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于清晰度更為極致的追求,以及在個別行業的特種需求,超越1920×1080的高分屏筆記本出現了。其實將高分屏應用在筆記本上曾一度飽受質疑,畢竟常規筆記本不過11-17英寸,在如此小的屏幕上安置如此大的分辨率,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其實這并不是大材小用,而是大家沒有對號入座,高分屏筆記本并非適合任何人,它僅適合對分辨率有特殊需求的那一類人群。
如對攝影/影像處理相關工作的朋友來說,更高的分辨率就可以讓他們看到更為清晰的細節,方便他們對圖片/影像進行下一步處理;在醫療環境中,更高的分辨率可以有助于病例信息的展示,以及病例圖片的分享交流,可以將病人的“病情”看的更清楚;在建筑/廣告設計行業,他們會經常運行一些專業制圖、繪圖軟件,更高的分辨率無疑會為它們提供堅實的基礎。當然,還有一些影音愛好者,尤為追求極致的超高分辨率(如4K電影),因此只有你的筆記本具備足夠高的分辨率,才能為他們提供與原始畫質1:1的點對點像素的真是還原。
本次參與2014高分屏本年度橫評產品共有3款:戴爾XPS 15、東芝KIRA與華碩ZENBOOK UX303,它們都是高分屏筆記本的代表之作,它們的表現會是如何,且看2014高分屏筆記本年度橫評。
● 高分屏筆記本橫評入圍機型:(按拼音排序)
2014高分屏筆記本年度橫評 | ||||||||
型號 | 戴爾XPS 15 | 東芝KIRA | 華碩UX303 | |||||
處理器 | Core i7-4702HQ | Core i7-4500U | Core i7-4510U | |||||
主頻 | 2.2GHz | 1.8GHz | 2.0GHz | |||||
顯卡 | GeForce GT 750M | HD Graphics 4400 | GeForce 840M | |||||
內存 | 16GB DDR3L | 8GB DDR3L | 4GB DDR3L | |||||
硬盤 | 512GB SSD | 256GB SSD | 500GH SSHD | |||||
屏幕 | 15.6英寸 3200×1800 | 13.3英寸 2560×1440 | 13.3英寸 3200×1800 | |||||
重量 | 2.054Kg/2.481Kg | 1.255Kg/1.519Kg | 1.544Kg/1.750Kg | |||||
價格 | 19999元 | 14999元 | 8999元 |
2014年度高分屏筆記本年度橫評涉及產品共有3款,其中戴爾XPS 15與華碩UX303均配備了獨顯,因此在參數表格中“顯卡”一項僅展示獨顯型號,忽視處理器中內建的核芯顯卡。
■ 入圍機型(一):戴爾XPS 15
戴爾XPS 15筆記本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這一定是個高級貨”,它的機身外殼仍然沿用了陽極氧化鋁的材質,銀白色和黑色的配色不僅表現出了沉穩與低調,而且同時還不失時尚與內涵,而機身邊緣棱角分明的設計也使得這款產品個性凸顯,不妥協、不做作、剛硬、有性格便是戴爾XPS 15在使用時給筆者帶來的感受。
戴爾XPS 15機身的陽極氧化鋁外殼十分具有戴爾的特色,我們還可以在許多戴爾的產品中見到這種材質,而獨特的機加工工藝才是戴爾XPS 15擁有堅固機身的原因所在。戴爾XPS 15的頂蓋是一個整塊的鋁合金,通過采用精密的機加工工藝處理,將內部掏空開出凹槽,然后將電腦內的各零部件鑲嵌于其中,將電腦拼裝成型。
所以一體成型的頂蓋不僅有著極強的金屬質感,而且抗壓強度非常高,這對于需要經常攜帶筆記本電腦的人士來說相當重要。XPS 15機身部分也是由一整塊鋁切割出一個框架,形成足夠強度的機身骨架。而它的鍵盤面采用了類膚質材料,手感相當細膩。
接下來我們說說底殼部分,戴爾全新XPS 15的底殼采用了碳纖維材質,碳纖維是一種新型纖維材料,之前一直被應用在高端領域之中,現在也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了筆記本電腦產品中。相比于普通的復合材質,碳纖維材質更加堅固,稱得上是“外柔內剛”,而且密度也更小對減輕機身重量騎著極大的作用,也更有利于散熱,同時在觸摸手感上也有著不小的提升。
全新戴爾XPS 15筆記本在屏幕方面的表現讓人驚艷,搭載了一塊15.6英寸LED背光顯示屏,而這塊屏幕的分辨率達到了3200×1800,表現完全超越了勁敵蘋果MBP Retina,畫面顯示效果已不是言語所能形容,對于使用者來說真的可以算是一種享受。同時這塊屏幕的可視角度也頗大,而且由于采取了高亮度設計,就算在陽光強烈的地方也不會影響使用效果。
全新戴爾XPS 15筆記本還在這塊屏幕中加入了觸控功能,而且支持十點觸控。從筆者的實際使用體驗來看,這塊觸控屏的表現是相當不錯的,操作起來十分流暢,而且定位也是非常準確,向筆者這樣的大手族也能夠輕松點擊各種大小的圖標和對話框,而且還幾乎沒有發生誤操作。
來到戴爾XPS 15筆記本的操作區域,用一個詞就可以形容這一區域的使用感受,那就是舒適。整個C面除觸控板以及鍵盤外均采用了類膚質處理的硅膠材質,將手感的細膩舒適有提升到了一個制高點,而且也不是一般的類膚質材料所能比擬的。
鍵盤方面,戴爾XPS 15筆記本搭載了一塊巧克力背光鍵盤,鍵帽表面也經過了類膚質涂層的處理,觸摸手感極佳。不過這塊鍵盤在使用時可以明顯感覺出鍵程有些稍短,回饋力較強。不過這塊鍵盤的方向鍵設計的有些小,使用時容易按錯也不是很方便,這也使這塊鍵盤給筆者唯一感覺不盡人意的地方。
鍵盤下方是一塊一體式觸控板,XPS 15的觸控板表面同樣覆蓋了一層類膚質材料,不過這與腕托上的材料稍有不同,它的表面手感更加細膩,觸摸起來很是順滑溫潤。而且戴爾XPS 15的音質表現也是十分出色的,經過筆者的實際使用體驗來說,這款產品的聲音效果在筆記本產品中絕對是非常出色的,在聲音表現方面較為飽滿,這也使筆記本產品中比較少見的。
全新的XPS 15將之前出現于XPS 15產品身上的吸入式光驅進行了去除,而這也是新款XPS 15更輕薄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接駁能力上,全新的XPS 15也有著較好的表現,配備了3個USB 3.0接口和一個USB 2.0接口,而且這個2.0接口還支持PowerShare功能,可在關機后為手機等移動設備充電。除此之外這款產品還擁有1個迷你DisplayPort、1個HDMI、一個3合1讀卡器。
■ 入圍機型(二):東芝KIRA
打開東芝KIRA超極本黃色包裝箱,內部是一個更為精致的黑色包裝,作為一款旗艦級超極本產品,東芝對其也是相當重視,盡可能的將KIRA各個方面做到最好。而且命名方面KIRA超極本不屬于東芝以往任何產品系列(Satellite、Qosmio、Portégé),這是否表明KIRA就是超脫于其他產品的存在!
東芝非常貼心的將KIRA屏幕進行了單獨保護,將運輸過程中的意外損傷幾率降到最低,尤其是對于相對脆弱的屏幕而言,同時它還附贈了一塊清潔布,時時刻刻令你的東芝KIRA超極本處于最佳狀態。
2013是東芝筆記本變革推新的一年,所有筆記本新品工業設計風格得到統一,“U”型外觀貫穿了全線產品,筆者在2013年介紹過的Satellite S、M、L、C、U系列產品均采用了“U”型造型。為何要統一設計風格?一方面就是可以增加品牌辨識度,當消費者第一眼看到“U型”外觀時就會想到“東芝”;另一方面“U型”邊角可以在產品跌落時增大接觸面積、降低產品損壞的幾率。
東芝KIRA超極本外殼采用鎂合金材質,在耐磨、散熱方面有著較為不錯的特性。機身外殼表面采用雙層涂層工藝制造,并經行拉絲工藝處理,彰顯出華麗的金屬質感。機體內部采用蜂巢一體化鑄造結構設計,大幅提升抗壓能力。機身的底部與邊框部分更采用了一體化成型工藝,進一步提升機身強度。
可以看到,就像上面所描述的,“U”型設計可以降低筆記本在摔落中造成的損壞,因為弧形并不具備尖銳的直角(或者銳角/鈍角),在接觸地面時是以“面”的形式接觸,而不是以直角那樣趨向于“點”的接觸,“U”型設計加大了摔落時的接觸面積,會將破壞力分配到整個接觸面以降低損壞。
屏幕是筆記本最為脆弱的部分,尤其是對一臺支持觸控操作產品來說,雖然不會有人故意用硬物破壞屏幕,但還是會有偶然的意外發生,譬如女性美甲上的硬物、手指上的戒指等,用戶在使用觸控筆記本時需要小心一些。不過這些這些對于東芝KIRA超極本都不是問題,它配備輕薄堅固的康寧Concore保護玻璃,細致貼合以杜絕反光,同時在屏幕表面還覆蓋了防指紋涂層,可以有效避免指紋存留。
東芝KIRA超極本采用下沉式轉軸設計,下沉式轉軸在打開的時候屏幕會向下沉,因此在某些擁擠環境下使用下沉式轉軸的筆記本會感覺比較便利。與之對應的是另一種常見的轉軸設計——凸起式轉軸,凸起式轉軸有較大阻尼打開屏幕時頗為費力。
其實觸控、下沉式轉軸都不是東芝KIRA屏幕真正的特點,2560×1440超高清分辨率才是它的最大特色,2560×1440遠遠超越1366×768,令這塊13.3英寸屏幕PPI達到了221,而同尺寸1366×768分辨率的PPI只有118,僅有東芝KIRA的一半。PPI越高則表面單位面積上的像素多,可以呈現出更為清晰細膩的圖像,東芝KIRA在這方面可以算作質的飛躍。
東芝KIRA采用懸浮式鍵盤,每個按鍵都是一個“獨立個體”,這種鍵盤的特點就是鍵帽間距較大,出現誤操作的幾率較低。而且由于按鍵間距變大,用戶在清潔鍵盤時也變得更加簡單。同時鍵盤還是背光鍵盤,可以讓用戶在深夜工作進行文字輸入時依舊能夠清晰看清自己所點的按鍵,不要因為打錯或少打一個字母而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同時還能夠在黑暗環境中保持輸入效率。
傳統的觸摸板采用“壓感板”+“兩個按鍵(鼠標左右鍵)”的方式存在,這種形式比較符合傳統的使用習慣,不過因為將左右鍵進行了獨立,大幅減少了壓感板的區域,所以目前很多筆記本電腦都采用一體式觸摸板式設計,這樣增大了壓感板的面積,用戶的可操控區域得到了提升,這樣光標移動的范圍也會更加寬泛,這種一體式觸摸板設計,也是在筆記本鍵盤布局中較為流行的一種風格,就好像當年的巧克力鍵盤一樣。
KIRA超極本鍵盤區域使用無邊框一體化設計,并經過強化的框架結構防止彎曲變形。在鍵盤面下方還可以看到“harman/kardon”的logo,它是國際知名音響系統品牌,東芝與哈曼共同為KIRA量身定制了音響系統,同時搭載DTS Studio Sound音效技術,將音質表現調整到最佳狀態。
作為一款擁有超薄機身的超極本產品來說,東芝KIRA提供了較為不錯的接駁能力,尤其是在常用的USB接口方面,三個USB3.0可以滿足日常外設擴展需求,并且提供超越USB2.0近3-5倍的實際傳輸速度,而且其中一個USB接口支持關機充電功能,可以讓用戶在不開機的狀態下也能為自己的小型電子設備(如智能手機)充電,可以為商旅人士提供基本的使用保障。
■ 入圍機型(三):華碩ZENBOOK UX303
華碩UX303L的整機設計沒有延續之前UX301L的設計不免讓人感到遺憾,不過那款產品在價格方面確實也著實不低,而這一次回歸傳統或許是華碩本身權衡之后的最佳結果。華碩UX303L與前輩們的制作工藝和材料完全一樣,整體機身由沖壓車床沖壓整塊鋁金屬制成,在被造出基本形狀之后,由手工打磨拋光并進行同心圓拉絲工藝處理,在放入陽極池完成金屬離子層電鍍保護,最后我們便看到了全鋁同心圓拉絲的A面頂蓋成品。
華碩UX303L在屏幕方面已經不滿足于傳統的FHD水平,而是上了更高檔次的QHD IPS 3K顯示屏,分辨率達到了3200×1800,對于辦公使用來說絕對是個福音,同時操作多款辦公軟件的問題迎刃而解。不過有些朋友可能會指出這樣高的分辨率在一塊13.3英寸的顯示屏上會使得字體變得很小,確實,這個問題的確是存在的,不過使用者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將顯示比例調整到150%甚至200%,這樣一來就不會產生任何困擾了。
由于華碩UX303L采用了混合硬盤的配置,所以整機在厚度方面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不過與一元硬幣對比之后我們可以看到,華碩UX303L的表現還是比較喜人的,同時1.544kg的整機重量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表現了,畢竟純鋁所打造的機身能有這樣的表現相當不容易。
除了頂蓋用整個鋁塊沖壓出來,機身C面也同樣采用相同工藝鍛造,在設計上也同樣心思巧妙。CNC車床對邊框削薄,留出向下無縫的弧面包裹D件。這個過程對C面材質本身的硬度以及設備的精準度要求極高,因為稍有疏忽便可能從造成D面外殼嵌入后走形或者晃動。
華碩ZENBOOK UX303L的鍵盤較之前的產品沒有做出太大改變,整體鍵程有所加長,而由此帶來的實際體驗較上代提升明顯。在改變鍵盤鍵程的同時,UX303L還貼心的加入了背光設計,在光線較暗的環境下,用戶也能自如操作。
華碩UX303L在鍵盤的右上角還添加了一個激光打孔的硬盤指示燈,這樣可以讓使用者非常方便的就可以觀察到電腦的具體使用情況。
由于加入了混合硬盤,所以UX303L的機身比之前的UX系列超極本要厚一些,正因為如此UX303L在接口方面的設計就更加得心應手了,在機身左側設置有2個USB3.0接口以及一個SD讀卡器,在機身右側則設置有耳機插口、mini DP接口、標準HDMI接口、2個USB3.0接口以及一個電源插口,這樣的配置完全可以滿足使用者的日常需求,同時HDMI也取代了傳統的VGA接口而單獨存在。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UX303L還提供了mini DP轉VGA以及USB轉RJ45的接口配件,讓輕薄的機身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華碩UX303L采用同之前系列產品相同的散熱設計,在機身轉軸處隱藏式的開辟了散熱孔,進風口則靠鍵盤按鍵間留有的小空隙(機身D面并沒有設計進風口)。
■ 2014高分屏筆記本橫評:極限散熱測試
接下來的這一部分我們重點討論這些機器的散熱情況。散熱不僅影響用戶的操作感受,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整機的性能及續航。可以說,一款機器的散熱好壞直接決定著這款機器的整體優劣。
我們使用Furmark拷機軟件對所有產品進行測試,Furmark會將整機的兩大發熱部件CPU與顯卡全運轉起來,運行30分鐘后溫度會上到一個極限的高度,為了讓大家可以更加直觀的看出每臺機子在運行時的散熱情況,我們還使用了FLUKE紅外熱成像儀,分別觀察各個位置的溫度升溫情況。
2014高分屏筆記本年度橫評
戴爾XPS 15
東芝KIRA
華碩ZENBOOK UX303
需要說明的是,一款機器的表面溫度如果在35℃以下的話,那么操作感覺是非常舒適的,35℃到38℃之間是可以接受的范圍,畢竟,這樣的溫度和人體體溫相差不多。如果表面溫度超過了38℃,那么,人體與機器接觸的話就會有不適的感覺。
從圖中可以明顯的看出,戴爾XPS 15由于搭載NVIDAI GeForce GT 750M高性能獨顯,與IntelCore i7-4702HQ標準電壓處理器,所以其在高負載運行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同時又因為它采用了超輕薄設計,因此在散熱方面表現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出現了大量溫度超過50°的白色區域。
華碩UX303同樣是一款配備獨顯的產品,不過由于它采用的是低電壓的Intel Corei7-4510U處理器,令它的表現要比戴爾XPS 15強了一些。不過這兩者相較東芝KIRA而言,都有一定的差距,東芝KIRA由于搭載的是低電壓處理器并且沒有配備獨顯,在散熱表現方面要優于另外兩款產品。
■ 2014高分屏筆記本橫評:重量與接口對比
重量是筆記本便攜能力的一個體現,其中戴爾XPS 15是一款15.6英寸產品,東芝KIRA與華碩UX303則是13.3英寸產品,因此僅有后兩者具備可比性,東芝整機重量為1.255Kg,華碩UX303則是1.544Kg,東芝KIRA略勝一籌。
藍色為整機重量/暗紅色為旅行重量
不過有些筆記本為了追求極致的便攜性,削減了機身上一些接口與部件,在機身厚度下降的同時,筆記本的擴展性也收到了一些影響,似乎這就像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一樣,厚度與擴展性成為了一對矛盾體,兩者永遠不能夠妥協。
2014高分屏筆記本年度橫評 | |||||||
接口對比 | USB2.0 | USB3.0 | HDMI | DP | |||
戴爾XPS 15 | 1 | 3 | ■ | ■ | |||
東芝KIRA | □ | 3 | ■ | □ | |||
華碩ZENBOOK UX303 | □ | 3 | ■ | ■ | |||
備注 | ■代表有,□代表無 |
雖然東芝KIRA在重量上略勝華碩UX303一籌,但華碩UX303又在接駁能力方面扳回一城,增加了更具主流的DP(mini)接口,而戴爾XPS 15由于機身尺寸達15.6英寸,綜合接駁能力最強也是理所應當的。
■ 2014高分屏筆記本橫評:處理器及整機綜合性能
●CINEBENCH R11.5
最佳成績戴爾XPS 15
CineBench使用針對電影電視行業開發的Cinema 4D特效軟件引擎,可以測試CPU和顯卡的性能。Maxon公司表示,相對于之前的9.x版,R11.5版更能榨干系統的最后一點潛能,而fps與pts的單位更加直觀也更能使普通用戶理解(fps幀數單位、pts點數單位),準確體現系統性能指標。
測試包括兩項,分別針對處理器和顯卡的性能指標。第一項測試純粹使用CPU渲染一張高精度的3D場景畫面,在單處理器單線程下只運行一次,如果系統有多個處理器核心或支持多線程,則第一次只使用一個線程,第二次運行使用全部處理器核心和線程。第二項測試則針對顯卡的OpenGL性能。
●PCMark 7
最佳成績戴爾XPS 15
和歷代前輩一樣,PCMark 7也是一套針對PC系統進行綜合性能分析的測試套裝,PCMark 7包含大量不同的測試項目,用于從不同角度衡量系統性能,各個測試項目都由數量不等的小型、獨立工作負載組成,但是不同的測試項目可以有類似的工作負載,彼此互相交叉。如果選擇的不同測試項目中有相同的工作負載,那么這些負載只會運行一次,所得結果直接用于所有包含它的測試項目。
● SYSMark 2012基準測試
最佳成績戴爾XPS 15
SYSmark 2012是BAPCo推出的基準測試軟件,它帶來了全新的用戶圖形界面、單獨測試的執行和強化的內置配置管理等多種特性,可真實反映如辦公效率、數據分析、系統管理、媒體創建、3D建模和網頁開發等系統性能,適合企業用戶用作參考。
■2014高分屏筆記本橫評:圖形顯示性能測試
●3DMark Vantage
3DMark Vantage是業界第一套專門基于微軟DX10 API接口、Windows Vista操作系統(需SP1)打造的綜合性基準測試工具,能全面發揮多路顯卡、多核心處理器的優勢。3DMark Vantage提供了全新打造的兩個圖形測試項目、兩個處理器測試項目、六個特性測試項目,并引入四種不同等級的參數預設(Preset),可以更細致地反映系統性能等級。
●3DMark 11
3DMark 11使用原生DirectX 11引擎,在測試場景中應用了包括Tessellation曲面細分、Compute Shader以及多線程在內的大量DX11新特性。它包含四個圖形測試項目,一項物理測試和一組綜合性測試,并重新提供了Demo演示模式。該測試程序使用了Bullet物理引擎,支持新的在線服務,并在原有英文支持的基礎上,加入了德語、芬蘭語以及簡繁體中文的原生支持。
■2014高分屏筆記本橫評:MobileMark續航能力測試
MobileMark 2012是PConline筆記本頻道考究筆記本續航能力的常用軟件,不過在測試某些產品時也會出現不能運行,或者運行出錯的情況,在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我們將會利用Powermark及PCMark 8作為備選續航測試軟件。
東芝KIRA續航測試
東芝KIRA超極本在利用MobileMark 2012進行續航測試時,就出現了多次運行故障的問題,經過多次重復測試也無法完成,因此改用了PowerMark軟件進行測試。由于測試軟件不同,測試結果并不具備直觀的可比性,不過筆者根據經驗可以大概估算一下它的時間。在沒有獨顯的時候,PowerMark成績x150%(140%)=MobileMark成績;在有獨顯的時候,PowerMark成績x65%(70%)=MobileMark成績,由此大家可以看出,PowerMark受獨顯影響較大。
東芝KIRA續航成績為246分鐘,換算到MobileMark大約為370分鐘上下,因此它的續航能力還是無法和戴爾XPS 15相比。
MobileMark 2012是Bapco推出的筆記本電池續航能力測試軟件,與上一版本相比,MobileMark 2012進行了全面的更新,其中的應用程序列表全部更新到了最新的應用程序,全新的軟件包更加符合當前用戶的使用習慣,其測試結果對用戶的參考價值更大,測試項目包括:辦公、多媒體制作、DVD播放、純閱讀、無線上網等。
■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就像筆者在文章開始所述,高分屏筆記本在目前只是“高端消費”品,售價并非普通消費者所能承受的,且僅適合那些對分辨率有特殊需求的行業,或者對于圖像細節有苛刻要求的影音愛好者,在普通消費市場中暫時還不需要過高分辨率的筆記本產品,也可以說即便買了也無太大的用武之地。
不過筆記本向高分屏發展史必然的趨勢,就像從1366×768向著1920×1080進化一樣,這會是一個大勢所趨,只不過對于現在來說超高分辨率來的還是有點過快。對于消費者而言在選購筆記本時也一定要找準對位,不要盲目的去選擇高分屏產品,當然如果你有足夠的預算也是完全OK的,畢竟在畫質方面還是有不小的提升,只是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你還需要淡定,不要盲目的追求超高的分辨率,到時候可能還會拖累性能,得不償失!
文由什么值得買原創:品牌小小值
說到電腦操作系統,大部分消費者可能腦海里第一個浮現的是Windows,其次是MacOS。少部分人會想到Linux和Unix系統,不過后兩者大多數時間都保持著小眾極客的定位。其中Linux的發行版分支繁多,圖形界面設計、交互風格各有不同。但令人意外的是,有一款基于Linux內核的操作系統卻在過去幾年間,悄然占領了北美教育市場,這便是谷歌的Chrome OS,其市場份額超過了50%。
Chrome OS的使用方式和Chrome瀏覽器幾乎一致,簡單易用、功能專注,對于硬件沒有過高的配置要求,因此搭載該系統的Chromebook也往往價格低廉。而且,谷歌還為其建立了一個開源社區和一個開源版本Chromium OS,允許對其進行二次開發,這讓部分富有遠見的創業者看到了商機。
這群富有遠見的創業者,就包括燧炻創新的聯和創始人和CEO 唐文松,他選擇將Chromium OS帶入中國并進行本地化,試圖讓Chrome OS的普及旋風也吹遍國內教育市場。為此,唐文松和他的團隊基于Chromium OS開發了一套能夠在中國大陸使用的操作系統——FydeOS。
FydeOS原名Flint OS,其核心基于Chromium OS開源項目二次開發,繼承了原版Chrome OS的所有特性。FydeOS適配了PC、平板、物聯網終端等大量硬件品類,可以在在一個 OS 平臺上運行網頁程序 +安卓程序 + Windows 程序 + Linux 程序。而在Chrome OS最核心的云端化特性上,FydeOS單賬號數據可在多臺設備中云同步,也能夠通過自主開發的云集管平臺做到簡便的多設備集中管理。其官方定位是“為中國學生定制的云驅動操作系統”,在此之外其也支持深度定制,具有相當高的自由度與可玩性。
今天的《品牌有話說》我們就邀請到了FydeOS的創造者之一,燧炻創新的聯合創始人和 CEO 唐文松先生。來和他一起探討一下FydeOS的前世今生還有未來吧。
▲唐文松,燧炻創新的聯合創始人、CEO。 2010 年畢業于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電子工程系,獲工程學碩士學位。他自小就是個計算機技術迷,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就選擇了入英國一互聯網財務軟件初創公司成為全職開發人員。2012年加入 IBM 英國咨詢部門,2014年再入職英國普華永道數字咨詢團隊,為其創造最初的Flint OS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它創立燧炻創新、開發Fyde OS的故事,都藏在問答里了。
采訪實錄
采訪人:品牌小小值
受訪人:燧炻創新的聯合創始人和 CEO 唐文松
品牌小小值:燧炻為什么選擇 Chrome OS 作為創業的方向?
唐文松:2015 年,我和當時在英國 PwC 技術咨詢部門的同事 Will Smith 參與了一個部署 Google 云服務的數字化轉型技術咨詢項目,深刻地覺得瀏覽器操作系統 + 云服務的組合對于大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簡直是神來一筆,也突然意識到這種形態可能是未來操作系統應該有的樣子。
于是我們用業余時間研究驅動 Google Chrome OS 的開源項目 Chromium OS,并在開源社區集結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經過一番努力,我們成功地將 Chromium OS 移植到了當時非常流行的開源硬件 Raspberry Pi,在社區取得了不少關注,也出現了商業契機,由此堅定了創業的念頭。
2016 年,英國公投脫歐。面臨政策不確定性和資本市場的觀望不前堅定了我回國開辟國內市場的決心。2016 年 10 月,在北京成立公司,也就是今天的燧炻創新。
選擇 Chrome OS 作為創業方向,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相信,需要被安裝的程序將成為歷史。現在你打開微信并下拉的時候即可看到的「小程序」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我個人一直非常認可的一句話是「要朝冰球運動的方向滑,而不是它現在的位置」。今天瀏覽器和網頁程序能實現的運行性能和酷炫效果,在 10 年前即便我們發揮最狂野的想象力也很難預測。我堅信,這一趨勢會以更快的速度發展,雖說就今天這類云驅動 + 瀏覽器核心操作系統還沒有進入主流市場,但在不久的將來這種形態會被更多人所熟知并接受,最終成為用戶和受益者。
品牌小小值:Chrome OS 的主戰場是北美,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極低,是什么原因讓燧炻認為 Chrome OS 及其衍生版會在中國市場有應用前景?燧炻對 FydeOS 定位是怎樣的?
唐文松:在全球 PC 行業持續低靡的背景下,Chromebook的銷量和市場占有率卻在持續增長,特別是在教育領域。根據Futuresource Consulting的數據顯示,2018 年 K12 市場,Chromebook全球范圍內的市場占有率已增長到 35%。在北美,市場出貨量高達60%。同時,在歐洲(如北歐、荷蘭和西班牙),Chromebook 的銷量在 K12 市場也在迅速增長。Chromebook 在海外市場成功的原因可以粗略地劃分成兩個部分:
一是由其操作系統 Chrome OS 本身帶來的特別契合學校場景和學生市場的特性,包括但不限于鎖死的系統對惡意軟件和病毒完全免疫,同時大幅降低淘氣的學生將該設備刷成游戲機的可能性;輕量的底層架構和應用帶來更高效的運行效率、更快的啟動速度、對用戶操作更靈敏的響應以及更長的電池壽命等;獨有的冗余設計可以使升級過程對用戶完全透明,保障系統安全的同時不打擾用戶;最重要的是,絕大部分功能均由網頁程序呈現,Chrome OS 能在入門級別的硬件設備上保持非常流暢的用戶體驗,因此,Chromebook 產品較其它類型的筆記本電腦性價比高很多。
二是得力于 Google 提供了一整套網頁版的軟件生態「Google 全家桶」,這里面囊括了生產力工具基本款三件套(文字、表格及幻燈片工具)、郵箱、日歷、網盤等等。為了更好地讓 Chromebook 設備在 K12 領域推廣,Google 還專門推出 Google Classroom 套件,配合 「Google 全家桶」,能讓學生和老師在瀏覽器內完成所有的課堂交互以及課后作業所需的工作。在內容方面,海外活躍的頭部 K12 教育內容供應商、絕大多數 MOOC 平臺及大型網校均提供網頁版,故在 Chromebook 上完全可以使用。
以我們對國內教育裝備市場及泛 K12 教育科技領域的觀察,對此類交互式電子產品的需求顯然是巨大的。目前,國內大多數學校、培訓機構及個人用戶對于此類產品的需求與海外相比其實并沒有特別大的區別,以 Windows、安卓和 iOS 操作系統為基礎建立的解決方案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日漸突出(前期投入大、設備壽命短、體驗差、上游更新緩慢、安全問題明顯、管理成本高等等)。
FydeOS 完全繼承了上述第一點 Chrome OS 本身帶來的優勢,僅憑這一點就能解決大部分目前主流方案的痛點,也正是我們能夠生存下來的原因。目前的 FydeOS 在軟件生態上和 Chrome OS 還存在差距,但就現在中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轉變以及即將到來的5G時代,我們有足夠的信心認定經過我們和其它廠商的一同努力,在不久的將來這一基于云技術和瀏覽器的生態能成為主流。
品牌小小值:眾所周知 Chrome/Chromium OS 在中國使用,最大的問題是網絡。FydeOS 為此剔除了谷歌服務,那如何填補這部分應用和服務的空白呢?部分極客用戶的需求如何滿足?
唐文松:由 Google 提供的 Chrome OS 在使用體驗上堪稱「無縫」,即用戶使用 Google 賬號登錄系統之后,所有其它由 Google 提供的互聯網產品均可自動讀取用戶的 Google 賬號信息,實現打開即用。無縫體驗固然是好的,但這和「開放平臺精神」以及「把選擇權交還給用戶」的理念是對立的。我們也有觀察到在最近一年的 Chrome OS 更新中,Google 在嘗試逐漸地向更為開放的操作系統平臺過渡,例如在早期版本中強制用戶使用由 Google 提供的云盤服務現在變為可選項。
FydeOS 作為面向國內的互聯網產品,必須通過解綁Google 賬號體才能系解決首要的「可用性」與「合規性」的問題。為了填補賬號體系的空白,FydeOS 構建了自主賬號體系,并且復刻了在 Chrome OS 上使用 Google 賬號的體驗,包括自動同步用戶的偏好設置、瀏覽器歷史記錄及書簽、已安裝的瀏覽器插件及商店內應用程序、自動無打擾靜默升級等等,基本實現了同一個 FydeOS 賬號在不同設備上登錄后體驗一致的效果。
在網頁應用生態板塊,其實我們國家并不缺少優質的產品,比如可以媲美 Google Doc 的石墨文檔、提供整套團隊協作解決方案的 Teambition、國產辦公套件始祖 WPS 云、安全高速網盤堅果云等。只是目前這些產品比較分散,也較為小眾。我們非常樂意與這些廠商一同構建更為完整的生態集群,聚沙成塔,為學校、企業及個人用戶帶去更優質的體驗。
▼ FydeOS 運行「石墨文檔」
▼ FydeOS 內置「堅果云盤」插件
非常巧的是,FydeOS 目前的公開發行版本FydeOS for PC 的活躍用戶中,絕大部分都是「極客用戶」。FydeOS 攜帶有整套安卓運行環境(以安卓子系統方式提供,比傳統的模擬器方案更為高效,下文詳述)以及完整獨立的 Linux 環境,不少用戶選擇在 Linux 上運行整套安卓開發組件并直接調用系統的安卓環境測試,更為高效。
獨立的 Linux 環境更加適合初學者上手自由度較高的 Linux 命令行操作,不至于因操作不當導致系統嚴重錯誤。最后,在網絡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所有 Google 提供的軟件服務也是可以使用的,只是需要單獨登錄。
▼ FydeOS 內置安卓程序商店「酷安」
▼ FydeOS 下的 Linux 子系統命令行
品牌小小值:燧炻為什么要自己做硬件?你認為做硬件最大的難點是什么?
唐文松:從我司成立之初,就開始發布 FydeOS for PC 的發行版,免費提供給愛好者下載使用。但由于 Chromium OS 的構造原理以及設計邏輯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可移植性,直接導致讓 Chromium OS 像傳統 Linux 發行版(如 Ubuntu)一樣能適配大多數硬件設備變得不現實。FydeOS for PC 僅能在一部分符合要求的設備上完美運行,而我司的精力也著實有限,不可能在短期時間內讓 FydeOS for PC 去追趕媲美 Ubuntu 甚至 Windows 的兼容性。
出品為 FydeOS 量身定制的硬件設備變得勢在必行,也是 Google Chromebook 以及 Apple Mac 電腦的產品策略,由操作系統廠商直接參與甚至是主導硬件方案設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大部分 PC 形態的硬件設備在最初方案設計的時候是僅針對 Windows 而優化的,不少設備對于 Linux 的支持非常有限。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優化甚至重寫了不少設備在 Linux 下的驅動程序,使得這些功能可以更好地在 FydeOS 下呈現。
品牌小小值:目前 FydeOS 對其他平臺軟件(如 Windows、安卓)的兼容性如何?能舉例說一說嗎?
唐文松:2015 年 Google 在其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宣布,將在 Chrome OS 里用全新的方式加入整套安卓體系和 Play 商店,標志著 Chrome OS 的產品策略轉型正式開啟。值得一提的是,安卓子系統是借由 Linux內核的新特性和時下比較新的「內核容器」技術植入 Chrome OS 的。
這一方案可以在安全性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將運行安卓程序的性能損耗降到最低。理論上來說,所有安卓程序在不需要額外修改的情況下均能在 Chrome OS 上直接運行,但由于絕大多數安卓程序是基于手機或平板設備并以點觸為主要交互方式設計的,Google 在安卓開發者套件和資源庫內加入了相應的工具及說明,幫助開發者將現有的程序(特別是生產力類型的安卓程序)更好地適配鍵鼠操作的模式。
FydeOS 沿用了 Google 這一套搭載安卓子系統的設計方案,融入自主創新模塊,效能上與官方 Chrome OS 一致。FydeOS 目前與酷安商店合作,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安卓程序分發渠道。另外,FydeOS 連同上游項目一起為「平板二合一」這種形態的設備做了很多底層和交互方面的優化工作。例如 itNT 72 這類完美適配 FydeOS 的平板二合一產品可以更好地保障安卓程序的兼容性,拆掉鍵盤之后,FydeOS 自動切換到「平板模式」,提供和安卓平板完全一致的交互體驗。
提到跨平臺兼容 Windows 程序,不得不提在這一領域扎根二十余年的著名開源項目 Wine 和其背后的公司 CodeWeavers。Wine 項目和由 CodeWeavers 官方推出的商業軟件 CrossOver 一直活躍在各主流 Linux 發行版以及 macOS 上,讓近乎原生般兼容 Windows 程序成為現實。我們與 CodeWeavers 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完美兼容其新產品 CrossOver forChrome OS。利用 Wine 框架和 CrossOver帶來的優質體驗,用戶能在 FydeOS完美流暢運行Windows 版的 Microsoft Office 2016、QQ、微信等常用 Windows 程序。
▼在 FydeOS 上運行「Microsoft Word 2016」
沿用了類似兼容安卓子系統的技術架構,去年 FydeOS 和 Chrome OS 一樣加入了對 Linux 子系統的支持,并完美兼容主流 Linux 下的圖形界面程序。在最新發布的 FydeOS 版本中更是加入了時下流行的對預編譯 Linux 軟件的分發方式:AppImage 和 Flatpak。這樣一來,用戶可以輕松地安裝運行 Linux 平臺下的軟件并獲得與瀏覽器程序和安卓程序一致的體驗。
▼在 FydeOS 上運行 Linux 版的「WPS 演示」以及「搜狗輸入法」
品牌小小值:FydeOS 對硬件配置的要求如何?哪些設備可以安裝嘗鮮?
唐文松:帶有全部功能的 FydeOS for PC(包含安卓和Linux 子系統)理論上來說可以運行在近 10 年內出廠的x86 體系的硬件設備上。FydeOS for PC 攜帶的安卓子系統在圖形方面做了不少針對硬件的深度優化,故目前僅能支持Intel 品牌的顯卡,對 Intel 第六代或更新的圖形卡方案支持得更好。由于種種復雜的技術原因,FydeOS 并不能保證在世界上每一臺電腦上完美運行,若使用公開發行版,可能會發現在你的電腦上存在功能缺失。
我們最近推出了 FydeOS for You ——專門為特定的硬件產品而適配的 FydeOS 版本,如果你恰巧擁有適配列表中的硬件,下載并使用對應的 FydeOSfor You 版本是保證能獲得最佳體驗的辦法。目前已發布的有四款:Chromebook Pixel 2013、Microsoft Surface Go、Microsoft Surface Pro 3以及 GPD Pocket 2。
品牌小小值:作為燧炻的第一款硬件產品,你怎么評價 itNT 72,它的優點與遺憾/不足各是什么?最后能透露下未來的硬件研發計劃嗎?
唐文松:itNT 72 系列硬件設備在最初的定位籌備上主要針對的還是教育培訓機構、教育內容廠商、學校、中小企業等 B 端客戶的規模化采購需求,在特定的使用場景下分發到用戶的手中,完成特定的工作。
舉個例子,FydeOS 搭載的桌面版 Chromium 瀏覽器能很好地適配時下流行的成套 OA 軟件解決方案、云辦公軟件、協作工具和搜索引擎帶來的海量網頁資源,配合FydeOS 的 FydeOS Device Management (FDM) 企業集管方案,itNT 72 系列硬件可以非常好地部署在中小企業內并提供給(文職、行政為主的)員工。
另外,得力于獨有的容器技術,主系統對容器內的安卓子系統有更完善的監管以及隔離機制,整體的安全性比現有的安卓平板方案要高。這一結構和特性解決了上一代部署進學校里「電子書包」和學生終端的痛點(學生可以利用其安全漏洞安裝游戲、上網;以安卓為主的傳統操作系統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后會出現卡頓響應遲緩等現象,嚴重影響使用體驗),讓老師和家長更放心地讓孩子在這些電子設備上學習。
▼itNT 72 GO,配合附贈的磁吸鍵盤可以作為筆記本電腦使用,拆卸鍵盤后也可作為平板電腦使用。配備主動電容筆,為手繪和書寫創作帶來便利
當然,我們也將 itNT 72 放到了電商平臺上,供愛好者和喜歡折騰的小伙伴買來研究體驗。就今天配合 FydeOS 的生態還沒有那么完善,但我們相信隨著瀏覽器技術的不斷完善、云服務的普及和5G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人會了解到 FydeOS 這一形態并樂意嘗試。
itNT 72 系列作為第一款面向消費者銷售的FydeOS 硬件產品,采取的是高性價比的方案,硬件本身的亮點不是很多,主要還是依靠 FydeOS 發揮其生產力。對于售價 2000 元以下的平板二合一,需要有合理的期待值,無法媲美 3000+ 的硬件方案,但可以說在同等價位的設備中,itNT 72 可以達到的用戶體驗一定超過搭載其他操作系統的設備。
說實話,憑我們一己之力去推動 FydeOS 及 FydeOS 的硬件設備并不容易。對于未來,我們希望像 Google 一樣,聯合更多的硬件廠商、教育領域的廠商推出更多的硬件設備和配套的教學內容,讓這個最適合教育領域的操作系統和硬件設備能填補中國市場的空白。
有獎互動
這次訪談中,燧炻創新為我們帶來的不止是精彩的訪談問答,還有一臺他們的拳頭硬件產品 itNT 72 GO 二合一電腦與三件FydeOS 定制版 UNIQLO U 系列白 Tee。大家只要簡單兩步操作,就有機會把它們抱回家喲:
小小值會根據評論質量、豐富度、原創性等多方面考慮,挑選出1位值友贈送itNT 72 GO 二合一電腦、3位值友贈送FydeOS 定制版 UNIQLO U 系列白 Tee。(評論有獎活動截止于2019年8月10日23:59:59,中獎獎品將在活動結束后10個工作日之內發出)
▼獎品實物一覽,其中優衣庫定制款是絕版款式喲。
游戲時還在用WASD和鼠標嗎,快捷操作必須還得借由Fn+不同的組合鍵嗎?前者已經可以通過觸控和體感替代,而后者也以觸控的形式走入了我們的生活。
觸控增進人機互動
如今支持觸控技術的筆記本已不在少數,其中多以超極本、超薄本和二合一形態的產品為主,通過武裝和iPad類似的電容式觸控屏幕,獲得最多10點同時觸控,以及完美體驗《憤怒小鳥》一類經典手游的能力。可惜,Windows平臺傳統游戲對觸控優化的不多,而觸控體驗的優劣關鍵在于轉軸設計,因此我們更推薦大家往上(預算多)選擇聯想Yoga、戴爾XPS 11等可進入平板模式的變形設備(圖1),向下(預算少)則挑選BayTrail平臺的平板電腦,至于三四千元配賽揚/奔騰的傳統形態觸控筆記本就不要考慮了(觸控操作體驗不佳)。
圖1
火速連接
只要你的動手能力夠強,完全可以將普通筆記本DIY改造成觸控屏。相關的原理和操作請參考本刊2013年03期《手動為筆記本加裝觸控屏》這篇文章。
源自動作捕捉的體驗技術
智能手機可以通過手勢隔空操作,作為筆記本自然也應具備一定的“體感”操作能力。比如海爾旗下的部分筆記本就支持一些3D體感操作。
簡單的3D體感
海爾的所謂3D體感就是利用攝像頭+Air Magic 2軟件,攝像頭通過偵測面前用戶的動作,作出簡單的判定和操作(圖2),比如圖片的切換和放大縮小,識別率相對較低,只能算是錦上添花的特色小功能。
圖2 Air Magic 2軟件設置界面
Kinect和Leap Motion
作為XBOX360的周邊外設,微軟Kinect應該是體感操作領域最成功的設備之一(圖23)。它通過激光(負責探測力度和深度)+攝像頭(負責捕捉人肢體的動作)的方式實現3D建模,還額外配有四個麥克風負責采集聲音,可以識別非常復雜的體感動作。筆記本講究實用性,不太可能容納類似Kinect的碩大和相對昂貴的外設,因此更為實際的Leap Motion便孕育而生了。
圖3
Leap Motion的原理和Kinect類似,只是將元件替換成了紅外LED+灰階攝像頭(圖4),因此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由于紅外識別距離不如激光,灰階攝像頭識別率也有限,因此Leap Motion最多只能檢測到傳感器上方2.5cm到60cm的一個四棱錐形空間內的兩只手掌,并為他們進行3D建模(Kinect可以全身建模),準確捕捉到手掌和手指的移動、變化、速度,并根據這些信息來操作復雜的游戲(圖5)。
圖4
圖5
擴展閱讀
Leap Motion進行立體視覺測量的原理是待雙攝像頭基線距離固定后便進行設備校準,從而精確計算出目標相對于攝像頭的空間坐標。雖然它看似比Kinect廉價,但由于只進行近距離的手掌建模,因此運行效率反而比Kinect高很多,動作跟蹤精確度更高。
目前惠普ENVY 17是首款將Leap Motion嵌入掌托內的筆記本(圖6),注冊Airspace商店后就可下載到支持Leap Motion的游戲,在游戲前只需先進行手掌位置的校準,即可“隔空”游戲。以賽車游戲為例,我們只需將兩只手作出把握方向盤的動作,就可通過手臂的旋轉控制車輛的方向,操作的精準度還是不錯的(圖7)。可惜,ENVY 17的Leap Motion模塊位于掌托偏右側的位置,這就需要我們也站在筆記本偏右的位置、手掌不能距離感應器太遠才能獲得最佳的操作體驗。
圖6 ENVY 17對Leap Motion模塊進行了瘦身,并成功集成在掌托內部
圖7
火速連接
對ENVY 17感興趣的讀者,可參考本刊為2014年04期對這款產品的評測文章。
英特爾發力RealSense3D
值得關注的是,英特爾在剛剛結束的IDF2014中發布了“RealSense3D”體感技術。該技術的原理和Leap Motion類似,依靠雙攝像頭來識別手勢和人臉等信息,甚至可以對物體進行3D掃描。最令人欣喜的是,RealSense3D模塊可以做到比兩個硬幣摞起來還要薄(圖8),在IDF上已有廠商展示將其塞入屏幕上邊框內的產品!以英特爾的推廣能力來看,RealSense3D很有可能后來者居上,成為下代高端移動平臺的標配功能。
圖8
當鍵盤碰到“變色龍”
看過略顯“超前”的體感操作后,我們再將注意力集中到筆記本的快捷操作上。很多人都覺得Fn+組合鍵的操作太過繁瑣,很多功能可能筆記本“臨退休”都用不上幾次卻還獨占了一個位置。因此,ThinkPad在最新旗艦X1 Carbon身上引入了“變色龍鍵盤”。這個鍵盤將頂部傳統F1~F12區域的物理按鍵改成了可根據使用場景變化內容的觸控式電子按鈕(圖9)。
圖9
對此,聯想集團中國區Think事業部總經理趙泓表示,聯想通過大量調研發現,一些組合功能鍵可能大家在使用過程當中并不是那么方便。為了便于用戶使用,聯想將40余種功能高度濃縮成了4種常用的使用場景,然后再集成到一條液晶顯示版上面。這樣一來,X1 Carbon就把所有的功能簡化了,40多種功能最后變成了4種模式+4種場景(圖10),也是非常人性化的交互設計的考慮。
圖10
可惜,目前“變色龍鍵盤”還沒有引入到其他ThinkPad機型中的計劃。但類似的設計,卻給了未來筆記本指出了簡化操作設計的一個方向。
誰能輔助鍵盤?
正如前文所說,體感操作、觸控快捷鍵暫時都是“高帥富”的專利,那普通筆記本又有什么可以輔助鍵盤的輸入裝備呢?
讓觸控板模擬觸控屏幕
很多筆記本用戶都喜歡在外接鼠標時自動屏蔽觸控板,生怕它會影響到日常操作。實際上,觸控板不應成為被我們“歧視”的對象,在預裝Windows 8系統的產品中,觸控板往往還能提供類似觸控屏幕的多點操作體驗呢。
目前筆記本觸控板品牌主要以Synaptics(驅動地址:t.cn/8sSDILp)和Elan(驅動地址:t.cn/8kBCFvo)為主,在安裝最新驅動后就能在“控制面板→鼠標”進入觸控板的高級設置界面(圖31~32),對多指操作和手指等功能進行自定義,還可通過邊緣滑動玩轉Windows 8 Metro界面的手勢控制。
圖31~32 Synaptics和Elan觸控板的高級設置界面
小提示:如果安裝觸控板驅動時報錯,可在設備管理器以手動更新驅動程序的方式安裝“PS/2兼容鼠標”的驅動(選擇下載驅動解壓縮后的目錄)。重啟系統后在設備管理器中出現“…Touchpad”即代表安裝成功(圖33)。
圖33
指紋識別替代復雜密碼
很多用戶喜歡給不同網站論壇的ID設定不同的復雜密碼,再輸入時既費腦力又易出錯。如果你的筆記本配有指紋識別器,不妨利用它取代用鍵盤輸入復雜密碼的過程。
以聯想V480為例,其隨機的Fingerprint reader程序和TrueSuite指紋識別插件就可記錄不同網頁、論壇或電商的登陸密碼,并可以用指紋代替手動輸入賬號密碼登陸。相關設置也很簡單,當你登錄某網站并輸入ID密碼后,只需點擊IE菜單欄的TureSuite圖標,即可將該信息保存到指定的Web卡上(圖34)。以后再用IE打開該網站時,只需用手指一掃指紋識別器即可登陸。
圖34
除了登錄網站以外,我們還能為任意手指賦予予打開某個指定程序、注銷/鎖定計算機等特殊功能(圖35)。只是不同品牌指紋識別軟件的設置方法和功能有所不同,大家可在網上自行搜索相近的教程。
圖35
火速連接
有關聯想、ThinkPad筆記本指紋識別器的詳細設置方法,請參考本刊2013年16期《手指的藝術 指紋識別還能這樣用》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