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感謝小編把這個寶貴的機會給予了我。實事求是的說,在看到這次眾測前,我對鳳凰和五元素這兩個品牌都毫無了解,從沒有聽過,甚至到了機器到手后才知道原來這是兩個廠商。眾測頁面也是抱著隨便看看的心情點進去的,但是看到介紹后我便迅速產生了興趣,并詳細寫了眾測計劃。
我選擇電子產品時,通常第一反應是看配置,然后在看到鳳凰·五元素時,老實說我是還沒看到配置那塊就打開了申請窗口。為什么?因為介紹中一個關鍵點抓住了我的好奇心,那就是“多窗口,多任務”。作為一個多年使用平板和智能手機的用戶,無論是Android還是iOS都有一個令我非常不爽的地方,就是單窗口、單任務。如果我要上網的同時輸入驗證碼,不好意思,切出去換短信的APP;如果我要用QQ聊天的同時引用網頁上的文字,不好意思,切出去換瀏覽器的APP;如果我要做筆記的同時看看上堂課PPT里寫了啥,不好意思,切出去換OFFICE的APP……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永遠無法擺脫傳統PC設備的原因。平板雖然在便攜性上有優勢,但在易用性和功能性上無法和PC比肩。我既有7.9寸的平板,也有9.7寸的平板,但我絕不會把它們當做我的生產力工具,因為很多在laptop上可以輕松實現的功能,在pad上沒有。
因此在看到鳳凰系統號稱可以解決這個平板設備根深蒂固的弱點時,它吸引了我的注意。也讓我很好奇,是不是能有這么神奇?
碰巧也是雙11當天,我收到了張大媽的禮物。沒顧得上剁手,先把開箱照給拍了。
張大媽膠帶鎮樓
開箱照
全家福
平板本身做工相當不錯,套用同學的一句話,“不注意看還以為是臺蘋果”。當然,這得相當不注意了。機身背面比較有特點,像極了一些手機殼廠出的防滑套,相比ipad背后冰冰涼的金屬殼,這個背殼還是挺有趣的。
背面手感不錯,可惜是指紋收集器
邊緣的處理也是走的比較平滑了路線,與金屬感較強的棱角分明的產品相比算是各有特點,純粹看個人喜好了。
隨機附贈了一個鍵盤+皮套,通常平板都需要另購,這臺竟然送了一個,確實是方便了用戶,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臺平板仿PC定位的原因。皮套雖然是合成革,手感還是不錯的,開合吸附方面依靠一整條磁鐵,吸附非常緊,不像許多ipad或者mini的保護套,磁鐵吸附非常松(因為靠的是兩頭的小磁鐵)。充電線和變壓頭都是仿蘋果的白色,USB線采用了面條線,好處是非常容易折疊收納。充電頭是3A輸出,體積略大,但是可以接受。
重量方面,官方標稱是500克,但是實際加上鍵盤皮套后還是有點分量,因為身邊沒有小秤,只能手掂估計,大致與加了塑料殼的ipad mini+mini2重量相當。
紅米4、ipad mini、五元素、Alienware13,平板拍攝
最上面變成了紅米3,紅米4拍攝(小米這妖艷的調色……)
開箱時還有個小插曲,打開平板我第一眼發現竟然是已經貼好膜,且貼膜技術不好里面還沾了灰塵,當時我就懵逼了……趕緊發郵件給眾測小編確認,結果小編告訴我眾測頁面已經說了這回是先發了試作型機體(誤),等以后會逐步換發初期量產型機體(誤),如果寫得好會更換為指揮官用機體(大誤)……咳咳,總之是頁面寫清楚了我并沒有仔細看,正如我之前所說,我看了前半截介紹就急忙申請了。
外觀就談這么多,畢竟機身本身我并沒有太多興趣。照也拍完了,就回到我感興趣的鳳凰OS本身來。在經過了簡單的激活和配置后,默認進入了鳳凰OS。熟悉的待機喚醒界面,熟悉的任務欄,熟悉的開始菜單……鳳凰OS可以說在Android上復現了Win10的基本元素,包括右下角的顯示桌面按鈕,右下方的通知中心,Wifi和電池顯示,切換輸入法按鍵的位置等(但是萬萬沒想到,圖片里這些被張大媽的logo遮掉了)。對熟悉Windows的用戶來說,使用默認的鳳凰OS可以說是無縫對接,對Windows經典元素的還原度相當高。
Win中熟悉的開始菜單
右下角的顯示桌面和通知中心和win10已經神似了
豎屏模式
硬件方面查了一下RK3288是差不多三年前的產品,針對中端市場,因此跑分就免了,其他包括Type-C接口,指紋識別之類的功能官方介紹都有我也不贅述了,主要圍繞實際使用展開。
視頻播放方面,由于內置了MX player,本地播放解碼基本沒遇到問題。宿舍使用了newifi mini外掛移動硬盤簡單做了個本地共享網盤,通過平板可以很順利的訪問到網盤中的視頻,并使用MX player進行播放,1080P,23幀/秒的視頻流暢播放沒有問題,更高的就沒有試過了。但是比較尷尬的是,平板本身是鏡面屏又貼了高透膜,看電影的時候可以照到自己的影子……
使用文件瀏覽器輕松訪問網絡設備
播放局域網中視頻默認可選MXplayer
播放效果不錯。硬盤里1080P的視頻片源不好,截了張720P的圖
游戲方面,因為我覺得10寸平板玩大型游戲實在是太費體力了,就僅僅試了幾個簡單的游戲。可以確定的是,1、一些游戲可以窗口化,只要把鼠標懸停到頂端,等出現菜單欄時選擇相應按鈕;2、由于某些游戲需要Google Play服務支持,平板在安裝后經常會出現谷歌服務崩潰的提示,體驗比較差。
游戲的窗口化。想切換到全屏只需要長按任務欄圖標選擇就好
重點的辦公應用方面,鳳凰平板內置了WPS和Microsoft Word,我一開始很好奇為啥不內置Office一套,于是重新去把Excel和Powerpoint下齊了。事實證明,沒有內置Ms Office絕對是明智之選……太難用了。反倒是WPS還原了PC版Office的體驗,唯一的缺點就是廣告太特么多了。
MS的工具欄在下方,而且功能簡單十分不好用
相比之下WPS就更符合傳統一些,功能也相對強大
MS的Excel難用到發指,工具欄居然要滾動條一個個上下滾動找選項
WPS的excel更方便
同時系統自帶的文本編輯器也頗為好用,寫純文字的時候可以非常迅速的進入狀態。
邊看網頁別敲字,熟悉的感覺回來了
其他APP方面,由于Android開發通常最麻煩的是適配,由于Android設備的型號配置太過龐雜,許多開發者不會對市面上所有產品進行優化,特別是平板。這次我隨手測試的幾個APP,就出現了適配不良的問題。如張大媽的APP,在iOS上可以完美橫屏,在這款平板上只能作為豎屏出現,并且部分欄目圖片有很明顯的畸變。當然這也沒法怪開發者,畢竟百花齊放是Android市場最大的特點,適配流行設備的工作量就夠碼農和圖片編輯們吃一壺了。
張大媽的APP明顯適配有問題
WPS三件套加上窗口化的界面,鳳凰系統可以說基本實現了它在宣傳中的承諾,將一個只配做娛樂中心的平板提升為了輕量化的生產力工具(至少是碼字狗的)。但是熟悉我的人一定知道,作為不吐槽會死星人,在使用這款平板的過程中還是積攢了不少怨氣的。
首先就是對新用戶的友好程度。產品附帶的快速操作指南完全是五元素針對原生安卓系統做的,和鳳凰系統沒有任何關系。我在開機后嘗試蘋果和小米傳統的截屏快捷鍵無果后,想查查說明書,結果發現并沒有什么卵用。打開官方網站下了唯一能下的pdf,發現竟然就是個宣傳文檔。而且竟然沒有任何和操作有關的FAQ,論壇里也沒有類似的索引頁……即使是Windows也自帶幫助文檔吧(雖然常常被人精簡掉)。最終發現宣傳文案中有這么一句話:“鳳凰系統完美支持Ctrl+C、Ctrl+V、Ctrl+A等經典常用的快捷鍵”。那我試試Ctrl+Alt+A……我擦居然真的可以。可是等等,這個好像是QQ的截圖快捷鍵吧,說經典倒也經典,但是總感覺有些微妙_(:зゝ∠)_ 。可是如果能提供官方說明書或者幫助文檔的話不就能幫用戶省很多事了么?
從包裝到說明,只字沒提鳳凰,完全就是五元素和原版安卓系統的內
如果說這個是我還能靈機一動想到并解決的問題,下面的問題就更捉急了:
不知道是按了哪個鍵,我的外置鍵盤上有很多鍵被識別成了快捷鍵,比如說L=Lock鎖屏,Q=Quit退出應用,設計的意識其實挺棒的,但關鍵是并沒有任何地方告訴我這個切換的開關是什么。于是在我試圖開始寫眾測報告時,只要碰到帶L的詞自動鎖屏,帶Q的詞就把編輯器關了……被迫打開瀏覽器上網查找解決方案時,發現按方向鍵換頁也成了問題:下鍵一次等于縮小窗口,下鍵第二次等于最小化窗口……這是整我吧哥……當然解決方案什么的官網是萬萬不會有的,論壇是從來沒人提的……于是我只能自己想辦法。當然最后問題解決了,只不過別問我怎么解決的,因為我也不知道。
其次是默認設置的問題,有一些系統初始設置也十分微妙。比如輸入法。最初我使用鍵盤打字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反人類,為啥?因為選字居然不能用數字鍵選,非得用方向鍵……%#@&……什么鬼。怒下了另一個輸入法后,我發現原來這里存在隱藏技巧,在切換輸入法時把顯示軟鍵盤選項去掉世界就變美好了,變成了正常桌面輸入時的感覺了……雖然好像解鎖了什么不得了的新技能,可以我寧愿有人一早就告訴我或者在插上外置鍵盤時自動切換掉啊……
按PC上輸入法的方式用數字選擇候選詞時就尷尬了
對鍵盤打字來說十分關鍵的隱藏選項
調整后的輸入法
再比如自帶的包括網盤和飛傳,本以為可以很方便的和電腦對傳文件,結果點進飛傳發現只支持熱點連接模式……而網盤自帶的是360云盤,出于眾所周知的原因,360云已經掛了。最后只能依靠傳統的數據線來完成文件傳輸(當然即使是這樣也比iOS方便)。
自帶的飛傳,然而并沒有用
鍵盤
第三是鍵盤,這個鍵盤是巧克力鍵盤,手感是別指望了,按起來嘎吱響,不過至少比在屏幕上按強太多。主要缺點出在觸摸板上,首先觸摸板不支持手勢,至少我沒發現能用任何手勢,面積又小,操作起來的感覺大概還比不上我12年前的第一臺筆記本,基本就是解決了有無問題。然后就是打字時誤觸特別嚴重,所以非得禁用,可惜就是禁用需要的操作次數多了一點。當然如果能配個藍牙鼠標把觸摸板永久禁用了是更好的選擇。
非常傳統的支撐模式。因為是工程機,出廠自帶指紋(誤)
第四是支架,翻蓋三折后變身支架成本低使用方便大家有目共睹,包括ipad的各種殼和套基本都走這種路線。但是對于一個定位輕辦公的產品來說,使用這種模式支撐10寸平板有個很大的缺陷,就是只能在平面上使用。如果想在如膝蓋上打字的話,機器分分鐘就倒下去了。相比之下Surface或者Miix這類的鉸鏈支架更為穩當一些。當然對一款價格在2000元以內的安卓平板來說,要求可能高了一點,但是如果能想個別的解決方案可能會使得機器泛用性更廣一些。
談談總體感想吧。鳳凰·五元素平板,我真是機子拿到手才知道原來這個是兩家企業合作的產品,OS歸OS,平板歸平板。平板本身的配置、質感和做工以我看來算是良心企業,不輸ipad我不敢說,但至少和同價位的mini2相比我覺得可能還得略勝一籌。系統方面,內置了五元素原生的安卓系統和鳳凰OS,并提供了一鍵切換功能(非實體鍵)。原生安卓就不用看了,試了下,秒切回鳳凰了,沒有特點也比較丑。鳳凰OS是這款機器最大的亮點,確實能解決平板存在的一些固有問題,但是由于在細節上還缺乏錘煉,讓人用得略有些糟心。另外不知道是工程機的緣故還是與硬件廠商溝通不足,給人的感覺不像是兩家合作的產品,而像是超卓定制了一批機器回來裝上鳳凰系統后重新封裝的產物,可能是開機前沒有任何地方能看出鳳凰OS的存在感。最最重要的是用戶支持完全不夠,感覺國內新創企業甚至有些老企業都在這方面缺了一根弦。
總結一下:
(1)五元素平板做工不錯,配置雖然談不上好,但基本夠用了。
(2)鳳凰系統的亮點非常突出,對Win系統的模仿相當到位。多窗口多任務系統使得安卓平板的輕辦公從理想變為現實。
(3)系統細節存在問題,需要進一步優化。
(4)用戶支持幾乎沒有,需要強化。
(5)APP適配還存在問題,開源項目和封閉系統的主要區別就在這里。
最后說說對平板電腦的理解。我用過的平板電腦雖然算不上多,但是大部分種類都有接觸過。從最早親戚送的聯想樂Pad A1到后來買的iPad、iPad mini系列和小米平板,再到現在周圍同學老師們使用率較高的Surface Pro。基本上各平臺的板子我都使用過一定時間。
現在包里常駐的板子就只剩下iPad mini1和mini2。為啥兩臺呢?其實我很無奈,mini2性能雖然基本能滿足大部分娛樂要求,但是耗電太快了,Magic Duel隨便玩個把小時電就快見底了,所以不得不帶上mini一代看書和做筆記。
在我看來,無論是Android還是iOS,平板的主要功能還是娛樂中心,打打游戲看看片瀏覽一下網頁,想用來做生產力工具?記個筆記就是極限了。主要原因還是在文章一開始提到的,App的功能性以及多任務并行能力相對差了點。相比之下,Win系統的板子有先天優勢,特別是Win10的出現給了平板一個出路。Surface以及它一系列跟風產品的出現解決了平板辦公的問題,剩下的問題只有價格而已了。而尺寸上,7.9寸是我比較喜歡的尺寸,單手使用不會有累的感覺,而大小和重量也與一本三百來頁32開的平裝書差不多,但是這個尺寸基本就只能滿足娛樂需求,因此APP素質全面的蘋果系是更好的選擇,這也是為什么我選擇iPad mini系列的原因。12寸級別的必然選擇就是一眾Win平板,無論是Surface Pro還是聯想的Miix都已經能提供傳統筆記本的所有體驗。而10寸級的就比較尷尬,輕便性不行——兩手捧著略重;娛樂性有限——端著打游戲手疼,看片屏幕又略小;辦公又嫌性能不足——Surface 3性能偏低,至于Android和iOS……你跟我說辦公?可以說是比上不足比下也不足。目前我周邊人群買了9.7寸ipad的基本都讓它落灰了(包括我)。當然一家之言大家聽聽算了。
鳳凰OS,包括后來我了解到類似的Remix OS在對大屏安卓系統的優化上走出了新的路子,這也讓我這樣一個對安卓平板已經喪失興趣的用戶眼前一亮。比起此前各路山寨和所謂雜牌廠商的單純仿造和價格戰,這樣的國產廠商創新讓我對國內的科技企業又有了新的期待。
至于鳳凰OS這類的Android系統的出現能不能撬動市場,我們還拭目以待。
板電腦新品大亂斗
科技日新月異,移動智能設備的發展更是日新越替。在這股浪潮中,平板電腦作為一種集便攜性與大尺寸優勢于一身的智能終端,無疑成為了各大廠商的必爭之地。最近,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廠商相繼推出了5款全新平板電腦,讓這個曾一度被認為"夕陽產品"的領域再次沸騰了。
硬件實力決定體驗高低
對于移動智能設備而言,硬件性能無疑是決定用戶體驗的關鍵因素。這5款新品都配備了頂級的處理器和存儲組合,確保了流暢高效的運行狀態。某品牌的新機型甚至采用了臺式機級別的專業獨立顯卡,這在平板電腦領域可謂是前所未有。
大容量電池和高分辨率顯示屏也是這些新品的標配。有的機型采用了4K超高清屏幕,畫質細膩如同肉眼所見;有的則搭載了8000mAh以上的大電池,航時間長達10小時以上。這些出色的硬件配置,無疑將為用戶帶來極致的視覺和使用體驗。
創新功能爭奇斗艷
除了傳統的辦公娛樂功能,這些新品還推出了諸多創新應用,讓平板電腦不再是簡單的大尺寸手機,而是一款集多功能于一身的移動智能終端。
比如某品牌推出的智能手寫筆,可以將手寫內容直接同步到平板上,大大提高了辦公效率。另一家廠商則推出了AR增強現實功能,通過攝像頭可以將虛擬元素疊加到現實場景中,帶來全新的交互體驗。
多屏協同、人工智能輔助等黑科技也在這些新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有的機型可以與手機無縫連接,實現多屏互動;有的則內置了智能語音助手,可以通過語音指令完成各種操作,真正實現了"唯我口令"的智能化體驗。
品牌實力決定市場份額
硬件實力和創新功能固然重要,但要在這場平板電腦大戰中取得最終勝利,品牌實力同樣是決定性因素。這5款新品來自于蘋果、三星、華為、小米和微軟等知名廠商,它們在移動智能設備領域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龐大的用戶群體。
蘋果和三星無疑是平板電腦領域的"老牌勁旅"。蘋果的iPad系列一直占據著高端平板市場的主導地位,其優秀的生態系統和出色的硬件性能獲得了大量忠實用戶的青睞。而三星則憑借其在安卓陣營的領導地位,推出了多款性價比極高的平板新品。
華為、小米和微軟則是后來居上的"新貴勢力"。憑借在手機市場的成功經驗,它們相繼推出了自己的平板電腦產品線,通過創新的功能和親民的定價,迅速贏得了大批年輕用戶的喜愛。
最終誰將問鼎霸主?
硬件實力、創新功能和品牌影響力,這5款新品各有千秋。究竟哪一款能在這場對決中脫穎而出,奪得平板電腦霸主寶座,我們拭目以待。
無論最終的贏家是誰,這場大戰無疑將推動整個平板電腦行業的創新發展。正是由于廠商們的不懈努力,平板電腦這個曾一度被認為"夕陽產品"的領域,如今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平板電腦將憑借其獨特的優勢,為我們帶來更多驚喜和體驗。
月8日 Redmi產品總監王騰,使用一款小米新品發布了微博,根據他與網友的回復,可以判斷這條微博來自小米的平板電腦新品,也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小米平板5。
微博截圖(圖源網絡)
最近小米平板5的消息不絕于耳,就在昨日小米平板5已悄悄入網工信部,根據已有的信息可以得知這部小米新平板配備一塊10.95英寸全面屏,擁有120Hz高刷新率,支持4096級觸控壓感,可以使用全新的觸控筆用于繪畫與辦公學習。
核心配置上,小米平板5將會搭載驍龍870處理器,目前我們已經在Redmi K40系列的多款機型上,見到了這款處理器的實力,其游戲性能和功耗表現都十分不錯,相信配合11英寸平板的大屏幕和長續航能力,能夠為用戶帶來不一樣的影音體驗。
通常會為了使平板產品于手機擁有一致的家族式ID設計,小米平板5的后置鏡頭模組,很有可能會擁有與小米11相同的設計元素(具體樣式可點擊下方小米11鏈接查看)。按照小米的定價策略,這款平板預計不會超過3000元,相信離官方預熱已經越來越近了。
小米11 8GB+128GB 3799元丨小米11優惠200,到手價3799,享白條24期免息
(772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