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 | 縱相新聞
朝鮮發展得如何?真正的朝鮮和你想像中有何不同?東方網·縱相新聞實地走訪朝鮮首都平壤,系列報道《跑平壤》推出“一天”、“一人”、“一城”、“十問”四個主題,多角度全方位還原一個你不知道的朝鮮。(詳見文末)
連日來,東方網·縱相新聞發布多則關于朝鮮的稿件,收到不少網友留言與疑問。今天,我們精選部分問題,結合我們的實地探訪的內容,帶來最后一個主題:十問,繼續帶你深度了解神秘的朝鮮。
“美食”是網友當之無愧的關注焦點。
而說到朝鮮美食,不得不提于1960年開始營業的“玉流館”。作為朝鮮第一食府,玉流館經常用作招待外國元首及貴賓。去年,玉流館就曾歷史性地招待了韓國總統文在寅。
同時,玉流館也被認定為正宗朝鮮冷面的發源地。其金字招牌——“平壤冷面”讓當地民眾趨之若鶩。文在寅本人更是對平壤冷面交口稱贊。當地人介紹,新人婚禮、過年等重大日子,吃一餐冷面必不可少。
當地人還告訴我們,朝鮮泡菜也是讓他們驕傲的“美食名片”。據了解,朝鮮泡菜的做法是從唐朝傳入當時的高句麗,此后進行了多次改良。關于美食,當地民眾最常問的一個問題就是:泡菜怎么樣?當你肯定他家泡菜時,他們都會流露出自豪的神情。
在此前東方網·縱相新聞的報道中,我們曾提到在朝鮮的外國人可以上網,但是費用十分昂貴。對此有網友疑問,那么朝鮮人會上網嗎?
其實,朝鮮確實擁有自己的網絡。在金日成大學等高校的電子圖書館內,朝鮮學生可以通過公共電腦免費或付費上網。不過上網網速較慢,而且很少有wifi覆蓋,基本為有線上網。
而部分平壤人民的家中也配有可以上網的電腦。朝鮮人民可以通過連接國內的互聯網系統“光明”,瀏覽本國網站。目前朝鮮國內有自己的“網購平臺”,商品種類不少。當地人介紹,朝鮮網民還會在網上查閱飯館的“網友評論”,來決定去哪里“下館子”。
朝鮮第一家網上購物平臺“玉流”。朝鮮的官方說法是:電子商業服務系統
便利店是一座城市的風景線。在朝鮮,你或許看不到連鎖的便利店。但在平壤的街頭,你幾乎隨處可以看到色彩鮮艷、半封閉的方格小房——這就是朝鮮本土的“7-11”。
這樣的方格小房一般設在行人道、住宅樓大門口或街道轉角處。雖然看起來不大,但里面卻緊湊地拜訪著各類商品,如零食、飲料、玩偶、文具,廚房用品。甚至還有手表、墨鏡、地球儀、茶具、吹風機等商品,種類齊全,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據我們所知,平壤街頭的“便利店”都是國營的,且一般只收朝鮮貨幣,大型的商店、百貨店則可以用美金或人民幣結算。
此外,這些便利店也并不是全天候營業,大部分在當地時間晚上8、9點就“熄燈”了。
據當地人介紹,目前朝鮮最紅的偶像當屬“朝鮮牡丹峰樂團”。
據悉,牡丹峰樂團是在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親自倡議下,于2012年創建的。成立時,共有18人,其中7名主唱,其余11名負責吉他、架子鼓和鋼琴等樂器的演奏。憑出眾的外形和富有感染力的臺風,該團的每場演出幾乎座無虛席,還經常出現在朝鮮的重大節日或外交場合上。
其中,7名主唱的知名度不僅老少咸宜,粉絲狂熱度堪比韓國“少女時代”以及日本AKB48等美少女團體。其音樂和妝容也是朝鮮年輕人的“潮流風向標”。
許多想去朝鮮旅游的朋友都會問,會說兩句“思密達”在朝鮮通用嗎?
其實,朝鮮與韓國同屬朝鮮半島,文化一脈相承。按照常理,通用語言并無二致。
不過,朝語與韓語雖無本質區別,但隨著時間推移,兩種語言卻發生了一些細節上的變化。例如:朝語比韓語增加了更多的傳統詞,同時更加注重漢詞的運用。而韓語本身則引進了諸多外來詞。
此外,朝語中還有不少有趣的詞,例如,朝語中當催促他人別磨蹭時,會使用“奧掃奧掃”這與如今的上海方言幾乎完全一致。另外,諸如“藥”等詞與上海話的發音也別無二致。
不過到了朝鮮,不必太擔心語言的問題,因為當地有不少年輕人從中學時就開始學中文。漢語還是不少學生的高考必考項目。
在朝鮮,體育運動的普及率非常高。大部分朝鮮人民在業余時間都會進行各類運動。
早在1980年代,朝鮮政府就推行一系列公眾計劃,為平民提供拳擊、跆拳道及射擊等搏擊、防衛運動的訓練。跆拳道可以說是朝鮮人最喜歡的運動之一。朝鮮國內有兩座規模十分可觀的跆拳道訓練設施。
朝鮮推行“舉國體制”,從孩子中發掘跆拳道或其他運動項目的明日之星,投入很大的成本訓練他們成為運動員,并安排進入特別的體育學校。
在夏季奧運會中,朝鮮目前贏得的金牌數目達54枚,比印度及尼日利亞等國家都要多。除了優勢項目跆拳道,朝鮮目前還是三項世界、二項奧運舉重紀錄的保持者。
此外,足球、籃球、排球等同樣也是朝鮮年輕人最愛的運動。著名的足球運動員鄭大世依然是朝鮮足球少年的偶像。
不少網友的固有印象中,朝鮮神秘而又封閉。但其實,如今的朝鮮正在努力嘗試與國際接軌。
毋庸置疑,中國是朝鮮的第一大進口國。從康師傅方便面到中國發電機,朝鮮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來自中國的進口貨。
當然,除了中國之外,來自西方的進口貨同樣也備受朝鮮百姓的歡迎。
在朝鮮的街頭,除了朝鮮的國產品牌車輛,你還能看到比亞迪、吉利等中國品牌,也能看到奔馳、大眾等進口品牌。
朝鮮男女約會必備的比利時進口巧克力、家庭生活必備的德國洗衣機……不少時髦的進口貨都出現在了朝鮮的商場內。
有網友向東方網·縱相新聞提問,平壤城區里是不是不能養寵物?當地民眾對此表示,“是你們沒看到呀!”
據介紹,平壤市區內養寵物的民眾并不多,其中大部分都選擇養狗,鮮少“貓奴”。平壤市民一般選擇傍晚或晚上出門遛狗。我們在朝鮮街頭也看到過沙皮、鸚鵡犬、泰迪等品種的寵物狗。
值得一提的是,朝鮮人也喜歡給愛犬起英文名字。
“朝鮮是不是一到晚上就斷電?”不少網友在東方網·縱相新聞后臺留言提問。
其實,事實并非如此。朝鮮尤其是平壤,夜景相當動人,如柳京飯店閃爍著巨型LED電子國旗、未來科學家大街兩旁燈火簇簇。
我們了解到,目前,不少人家都裝上了小型太陽能電池板,家庭使用完全不發愁。當然,斷電的情況確實存在。當大功率集中用電時,偶然會發生跳閘的情況。我們在朝鮮就遇到了一次瞬間斷電,僅持續了十幾秒,就立馬恢復了供電。
當地人還告訴我們,其實平壤大部分家庭在夜晚都會調暗燈光,隔著陽臺和窗簾,容易被營造黑暗的錯覺。
日本修改年號“令和”一事引發全球熱議,其實在朝鮮也有屬于自己的年號。
早在高麗時代,朝鮮國就有著自己的年號。在清朝時,尊崇明朝的朝鮮甚至沿用了200多年的崇禎年號。
而在朝鮮戰爭結束后,朝鮮方面開始采用西歷紀元。直到1997年,朝鮮通過了使用本國紀年的決定,紀年方式由公元紀年改為主體(??)紀年,即以朝鮮國父金日成誕生的1912年為主體元年。而今年則是主體108年。
關于朝鮮,網絡上有太多的誤解甚至偏見。關于朝鮮,人們又有著太多的未知與好奇。
此行朝鮮,我們有過贊嘆,贊嘆平壤的美好空氣和整潔道路;我們有過驚喜,驚喜神秘國度的熱情市民和淳樸民風。同樣,我們也有過無奈和遺憾。
朝鮮并不完美,但遠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不堪。此行不長,我們的觀感或是體會,也許沒有那么精確。但那確實是我們的所見所聞、所想所得。
評價朝鮮,我們理應用雙腳去丈量,用眼睛去見證,用內心去感受。審視朝鮮,我們理應用發展的眼光,進步的思維,而非固步自封的偏見。
東方網·縱相新聞的系列報道暫告一段落。我們衷心的希望,中朝的民間交流更上一層樓,中朝友誼能夠生生不息。
“馬卡龍藝術”的巔峰,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平壤!
朝鮮姑娘擇偶觀:陽光,單眼皮!韓國男人雖帥,不是我們的菜
去平壤跑馬拉松的路上,我們解開了對朝鮮的8個誤會
朝鮮人的一天平凡又魔幻:地鐵上打泡泡龍,全國都是996
魔幻體驗!我們在朝鮮跑了一場全球最純粹的馬拉松
媒體報道,朝鮮第一艘戰術核潛艇已經成功下水。該潛艇可以搭載火山31型戰術核導彈。雖然韓國認為,朝鮮戰術核潛艇是使用小排量蘇聯潛艇改造,在發射導彈的時候,會失去平衡。但是,朝鮮戰術核潛艇根本不需要進入大洋深處,只需要在近海附近發射戰術核導彈。
韓國《東亞日報》報道,一旦朝鮮持續改進和制造,改裝制造10艘戰術核潛艇,就可以一次發射100枚戰術核導彈,美韓聯軍反導系統將無法攔截。
那么,從2006年開始,美國開始對朝鮮進行全面封鎖到現在。為什么朝鮮軍工不會突破,發展出各種新型武器呢?從超大型火箭炮、遠程重炮、戰術核導彈,一直到準洲際導彈、戰術核潛艇、巡航導彈、潛射導彈,一直到高超音速導彈。
朝鮮作為一個2千萬人口的國家,突破了一個又一個軍事技術難關。現在,朝鮮軍事技術特別是導彈技術,已經超過絕大部分西方國家。
在70-80年代,朝鮮雖然在蘇聯支持下,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機械工業體系。但是,這套機械化設備經過幾十年使用以后,已經壽命耗盡。而朝鮮又無法通過外部購買新的設備,甚至也無法重新翻修,又是怎么研發和制造一個又一個新型高科技武器呢?
首先,朝鮮非常重視理工科教育,特別是朝鮮金策工業大學是朝鮮科學技術人員的主要綜合培訓基地。該大學還設有材料研究所、半導體直接電路研究所、物理學研究所等研究院和博士院,提供給學生用于研究和培養高素質理工人才。
同時從90年代蘇聯解體以后,朝鮮從獨聯體國家引進大量軍事技術人才和工程科研人員。這為朝鮮接觸到彈道導彈和核技術,為后續的軍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就是,朝鮮重點優先發展軍事,集中資源保障,各個武器項目從設計、研發、制造、試驗到量產的全資源支持。開發出一條獨立自主的武器裝備研發道路。
朝鮮的導彈研發計劃總體上來說,采用了小步快跑,多型號研發。從火星12一直到火星17型導彈,朝鮮逐步解決了體火箭發動機噴管柔性擺動技術,洲際導彈制導和彈頭再入抗燒灼技術等多個技術難關,最終研發出朝鮮準洲際導彈。
而且,朝鮮一直非常重視電子和電腦方面發展。朝鮮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計算機研發,由中國朝鮮族科學家為核心成立了“電子計算機制造集團”。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朝鮮金13成大學和金策工業大學相繼研制成功第1、2代數字計算機。
另外,朝鮮也采用了很多商業零備件生產武器裝備。朝鮮的很多裝備體現出了一種利用國際市場上獲得的商用零部件拼湊組合成能用裝備的特點,比如坦克上的主動防御系統、無人機和導彈等等。
最后,朝鮮軍工由朝鮮第2經濟委員會負責,該委員會設立有研發常規武器彈藥和軍需品的第1機械工業局,研發坦克裝甲車輛和軍用車輛的第2機械工業局。研發火炮,火箭炮的第3機械工業局。
研發彈道導彈、空空導彈、反艦導彈的第4機械工業局,研發核武器的第5機械工業局,研發海軍裝備的第6機械工業局和研發飛機,通信設備和電子戰的第7機械工業局。
七大機械工業局有41個特種工廠、59個修理廠和零備件工廠、34個保障工廠。全部統一制定計劃、預算編排,原材料采購和分配生產。
因為,朝鮮防務壓力比較大,因此一直將國防建設放在第一位。同時,朝鮮也一直在研究新式戰法和新式武器。
根據冷戰以后多場局部戰爭,朝鮮認為,戰略威懾力裝備非常重要,只有裝備有多種核導彈才能真正具備戰略級威懾力。
目前射程超過一萬公里的洲際導彈,除了中美俄只有朝鮮有,連英法德這樣的頂級工業強國都沒有。朝鮮和伊拉克敘利亞伊拉克和南聯盟等國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國家,因為朝鮮不僅真的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還有能它們投擲到美國的洲際彈道導彈。
同時,老舊武器平臺對于高科技戰爭勝負影響微乎其微,必須有針對性的發展新型武器裝備。有針對性的發展非對稱武器,發展非對稱作戰能力,比如,朝鮮空軍缺乏先進戰機。
但是,可以發展超大型火箭炮,遠程自行火炮進行縱深打擊任務。以超大型火箭炮轟擊代替空軍戰機轟炸,利用山體洞庫保護超大型火箭炮的安全。
朝鮮卻總是在關鍵時刻突然開了竅一般的技術突破,又總是在局勢比較困難的時候測試新型武器,粗暴破局。讓美國完全是焦頭爛額,毫無辦法。
說起來,在世界上,東亞地區最突出的優點就是勤勞聰明。哪怕是朝鮮這么一個只有2000萬人口被美國封鎖的國家,在軍事技術上也超過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至少,2000萬人口的朝鮮在導彈方面就超過了有12億人口的印度。
鮮是個神奇的國家,也是個神秘的國家。
沒有多少人真正踏足過朝鮮的各個角落,大多數人進入朝鮮之后,只能在特定的范圍內活動。
網絡上也幾乎見不到朝鮮的網友,現在我們流行的網絡熱詞,熱點事件,似乎也與他們無關,所以很多人一直好奇,朝鮮內部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
從官方以及小部分網友流出的視頻和照片中來看,朝鮮現在的生活水平好像和我國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差不多。
還有外媒報道,朝鮮全國上下2600萬人,有相當一部分人吃不上飯。
那么,真實的朝鮮到底是怎樣的呢?朝鮮和我們相比是幸福還是不幸呢?
朝鮮的全稱是朝鮮人民主義共和國,以南是韓國,北部與中國和俄羅斯接壤,東臨日北海,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
朝鮮的面積大約是12.3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我國的福建省那么大,人口2600萬左右,只有整個福建省的一半,這樣來看,朝鮮的人口密度并不算大。
雖然朝鮮并未對外公開過GDP,但是從朝鮮的基本情況來看,朝鮮的經濟情況并不算好,和與他們水火不容的南韓相比,朝鮮的經濟更是顯得落后很多。
從朝鮮官方的視頻里我們也能看出,現在哪怕是朝鮮首都平壤,人們穿的也十分樸素,很像我們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款式,大街上的汽車并不多,人們大多步行或者騎自行車。
拿智能手機的人也不多,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自從2021年以來,朝鮮擁有手機的人數雖然翻了兩番,但也僅僅只有400萬人而已,僅占全國人口的1/6。
而這些手機里,多數還是我們口中的老年機或者最簡單的一代智能機。
朝鮮也會從我國進口華為手機,不過這些在朝鮮價格昂貴,只有有錢人才買得起。
現在在朝鮮流行一款類似于iPhone的手機,以及一款名叫龍興iPad的平板電腦,據說操作系統和蘋果相似,但這樣的高級貨在朝鮮也只有少量的有錢人能擁有,大部分的普通人用的還是最簡單的手機。
即便有了手機,朝鮮人也不可能像我們這樣在網絡上暢行無阻,現在朝鮮人的手機除了打電話和發短信功能,還包括一個照片應用程序,一個紙牌游戲,一個瀏覽器,想要下載其他的應用軟件,必須要去線下的商店購買。
用朝鮮的瀏覽器可以進入朝鮮的光明網,這也是朝鮮內部唯一的網絡,但這個網絡是受到朝鮮政府管制的,一般只能瀏覽特定的界面,像我們所熟知的ins、抖音、亞馬遜這樣的網絡,朝鮮人是上不了的,所以我們在網絡上幾乎看不到朝鮮網友。
現在朝鮮人辦公也會用到電腦,不過這些并不是外國進口的,而是他們本國自主研發的紅星操作系統,除了不能連接外網,其它的運行起來都很流暢。
相比于發達的韓國,朝鮮無論是在衣食住行還是網絡發展上,似乎都遠遠落后,所以很多人認為是朝鮮是個很窮的國家,在這里生活,既不方便還可能吃不飽穿不暖,一定不幸福。
事實上卻并不是如此。
雖然我們無法近距離采訪朝鮮人民的感受,但如果你聽說過他們的政策,你也會發自內心地感慨,他們的生活也太爽了。
首先,朝鮮的社會福利好。
在我們的印象里,朝鮮是一個封閉的國家,而且這個國家很窮,人民都快吃不上飯了。
但說實話,在朝鮮或許并沒有這個擔憂,因為朝鮮政府會確保國民基本的生活質量。
截至目前,朝鮮的人口大約2600萬人,與它同等面積的福建省,人口是朝鮮的兩倍,可見朝鮮的人口并不算多,并不會出現僧多粥少的情況,在這里生活的人社會壓力相對較小。
在朝鮮幾乎不用擔心工作被裁員這種情況,大部分的工作都旱澇保收。
以朝鮮的首都平壤為例,每個人出生之后就會收到由政府分配的30平米以上的房子,而小兩口結婚,朝鮮政府將會給分配60平米以上的婚房。不需要這些人掏錢,僅僅需要支付一點水費電費就夠了。
在住房上,朝鮮人幾乎是沒有壓力的,也不會出現被房貸壓垮了的情況。
在朝鮮實行的是食物配給制度制度,哪怕是很窮的人也會收到政府給分配的基本物資。
比如在平壤,每個人每天大約能夠收到700g的糧食供給,每個月還有額外的十個雞蛋和三斤豬肉,幾乎沒有餓肚子的情況。
如果這些基本的食物供給并不夠,朝鮮人領了工資之后還可以去商場或者超市消費。
現在朝鮮的第一百貨、復興商業中心等,商品琳瑯滿目,不只有朝鮮本國的商品,還有從中國或者其它國家進口的東西,已經可以滿足朝鮮人民的各類需求了。
在出行方面,小轎車在朝鮮是個奢侈品,只有有錢人才買得起,大多數普通人都是步行或者騎自行車上班。
雖然是辛苦了些,但沒有了車貸的壓力,而且習慣了這些交通方式,朝鮮人也似乎樂在其中。
其次,朝鮮幾乎是處于閉關鎖國的狀態,朝鮮的人民也不會和外界有任何的交流,所以普通民眾也不會有落差,幸福感很高。
而反觀我國,不管是經濟、人口還是各方面,似乎都遙遙領先于朝鮮,但很多人卻直言并不幸福。
其實這并不是國家的問題,而是我們接觸的事物太多了,尤其是網絡的發展,讓人感受到了貧富差距,見識到了生命的渺小,發現自己無能為力的事情越來越多,煩惱也就越來越多了。
很多網友都說:在這方面還是挺羨慕朝鮮人的,雖然他們沒有辦法和外界交流,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必和任何人比,也是一種很幸福的狀態。
就像我們上個世紀90年代,網絡并不發達,交通也不便利,大多數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小縣城里,安居樂業,自得其樂。
現在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總是想回到當初的故土,其實找尋的就是曾經那種單純質樸的時光。
在這方面,朝鮮人民還是挺讓人羨慕的。
再加上朝鮮本國極力的宣傳,朝鮮人民的愛國情操在全世界都能排在首位,這樣濃厚的凝聚力和滿足感,也是朝鮮人感到幸福的原因。
總結來說,朝鮮工業不發達,經濟不發達,生活質量也相對落后,但是由于國家保障較好,加上不與外界交流,煩惱少了,幸福感也就提升了。
這種幸福感到底是真實的,還是一觸就破的泡沫,我們沒有辦法評判,估計也只有朝鮮人民自己知道了。
參考資料
[1]縱相新聞《朝鮮人的一天平凡又魔幻:地鐵上打泡泡龍,全國都是996》20190409
[2]央視財經《看圖↓ 朝鮮"智能手機"火了:滿街都是"低頭族"》20180626
[3]參考消息《在朝鮮體驗"網絡生活":可上近200個網站 應用程序得去實體店買》2018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