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提示:本文為系列文章,主要分為外觀造型、內飾中控、空間座椅、動力操控幾個版塊的詳細測評。為了適應大家快速閱讀的習慣,每一部分會單獨成文。
上一篇文章,車宇世界為大家介紹了2017款上汽大通D90在外觀造型上的表現。詳見文章《外觀造型粗獷,鹵素光源起配,實測上汽大通D90》。本篇文章,承接上文,車宇世界將持續為大家測評其在內飾中控上的表現。
內飾中控
相較于它粗獷的外觀,其內飾的設計布局就來的自然居家了不少。D90的內飾采用了比較規整的、富有層次的設計風格,同時其內飾的用料表現還是比較厚道的,中控臺及門板的大部分面積都采用了軟質材料包裹,有一定的豪華感,不過在一些細節上的做工還是欠缺火候。
再說到科技配置上,D90全系標配了一塊12.3英寸的中控屏,首先這塊屏在尺寸上就很有誠意,同時它還搭載了斑馬的人機交互系統,無論在操作上還是功能上都沒有什么問題,果然自主品牌車型在車機這塊還是做得不錯的。
在駕駛位這里,遺憾的是D90并沒有配上全液晶儀表盤,不過作為彌補,高配車型在這一有一塊8英寸的行車電腦液晶顯示屏,用起來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完全不輸全液晶儀表盤;但是低配車型在這里只有4.2英寸的屏幕,比較遺憾。
?聲明:本文為車宇世界運營部原創文章,凌青審閱,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在此感謝原攝影者。車宇世界原創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如有侵權,作者保留追究權利。愛車,就來車宇世界,您的專屬選擇。
直看你們聊群暉聊得很開心,所以也想自己搞一個,但是仔細想想群暉一個至少要2,3千,自己平時家庭使用的需求并不高;使用最多的就是局域網存儲共享,用于在網絡盒子上播放電影,花這些錢不是很經濟。之前家里用的是自己DIY的Pogoplug V4,海淘而來只要18美元,自己破解系統,接了個SATA硬盤,使用異常穩定,兩年了沒出現過問題,還能自己研究Linux(這里使用的是Debian系統)。 有興趣可以看看我兩年前寫的原創文章,介紹得很詳細。
另一個選擇就是自己組個黑群暉,其實淘寶上有很多類似的DIY主機,價格在千元左右,不過還是覺得貴。某天用群暉,NAS等關鍵字搜索淘寶,看到這家的機器評價還不錯,作了一番研究之后就剁手了。
做了哪些研究呢,就是所謂WYSE主機的出處。WYSE就是瘦客戶端的一個品牌,之前是思科所有,后來轉賣給戴爾。
直到現在,WYSE還是最為熱賣的瘦客戶端品牌之一,Dell網站上也有相關的介紹。
淘寶售賣的這個型號,準確的說應該是WYSE Z90D7。WYSE的型號非常復雜,搭配不同的CPU就是不同的型號了。這款機型的配置如下。
這款WYSE的主機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首先是主機非常迷你,307x82x225,大概也就是兩本書的厚度吧。功率只有23W,與之相比,一般筆記本電腦的功率都在60W以上。AMD Radeon HD6310雖然是入門顯卡,不過也可以播放1080p。另外帶千兆網卡和USB3.0接口,可玩性還是不錯的。
淘寶這家賣的WYSE主機可以自行搭配,因為家里有現成的內存條和SATA硬盤,所以就買最便宜的套餐了。考慮到CPU可能是瓶頸,所以配了個略高的CPU G-T56N,達到了1.65GHz。不過注意它的電源接口不是標準的Dell的筆記本電腦接口。
開箱實物確實很小,所以包裝也很小。
較為簡單的套餐,主機+電源
比較意外的是主機殼上印有的標志居然是思科的,所以這款主機也有相當長的歷史了。
主機正面,帶USB接口耳機口,電源開關。
背面是DP接口,USB接口,千兆網口等。
拆開機箱,可以看到內部構造。沒有配置風扇,機箱內空間比較大,有DIY的潛力。
家里找出了閑置的2根2GB內存條,這款主機最多支持擴展至8GB內存。
主板上的細節,帶SATA硬盤接口可以使用。
整體散熱片設計。
DIY很簡單,將一塊SATA硬盤接入,然后通過螺絲固定在主機頂部。
最后再將蓋板裝上即可。
迷你主機,和一本書比較一下大小。
放在桌面上完全不占地方。
主機使用的是DP接口,為了能夠駁接上電視機,所以額外購買了DP轉HDMI接口(其實店家有贈送DP轉VGA接口,不過我家里沒有VGA的顯示器)
可以正常開機,放心了。
安裝群暉其實安裝黑群暉還是挺簡單的,店家也提供了安裝文件和文檔,版本比較老5.2的版本,不過不影響使用。
首先制作群暉的啟動U盤,這里使用UltraISO制作,打開店家提供的iso文件。
可以查看到ISO中包含的文件。
選擇U盤的正確的盤符。
點擊寫入,U盤上的所有數據會被覆蓋。
稍事等待,支持完成。
確認U盤上所有的啟動文件已經寫入。
在主機上接入啟動U盤,出現如下錯誤"System CMOS Checksum Bad",這應該是因為二手機器比較古老,主板電池沒電造成的,到超市買了一塊紐扣電池換了上去。注意主板電池有兩個型號,CR2032和CR2025,厚度不同。
隨后就可以正常啟動了。
然后在同一個局域網的電腦上安裝Synology Assistant。
在Synology Assistant中可以看到局域網內啟動的WYSE主機。
雙擊,自動打開瀏覽器,進入安裝界面。
選擇安裝。
點擊瀏覽選擇安裝文件part文件。
之后系統會自動重啟完成安裝流程。
創建自己的管理員賬號和密碼。
更新設置為不自動更新,否則可能會造成黑群暉無法使用。
看到這個界面說明群暉已經安裝完成。
瀏覽器輸入網址以及管理員用戶名和密碼進入管理界面。
創建共享盤群暉的最基礎功能就是網絡存儲共享。
首先創建一個卷(Volume)。
選中接入主機內部的SATA硬盤。
一路默認設置直至卷創建成功。
然后創建共享文件夾(Shared Folder),這里創建一個名叫Movies的共享文件夾。
設置訪問權限。
是否允許匿名訪問。
至此網絡存儲功能即可實現了,為了使用方便,可以在同局域網的電腦上Map網絡盤。
測試一下速度。從同一局域網的筆記本電腦通過共享文件夾的方式傳輸文件,寫入共享的速度基本在80MB/s左右。
讀取數據的速度更快,在110MB/s以上。
比起家里之前使用的PogoPlug僅僅20MB/s的傳輸速度提高了不少,達到了我的預期。
因為家里工作日工作時間并不需要使用存儲,所以考慮設置機器定時開關。方法是在Task Scheduler中添加即可,這樣也可以省電。
至此,家庭網絡存儲的基本應用就可以滿足了,考慮到淘寶上購買僅僅200多的成本,我表示非常滿意。而且裝了黑群暉之后,也可以利用群暉上的豐富軟件資源,做更多的擴展,這會在之后分享給大家。
直以來,城市SUV與硬派越野車是互相矛盾的車型,公路行駛舒適性和高強度越野通過性不能兼得,承載式車身與非承載式車身都有各自的優點。本期對比試駕的兩款SUV有著城市SUV的外形和內飾,但是非承載式車身的架構,出自同門的倆兄弟表現孰優孰劣,值得我們對比一番。
同門不同派
雖然榮威與大通都出自上汽集團,但對于外形的解讀卻有著不同的方向。
當看到RX8 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發現這是榮威品牌,原因很簡單,榮威在家族式設計方面做到了消費者所認同的模樣。橫向大面積鍍鉻線條覆蓋在前進氣格柵,兩側碩大的燈組看起來炯炯有神,下方“田”字形LED 霧燈在龐大的車身下并不顯得突兀。
RX8 的側面比例非常協調,沒有絲毫頭重腳輕或用力過猛的跡象,直來直去的線條自帶陽剛之美,尾部的線條比較復雜,貫穿式鍍鉻條與前臉相呼應。255/50 R20 的大輪胎似乎是最“合腳”的搭配,給人帶來隨時能攀山越嶺的信心。
大通D90 的外形可以說是劍走偏鋒,與魁梧的身材截然相反。八邊形進氣格柵看起來并沒有霸氣外露的陣勢,反而有點小呆萌,細長的大燈組猶如野獸的雙眸,犀利而兇猛。
由于車燈的造型,從側面看來,D90 車頭部分會顯得有些單薄,略有俯沖的姿態,線條沒有RX8那樣鮮明,較少的鍍鉻裝飾使D90 整體變得更加簡單而樸素。尾部造型十分飽滿,沒有過多的修飾,底部多樣的防擦條和護板凸出D90 的身份特征,這種設計對消費者也是一個考驗,喜歡的人會格外中意這類粗獷的造型,不喜歡的人不會多看一眼。
結論
兩輛車都屬于大尺寸SUV,造車思路也比較相似,而RX8的造型對于現代人來說更加討巧,方正的外形十分符合該級別應有的特點。
好不好用得摸摸
內飾的設計直接會影響到功能的實用性,簡約的設計與實用的操作永遠是背道而馳的。
RX8 的內飾營造出非常高檔的氛圍,10.1英寸的中控顯示屏與大面積木紋飾板很有韻味。而簡潔的背后則是各種不習慣、不適應的開始。
屏幕下方保留的幾個物理按鍵完全無法滿足操作上的需求,包括空調在內的多數功能都被集成在屏幕中,不太利于駕駛過程中操作。多媒體系統由上汽與阿里共同研發的斑馬智行系統提供,界面簡潔一目了然,功能豐富操作流暢。駕駛位儀表盤富有科技感,行車電腦顯示功能豐富,多功能方向盤提供換擋撥片,在駕駛方面會增添些許樂趣。
上汽榮威RX8 方向盤按鍵位置合理,操作順暢
D90 的內飾風格與RX8 再一次截然不同,時尚和科技的元素占據主導。12.3 英寸的多媒體顯示屏與長長的中央空調出風口拓寬橫向視覺空間,出風口下方的空調控制區與顯示屏形成對稱造型,按鍵簡潔明了,上手難度幾乎為零。
中控臺上方大面積采用搪塑軟性材質與皮革材質的搭配,不僅提高視覺檔次,還有良好的手感。D90 同樣搭載斑馬智能互聯系統,除了常規操作外,車主可通過App 遠程控制車輛,其中包括車門解鎖、車輛啟動和空調開關等,在科技的幫助下,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便利的出行。
上汽大通D90 后排搭載獨立空調控制,配備三相電源插口
結論
內飾與外形一樣,RX8和D90的風格大相徑庭,相比而言我更傾向于D90的風格。過于簡潔會導致不必要的麻煩,我認為任何設計都需要建立在實用或人性化的基礎之上。
數據不代表一切
肉眼看來,我們很難發現兩款車在尺寸上有多少差距,但數字表明兩輛車的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
大通D90 在長、寬、高的數據上都比榮威RX8 有或多或少的優勢,并且軸距還多出整整100 mm 的長度。話雖如此,但很多人還是誤以為RX8 更大一些,這也是造型導致的視覺偏差。RX8 與D90 無論是橫向空間還是前后排乘坐空間都有著不俗的表現,即便D90 多100 mm 的軸距,但在中大型級別中100 mm的占比遠比緊湊型級別小很多,所以空間方面無需過多贅述,都非常富余。
上汽榮威RX8 第三排進出空間充裕,操作簡便
RX8 與D90 有5座和7座配置可選,本次試駕的均為2+3+2 的7 座車型。很多消費者關心的第三排空間在龐大的車身下,乘客可以保持舒服的坐姿,并不會蜷縮在座椅上,只是坐墊高度偏低,腿部承托不足。這也是SUV 車型結構帶來的弊端,目前看來還是MPV 的結構更利于第三排的設計。值得一提的是,D90 可提供8 種座椅布局,給消費者深度定制化服務,從3座至7座滿足不同人群需求。行李廂方面,在使用第三排的情況下,D90 有微弱的優勢,如果將第三排、第二排放倒,兩輛車都可以做到純平,這一點上它們都滿足了消費者需求。
上汽大通D90 第二排可調整靠背角度,舒適性更勝一籌
結論
數據上的差距不代表實際體驗會有差別,在中大型SUV里消費者很少會為空間所困擾,空間相當的情況下,配置的差異會左右消費者的購買意向。
標配大梁與差速鎖
RX8與D90都來自上汽集團,因此動力系統是共用的。兩輛車都搭載2.0T 發動機,并匹配6AT 變速器,動力輸出上僅有細微的差別,主要差異在于懸架、制動和轉向方面。
RX8 的外形雖然很有硬派氣息,但懸架調校是偏公路行駛的,在高速巡航中可以有效過濾顛簸,只是制動踏板不太線性,初段效果有些靈敏,需要適應一段時間。
RX8 的轉向力度比較合邏輯,原地轉動方向盤絲毫不費力。D90 懸架相比RX8 更韌一些,方向盤的反饋直接,駕駛員能清楚地了解當前地面路況,210 mm 的離地間隙似乎比RX8 更適合承擔穿越任務。
RX8 與D90 采用非承載式車身結構,驅動型式為前置四驅。它們在四驅方面都有自動、運動、雪地、沙地等模式。RX8 采用TOD 四驅系統,帶有中央差速鎖和后橋差速鎖。D90則配備全地形智能適時四驅系統,在后橋上裝備牙嵌式機械差速鎖,可以解決低附著力路面上的行駛問題。兩輛車的2.0T 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65 kW,最大扭矩為360 N·m,動力雖強悍但調校不算太激進,需要深踩油門才能得到澎湃的動力。
結論
RX8與D90具備優秀的動力儲備和越野基礎,非承載式車身還可提高抗扭剛性,它們在中國品牌中都可以稱之為標桿車型。
同樣的車身結構,同樣的動力系統,相似的空間與配置,唯一能讓消費者刷卡的理由主要來自品牌知名度和外形與內飾設計。榮威在諸多緊湊型級別中已得到良好的口碑,大通憑借G10 的熱銷也提升了不少知名度,綜合看來,兩款產品的銷量會被消費者的審美所決定。
責任編輯:袖珍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AutoP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