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病毒之后電腦黑屏 應該怎么辦?
三.檢查是否安裝微軟黑屏補丁導致電腦突然黑屏,通過開始菜單打開控制面板,然后雙擊運行添加/刪除硬件程序,找到KB905447補丁,然后卸載之重啟電腦即可。
四.重新安裝顯卡驅動
打開“裝驅動”界面,金山衛士為您自動檢測未安裝的驅動程序,點擊“安裝”;同時會檢測已損壞的硬件驅動設備,點擊“修復”,以確保硬件設備的正常使用;
轉載于互聯網
到電腦故障排查,這個話題有點大,無論是硬件、軟件甚至是自己的誤操作,都會帶來千奇百怪的問題,想要完整的歸納不太可能。今天我們主要針對最常見、最具代表性的問題,黑屏、藍屏、各種花屏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怎么辦?
首先,我們排查一些因為馬虎而出現的問題:
請檢查一下自己主機的所有電源線路是否接上,插線板上的開關、電源、顯示器的開關是否都打開。很多時候,并非是硬件出了什么問題,其實是電源根本就沒有接通!這種甚至不能稱之為問題的問題,一定別忽略。
既然說到開關按鍵,難道真有分不清開關按鍵的嗎?還真有。以下圖的電源開關標示為例:左邊“—”橫線為開啟,右邊的“○”圓圈為關閉。
有一些朋友遇到過這種現象,所有線路都連接正確,開關也全部開啟,但顯示器卻并沒有輸出正常圖像。這是為什么呢?可能是顯示器的接口類型選擇有誤。按理說如今大部分顯示器都提供了自動識別功能,但如果我們同時接入了PC主機、家用游戲主機、其他智能電視盒子等等設備,就需要確認當前接口圖像是否來源電腦輸出。
我們常說的“點不亮”:黑屏
“點不亮”,這是不少DIY老玩家經常會提到的一個詞,簡單理解就是開機后電腦一直是黑屏的狀態,當然不同的問題在電腦主機中的具體“表現癥狀”也不同。
在稍微老一些的主板平臺上,板載的“蜂鳴器”就是一個最基礎的報警裝置,除了一些誤操作會導致蜂鳴器的嘀嘀聲的報警。在開機通過硬件自檢的過程中,蜂鳴器也預設了不少發聲模式,有經驗的老玩家甚至能從“嘀嘀”聲的長短、數量來排查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現問題。不過由于如今板載蜂鳴器的主板很少見,我們就不多講了,只要記得開機后“短促的一聲“嘀”證明正常開機就好。
除了“蜂鳴器”,多年前DIY鼎盛時期,不少愛好者手里都應該有一塊PCI接口的Debug卡,通過它我們也能推斷問題出現在哪個環節。另外有些中高端規格的主板上,也會提供Debug或者兼顧硬件傳感器/超頻等數字顯示屏,只不過不同廠家主板Debug燈顯示的數字代表含義可能略有不同,我們可以在主板說明書上找到對應數字標示的解釋。
當然這是有相應輔助硬件的基礎,我們可以直接得到問題所在,如果沒有蜂鳴器、Debug燈、Debug卡這類東西,我們也有辦法來排除問題:其中可能存在問題的硬件,包括CPU、主板、內存、顯卡、電源。
CPU:內存控制器容易損壞:CPU本身出現硬件問題,最常見的就是內存控制器部分受到了損傷。由于CPU內存控制器主要是對內存頻率、雙通道帶寬等進行支持輔助,所以對于組建雙通道內存的玩家,有時我們嘗試只接一條內存,平臺也許會正常啟動并運行,這樣也讓有緊急工作的朋友能臨時救個急。當然無論是選擇盒裝、散片的消費者,如果產品在保修期內,進行官方維修還是最優先的選擇。
當然CPU還可能出現其他問題,例如AMD處理器容易出現針腳彎曲損壞,動手能力強的玩家可以用鑷子將針腳復原。手頭有主板可以對應的其他CPU,還可以選擇替代法,來明確檢驗是否是CPU本身出現了問題,也可以將處理器拿到賣場來繼續檢驗。
主板:Intel平臺針腳很脆弱:對于開機黑屏,硬件指示燈、風扇先正常,后停止工作的情況,有可能是主板、CPU針腳損壞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將CPU拆下檢查看看。
和AMD平臺針腳在CPU底部不同,Intel平臺的針腳出現在主板CPU底座插槽,所以CPU底座保護蓋就是必不可少的東西,在裝機過程中很容易損壞主板底座針腳,這一點一定要注意。特別是對于不少DIY新手而言,安裝Intel平臺的CPU更需要細心一點,將CPU底座針腳弄彎,可能還能簡單自行復原。不過如果損壞嚴重,針腳缺失或自己沒有能力來復原針腳,將主板送廠保修最保險,當然我們會損失一段時日。
內存重新插拔、換另一組接口,解決大部分問題:其實內存重新插拔這個,不少玩家都應該有經驗了,其實這就如同小時候我們玩FC紅白機,卡帶上的金手指往往有接觸不良的問題,內存插槽也是金手指這個原理,與主板內存插槽沒有插緊,其實是很多開機黑屏的概率最大的原因。
要知道,如今內存插槽因為主板品牌和規格的不同,有單邊/雙邊slot卡口兩種緊固類型,有時是我們沒有聽到“咔噠”的固定聲音,有時即使聽到聲音,也存在沒插緊的情況,這里需要我們多檢查一下,適當力度的往下再壓壓保證內存完美接到插槽上。
系統加載后黑屏,可能是顯卡驅動的問題:除了開機黑屏以外,Windows系統加載讀條后也有出現黑屏的可能。 這里我們就要迎來很久不出現的“安全模式”,因為安全模式下系統是不加載任何驅動的,這樣就能正常進入系統,之后將顯卡驅動卸載,再重新安裝主板官網上提供的官方顯卡驅動,保證兼容性達到最優,重新啟動會就應該能恢復正常。
所以對于相鄰兩代新老平臺更替的玩家,即使主板底座相同,卻也可能出現顯卡驅動不兼容的情況。這里進入安全模式,更新下驅動就能解決。
硬件自檢通過還有問題:藍屏
相對于黑屏這個電腦故障最初會遇到的攔路虎,“系統藍屏”都會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閃現在你面前,特別是手頭上有工作且還沒有經常保存的好習慣,藍屏帶來的打擊往往是毀滅性的。
相比于無法響應的黑屏,“藍屏”還有一層保護含義,因為這是Windows系統自己選擇崩潰,有時候甚至并不意味著軟件、硬件上出現什么太嚴重的問題,更多是為保護系統中程序和數據不會受到無法預知的傷害。所以藍屏崩潰是相對保守的一種強制保護行為,例如硬件高溫等等。下面同樣舉幾個常見的例子分析。
硬盤模式,看IDE/AHCI到底用那個裝的系統:IDE(并口)/AHCI(串口)兩個硬盤模式對于我們的老讀者,應該是最基本的常識問題,建議大家在裝系統前,先在主板BIOS中將SATA模式更換為AHCI,相比IDE的數據傳輸效率要更高,也省去了后續從IDE轉成AHCI的麻煩。
如果主板BIOS中的硬盤模式和系統建立采用的不一致,就會在Windows系統加載畫面中出現崩潰,進而進入藍屏。所以這里我們需要調整到對應的硬盤模式,就能輕松解決這個藍屏問題。
內存為首的兼容性問題,避免混插:雖然如今主板對于硬件的兼容性問題已經提升很多,但不少高頻XMP內存會選擇更新更好的閃存顆粒,衡量主板好壞其中很重要一項就是兼容性是否出色,特別是對于高端的X79、X99平臺,兼容性表現還要弱于主流平臺。所以開機有時會出現藍屏,有顯示物理內存崩潰的字樣,很大程度就是內存兼容性出現了問題。
根據原理,我們只需要將內存頻率統一,即使是不同批次的兩條內存,甚至是不同品牌的內存在如今也很有可能正常使用。不過還是建議大家選擇同一品牌、并且盡量選擇同一生產時間段的內存,從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了主板和內存兼容性的容錯率。
硬盤可能有壞道,毫無征兆的藍屏:如今固態硬盤逐漸迎來主流消費趨勢,不過容價比相當高的機械硬盤還是主流的資料存儲盤標配。要知道雖然稱之為“硬”盤,但硬盤金屬殼內部還是高密度的光碟形式存在,傳統機械硬盤還是相當懼怕震動等物理影響,造成壞道可就麻煩了。
一般情況下,壞道承載的數據將出現不能讀取寫入,嚴重的話就會出現系統崩潰,導致藍屏死機。所以如果玩家感到自己系統突然變得很慢,例如一些簡單的程序響應困難,那我們就需要注意硬盤有可能出現了問題,建議這時候趕快備份重要資料,以免不測。如果之后多次出現藍屏,建議重新格式化安裝系統,如果能夠后續恢復正常就還好,如果還是老問題就可以退役老硬盤了。
系統保護,病毒木馬、硬件高溫導致藍屏:如果說原來的電腦病毒、木馬容易在網絡上傳播,那么如今豐富的網絡殺毒軟件、優化系統軟件的層層包圍,大部分病毒木馬程序都應該能輕松隔離。當然作為電腦用戶的我們,最重要還是要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這樣不僅可以避免網頁攻擊,甚至可以不依賴這些殺毒優化軟件,不少捆綁的應用插件確實讓人頭疼??傊@里看用戶自己的經驗,木馬病毒這些也會導致系統資源耗盡。
CPU、主板、顯卡這三大件,都有可能出現硬件高溫,從而系統為了保護硬件出現藍屏。其中對于使用風冷散熱的玩家,長期不清理機箱內部硬件,散熱器周邊都會出現大量的灰塵,甚至堵塞住了散熱風扇的排風口,CPU、顯卡的散熱效率則大大降低,高負載應用下有可能會從五六十度,升到超過80度的高溫,藍屏、黑屏重啟等就容易理解了。
顯示設備出現問題:各種花屏
其實“花屏”是比較籠統的概念,我們選出最常見的三種現象:整體花屏、畫面出現水波紋、畫面撕裂。
整體花屏,顯卡線路沒接好,驅動優化有問題:最入門的整體花屏是很規整的,可以看到顯示器上的像素點好像整體發生了偏移,屏幕顯示非常模糊。遇到這個問題,絕大多數情況是顯卡輸出線路、或者顯示器輸入線路的接口部分沒有插牢,接觸不良就可能導致這種均勻的整體花屏現象。
另外在一些高負載(高特效、高分辨率下)游戲中,由于顯卡驅動的優化出現問題,顯示器畫面也有可能出現花屏的情況。其中在新顯卡推出的這段時間,NVIDIA、AMD都會不遺余力的放出自己最新的顯卡驅動版本,有些時候甚至目的明確的為了優化某款游戲來發布Beta版本的驅動,有可能就會出現游戲花屏的情況,如果對老顯卡兼容性不足,還有可能出現無法正常進入Windows的情況。所以建議求穩的玩家,選擇WHQL(微軟硬件設備質量實驗室)認證的正式版驅動最保險。
畫面出現水波紋,電磁干擾防護不佳:如果畫面出現了水波紋,或是類似于相機拍攝的摩爾紋,這主要是顯示設備受到了比較強烈的電磁干擾。
這其中有“兩個環節、一個注意”可以盡量避免花屏情況。兩個環節分別是視頻輸出線上是否有防電磁干擾環,這個可以在高規格的DVI、DP、HDMI高清線路上看到;另外一個是顯卡I/O輸出接口上有沒有做EMI設計,就是罩在顯卡接口上的金屬屏蔽罩,可以將高頻產生的電磁波屏蔽掉,保證視頻輸出信號的純凈。
一個注意其實很好理解,就是將手機、智能設備盡量遠離電腦,當然這個還要看用戶所在位置的通信訊號強度,在一切情況下可能就會帶來強烈的電磁干擾。我們都知道音箱會發出受到干擾的嗡嗡聲,反映在顯示屏上就是類似水波紋的花屏。
防止畫面撕裂,預算充足可選擇G-Sync/Free-Sync顯示器:畫面撕裂是指顯示器把兩個或更多的影格(frame)顯示在同一畫面上,很多顯示器的刷新率都是固定在60Hz。不過中高端顯卡性能強勁,在高分辨率高特效下甚至也能達到超過60幀、甚至100幀的極佳流暢度,顯卡輸出和顯示器顯示不同步,畫面就會出現撕裂效果。
如果我們開啟垂直同步(鎖定60幀),雖然解決了畫面撕裂的問題,卻帶來了不可避免的視覺卡頓,對于追求極致流暢感受的玩家,這種卡頓顯然是不能接受的。不過在這兩年NVIDIA和AMD先后推出了G-SYNC、以及Free-SYNC技術,包括三星、AOC、華碩等等顯示器品牌都會推出帶有該技術的高端玩家級顯示器,其最大刷新率高達144MHz,這樣就能避免開啟垂直同步和畫面撕裂這兩個問題。當然對于玩家來說,顯示器的設備售價不菲,量力而行即可。
今天的【DIY新手說明書】就先告一段落了,有關常見的黑屏、藍屏、顯示設備花屏問題,如何排查如何解決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在日常使用中你的電腦出現了上述問題,不妨使用我們的小技巧進行排查。
現電腦黑屏問題,可能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包括硬件故障、軟件問題、電源問題等。其中,顯卡和主板是兩個可能造成黑屏的主要硬件因素。本文將介紹如何診斷這些問題,并提供解決方案。
一、硬件故障
1.顯卡故障:
顯卡故障會導致電腦無法顯示圖像,造成黑屏現象。要判斷是否是顯卡故障,最好的方法是將顯卡從電腦中拆下來,然后重新安裝一個不同的顯卡。如果電腦可以正常啟動并顯示圖像,那么問題就是顯卡故障。否則,可能是其他硬件故障或電源故障引起的。
另外,也可以通過檢查顯卡風扇是否旋轉和清理顯卡風扇及散熱器等方法來排除顯卡故障。
2.主板故障:
主板故障是導致電腦黑屏現象的一個常見原因。要判斷是否是主板故障,需要拆下主板并用一個不同的主板替換,檢查電腦是否能正常啟動并顯示圖像。
主板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CPU插座損壞、芯片組損壞、電源轉換器故障等。為了避免電腦黑屏問題的發生,建議經常對電腦進行維護和清潔,以確保其正常工作。
二、軟件問題
1.操作系統問題:
操作系統問題是電腦黑屏現象的常見原因。如在操作系統啟動后,電腦突然變成黑屏,那么就可能是操作系統遇到了問題,例如被病毒感染、啟動文件損壞等等。此時,可以通過重啟計算機嘗試解決問題。
如果在操作系統啟動時遇到了黑屏問題,可能是Windows系統文件出現了問題,導致系統無法正常啟動。此時,可以嘗試使用Windows系統安裝盤進行修復,或重裝操作系統。
2.驅動問題:
顯卡驅動問題也可能導致電腦黑屏現象的發生。當顯卡驅動程序丟失或損壞時,顯卡無法正常工作,進而導致電腦黑屏。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嘗試重新安裝顯卡驅動程序,或者使用設備管理器卸載顯卡,并升級最新版的驅動程序。
三、電源問題
電源問題也可能導致電腦黑屏現象的發生。例如,當計算機電源不穩定或電源線損壞時,電腦就可能出現黑屏現象。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首先嘗試更換電源線,如果問題仍然存在,就需要更換整個電源。另外,檢查電源是否正常運作,如果不正常,則可能需要更換電源內的電容。
總結:
在遇到電腦黑屏現象時,我們需要先區分其是硬件還是軟件問題,再采取相應的解決方法。具體來說,可以從顯卡、主板、軟件和電源四個方面考慮,分別判斷和處理問題。
加強對電腦的維護和清理,及時檢查電腦硬件和軟件狀態,可以有效避免電腦黑屏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