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起商用PC

    大多數人心中首先冒出的形象恐怕就是

    ThinkPad經典的紅黑配色和“小紅帽”

    這兩個鮮明的特征早已超越品牌

    融入了商用筆記本的整個品類

    但經典的形象讓有些用戶產生了

    一個錯誤的認知:

    ThinkPad商務穩重,風格統一

    只是大大小小的黑色本


    但,28年來

    ThinkPad的產品創新從未止步

    今天我就對ThinkPad家族的驚艷設計

    進行一下盤點

    來看看ThinkPad如何做到:

    我有一千種騷操作

    但最后依然看上去西裝革履穩如泰山


    1995 ThinkPad 701c 來自筆記本洪荒時代的精巧結構


    ——想縮小筆記本的體積,又想要完整的鍵盤輸入體驗,該怎么辦?


    1995年,在品牌誕生僅僅三年之后,ThinkPad便拿出了石破天驚的701c,在筆記本厚如板磚、重如啞鈴的PC洪荒時代,ThinkPad 701c通過巧妙的可伸縮鍵盤結構,讓屏幕合起時鍵盤錯位收納,屏幕打開時,鍵盤完整展開,如同蝴蝶振翅一般,蝴蝶機的名稱也由此得來。


    2012 年,這款工業設計杰作也被紐約 MoMA 現代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



    2005 ThinkPad X41T 現代二合一商務本的始祖


    ——屏幕原來可以不止是屏幕



    2005年6月,ThinkPad 推出了 X41T,180度可旋轉的屏幕極大提升和改變用戶的使用體驗,同時它配備一塊電磁屏,使得數字手寫筆可以直接在屏幕上進行輸入。


    值得一提的是,X41T最著名的用戶應該就是斯蒂芬霍金了。



    2006 ThinkPad T60/T61 鋼筋鐵骨的強悍工具


    ——用最硬核的設計實現最強悍的耐用性


    2006年,聯想創造性的將來自賽車的“防滾架”概念帶入筆記本行業,先后推出內置鋁鎂合金防滾架的 ThinkPad T60/T61,大幅度提升了機身的機構強度,并且為它設計了一套獨特的防潑濺鍵盤。



    2009 ThinkPad W700ds 溢出屏幕的生產力怪獸


    ——既然雙屏辦公效率高,干脆讓筆記本也來個豎屏


    2009年,聯想發布了世界上第一臺雙屏移動工作站ThinkPad W700ds。主屏是17.1 英寸 1920×1200 FHD分辨率,副屏采用抽屜式的收納方式,10 英寸 768×1280 分辨率。除了頂到頭的性能和接口配置,W700ds甚至在觸摸板旁邊集成了一塊超大的Wacom 數位板,這在2009 年的筆記本上已經不能用旗艦來形容了。



    2014 ThinkPad X1 Carbon/Yoga 商用超極本的扛鼎之作


    ——輕薄和商用效率,魚和熊掌兼得的創新杰作


    極輕、超薄,但決不妥協。2014年聯想發布的ThinkPad X1 Carbon將14寸的屏幕被放到了 13 寸的航天級碳纖維材質機身里,僅1.27Kg,最大厚度 17mm, 是當時全球最輕的 14 寸商務超級本。



    在機身不到 10mm 的厚度下放進了完整鍵程的鍵盤,手感無出其右,并且先于行業兩年推出觸控功能鍵:Adaptive Keyboard。



    9 小時續航,1小時充滿80%快充、手勢操作、語音識別。WQHD(2560 x 1440)分辨率霧面屏幕,并且支持10點觸控。即使放到今天,你也能在它身上找到幾乎所有對超級本的期望。而同出一門的ThinkPad X1 Yoga則在創新上更進一步,全球首款實現屏幕360°旋轉的 筆記本,并且可選配 OLED 屏幕。這還沒完,在 360° 翻轉之后自動沉降,防止磨損鍵盤,設計出可自動升降的呼吸鍵盤,完美的向1995年的蝴蝶機致敬。




    2020 ThinkPad X1 Fold PC升維,進化時代


    ——What?筆記本還能這么玩?


    在2020年的消費電子展(CES)上,聯想推出了全球首款折疊屏電腦,從根本上重新定義了便攜式產品形態的PC,一經推出便收獲了全球用戶好評。



    ThinkPad X1 Fold 整體重量不足1公斤,搭載了一塊可折疊的 13.3 英寸 2K OLED 顯示屏,長寬比為 4:3,配有支架,擴展塢和固定磁性并支持無線充電的 Bluetooth Mini 折疊鍵盤。



    X1 Fold整體由輕質合金和碳纖維制成,外殼加入了皮質材料作保護,同時機身采用采用獨特的多連桿扭矩鉸鏈構造,顯示屏可多方向、多角度自由切換,在展開的狀態下,它可以看做是一臺13.3英寸的觸控平板電腦,而折疊以后可以變成了9.6英寸帶虛擬鍵盤的筆記本電腦。


    聯想商用PC一路走來

    始終在追求創新,尋求突破

    產生了無數亮眼的巧思和設計

    但我們又深知

    一切的創新最終的落腳點

    都是商用辦公生產力的提升

    所以我們始終心懷敬畏

    謹慎權衡每一處即將推出市場的創新

    力圖讓所有商用辦公人士

    都能通過聯想商用PC的產品

    實現辦公體驗的提升和跨越

    T歷史連載116-聯想公司之PC電腦的那些事

    1984年11月10日: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成立。

    1986年:計算所公司代理AST、IBM、惠普微機。

    1988年:倪光南帶隊到香港和深圳,做聯想品牌PC。倪光南回憶“當時看到漢字平臺技術前途不大,我去過微軟三次,也和比爾·蓋茨吃過飯,中文系統只能起到增值作用,很難成為平臺。

    1988年3月:聯想成立QDI公司,生產QDI電腦主板。幾年后成為世界五大PC主板商之一。

    1988年6月:北京聯想集團、貿促會下屬的中國技術轉讓公司與港方導遠公司(呂譚平等四人)成立香港聯想電腦有限公司LEGEND,股本90萬港幣,三家各33.3%。

    1989年:香港聯想主要業務代理IBM和AST電腦,當年營業額1.2億港幣。

    1989年初:聯想與AST探討“AST聯想”聯合品牌PC事宜,AST方面認為當時的中國還沒有一家企業能在技術上和AST合作。

    1989年3月:香港聯想推出聯想286微機,出口取得成功。

    1989年11月14日:計算所公司更名北京聯想計算機集團公司成立大會,總裁柳傳志說“我們今年研制生產的聯想Q286微機,已創造120萬美元的產值,并正以每月3500套的批量,率先打開國際市場,銷往美國、加拿大、歐洲和東南亞20多個國家的50多間公司。”集團總工程師的倪光南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全世界最大規模的計算機博覽會上,拿到每月一萬余套聯想Q286微機的訂單。

    1990年初:聯想在北京建成微機成績生產線。

    1990年5月:聯想第一臺微機在全國計算機展覽會上推出。

    1990年:“聯想286微機”通過檢驗,獲得了第一年生產5000臺的生產許可證聯想286電腦投放市場,發布著名廣告詞“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

    1991年11月:聯想在國內率先推出第一臺486微機。

    1991年底:聯想微機獲億利達科技獎。

    1992年:倪光南在視察聯想微機生產線。

    1992年10月:聯想成立家用電腦事業部,推出“聯想1+1”家用電腦。

    1992年底:聯想系列微機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被評為“最佳國產微機”。

    1993年:新浪科技報道“北京中關村電子一條街上,一些電腦商店,家用電腦的銷量直線上升,單是等著買聯想1+1家用電腦的人就排了幾百號。聯想1+1家用電腦在市場供不應求,5 月份出廠2000臺,兩個星期就賣光,6月份上市3000臺,又是不到兩星期就告罄,有的用戶干脆帶著錢、開著車來廠門口等著提貨。

    1993年11月4日:第十六屆技術交流會,聯想推出中國第一臺586微機

    1993年:國際PC品牌大舉入侵,聯想第一次沒有完成任務,造成嚴重積壓

    1994年3月19日:聯想微機事業部成立,29歲的楊元慶臨危受命,擔任微機事業部總經理。楊元慶接手微機部后,沒有改造微機開發部門,而是把原來的“由行業直銷和和代理分銷相結合的策略改變為完全由代理銷售的策略”-十八棵青松跑渠道,領導微機部迅速扭轉銷售形勢。

    1994年4月6日:進口電腦關稅由200%降到26%,取消批文。《工商時報》報道聯想電腦率先降價。1993年微機價格只能由企劃部定,銷售部門無權改變。

    1994年4月2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聯想微機售量將達到4.5萬臺。

    1994年:劉軍出任聯想微機事業部技術部評測處經理,10月出任微機事業部技術部總經理,成為聯想最年輕的總經理,位列聯想“十八棵青松”之一。

    1994財年首季:聯想微機銷量過萬臺,標志著聯想微機已走出低谷。

    1994年7月:《經濟日報》報道,聯想微機占國內市場10%、位列第三。

    1994年年底:聯想電腦銷量增長了100%,達到4.5萬臺。

    1995年:第一臺中國品牌的筆記本電腦-聯想昭陽S5100誕生了。

    1995年4月1日:聯想預告第10萬臺電腦誕生,并發布廣告“用戶是聯想的上帝,聯想向上帝請教,第10萬臺聯想電腦去往何處?

    1995年5月12日:聯想規模空前的科普教育活動“聯想電腦快車1995年中國行”,活動提出“掌握電腦是二十一世紀人才的身份證”。

    1995年:聯想推出Pentium Pro級電腦產品-聯想奔月系列

    1995年:聯想微機事業部半年總結會-北京十渡。

    1996年年初:聯想微機銷售量增加三倍,收入占比12%,市場份額不到康柏1/3。

    1996年:聯想設立電腦研發部-“用戶需要什么,你就給他設計什么”。

    1996年3月15日:聯想率先打響“電腦大戰”,“奔騰系列”電腦全線降價,9999元的入門級“75MHz”是全世界電腦市場第一款萬元以下的“奔騰”,媒體稱“1996中國個人計算機市場的一聲驚雷”。當年聯想首次位居國內市場占有率首位,并一直保持了下去

    1996年6月6日:聯想微機事業部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認證。

    1996年:聯想季度PC銷量破3萬8的慶祝會。

    1996年:聯想發布多媒體電腦“天蝎”電腦,使家用電腦第一次有了圖形化的操作界面和操作環境,同時,它也是第一次被設計成流線型的電腦。

    1996年底:聯想推出雙子星系列電腦。

    1995年4月-1997年3月:AST總代理業務因北京聯想銷售自有品牌PC而衰落,香港聯想連續2年巨虧2.5億港元。1996年8月16日股票最低0.29港元。

    1997年:聯想推出逐日系列電腦。

    1997年:季度PC銷量破六萬,慶祝會。

    1997年9月:北京聯想注入香港聯想,柳傳志任聯想集團主席,香港聯想成為聯想PC業務的經營實體。

    1997年:聯想電腦中國國內市場銷量首次第一

    1998年:中國第一臺自主研發一體機“天鷺“面世。

    1998年:聯想功能電腦理念發布。

    1998年5月6日:第一百萬臺聯想電腦誕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周光召將第100萬臺電腦贈送給英特爾董事長葛洛夫,送英特爾博物館收藏。

    1998年:聯想“1+1”家用電腦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推廣類)

    1999年11月:劉軍主持設計聯想第一款因特網電腦天禧I發布,聯想80位工程師、耗時1年、耗資1200萬元、創下42項專利。靈感貝殼外觀、一鍵飛梭設計。到2000年,“天禧”電腦創產值37.5億元。

    1999年:聯想昭陽推出了第一款萬元筆記本電腦。

    1999年第四季度:聯想昭陽首次以24.2%的市場份額榮膺中國筆記本電腦市場銷量排行榜的冠軍,并在2000-2002年繼續蟬聯。

    1999年:聯想電腦以8.5%的市場占有率首次獲亞太地區(不含日本)市場份額首位,占據中國市場28.9%的份額。

    2000年:聯想請麥肯錫做咨詢,麥肯錫給出兩條路:一是進軍PC制造之外的其他領域,二是進入國際市場

    2000年4月:時任聯想臺式電腦事業部總經理的劉軍將謝霆鋒的照片遞到柳傳志手里的時候,柳傳志看著照片驚詫地問:“這個摩登小孩兒怎么能做聯想電腦的代言人?

    2000年:7月聯想為中小型商貿企業設計商博士2000系列電腦,8月聯想推出為教育行業量身定做的“儒博士”。

    2001年:聯想正式一分為二:楊元慶執掌聯想集團,負責PC業務,任聯想總裁兼CEO,柳傳志任董事長;郭為執掌神州數碼,專營代理和軟件業務。

    2001年:明星助陣,聯想讓電腦進入人們日常生活。

    2001年5月21日:聯想發布業界首款9999元標配液晶顯示器的家用電腦-同禧520L,“液晶電腦時代”到來。

    2001年8月21日:聯想發布開天系列商用電腦。

    2003年5月:4臺聯想昭陽筆記本電腦隨同中國探險隊成功攀登珠穆朗瑪峰。

    2002年-2004年:聯想陸續推出天麟、天驕、天瑞、鋒行、家悅系列家用電腦。

    2004年12月8日:聯想宣布12.5億美元收購IBM全球PC業務。聯想支付6.5億美元及6億美元股票;IBM占聯想集團股份18.5%,成為第二大股東;聯想承擔5億美元IBM債務;聯想在紐約威切斯特縣建全球總部,任命IBM前高級副總裁史蒂夫·沃德為聯想全球CEO及董事會董事。柳傳志卸任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

    2005年:1月27日收購IBM個人電腦事業部獲批。5月1日完成收購。

    2005年:聯想第一款“全程自主研發”的筆記本電腦昭陽A600誕生。

    2006年1月:聯想發布ThinkPad T60。

    • T60是日本大和實驗室(Yamato Lab)研發,研發代號是Davinic達芬奇。
    • T60是第一款采用英特爾Core Duo和Core 2 Duo雙核處理器的ThinkPad
    • T60標志著首次使用鎂合金防滾架來定義ThinkPad品質。
    • T60被許多人認為是最后一款真正的ThinkPad。
    • 聯想充分利用T60的成功,憑借備受好評的ThinkPad X60(緊湊型雙核ThinkPad),ThinkPad T60p(性能導向的T60)和強大的ThinkPad Z61p。2007年,ThinkPad T61,ThinkPad X61等產品繼續盈利。

    2006年3月:聯想宣布將紐約的全球總部遷往羅利,和北卡羅來納州北卡研究三角園的運營中心保持統一。

    1994年-2006年:聯想PC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

    2007年1月:聯想正式發布ThinkPad T60寬屏筆記本-寬屏15.4英寸+重量2.3公斤+厚度28.7毫米+最高配置46000元。

    2007年:首款加固筆記本上市。

    2008年1月3日:聯想集團正式宣布在全球推出IdeaPad筆記本和IdeaCentre臺式電腦系列產品,并宣布進軍全球消費PC市場。國內天驕、家悅、鋒行臺式機和旭日、天逸等筆記本電腦將統一換成IdeaCentre(臺式機)和Ideapad(筆記本)相關型號。

    2008年:聯想發布13英寸全功能超輕薄的筆記本ThinkPad X300。

    2009年6月:聯想推出ThinkPad T400系列筆記本電腦。

    2011年:聯想推出ThinkPad X1,對MacBook Air等輕薄超極本的回應。初代的X1獲得了褒貶不一的評價。第二年推出普遍贊譽的X1 Carbon。

    2011年:歷經8年,超級本Yoga的360度轉軸設計成功,成為全球首款可以將屏幕360度自由翻轉的超級本,開創了筆記本電腦多模時代。Yoga囊括紅點Red Dot、iF、IDEA、G-mark、DFA、紅星等多項國際設計大獎。

    2011年第三季度:聯想首次超越戴爾成為全球第二大PC生產商。

    2012年:聯想發布27英寸+10點觸控技術的一體臺式機ideacentre A720。

    2012年10月11日:聯想電腦Q3全球市場份額15.7%,超過惠普0.2個百分點,首次成為世界第一

    2012年10月12日:聯想推出全球首款360度翻轉變形筆記本電腦IdeaPad Yoga、旋轉折疊的ThinkPad Twist,分體式的ThinkPad Helix和IdeaTab Lynx。

    2004年-2012年:聯想電腦全球市場份額。

    2013年:聯想推出全球第一款多模式平板電腦YOGA平板。

    2014年:聯想推出面向年輕人市場的小新品牌筆記本電腦。

    2015年6月:聯想上市拯救者系列14英寸游戲影音筆記本電腦。

    2016年7月:聯想將以1.95億美元收購聯想NEC合資電腦公司的NEC90%股權。

    2017年第一季度:聯想喪失了保持四年之久的全球 PC市場冠軍的寶座。當季度聯想電腦出貨量的環比增速僅僅1.7%,冠軍的惠普達到13.1%。

    2018年:聯想推出X1 Extreme筆記本電腦,評價很高,被視為創意專業人士的夢想。

    2018年7月:聯想重回PC電腦世界第一(5月聯想完成日本富士通個人PC業務的收購,聯想PC的統計包含富士通的出貨量)。

    2020年Q4:聯想PC業績:

    • 全球個人電腦市場份額25.3%。
    • 所有大區的銷量全都實現雙位數增長,中國市場的量同比增長30.4%;
    • 北美市場的銷量同比增長60%;
    • 歐洲-中東-非洲市場(EMEA)的銷量同比增長17.4%,市場份額25.7%,首次成為冠軍。
    • 平板電腦銷量增長120%,達到創紀錄的620萬臺以上。

    2021年:全球PC市場,聯想出貨量8193.5萬臺+份額23.5%,排名第一

    2021年:全球平板電腦市場,聯想出貨量1770萬臺+份額10.5%,排名第三

    2023年1月:IDC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PC出貨量排名,聯想第一。

    2023年2月:聯想2022年平板電腦出貨量1150萬部,同比下降33%,排名第四。

    2023年:聯想1+1電腦入選中國計算機歷史記憶

    參考文獻:“聯想卅七年”之第四章 聯想初創時期的輝煌,陶勇

    人接觸張大媽比較晚,始于去年的十月份,也是屬于深度潛水黨

    (窮)和只看不買

    (還是窮)類型的,一直看SDer們的各種曬,各種口水,奈何懶癌小人頻繁作祟,拖至今日。今天是個細雨綿綿的日子,于是偷個懶把之前買的日版macbookair曬一下。

    一:價格篇

    由于之前一直服役的t61中了顯卡門,華麗麗的掛掉了,成為了尸體機,不得不說一句,小黑的做工真心贊,2008年8月一直使用到現在,無維修歷史,散熱一直杠杠的,運行也很安靜(跑題了

    )。本人屬于對數碼類略有小懂的上班一族,自小黑掛掉了以后一直用著臺式機,但是年后換了工作以后,因工作需要經常需要背著電腦到處跑,換個新的笨笨的需求就應運而生。但是吧,買什么本,從哪買成為了一個很糾的過程,綜合自身需求和預算的要求,初步想中了聯想T540P和Air,之前是不考慮蘋果的,怕用著不習慣,后來看了各種評測,實在不喜歡T540p的做工,加上想入手一個輕薄些的,續航能力強一些的,于是敲定air。接下來開始做功課,翻各種曬,對比價格,發現庫克家的東東價格不親民呀,但是咱是SDer,怕困難怎么行呢,不是還有官翻和海淘嗎

    ,下面開始踏上不歸路。

    以下是購買鏈接(ps:日本蘋果官網官翻版的已經無貨了,我購買的是i5+4g+128g屌絲配置的,附個其他家的鏈接,當時購買價格是83900日元+6712日元的消費稅,最后扣款并轉匯成美元是779美元。)

    還是日淘吧

    二:購買篇

    哪個行有優惠(不清楚

    ),下單的時候才知道島國真心不懂中國國情,怎么能不支持大銀聯呢,沒辦法,申請了光大銀行的visa卡,卡三天就到了,于是呼訂單擱置了好幾天。不懂日語腫么辦,連猜帶蒙加上翻譯軟件,搞定

    反正balabala,購買過程各種糾結坎坷,因為本人之前就海淘過一次,經驗嚴重不足就上路了。

    成功下單以后,第二天就到達了日本倉庫,當天入庫,用的SAL經濟航空,2.68千克,運費共計162大洋,5天后就到達了北京海關(

    速度不錯),但是海關放假了,于是又過了9天,北京海關考慮到光大的屌絲群眾的心理,大方放行,到手

    三:曬物篇

    年后上班第一天EMS大叔就給送到了公司,好開森呀,同事一看單子都是日文,嘿嘿一笑

    (真相不是那樣子滴

    ),于是為了證明清白,當眾拆開,當時忘記拍照了。

    歷經滄桑漂洋過海的箱子就是這個樣子

    打開以后就是這樣子,

    ,說好的減震泡沫呢,

    ,說好的加固呢,

    ,好在沒有破損。所有的配件都裝在這個長條盒子里面。

    下面開始細節方面的

    日文鍵盤,很有美感,看著很漂亮,但是用著就比較蛋疼,不符合使用習慣呀,但是大大的回車鍵還是蠻贊的,鍵盤手感偏軟,打字多了容易手疼,娛樂還行,辦公什么的還是外接鍵盤吧,但是實際用起來還是很舒服的,習慣就好。音質很宏亮無破音,秉持了蘋果嚴格的做工設計。我覺得最大的亮點就是多點觸控的觸控板,不到半個小時就完全熟悉掌握了,程序切換,瀏覽網頁的時候很有效率。

    D面一體化鋁合金機身,銘文顯示中國組裝。

    接口細節,我就不啰嗦了。

    1440*900的分辨率真心渣,吐槽一下,但是實際使用中就忽略了分辨率了。

    散熱方面,日常使用過程中,根本感覺不到,只是D面偶爾有些熱。運行無噪音,這點比win好了太多了。A面白色的logo真心太漂亮了,有多些童鞋是沖著這個logo去的,請自覺舉手。屏幕亮度不錯,看久了也不會覺得眼睛累,也是比較細膩的,色彩方面還是很鮮艷的。鋁合金機身,除了天冷的時候有些冰涼,很有質感,看著就很舒服。系統方面,優化設計的很到位,需要慢慢的去適應,但是工作中我還是喜歡用臺式機,各種兼容性和軟件的缺少是最頭痛的,目前安裝了一個虛擬機運只為了運行現貨的客戶端

    三圍很苗條纖細,單手操作無壓力,最喜歡躺在床上,放在膝蓋上玩耍。

    配件方面,日版和港版都有一根無用的延長線,一個小巧可愛的充電器,一個貼在馬桶上的貼紙,一本誰都不看的說明書,貫徹了蘋果一貫簡潔的風格。

    最后重點說說官翻

    蘋果的官方說法是:Apple 認證的翻新產品是二手 Apple 產品,但是在銷售前經過 Apple 嚴格的翻新流程處理。盡管僅有部分產品是因技術問題被退回,但 Apple 對所有產品都進行了嚴格的品質翻新流程處理。它們可以百分百正常工作,然后作為翻新產品進行銷售。由于這些翻新產品已經開封和使用,因此可能存在一些表面瑕疵,比如劃痕、痕跡或褪色。

    我的macbook air 到手后,外殼全新,無劃痕,邊角也沒有任何使用過的痕跡,鍵盤縫隙里面也沒有灰塵,電池循環4次,幾乎介于全新了。日版的翻新還是很到位,機器有一種全新的特有的味道。價格方面也有1k以上的優勢,對于官翻,各位就見仁見智,不認可的話就別勉強自己去接受二手貨。至于售后,各位就一笑而過吧。

    寫在最后

    第一次寫曬物,寫了好幾個小時,圖片太大,又得修改尺寸,至于內容多有瑕疵和不詳細的地方,請各位看官嘴下留情,好長時間都沒有安下心來碼字了,有些時候分享的時候自己也在學習,但是無論曬什么物,需要才是最重要的,自己喜歡就好,還有體驗是很關鍵的。大家有什么問題或者有評論必回復。望小編大人,給過了,給偶等屌絲一次露臉的機會。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