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差錢,自然是換個4內存插槽的主板,再配上4條16G內存啊。但咱不是差錢嘛,DIY遇到的不少問題就是窮,既然預算不允許,就需要我們做出抉擇了。
簡單來說,不同內存配比的差異在于,單條16G內存的價格要比兩條8G內存的價格便宜,同時少占用一條內存插槽。而兩條8G內存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開啟雙通道,獲得一定程度的性能提升。
先來普及一個知識,就是電腦在工作的時候,CPU是直接和內存交換數據的,內存的容量越大,就可以放置更多的文件用于處理,在和CPU交換數據時提供更大的空間,應對大型軟件和多任務處理就會更加輕松。
雙通道內存(右)帶寬翻倍
此外,內存的讀寫速度也關乎電腦的運行速度,雙通道內存相比單通道,其帶寬翻倍,內存的讀取速度就可以更快,雖然實際上達不到翻倍這么明顯的效果,但是使用核顯時是可以明顯感受到不同的。
雙通道內存(右)游戲幀數提升不明顯
需要著重強調的是,雙通道內存對核顯來說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游戲的幀數可以獲得50%甚至更高的提升,而對于獨顯來說,雙通道的幀數提升則十分有限,所以用獨顯的玩家可以不用迷信雙通道。
了解這幾個知識點之后,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地記住結論了,如果你使用的是核顯,且沒有配備獨立顯卡,那么一定要選擇雙8G開雙通道,尤其是對游戲和圖像處理有要求的用戶,其優(yōu)先級要大于其他所有因素。
如果使用的是獨立顯卡,且主板有4條內存插槽,那么雙8G內存同樣是首選,因為還保留了2條內存插槽用于以后的升級。
但如果主板只有2條內存插槽,你又擔心未來的內存升級,在使用獨顯的情況下是可以優(yōu)先選擇單條16G內存的,因為雙通道內存帶來的性能提升并不明顯。
你的散熱器擠占內存插槽了嗎?
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在選購散熱器的時候要注意內存兼容性,有些大尺寸的散熱器在安裝后會擠占內存插槽,如果你的主板因此減少了2個內存插槽,那就只能換硬件了。
“DIY從入門到放棄”微信公眾號上線啦!您可以在微信公眾號搜索“DIY從入門到放棄”,或掃下方二維碼進行關注,您可以在第一時間內獲取到新的內容,公眾號后續(xù)會將全部專欄內容導入,歡迎關注并和我們互動,好的內容離不開您的支持。
(7895449)
信好多小伙伴都有這樣的體驗,某一天自己的電腦變得好卡好卡,于是就把內存升級為雙通道內存,又加了一個內存條,瞬間電腦的速度就變快了很多,然后心里就開始犯嘀咕了:既然我弄了個雙通道,變化就這么多,如果做一個四通道呢,豈不是要快得上天了?先別急,這只是一個無良硬件商忽悠老實人的說辭罷了,接下來聽筆者給你解釋一下。
在聊四通道內存之前,我們得先弄清楚什么叫雙通道,為什么雙通道對我們電腦運行速度的提升就這么多?
內存大小以及讀取速度是和電腦整機的運行速度掛鉤的,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內存條大小和頻率足夠高,會使你的電腦運行起來更加流暢,這個道理大家都懂。組雙通道的意思呢,就是將原本工作的一個內存條增加為兩個,從而實現性能翻倍,用兩個馬車拉著你走,四通道的概念同樣如此,但是理想總是豐滿的,現實卻很骨感,四通道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并沒有發(fā)揮出太多的優(yōu)勢,原因如下:
1.主板以及芯片的支持
多通道屬性是需要主板為其提供地方的,好多小伙伴就說,簡直天助我也!發(fā)現自己主板上有四個內存卡槽!等會兒,先別高興的太早,因為你那四個卡槽并不一定支持四通道拓展,而代表的是支持兩組雙通道,這兩組內存條各自獨立運行,并且連續(xù)分配,第一組滿載了,第二組才可以繼續(xù)派上用場,而非共同協(xié)作,強行裝上四個卡,很容易出現“一卡干活,三卡圍觀”的情況。
然后就是看核心芯片是否支持你這么做,但是從目前主流市場芯片屬性上來看,支持四通道的芯片不多,Intel和AMD也不會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數據讀取環(huán)境,因為大多數電腦使用者都用不到這個功能,做了也是徒加成本。
2.體驗度提升不明顯。
這才是四通道最大的問題,經過相關機構游戲實測,在打通四通道之后,游戲運行流暢度基本與雙通道持平,幀數可能會增加個幾幀,但是仍然達不到用戶預期,為什么呢?因為市面上絕大多數游戲能把雙通道利用上就不錯了,就算在BIOS中打開,在前兩組內存未滿的情況下,數據不會繼續(xù)往后寫入,只有在數據量極其龐大的情況下,才會兼顧到后面的內存卡,比如服務器或者大規(guī)模3D場景渲染。
所以大家不用太追求多通道內存,裝機之前得想清楚,自己要用電腦來干嘛,自己想得到什么樣的效果,值不值得這樣做,再去考慮升級換代哦!
購 | 明白消費拒絕被忽悠
歡迎訂閱2017年紙質電腦報,了解并訂閱
內存這東西一度是電腦配件中的“硬通貨”,炒內存賺錢在遙遠的2000年左右時不少奸商的賺錢謀生手段,雖然近年來內存多少有些白菜價的趨勢,可接連兇猛漲價在人民幣有些貶值的今天顯得格外刺眼。電腦到底需要多大內存?內存真是越大越好嗎?小獅子今天將和大家侃侃這個話題。
——從MB到GB,小獅子有幸見證內存歷史
回想當年,筆者的第一臺計算機只有8MB的內存,應付一般游戲還沒問題,規(guī)模稍大的游戲就麻煩了,輕則延遲,重則根本不給進入,一整個凄慘。然而現在就不同了,目前的計算機存儲器至少是4GB,高端的計算機存儲器大小則是動輒破8GB,甚至是16GB以上。
這張骨灰級的Apple IIe內存容量僅有1MB
操作系統(tǒng)的內存支持度同樣驚人,64位的Windows 8支持到了128GB,Pro版更支持高達512GB內存,這是Windows 95時代絕對想象不到的。而在內存售價方面,當年1MB內存容量的售價在100元左右,而現在8GB的內存條即使?jié)q價過后也基本在400元內。如果讓當年的筆者目睹這種價格差,拿絕對是郁悶到死。
即使經歷了持續(xù)漲價,8GB內存售價也在400元上下
——內存容量越大,電腦運行速度越快?
雖然內存非常廉價,可是我們真的需要這么多內存嗎?更重要的是,內存大小真的和效能成正比嗎?
許多人認為有容乃大,內存容量越大,效能就會越快,這種說法在某些情況下是成立的。早期計算機的內存很昂貴,操作系統(tǒng)傾向于使用虛擬內存,在這種情況下,增加內存雖不會改變處理器的運算方式,卻能夠降低操作系統(tǒng)對虛擬內存的倚賴,間接提升效能。
系統(tǒng)根目錄的pagefile.sys體積頗大!
當實體內存容量被占用完后,操作系統(tǒng)就會利用硬盤來模擬內存,也就是所謂的虛擬內存。如果你選擇顯示Windows的隱藏檔案,就能看見虛擬內存的交換檔案“pagefile.sys”或“swapfile.sys”出現在系統(tǒng)盤根目錄。
虛擬內存是早期系統(tǒng)一種妥協(xié)辦法
在內存爆滿的情況下執(zhí)行新的應用程序時,操作系統(tǒng)將展開檔案置換操作,將硬盤當成虛擬內存,把資料從內存與虛擬內存之間來回傳輸,讓應用程序得以順利執(zhí)行。可是虛擬內存的速度遠低于實體內存,系統(tǒng)效能跟著受到影響,該現象在速度較慢的機械硬盤(尤其是5400轉速機械硬盤)上尤其明顯。
固態(tài)硬盤提升了虛擬內存的效能
時間回到2000年初期,當時的計算機清一色是32位操作系統(tǒng),內存理論上可加到4GB,不過受限于內存價格的高昂,即使是高端的計算機,內存也只有區(qū)區(qū)的256MB。加上Windows XP的內存需求頗高,不足的部分就使用緩慢的虛擬內存,使用者經常被迫等待漫長的資料傳輸操作,浪費不少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加裝內存的確能夠有效提升系統(tǒng)效能。
如今,內存變得十分便宜,新的計算機動輒安裝數GB的內存。既然內存容量夠多,重做系統(tǒng)得以降低虛擬內存的需求,資料傳輸的機會大幅降低。后來固態(tài)硬盤普及,虛擬內存的效能更加迅速,資料置換的等待總算沒有過去那般難以忍受。
使用固態(tài)硬盤的虛擬內存仍然不比真正的存儲器。高端固態(tài)硬盤的傳輸速率高達每秒600MB,可是DDR3內存的速率為1333MHz(大約每秒10GB),是SSD的15倍以上。
與DDR2相比,DDR3速度較快,較省電,而且針腳位置略有差別
——4GB似乎夠用了,貪吃的SuperFetch機制
自從Windows Vista問世后,新機制“SuperFetch”能夠預測使用者所使用的應用程序,趁系統(tǒng)閑置時預先進行資料置換,將需要的資料預先載入內存,加快程序的執(zhí)行效能。計算機的內存越大,就可以將越多應用程序的資料預先載入內存內,讓應用程序執(zhí)行起來跟飛的一樣快。
4GB的存儲器即可應付大部分的應用程序
SuperFetch的缺點是不知道何時該停手,經常將無用的資料載入內存,造成無謂的資料置換。預先載入內存并非萬靈丹。即使內存容量無敵大,足以預先載入所有應用程序,載入內存的動作還是得花上許多時間。若將用不著的應用程序一并載入內存,等于是另類的資源浪費。換句話說,內存不需要加到非常大,只要達到一定的程度,就能滿足我們的需求。
有必要的話,使用者可以手動關閉SuperFetch的功能
——內存到底多大才夠用呢?
每個使用者的工作環(huán)境不盡相同,存儲器需求也不一致。我們永遠不知道,今天的內存容量拿到明天是否夠用。然而我們并非對此束手無策,有許多方法可以評估自己的內存需求量。
任務管理器可以監(jiān)控存儲器使用狀況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利用Windows內置的任務管理器,能夠以實時曲線圖呈現系統(tǒng)使用內存的狀況,界面簡單卻十分實用。任務管理器無法監(jiān)控SuperFetch所支配的快取內容,所以其監(jiān)視結果并非真正的系統(tǒng)效能,但是對一般使用者來說已經很具參考價值了。
事實上,依照一般使用者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即使開啟數個應用程序,使用到的內存容量也不到4GB。既然內存夠用,Windows就不至于用到虛擬存儲器。在這個狀況下,既然4GB都夠用了,那現在市場上出售的8GB標配內存完全可
同時開啟 Internet Explorer、Windows Media Player、畫圖板這 3種程序,Windows 10內存使用量沒超過1GB
當然,如果你經常撥放4K影片、3D繪圖、存取超龐大的數據庫,8GB的存儲器顯得力不從心,16GB雙通道內存就是你的考慮方向了,至于是否要上32GB,小獅子覺得三思的好。
內存雖然便宜,但沒必要動不動32GB、64GB的當“土豪”
編輯:張毅
電腦報新媒體矩陣優(yōu)秀微信號推薦
看鈦師父文章并留言,留言點贊數最高的
可獲贈鈦師父定制游戲鼠標墊
或電粉俱樂部限量版金屬徽章一枚
天天抽獎!歡迎關注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