera 火狐 Chrome 瀏覽器」。但是當時網絡條件還沒這么好,你要下載東西可費老勁了,當時裝個軟件都要插軟盤的,也就是我們電腦上早已消失的A、B盤符。
捆綁銷售這一巨大優勢為微軟取得了一定的先機,加上「I'm Rich」這一先決條件,微軟很快地調配資源全力開發Internet Explorer。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呢...
總之,IE得到了大量資金支持,變得越來越好用,而網景瀏覽器不斷增加的新功能,卻也新增了很多莫名其妙的bug,最終1998年,網景敗了,被美國線上公司AOL收購。
但你要說IE真的「非常」好用嗎?還真不是。IE的市場占有率,基本是靠著捆綁在Windows上得來的,甚至微軟為了規避法院的反壟斷法,直接把IE與Windows的代碼緊緊地捆綁在一起,做出了二者不可分離的模樣。
被收購之后,網景茍延殘喘了幾年,最后團隊還是解散了。不過,它在收購之后不久便將源代碼開源,成為了后來的Mozilla,火狐瀏覽器的前身,火狐最終也成為干掉IE的一個重要力量。
IE在發布3.0之后,正式脫離了Spyglass原有的代碼,開始重構。2001年,IE來到了6.0版本,隨著Windows XP的到來,將IE帶到了最輝煌的時刻。2002年4月,IE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96.6%,迎來了了人生巔峰。IE也就順利地贏得了這「第一次瀏覽器大戰」。
IE 的占有率在 2002 年到達巔峰
IE遭人詬病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大量的盜版Windows的存量。盜版系統的用戶,自然是不會沒事主動去升級系統的——尤其是Windows XP這種超長待機的版本。
由于IE與Windows的綁定過于深入,這東西基本沒辦法進行軟件升級。并且,新版的IE,不!兼!容!舊!系!統!
對不起,您使用的 IE 已停止工作
因此時間一長,用戶就會覺得這瀏覽器怎么這么垃圾,又慢又卡,兼容性還不好。
我們都是瀏覽器!
當你走到巔峰的時候,繼續努力便似乎變得沒什么意義了。微軟從2004年開始,對IE做出的更新都有點不痛不癢,新的功能鮮有出現。而這時,Firefox出現了。
火狐瀏覽器~
Firefox一經問世,就開始迅速蠶食IE。2004年達到了95%的市場占有率的IE,到了2007年,下滑到了76%。也就在Firefox問世之后,「第二次瀏覽器大戰」開始了.
2008年,Chrome橫空出世,這款瀏覽器簡潔的外觀、豐富的插件功能,很快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由于谷歌在互聯網內容方面的先天優勢,開發者也很愿意為Chrome瀏覽器的內核進行兼容性適配,而且由于Chrome內核是開源的,第三方瀏覽器完全基于這個內核進行二次開發,也就有了市面上很多「套殼」的Chrome。
第二次瀏覽器大戰因此進入了高潮階段。
我們可都是一家人(除了火狐和Opera,懶得P圖了)
Windows在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使用,以及IE瀏覽器作為一種服務內嵌的這一特性,不出意外地得到了政府、銀行等事業性單位的青睞。
在互聯網在中國逐漸興起的時代,IE作為訪問互聯網的幾乎唯一的途徑,使得這些機構的服務都優先考慮了IE的兼容性。政府機關顯然對升級這件事情沒那么大興趣,畢竟這事牽一發則動全身,即耗時又耗力。
所以盡管罵聲不斷,很多網站依然只能用IE才能正常打開。這一現狀維持了很長時間,時至今日也屢見不鮮。
哦上帝,這真是糟糕透了
但Chrome開放啊,所以一些開發者為了解決這種不同瀏覽器之間切換的惱人問題,為Chrome開發了一個插件,將IE內核直接內嵌進了Chrome之中...微軟在決定移除IE的時候,也就是這么做的...
Chrome 商店中的 IE 兼容插件
2012年,Chrome市場占有率首次超越了IE。IE 11,于2013年推出,也成為了最后一個IE版本。
Chrome市場份額首次超越IE,圖源 StatCounter
微軟當然也明白這一點,在2015年5月30日公布了Spartan計劃,Edge瀏覽器正式亮相,隨著Windows 10一同發布。從這開始,微軟開始了逐步地將IE從Windows內剝離開的進程。
Edge瀏覽器,是一款非常nb的瀏覽器,我覺得可能是微軟近年來開發的少有的在體驗上達到極致的產品。
Edge采用了微軟全新研制的內核,與IE相比完全重新設計。在瀏覽網頁方面,Edge簡直是行云流水,性能方面秒殺一眾瀏覽器,搭配Windows精準觸控觸摸板,體驗流暢的簡直不像Windows。
此外Edge還有一項附加技能——最 (maybe) 出色的PDF瀏覽。無論是加載速度還是滾動的順滑度,可以說秒殺一眾PDF閱讀器。在我做畢業設計那會,Edge就幫了我大忙。
最好的 PDF 瀏覽器,是一款瀏覽器
但Edge也并不是完美的。它在初期兼容性不好,而且它遇到了與IE一樣的問題:更新不及時,也是隨著Windows的更新才更新一次版本,所以盡管理論性能很強,但是用戶的體驗卻并不盡如人意。
而且它初期并不支持插件,可拓展性大大降低。市場占有率遲遲不見起色。
微軟妥協了,僅三年之后,微軟便宣布,將推出采用Chromium內核的Edge瀏覽器。次年,基于Chromium內核開發的Egde瀏覽器正式面世。
這次,微軟終于改變了策略,讓Edge瀏覽器兼容起了老設備。
Edge瀏覽器還推出了各平臺的應用,不僅僅局限在Windows,這就意味著你在所有平臺的書簽、瀏覽記錄都可以同步,而且可以將手機瀏覽的網頁直接一鍵推給電腦。Edge based on Chromium終于取得了一定成功。
全新的 Microsoft Edge,logo 都換了
新Edge可以說是大獲成功,口碑和用戶量激增。據StatCounter 數據顯示,Microsoft Edge 瀏覽器的市場份額已從 2020 年 3 月的 0.57% 增長到了 2021 年 3 月的 8.03%。
不過這也許和微軟的傳統藝能——系統更新——有很大關系。
微軟在2020年5月更新中將全部的舊版Edge替換為了新版本的Edge,不過仍然可以通過一些技術手段找回。
我起初其實也是有些抗拒的,將舊Edge找了回來。但是在即將推出的太陽谷更新21H2中,微軟決定將舊版Edge徹底移除。
哎呀,要消失了
不過新版本的Edge確實很香,而且還在變得越來越好用...我也妥協了,不再回到Edge了。或者說回不去了...
經過多年的發展,Chrome已經穩穩地坐上了第一把交椅,獲得了第二次瀏覽器大戰地勝利,其子孫也遍布網絡世界的角落。
2016年,微軟宣布停止對IE8、9、10的支持,并且建議用戶升級到IE11或者改用Edge瀏覽器。2020年8月17日,微軟宣布自2020年11月30日起,Microsoft Teams停止對IE11的支援。2021年8月17日起,IE11不再支援Office365、OneDrive和Outlook。
IE 瀏覽器的死亡倒計時正式開始
IE也無人再提及,被人遺忘在角落,只有在瀏覽互聯網某些「角落」你還不得不用一下它。
不過也不用擔心不能用,一方面,微軟已經在Edge內集成了一個IE的內核,類似于一個插件;另一方面,這么些年來,「他們」遲早也會升級系統的。
IE 歷代版本的 LOGO 變化
從IE的整個生命周期來看,在25年生涯中,其實它從來都沒有得到用戶的喜愛。只是有著「默認瀏覽器」的優勢,加上競爭對手的缺失,才能讓它盛極一時。
但是我們還是要給IE一些尊重的,倒也不是出于什么童年回憶,只是因為,如果沒有IE,你拿到電腦之后,怎么下載「360 QQ 百度 遨游 Opera 火狐 Chrome 瀏覽器」呢?
所以,還是要給 IE 一些尊重的
- THE END -
#IE瀏覽器#瀏覽器
原文鏈接:中關村在線責任編輯:陳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