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面題圖|林百里


    文|風馬牛 (微信公眾號:馮侖風馬牛)


    在臺灣,除了富士康和臺積電外,還有一家全球代工巨頭,那就是廣達電腦。

    據公司官網介紹,廣達電腦成立于 1988 年, 2001 年便躍居為「全球第 1 大筆記本電腦制造廠商」。廣達電腦連續多年榮登《財富》雜志世界五百強企業排行榜,目前依然保持著全球筆記本電腦專業研發設計制造的領導廠商的地位。

    作為廣達電腦的創始人,林百里也被《商業周刊》等媒體評選為「亞洲之星」、「世界 25 大杰出經理人之一」……郭臺銘叫他「大哥」,龍應臺稱其為「不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然而林百里起初只是一個受盡顛沛流離之苦,在貧民窟長大的孩子,其人生堪稱一部傳奇。

    關于成功的秘訣,林百里曾調侃說,「雖然我是老猴子,但老猴子也要有新把戲,所以我只看 18 個月后甚至是 5 到 10 年的發展趨勢。我覺得企業不要再去做和別人一樣的事情,不要追求最大或垂直整合,而是要追求第一和獨有。唯有如此,才能讓企業達到智取而不力敵的境界。」

    1

    1949 年,林百里出生于上海,未滿周歲便跟隨父母顛沛流離到香港。瘦弱的林百里與眾多兄弟姐妹擠在貧民窟里,生活條件十分惡劣。

    少年的林百里就像《少年維特的煩惱》中的維特一樣具有藝術青年的特質,個性敏感,喜歡詩仙李白,浪漫多愁。

    1966 年,在香港高考發揮失敗后,林百里破釜沉舟考取臺灣大學電機系。當所有外地生都選擇容易過關的外地生班時,林百里卻選擇了精英薈萃的本地生班。從這時起,林百里與許多臺灣本地生交上了朋友。

    當時,「電腦」作為一門新興科技,已經出現在大學教科書上。林百里對此十分癡迷,每天泡在實驗室里潛心研究,最終與同窗好友溫世仁開發出臺灣第一臺微型計算機,轟動了業界,被蔣經國頒授「青年獎章」。

    1972 年,林百里與溫世仁、高琮富一起創辦了三愛電子。創業是極其艱難的,當時三愛電子的工廠是用石綿瓦圍起來的,只有 50 平方米,員工與員工間背貼背干活、吃飯,但是所有人卻都懷著一股從無到有,克服一切困難的創業精神。就是在這樣一個惡劣的工作環境里,林百里研發出了一款物美價廉的電子計算器,價格只是同類產品的七分之一左右,受到用戶的極大歡迎。就這樣,三愛電子創辦的第一年就賺錢了。

    三愛電子創辦一年后,高琮富因為喜歡音樂,決定將企業未來發展放在音響開發上,而林百里與溫世仁卻篤信電子計算器市場前景廣闊。創始人在產業方向上產生的根本性分歧最終無法達成共識,于是林百里跟溫世仁決定一起離開三愛電子。

    隨后,林百里與溫世仁獲得桃園望族許潮英的 600 萬元投資,并重新創辦金寶電子,繼續生產電子計算器。有媒體報道,許潮英與林百里、溫世仁只談了約 2 小時,就決定照他們所提的意見投資 600 萬元,讓他們去開公司。

    在林百里的帶領下,金寶電子一路做到臺灣第二大終端機出口商,生意蒸蒸日上。那時候在金寶,林百里已具有呼風喚雨之魄力。1984 年,金寶投資者已完全聽憑林百里的發落,追加投資,創辦了一家子公司仁寶電腦,專門生產電腦屏幕。哪知,天有不測風云, 1987 年,金寶電子平鎮廠發生了一場大火, 6 億元財產化為灰燼,林百里不得不辭職謝罪。

    2

    一把火雖然燒掉了林百里在金寶電子多年創造的輝煌,但也燒出了他重新創業的雄心。逼到了人生低谷后,林百里決定再搏一把。

    林百里是典型的技術創業型精英,不光有技術實力,還有遠大的目光,非常執著于把理想變成現實,往往能比競爭者更早看清產業發展的大勢。1988 年, 39 歲的林百里又在臺北創辦了廣達電腦公司,正式進軍筆記本電腦領域,當時別人都說他傻,認為做臺式機更賺錢。事實上,林百里在這一領域切入的時間可謂恰到好處。在筆記本電腦制造業,先行者有之,但絕大多數企業都死掉了;在后來者當中,廣達至少比同行提前 5 年進入這一市場。

    廣達電腦公司


    作為設計電子產品科班出身的企業家,林百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整個作業流程非常清楚。他組建了一支實力強大的創業團隊,團隊成員技術背景相當深厚。廣達的第一個模具只花了一個半月就開發成功,第二年起開始接單量產,并實現盈利。林百里隱姓埋名,只做貼牌產品,不與客戶競爭。此外,廣達的工廠不只制造得好,供應鏈也做得非常好,從生產到運輸的整個過程一包到底,根本無須勞駕客戶動手。正如林百里所說,「我們的執行力最徹底,我們的執行是為客人量身訂做。」廣達的存貨周轉率一直高出其它同行,為了提高競爭力,廣達每天 24 小時全天候接收訂單,盡管定制不同,數量不一,但廣達都努力把出貨周期縮短為 24 小時。技術和速度為廣達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只要與廣達合作,客戶只須操心兩件事就夠了,一是賣品牌,二是收錢。

    不過,在創業初期,林百里也遇到不少困難。例如為了打開市場,林百里曾與妻子在國內外到處跑業務,一家一家地談訂單。他們經常啃面包,打地鋪,連一瓶可樂都舍不得喝,可謂非常艱辛。曾有客戶當林百里的面把廣達電腦扔在地上,但他卻客氣地撿起來,笑著說,「您看,廣達設計的東西這樣摔也摔不壞,可見品質之好。」林百里鍥而不舍的精神常令客戶吃驚,甚至一度讓想介入筆記本電腦事業的李嘉誠打消了念頭。曾有一位臺灣教授評價說:林百里的外表就像一只烏龜,含而不露,但是心底卻充滿激情。如果惹惱了,他會像牛一樣,死咬不放。

    在公司創辦的前十年,林百里不參展、不接受采訪,也不搞多元化經營,一心撲到筆記本電腦上。他打小以孔子為偶像,曾在公開場合多次強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我是中國人,我也愛中國的東西、文化,我以中國文化為傲。以中國文化為體,西方的科技為用。我希望用中國哲學,讓廣達成為一個在國際有影響力的計算機公司。」林百里信奉「烏龜哲學」,要求廣達員工要像烏龜那樣謙虛、穩健向前。林百里常跟自己的員工講,「烏龜如果和兔子比,一定贏不了。烏龜要的只是跟自己的過去比,那樣就會一步比一步往前。而兔子跟烏龜比,一定會懈怠。」此外,林百里的領導風格也更具中國特色:重無形甚于有形。他看人重心性,更重視內部培養人才。在廣達,組成團隊時強調「由下而上」,也就是資歷淺、資深工程師混合編組共事,一起解決問題。對員工,林百里平時講「情、理、法」,但若犯道德上的錯誤,馬上改講「法、理、情」。林百里多次強調,員工即使是偷一顆芯片,都要立即開除,決不寬恕。

    憑借雄厚的技術實力、超常的出貨速度和優秀的企業文化,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廣達電腦的代工訂單越來越多,許多歐美大企業也開始找廣達代工。例如 1997 年,戴爾公司在臺灣選擇代工伙伴,先后測評了十幾家企業,都沒看中。后來,戴爾公司創始人邁克爾·戴爾本人親自赴臺,選中了廣達,理由是「廣達技術最扎實」。

    戴爾筆記本電腦


    1999 年,廣達電腦在臺灣成功上市。事實上,按照廣達電腦的業績來看,公司很早就可以上市,但林百里卻堅持要先做到客戶擴大,經營團隊更穩定,而且公司的確有資金需求再上市。他覺得:公司太早上市,就像賣還沒成熟的水果,吃了要拉肚子。

    公司上市后,林百里沒有被沖昏頭腦,仍然自詡為烏龜,努力尋找下一個黃金機會。2000 年,林百里做了兩個重大決定。一個是將企業的制造基地遷移至大陸,先后建設了廣達上海制造城、廣達常熟制造城和廣達重慶制造城。另一個是投資巨額建立廣達研究院。林百里表示:企業的成長不是追求一家獨大、搶人家的訂單,而是應該走在前頭持續創新。我們不會只看股價,我們有使命感去做好研發這件事情,因為唯有把技術研發做好,才會為公司帶來好的結果。科技與人文交相輝映是我的夢想世界,未來廣達的研究院里面有音樂廳,我的研發工程師要具有品味,有品味的人做出來的東西才有品味。雖然目前中國在科技方面比較落后,但我們已從過去的被動角色轉變為主動者,開始奮發圖強。我覺得中國的希望在大陸,因為他們有民族自信心,他們的自信來自于市場開始崛起,我覺得蠻好的,我想很有機會。

    2001 年,全球 PC 業一片蕭條,廣達電腦卻一枝獨秀,躍居為「全球第 1 大筆記本電腦制造廠商」,市場占有率近 1/3 。

    如今,廣達電腦依然保持著全球筆記本電腦專業研發設計制造的領導廠商的地位,并將業務觸角延伸到云端運算及企業網絡系統解決方案、行動通訊技術、智能家庭產品、汽車電子、智能醫療、物聯網及人工智能應用等領域。在 2020 年《財富》世界 500 強排行榜上,廣達電腦公司以年營收 333.134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2300 億元)排名第 377 位。

    廣達電腦也因此被業界稱為「大哥」,然而林百里卻說:我們不跟別人比較。我從小到大都沒有大哥、二哥的觀念,烏龜從來不會想自己是第幾名。現在的排名是競爭對手編的,不要把商場故事變得這么通俗化,太通俗了!我們只要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成長的模式。

    3

    在企業家中,能把公司做到行業一流,同時又能把興趣愛好玩得盡興的可以說是少之又少,但林百里算是一個。

    他曾說:一個董事長為什么一天要工作 12 個小時?要是這么算,那英特爾的老板要管的事情更多,他不是應該 24 小時不睡覺了嗎?其實,一個董事長一天應該工作兩個小時,玩 20 個小時;或是頂多工作三個小時,也就是一個上午或一個下午。乾隆皇帝算是清朝盛世,但是乾隆白天批公文,晚上一樣可以畫畫、寫字。

    林百里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企業家,從小就很喜歡畫畫,卻一直畫不好,但這并不影響他對于藝術的癡迷。林百里收藏了張大千、齊白石、傅抱石等名家的大量書畫作品,其中張大千畫作藏品數量僅次于臺北故宮。為了搶購張大千的作品,林百里甚至可以在臺風天冒著生命危險坐飛機去。

    在一次演講中,林百里說:大家千萬不要把一個經營電子工業的人當成一個科學怪人,理性和感性是不同的事,不是一個人有了理性就會沒有感性;除非是一個拜金主義者,腦袋里只有錢、錢、錢,做金錢的奴隸,那么就是沒有感性。我很喜歡我的工作,我喜歡設計電腦讓大家使用,其實這也是感性的一部分;一個人太理性了很痛苦,太感性也很辛苦。

    林百里


    十幾年前,在接受《東方企業家》采訪時,林百里罕見地講了一些自己的故事:我小時候很窮但是很快樂,我還記得小時候家里給我兩毛錢買巧克力,那種快樂與滿足很難忘。我從小就喜歡觀察,常問為什么,并找出其中道理。從小我就不相信很多事情,非要自己觀察了解才罷手。我做事也比較謹慎,可能窮人家小孩做事都比較謹慎。我們家五個小孩都不會自負、自傲。


    「我的一生遇到的挫折很多很多,說不完。我大學時因為沒錢出去只好在臺灣乖乖念研究所。大學四年級有一次我去參加舞會,跟小我一屆的女生跳舞。女孩問我有沒有申請出國,我說沒有,對方就說拜拜。那女孩畢業后一周就結婚出國了,我很想問問她現在有沒有后悔。全世界只有臺灣地區想一步登天,這在臺灣變成了一股社會風氣。很多學校都希望請我演講,因為他們想找到快速成功的模式,但我不希望如此。就像我看王永慶的書,我相當欽佩,但我知道我一定要走跟他不同的路,因為我們是不同風格的人。」

    資料來源:

    1.廣達電腦官網

    2.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談未來制造,IT經理世界,鄭君仲

    3.尋覓張大千的足跡,赴臺日記選錄,文史雜志,汪毅

    4.林百里與廣達,中國商人,阿祥

    5.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烏龜從來不想自己第幾名,東方企業家,刁明芳

    6.林百里的烏龜哲學,英才,梁文心

    7.林百里,“烏龜哲學”造就的貧民富豪,共產黨員,翟文晰

    8.廣達林百里,從華僑生到代工老大,電腦與電信,aqing

    9.當科技林百里遇上人文林百里,東方企業家,成章瑜

    10.林百里,微利時代的上海戰車,華人世界,顧君盞

    11.林百里:十倍速時代獨創烏龜哲學,財經時報,丁鵬飛


    圖片來自網絡

    本篇作者 | 大軍 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 顧問|王淑琪

    多去過e袋洗的企業家都被e袋洗創始人張榮耀的辦公室震到了:簡單,員工可隨意進出使用。這和人們印象中寬敞、私密的中國式老板辦公室太不一樣了。

    企業去層級、去中心化,到底要不要保留大大的老板辦公室?有人說沒必要追求形式,辦公室可大可小,最重要的是老板不端不裝,有事說事,不要給員工距離感。有道理,有的企業家雖身在江湖,但給人的感覺就是高居廟堂。有的企業家辦公室占地幾十平,卻仍平易近人。

    來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摘編:饅頭

    企業家們的辦公室是領導人專屬的個人工作空間,是在工作時的私人領域。企業家的管理風格、個人性格,甚至是生活方式,有時候可以在他的辦公室中體現出來。

    李嘉誠

    最神秘的辦公室

    “長江集團中心”大樓頂樓70層是李嘉誠的專屬辦公樓層,辦公室、休息室、小型會議室、餐廳一應俱全。李嘉誠日常的辦公事務都在這里進行。

    李嘉誠的個人辦公室在樓層的盡頭處,門前的墻上掛著一幅金屬篆刻的長江流域圖。推門進去,兩面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外,維多利亞港的景色一覽無遺,幾十座標志性的摩天大樓一同分割出香港標志性的天際線。

    這個辦公室曾被稱作世界上最神秘的辦公室之一,除非有特定的保安人員陪同刷密碼卡,否則電梯根本無法抵達。在這個20平米左右的辦公室里,李嘉誠遙控指揮財富帝國遍布全球5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萬億財富。

    李嘉誠的辦公臺就在臨窗處,臺面上是簡單的擺設,沒有照片,沒有獎杯,也沒有紙質文件,他解釋自己喜歡“今日事,今日畢,桌上不留紙”。桌上只有一座同事送他的李嘉誠卡通公仔,上面是八個字:“厚德載物,自強不息”。他解釋,一般來說應該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但是他覺得這輩子都在自強不息,現在更應該追求的是后者。”

    圍繞辦公桌安裝有六部電話:第一臺,只有最親密的朋友和家人才能接入;第二臺,直通和記黃埔總裁;第三臺和第四臺,供集團開會使用;第五臺,直通秘書室;第六臺,則可以撥打長江大廈所有分機。

    座椅右手邊的墻上是兩幅字畫,其中一幅是鄭板橋的《竹聲蕭蕭》,另一幅是李嘉誠自稱“近年來很喜歡的一副對子”,也是辦公室里懸掛的唯一書法,語出左宗棠:“發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王健林

    “藝術收藏”辦公室



    王健林的辦公室的布局整齊大度,最顯眼的要數正墻上懸掛的山水畫,山水畫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最獨特的一種,有“山主人丁水管財”之說,即山掌管人脈、人才,水代表財源、運氣。

    王健林熱衷藝術收藏,他在自己辦公室的主墻上懸掛了一幅尺幅達到90平尺的石齊大畫《山水》,按照市價,這幅畫價值高達2000萬人民幣。原來,這幅畫是石齊2008年送給王健林的禮物,是兩人在藝術上惺惺相惜的見證。

    馬云

    最潮“桃花島”


    馬云從小癡迷兩件事:一是英語,一是武俠。他熟讀金庸的武俠小說,阿里巴巴辦公室以金庸小說的武林圣地命名:馬云的辦公室叫“桃花島”,會議室叫“光明頂”,洗手間叫“聽雨軒”。阿里巴巴的五大業務被稱為“達摩五指”,公司的價值體系,先后被稱為“獨孤九劍”和“六脈神劍”。

    ▲馬云辦公室高大的木馬

    ▲云石。石頭上刻著馬云的名言:“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很多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陽。”“企業家要懂得自己左手溫暖右手。”

    ▲西式風格家具

    ▲書架上的兩副照片,上圖是馬云APEC漫畫像,下圖為張德江考察阿里巴巴。

    馬云的商業風格也夾帶金庸的武俠氣息。在馬云辦公室里,陳列著不少刀劍。這些刀劍他會隨身攜帶,去哪兒辦公就搬到哪兒。有時,他還會拿著明晃晃的刀劍在公司里晃蕩。

    王石

    書房一樣的辦公室


    王石的辦公室是一間書房,一間現代化而時尚的書房。王石辦公桌正前方與右方的兩面墻是書架。書架中幾乎裝滿了書,已經不僅僅停留在我們常規印象中的管理、人文、建筑類的書籍了,王石的藏書其實很雜,從時尚、人文、管理,到歷史,國內外歷史。據秘書介紹,一些書是王石收藏的,一些書是王石的朋友贈送的。

    王石的辦公桌是竹制的現代款式,簡潔、簡單,并不是印象中的那種奢華樣式。電腦也是很時尚的蘋果臺式電腦。

    外間的接待室,中間是一組簡單的黑色沙發。沙發對面白色的造型特別墻體。一側擺放著一輛山地自行車,據介紹這是一輛王石在某個賽事上騎過的自行車。萬科有山地自行車騎行的傳統,且是參與程度較高的一項集體運動。

    許家印

    “只是看到辦公室的規模,心里就開始哆嗦了”

    據說,一些新員工在第一次去許家印辦公室時就被他的辦公室“鎮”住了。“老板的辦公室有3道門,分開很多區域,他辦公的辦公區超大,辦公桌也超大。如果第一次去老板辦公室,還沒見著人,只是看到辦公室的規模,心里就開始哆嗦了。”

    劉強東

    200多平米的多功能辦公室


    劉強東的辦公室有200多平米大,裝修簡潔,辦公室陳設也比較簡單,辦公桌上簡單的放著資料和照片,平時劉強東給員工開小會都在辦公室,他認為自由的跟員工進行交流和探討工作,會很大程度上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劉強東平時會在這里吃午餐,辦公室成為多功能的地方。

    扎克伯格

    最接地氣辦公室

    看完上面這些大佬的辦公室,再看扎克伯格的,簡直太接地氣了。


    他連一個自己獨立的辦公室都沒有,和員工打成一片,還有個有趣的工作方法是扎克喜歡安排辦公室的人坐在他身邊,這樣他就可以更快的了解員工的工作情況。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大多都和工程師們擠在一張桌子上進行討論。想想有些企業家,坐在紅木大辦公桌前,旁邊還有一美女在古樹根上沏功夫茶,手一舉空杯子,美女馬上把茶倒上。扎克的辦公環境跟這個差別太大了。

    參考資料:

    《看完王健林劉強東的辦公室,再看扎克伯格的,簡直太接地氣了》

    《盤點:“神秘”的企業家辦公室》 中國經營網

    《盤點中國頂級企業家的辦公室 馬云很潮》 網絡

    文3210字,閱讀完需要11分鐘

    “我喜歡爭在別人的前面,不愿意一生都平平庸庸的。”

    ——張士平

    2019年5月23日下午,《財經天下》周刊從山東魏橋創業集團處得到證實,創始人張士平于鄒平市人民醫院去世,享年73歲。

    作為“山東首富”,2018年,張士平家族以650億人民幣財富排名胡潤百富榜第26位。目前,其家族除了執掌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以外,還擁有中國宏橋、魏橋紡織兩家港股上市公司,同時還是A股宏創科技目前最大的大股東。

    在張士平去世后,《財經天下》周刊致電山東魏橋集團詢問人是否會出現高層人事調動,對方表示并無特別安排。由此可見,在張士平彌留之際,魏橋商業帝國的管理權已基本完成了平穩交接。

    也許是自覺心有余而力不足,原本揚言干到80歲再退休的他,在去年9月辭去了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職務,由兒子張波接手。女兒張紅霞則擔任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次女張艷紅任集團董事。

    不過,據公開資料顯示,在5月22日舉行的中國宏橋股東周年大會上,張士平仍擔任主席一職。在5月23日晚更新的董事名單中,主席一職目前空缺,張波為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授權代表。

    另一上市公司魏橋紡織也在23日晚間更新了董事名單,張紅霞為董事長,張艷紅為副董事長,張士平生前為非執行董事。

    但是守業總比創業難,在張士平去世后,外界自然會將目光投向三個孩子。作為中國第三大民營企業接班人,張氏三兄妹可謂是任重而道遠。而且就目前來看,他們實打實地面臨著重重挑戰。

    張士平:子女根本不是“富二代”

    張士平曾在接受《財富》雜志采訪時表示,自己的孩子根本不是所謂的“富二代”。相反,他們是和自己一起創業走來的同事,很早就能夠挑起大梁。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1996年張波從山東廣播電視大學畢業后,就回到父親的魏橋集團打工。經過兩年的歷練,他被任命為魏橋集團的副總,之后先后掌管兩大主要產業魏橋紡織和魏橋鋁電。在2011年魏橋集團旗下鋁業板塊以中國宏橋的名字登陸香港資本市場后,張波出任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

    女兒張紅霞早在1987年便開始在父親的集團內工作。為了支持父親的事業,她特意選擇了紡織專業,曾成功用當地的細絨棉替代長絨棉,紡出80支合股紗,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可以說,張紅霞是一路跟著魏橋紡織從小做大,曾促成魏橋紡織與香港、日本多家企業合作,并于2003年9月成功促成魏橋紡織在商港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交易。張士平曾自嘆不如女兒了解國內的外行業趨勢,“省領導讓我匯報國際與國內棉花的行情,我答不上來,但張紅霞對那些數字了如指掌。”

    次女張艷紅相對較為低調。她畢業于山東大學計算機專業,于1996年取得中國人民大學的計算機應用專業碩士學位。目前,她主要負責威海地區的事務,擔任威海市環翠區宏源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法人和上市公司魏橋紡織副董事長,同時也是威海明辰置業有限公司和父親的魏橋集團的股東。

    由此可見,張士平在繼承一事上早就有了清晰的思路:盈利能力最強、利潤最豐厚的鋁業板塊由兒子張波執掌,而作為輔助的紡織板塊則由兩個女兒共同掌管,形成“二扶一”的格局。

    盡管張士平曾表示“不敬佩李嘉誠”,但他還是選擇和李嘉誠一樣,早早地開始了權力的交接。

    除了三個子女外,張士平家族的眾多親屬也在集團任職,特別是妻子鄭淑良、女婿楊叢森均擔任要職,弟弟、妹妹、外甥、侄子以及老部下的子女也都在管理層任職,整個集團的家族色彩極為濃厚。

    作為責任最重的接班人,張波曾經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父親是令他“尊敬而崇拜”的人。他坦言,自己很難保證所有的決策都是對的,如果自己犯了錯誤而沒有人提醒他,那將是一場災難。

    支柱企業曾遭點名

    所謂樹大招風,在張士平去世前的幾年里,公司已多次被陷入風波。

    2017年3月起,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魏橋紡織、中國宏橋接連遭遇歐美機構做空危機,兩家公司連續停牌近5個月,并遭遇2016財年業績發布延遲。好在經過向有色金屬協會求助、注資等操作后,公司最終得以復牌。

    2017年8月,魏橋集團因將電解槽大修渣、撈渣等危險廢物混入赤泥中貯存,被濱州市鄒平縣環保局予以處罰。

    與此同時,為響應去產能的號召,中國宏橋以損失31.66億元的代價,在8月同時宣布關停268萬噸產能。可即便如此,在12月中央環保督察組來山東調研時,魏橋集團仍因違規自備燃煤電站及電解鋁產能嚴重超標等問題被點名批評。

    作為魏橋集團的另一支柱,在紡織品市場需求疲弱的情況下,2018年魏橋紡織營收僅實現了0.5%的上漲。

    2018年末,張士平在魏橋集團公司大會上公布了當年的經營業績:銷售收入2835億元,利潤87億元。相比2017年,兩個指標分別下降21.03%和下降33.84%,不禁令人擔憂。

    其實早在張士平年輕時,支撐魏橋集團快速發展的紡織、鋁業兩大主業,就已經被認為產能過剩、不掙錢的夕陽產業。數據顯示,2015年在世界各地的倉庫里堆積了1000萬噸甚至更多的鋁材,這些鋁材足以造出15萬架波音747型噴氣客機,或者7500億個易拉罐。

    目前,魏橋集團的鋁礦原料很大一部分來自肯尼亞。之前,張士平曾計劃在幾內亞開發鋁礦,但迫于政策計劃擱淺。但是張波并不甘心,在多次考察之后他發現了解決方案,終于說服了父親并完成投資。

    魏橋創業集團官網展示的研發新品中,也可以發現許多紡織技術的創新,不過時間集中在2017年。此后,也只在2018年底進行了一次更新。

    張士平在世時,曾堅稱“未來我們還是會只專注于紡織和鋁業兩大產業,絕不做金融和房地產。”如今子女接棒,又不知是否會打破父親的堅守。

    部分上市分司業績下滑

    曾經,只用200元手機的張士平會拿出一部iPhone,向旁人展示上面的鋁材來自魏橋集團。但如今,作為魏橋集團支柱產業,中國宏橋在2018財年表現得并不如人意。

    年報顯示,2018年中國宏橋三大收入指標均呈現下降趨勢,其中總收入約901.1億元,同比減少約7.9%;毛利約為154億元,同比減少約6.0%;股東應占凈利潤約為54.1億元,同比增加約5.4%。

    對此,中國宏橋解釋稱,收益下降主要是因為該集團于2017年下半年,響應中國鋁行業供給側改革而關停部分鋁合金產品生產線,導致年內該集團鋁合金產品產量及銷量較去年同期減少。所幸,鋁合金加工產品和氯化鋁的銷量相比去年有較明顯的增長。

    此外,公司股東應占凈利潤增加的原因是由于受2017年度關停部分鋁合金生產線影響,魏橋集團年內列入其它開支的物業、廠房及設備確認減值虧損仍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

    (肯尼亞總統肯雅塔會見張波)

    紡織產業方面,魏橋紡織在5月17日曾發布公告,稱魏橋紡織因沒有披露2016年其與母公司的交易且延遲發布年報而違反了上市規則。

    此前公布的財報顯示,2018年收入164.56億元,同比增長約0.5%,凈利潤6.44億元,同比增加23.4%。另外,由于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漲,該集團紡織品銷售及電力蒸汽兩大主要業務的毛利率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約4.7%和2.4%。

    A股的宏創科技的經營則更加慘淡。2018財年,公司凈利潤為865.05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78.06%。2010年上市時,每股價格超過50元,而5月23日收盤時僅為3.18元/股。其中,以張士平為法人的山東宏橋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持有28.18%的股份,為最大股東。

    不過張波似乎還是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5月22日,中國宏橋在香港交易所回購642.30萬股,耗資3497.71萬港幣,回購均價約為5.45港幣。而在最近三個月里,中國宏橋近月累計回購股份數為7242.20萬股,占公司已發行股本的0.84%。這意味著,公司方面認為目前的股價是被市場低估的。

    張士平曾說:“我喜歡爭在別人的前面,不愿意一生都平平庸庸的。”在他眼里,他們的同齡人大多體會不到創業守業的不易,而見證了父親打拼經歷的兄妹三人感到“壓力很大”。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