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現在,2024年已經過去了半年的時間,專家曾經預估今年的經濟回升貌似還沒有顯現出來。
從官方給出的信息來看,我國的國民消費水平依舊處在不溫不火的狀態,經濟市場需要提高整體的購買欲望來活躍消費氛圍。
以至于很多商品在最近都在降價促銷。
在這些促銷的產品中,我們能夠看到常吃的豬肉,火及一時的旅游業,就連曾經高不可攀的房價也降了下來。
而除了這些商品之外,這三類產品的價格其實也降了下來...
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請理性觀看。
自從2008年以后,中國政府為了拯救中國金融市場,印發了大量的貨幣,才得以度過那次金融危機。
那次我國將房地產市場作為當前的重點發展方向,促使中國迅速的發展了十年的時間,這也為我國的經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從那以后,我國的房地產價格就一路飆升,一直漲到了歷史最為巔峰的狀態。 直到后來,我國的房地產行情逐漸轉向回落的趨勢。
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一路下跌,新房價格幾乎就要跌回到增長前的狀態,就連曾經非常緊俏的二手房市場,銷售價格已經跌破底線依舊無人問津。
大城市的房地產市場行情,則是依托其發展機會與平臺眾多的優勢,降價的幅度沒有普通城市大。而三四線小城市,如果其經濟發展的依舊沒有什么前景,房地產市場的價格將很難有大幅增長的希望。
況且,我國人口已經逐漸轉向老齡化,老年人要么和孩子居住在一起,要么居住在養老院,一家人就會多出一兩套房子。所以說我國的居民基本上就不缺房子住,多余的房子即將面臨空置、變賣的局面。
因為新房子本來就賣不動,老房子更加沒有什么優勢可言,也就更加難以賣出去。如果年輕人去一二線城市發展的人數增多,三四線城市會有很多空置房子,進而繼續沖擊當地的房地產價格。
隨著國民經濟的提高,汽車以及新能源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也越來越好。
進入到2024年以來,汽車市場也迎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暴跌,就連近幾年新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的電動車,開始了大幅度的降價,加上其產業內本身就存在的激烈競爭事態,讓行外人都感受到了今年的汽車價格非常的友好。
不僅如此,國產車與合資車也都遭受到了巨大的影響。銷售的總量一直持續下跌,并且購買的人數還依然寥寥無幾。
汽車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甚至就連大品牌奧迪、寶馬這些豪華車型,也沒能逃脫掉價格下降的命運。
再加上市場經濟的整體滑落,消費者購買欲望的整體下降,汽車市場這個行業也會造成巨大的沖擊。
甚至都有車企直接跳出來“喚醒”市場,希望汽車及新能源電動車價格不要一再下降,這也說明一些車企已經快要支撐不住了。
十幾年前,為了給炎炎夏日帶來一些清涼,一些家庭會不惜花費重金購買一臺空調。那時候的空調售價多數都在3000元錢左右,大品牌的空調價格會更高一些。
十幾年后的現在,購買一臺空調僅僅需要2000多元錢,并且還是功能更加齊全、更加符合民眾需求的的現代化設備。
超薄電視也是如此,十幾年前一臺的價格在5000元錢左右,不怎么出名的小牌子也要3-4000元,現在的功能更為強大的大品牌也才只要3000元左右。
不只有大型家用電器的價格逐漸下跌,就連小型家用電器的銷售價格也越來越低。比如電餅鐺、空氣炸鍋、豆漿機、電風扇、電動牙刷等等。
記得電動牙刷剛剛問世的時候,只有較少的人選擇購買,一部分人是因為習慣使用手動牙刷不愿意嘗試新鮮事物,還有一筆分人則是因為電動牙刷的價格太高而對其望而卻步。
當時一只普通的電動牙刷就要2-300元錢,如果是大牌的話,價格也就相對更高一些。一件小小的生活用品就要花費一家人近一周天的生活費用。
然而到了現在,一只大牌的電動牙刷價格已經下降到原來價格的一半左右,而且其功能性和舒適性相較以前也都提高了不少。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剛買回家沒過多久的新型小型家電產品,還沒又度過保修期,這款產品的二代就又隨之生產出來了,而且在增加了新功能的情況下價格也沒有提高。
這種現象不由得讓我們感到非常郁悶,才買的新產品沒過幾天就變成了老款式。感嘆科研力量驚人的同時,也讓大家無可奈何。
有的產品干脆直接大降價,甚至有的清貨銷售價格還不足首發價格的一半,仿佛是要將所有積壓的庫存量全部都銷售一空。
只有通過大降價的方式,把生產出來的產品盡數賣掉,才能夠收有大量的資金,得以繼續來研發新的產品或者項目。
前些年,電子產品的價格非常穩定,一直都沒有大幅度的降價情況,即使是過年過節做活動,那一點點優惠金額也少得可憐。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和研發力度的加大,手機、電腦、平板、相機、耳機等多種電子產品,降價的范圍開始逐漸的拓寬。
自從華為品牌回歸到電子產品的行列,曾經逐漸低落的手機電子市場再度活躍了起來,隨著華為研發的新型產品問世,曾經沉寂的華為粉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買買買”。
隨著電子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電子產品降價的頻率也越來越高。一些大牌產品甚至會在特定的節假日活動上推出超大力度的降價優惠活動。
如果不是最新產品,電子產品商家或者一些各大賣場,都會逐漸推出一些老版電子產品降價優惠,而且優惠的力度還會很大。
如今手機芯片、材料等供應鏈價格都在逐漸的降低,繼而也會造成手機成本的降低。如果想要快速的占領手機市場,手機制造商們只有降低手機的銷售價格,來奪取手機市場的先機,達到售賣的目的。
就連曾經明確表示“不會降價”的蘋果手機,也跟著推出了一系列的促銷活動。這還得益于中國電子產品科技研發力量的強大,一臺類似功能的國產手機其價格才只要蘋果手機價格的一半。
更不要說毫無競爭力的小品牌手機了,價格更是低得離譜。曾經價值大百上千的老年機,竟然一路跌倒玩具手機的價格,現在已經降到了一百元左右的價格。
通過各方數據以及官方觀點總結了一下這些產品的銷售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大概分為以下這幾點:
首先是市場競爭太過激烈。這些產品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各大品牌都在極盡所能的爭奪市場的占有份額。為了吸引消費者選擇購買自己的產品,各大品牌就只能夠通過降低售價來提高自己在大市場的競爭力度,和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其次是生產成本的降低。隨著科技技術的進步和規模化的生產,這些產業的供應鏈價格可能也會降低,這就直接導致了這些產業的制造商制造成本的下降,制造商可能會以降價的手段來吸引消費者前來購買。
然后就是我國科技技術力量的增強,促進了新生項目的科技研發。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大部分產品的技術含量也在不斷的提高,各種新功能的產品接連不斷的問世,一些舊款電子產品沒有技術優勢,只得通過降價博得消費者的目光。
另外,我國之前還針對多個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來鼓勵消費者購買一些新型科技產品。有了這些優惠政策的加持,購買者就可以降低消費者一部分購買成本,緩解消費者一部分經濟壓力。
除此之外,市場需求總量的減少,庫存壓力隨之增大。某些特定產品,如電子產品的生產周期較短,只得通過采取降低售價來增加銷售總量,進而緩沖庫存積壓帶來的資金壓力,回收資金才能研發新型的產品。
最后就是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隨著生產技術的成熟與規模化生產的推廣,電子產品的生產成本有所下降,一些制造商則是通過降低銷售價格和增加銷售總量這種“跑量”的方式來提高研發項目的利潤。
這幾個方面的銷售價格降低,其原因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希望各產品制造企業,加強對市場需求的了解,更加正確的預估市場的需求量,避免因生產過剩、銷售量不及預期,而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總而言之,即使是這些行業的價格都已經非常的友好,也不建議消費者盲目的選擇購買,大家還要綜合自身情況以市場狀況做出正確的決定。
各種產品價格的變動,都是市場競爭的結果,這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市場現象。
消費產品的價格降低,對國民來說可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僅購買房子和車子這兩大項,就可以為國民省下一筆不小的開支。這無形之中就減輕了國民的生活壓力,提高了國民的生活質量。
《2024年起,中國或將迎四大降價潮,除房價外,這兩類也準備降價了》—不執著財經— 2024年4月12日
https://www.toutiao.com/w/1796098036334604/?log_from=9b9453bba741_1718711093399
C被手機嚴重沖擊的當下,從市場的角度,降價是促銷的好手段,但可惜OEM們高喊“臣妾做不到啊”。
內存、SSD成本高還漲價最明顯的,其次在PCB電路板、鋰電方面,也是不給情面,加之還有制造工人費用的提升。
以鋰電為例,從2016年開始,鋰的協議采購價暴增了60%。
據xtr報道,預計從9月開始,用于筆記本的可充電鋰電池的價格將繼續提高10%~20%,包括鋰離子電池和鋰聚合物電池。
報道提到,這還與中國方面收緊鈷的開采提取有關,后者是制造電池的必備元素。
綜上來看,筆記本的價格在今年三季度到四季度將還有一波上揚,或者體現為原有的電子產品降價周期被滯后。
考慮到很快就是返校季,這應該不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儲產品的周期漲跌,幾乎是所有用戶關注的重要話題。隨著新技術新制程的導入,持續近兩年的固態硬盤價格下跌的趨勢,或將在明年年初迎來終結,開始進入上漲區間。
近日,統計機構TrendForce發布最新預測,指出以固態硬盤為核心的存儲產品價格上漲趨勢還將延續,至少到圣誕采買季前都會如此。
報告稱,SSD主要部件閃存芯片的價格年底前還會跌去10%,明年一季度繼續下滑15%,也就是目前的水分要再榨至少兩成。
據悉,造成價格波動的主要原因是高庫存和產能過剩,導致了供需之間的不平衡。與此同時,大客戶對服務器SSD的需求也在減弱,幾項因素疊加,讓未來兩季度的SSD市場一蹶不振。
然而,隨著庫存的消耗,以及新技術新制程的全面鋪開,存儲產品的上漲周期也將在明年開始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