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流竄盜竊分子以魯蘇兩省結合部小學電腦為目標,瘋狂連續作案12起,盜竊學校正在使用的電腦100余臺,投影儀30余臺,電視機10余臺。3月13日,這個流竄盜竊集團被山東臨沭警方剪除,姜某春等3名嫌疑人以及為該集團銷贓的李某豐被一網打盡。
2014年12月份以來,位于山東、江蘇兩省結合部的臨沭縣大興鎮、臨沭街道等多所小學相繼發生電腦被盜案,學校正在使用的20余臺電腦被盜竊一空。系列案件的發生,不僅給學校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而且影響了學校正常教學秩序,在社會上造成較壞影響。
春節過后,臨沭警方對該系列案件投入偵破。該局組織刑偵、圖偵等部門抽調警力組成專案組,全力開展案件偵破。專案組民警在廣泛走訪調查、調取監控錄相、深入摸排案件線索的同時,加大了對臨沂二手電腦銷售市場的偵查力度。3月11日,專案民警在臨沂市區一電腦銷售處發現疑似被盜電腦,隨即對掩飾、隱瞞犯罪嫌疑人李某豐進行控制審查。
經審查發現,該電腦被盜經多次轉手后很快流入市場。專案民警順線跟蹤,在臨沂市羅莊區冊山辦事處駐地抓獲盜竊犯罪嫌疑人姜某春。3月13日,專案民警乘勝追擊,在羅莊區冊山街道辦事處將剛剛轉移贓物的犯罪嫌疑人寇某偉抓獲,隨后涉嫌盜竊的第三名嫌疑人寇某立在羅莊一出租房屋落網。
姜某春、寇某偉、寇某立3名嫌疑人交待,自2014年12月起,犯罪嫌疑人姜某春伙同寇某立、寇某偉駕駛三輪車,先后流竄臨沭縣大興鎮、臨沭街道以及江蘇省東海縣南辰鄉、溫泉鎮、青湖鎮、李埝鄉等10余所小學,瘋狂盜竊作案12余起,盜竊電腦100余臺、投影儀30余臺、電視機10余臺,涉案價值30余萬元。盜竊后姜某春通過網絡聯系臨沂市從事電腦銷售的李某豐,將一體機電腦等20余臺以低價賣與犯罪嫌疑人李某豐。3月16日,辦案民警對涉案被盜物品進行追繳,現已追繳被盜電腦、電視機23臺。
魯晚報·齊魯壹點見習記者 賀云龍 孔雪婷
16年軍旅生涯,他身穿“國防綠”建功立業,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場上冒著槍林彈雨運送彈藥、救治傷員,在高地爭奪戰中,他與戰友們頑強戰斗,榮立一等功。
21年來,穿上“稅務藍”的張克成隱去功名,扎根沂蒙山區,從“門外漢”成長為稅務“行家里手”,服務成千上萬納稅人未有一起投訴;他用腳步丈量沂蒙山區的每一寸土地,行程折合10萬公里……
“一等功臣”的選擇: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參了軍,這輩子就是軍人。入了黨,做人做事就要有黨員的樣子。”張克成常說這句話。
1985年,張克成所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54801部隊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
身為班長的張克成主動請纓,加入火線突擊隊,奔赴老山前線。作為軍工運輸隊,張克成帶隊冒死穿越敵人火力封鎖區,向上運送彈藥,向下轉運傷員和烈士。頭頂上是子彈,腳下是雷區,隨時都有犧牲的危險,這時,他剛滿21歲……
在慘烈的堅守211高地戰斗中,參戰的兩個連300多人僅60多人生還。張克成與戰友們睡在悶熱潮濕的“貓耳洞”里,喝著牛腳氹里的臭水,面對每晚敵人的襲擊和食物補給不足,不屈不撓、頑強作戰,成功完成作戰任務,張克成榮立個人“一等戰功”,他所帶的班榮立集體一等功。
1986年,張克成被保送到軍校學習,后來擔任連長、營長等職務,又先后榮立三等功2次。1999年8月,從軍16年的張克成脫下戎裝,轉業到蒙陰縣稅務系統工作。
對這樣的戰斗英雄,領導很看重,轉業之初,時任單位領導考慮張克成是從戰場回來的“一等功臣”,準備將他安排在縣城工作。但“不愿坐在功勞簿上吃老本兒”的張克成把目光定格在最苦、最累、最缺人手的岱崮分局。主動提出到岱崮分局工作。
岱崮位于蒙陰山脈腹地,崮群之間的山路崎嶇難走。張克成在方圓數十公里的土地上一走就是21年,最多時,單日行程有80多公里。每周星期一早晨,他都早早騎自行車趕到縣局,再乘班車趕往50多公里遠的分局上班,周末才能回家。
2007年初,農歷臘月二十一,山區雨雪紛飛。張克成與同事騎著摩托趕往25公里外的一戶村企輔導核對賬目,雪大路滑,兩人一不小心連人帶車滾下深溝。附近村民把他們抬上來時,張克成已是滿身泥雪,手、臉多處擦傷。即便如此,張克成還是帶著同事趕到企業,等他們輔導完回到分局,已是深夜。
雨雪中的四處奔走,披星戴月的腳步丈量。隨著轄區內企業由幾百戶增長到上萬戶,稅收管理員張克成的工作行程不斷拉長:總行程逾10萬公里。
其間,張克成有多次調往縣城的機會。2009年,時任蒙陰縣國稅局局長主父笑巖主動跟他說:“你是大功臣,又在基層工作多年,要進城的話,第一個考慮你。”“我走后,有沒有合適的人頂替我的崗位?”張克成問。
當聽到領導說“人選還在考慮”時,張克成再次選擇留下,從岱崮分局、坦埠分局再到舊寨分局,他一直堅守在山區,燃燒平凡“稅月”。
零投訴的秘訣:視納稅人為親人
“世上有兩件事最難,一是從自己身上割肉,二是從別人兜里掏錢。”父親的這句話,張克成記了一輩子。但他沒想到的是,自己卻干了半輩子“從別人兜里掏錢”的工作。
二十世紀90年代,稅務局的硬件設施還不完善,一到冬季,岱崮分局辦稅服務廳滴水成冰。為此,張克成總是早早起床,到辦稅服務廳生好爐火。他覺得:納稅人更像是來串門的親戚,不能讓親戚凍著……
岱崮分局管轄的納稅戶多且分散,他帶領同事走村串戶,在收好稅的同時為納稅人解決各種困難:坦埠鎮某村個體戶車禍致窮,他主動幫扶;某企業負責人因病花光積蓄,他悄悄為其墊付稅款;收到舊寨鄉某村專業合作社的求援,他又領著村民們跑部門、辦手續……
小事如水滴,匯聚成江河。21年來,張克成未有一起納稅人投訴,周邊山區十里八鄉的百姓都知道稅務局有個熱心腸的軍轉干部,提起他的名字,沒人不挑大拇指。
良好征納關系的建立,離不開過硬業務能力的支撐。張克成是初中畢業,剛開始接觸繁雜的稅收政策業務和需熟練掌握的電腦操作征管軟件,他曾是一臉懵。他暗暗給自己立下“軍令狀”,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并用超出別人數倍的時間和精力來加強學習。
為了熟悉業務,張克成走到哪里都隨身攜帶著稅收業務書籍,一有時間就看上兩頁、背上幾條。白天,他奔波在鄉鎮集市、山村門頭,晚上就挑燈夜戰,加班惡補。為了學習電腦操作,他買了臺二手手提電腦,走到哪里帶到哪里,隨時練習“一指禪功”。短短數年,從零基礎學起的張克成完成了從只會用一個指頭打字到電腦操作高手、信息化管理標兵的蛻變,成為全局業務能力最強的稅收管理員。在縣局每次業務技能考試中,張克成一直位于前列,還曾在臨沂市稅務系統全員綜合考試中名列榜首。同時,他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先后培養了30多名年輕的業務骨干。
他運用熟練的業務和信息化實操能力,在岱崮分局實施“360度”覆蓋式稅收管理方式,調往坦埠分局后又創立了“五清工作法”,在方便納稅人的同時,征管質效明顯提升。
“為國聚財、為民收稅”是稅收管理員的天職。石材開采加工業當時是岱崮分局的重點稅源,由于這些業戶分布在大山之中,出現戶定稅額與實際經營不符,定稅偏低。張克成每天在崎嶇山路上往返奔波幾十公里,逐戶走訪摸清經營實底,當年石材業稅收入庫20萬元,創下歷史新高。
在稅收工作中,張克成從不以管理者自居,而是將納稅人當做自己的兄弟姐妹來對待。岱崮鎮井旺莊經營日用百貨的崔仁禮家住山腳下,一年夏天山溝里的水灌到屋里有半米多深。前去收稅的張克成幫他一件件轉移堆放的貨物,再用臉盆、鐵鍬往外排水,一直忙到深夜才回到30多公里外的單位。
蒙陰縣是全國聞名的“蜜桃之鄉”。2011年,舊寨鄉北樓村黨支部書記宋漢相想成立一家果品專業合作社,因不了解具體手續,宋漢相就向熱心腸的張克成“求援”。“老張不但幫忙辦好了有關手續,還為我們辦理了稅務登記和優惠備案,并常常指導我們誠信經營。”宋漢相說。經過十多年發展,蒙陰縣迎仙果品專業合作社的入社果農達到285戶,年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戶均每年增收2.3萬元。2019年,北樓村村集體收入達到60多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舍“小家”顧“大家”
“我將無我,不負韶華!”
“我將無我,不負韶華!”這是張克成在筆記本首頁寫下的8個大字。張克成的母親2005年因中風癱瘓臥床多年,兄弟姐妹輪著陪護。為了不耽誤工作,張克成主動包攬了周末或夜間的陪護,白天還照樣投入到繁重的征收工作,沒有耽誤過一天工作。兒子婚房裝修,他一次沒去過,直到兒媳過門那天,才知道兒子的新房在哪里。
妻子田永君記得很清楚,張克成在稅務系統工作21年,共請假3次、26天,其中20天還是因為他本人患病住院。
多年的積勞成疾,讓張克成的身體不堪重負。2018年12月,在一次走訪企業時,張克成突然感到心口疼,到醫院一查發現是腦梗和心臟病。最終,經歷三次大手術,他的體內被植入8個支架,轉危為安。
病情稍一穩定,張克成就選擇出院,出院后第三天,他又回到了崗位上。“從他轉業至今,我們在一起最長的時間就是他在醫院里的20天。”田永君說。
張克成一心撲在工作上,21年來他只向單位請過這三次假,分別是突發腦梗住院20天、老母親去世、兒子結婚,加起來只有26天。“轉業前,我們結婚9年,團聚的日子加起來不到10個月。轉業后,他又扎根山區21年,聚少離多我都習慣了。”張克成的妻子田永君說。
2019年,新稅務機構迎來了整裝出發的開局之年,又迎來了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剛做完心臟手術不久的張克成主動請戰。其所在的舊寨分局“六稅兩費”當時共有應退稅款220筆,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執拗的他不顧身體終日奔波,不到一周,220筆退稅款全部辦理完畢。
牢記黨員身份,戰“疫”再顯本色
2020年初新冠疫情期間,國家稅務總局蒙陰縣稅務局黨委抽調86名黨員干部組建了一支抗擊疫情的黨員先鋒隊。張克成是鄉鎮稅務分局人員,縣局并沒有安排他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但他主動請纓參戰,與黨員先鋒隊一起到縣城的時代華庭小區,協助物業公司開展人員信息登記、監測體溫、宣傳勸導、巡查消毒和卡口管控等一線防疫工作。
“時代華庭小區居住著1500多名居民,其中外出打工人員較多,人口流動性大,防疫難度很大。面對困難,張克成和黨員先鋒隊的戰友們沒有退縮。張克成逐戶上門排查、登記,并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每天進行體溫監測。在工作最繁忙的階段,每天10個小時的防控值班時間,他馬不停蹄地在小區各個住宅樓之間穿梭,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辛付出,張克成和他所在的黨員先鋒隊用愛心、細心、誠心打動著社區的每一個人。2月25日,小區居民自發地將一面繡有‘疫情蔓延敢擔當 管理盡責展風采’的錦旗送到了張克成執勤現場。”時代華庭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周新華說。
為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防止疫情侵襲,疫情期間,張克成通過微信群等形式,引導納稅人通過網上、線上方式辦理業務,及時解答納稅人的咨詢。在張克成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蒙陰縣稅務局舊寨分局網上申報率達到了100%,復工率也達到了100%。
退役不褪色,基層建新功
“張克成家里并不富裕,母親曾癱瘓臥床,妻子田永君從企業下崗后干過保潔、打過零工,兒子結婚買房的首付都是他跟兄弟姐妹借的,但他卻選擇把獎金捐給更需要的人。”蒙陰縣稅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劉煜說。“2018年,張克成把獲得山東省先進工作者的1萬元獎金捐給了5名貧困兒童;2019年又把獲得全國模范退役軍人的1萬元獎金分別捐給了沂蒙六姐妹紀念館和六姐妹之一冀貞蘭患病的兒子;疫情期間,他又上交了5000元特殊黨費和1000元愛心捐款……”
蒙山巍峨,沂水滔滔。21年間,張克成身邊的年輕人走了一批又一批,有的當上了科長、分局長,但他就像孟良崮上的一塊石頭,深植于沂蒙大地,樸實無華、堅韌剛強。
從稅21年來,張克成先后被評為全國模范退役軍人、全國稅務系統先進工作者、山東省先進工作者、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第五屆山東道德模范提名獎、山東好人、弘揚沂蒙精神好黨員、臨沂市第五屆道德模范、臨沂市十大優秀轉業退伍創業軍人等,并當選為臨沂市人大代表、臨沂市黨代表。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精裝修門店,對外出租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