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整個互聯網,仿佛被HTC賣身谷歌的新聞刷屏了。而又有多少人還記得,在HTC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之前,曾用過的dopod馬甲,也就是當年備受推崇的多普達智能手機。
多普達的爆發期在2004年-2010年,這七年簡直就是WM的黃金時期,與諾基亞Symbian系統并駕齊驅,成為當時市面上主流的兩大手機操作系統。而黑莓、Plam等系統相比而言都略顯小眾。
2010年——多普達A9199
A9199是多普達最后的旗艦,其硬件架構基于刷機王HD2開發,屬于中國電信定制機。當時它配備了搶眼的1G單核處理器,搭載風靡一時的WM 6.5操作系統。主要是那塊4.3英寸的巨屏,在當時絕對比3.5英寸的iPhone搶眼許多。
2009年——多普達A6188
A6188其實是HTC G2的馬甲,只不過采用了基于Android系統的OPhone系統。在當時OPhone系統是第一批安卓定制系統,比小米MIUI和魅族Flyme出道還要早。只可惜由中國移動來主推,下場你懂得!最后半途而廢了。后來這部手機也可以直接刷原生安卓1.0(也好像是1.5,記不準了)。
2008年——多普達S900
這部手機很多人有印象,由于背部夸張的菱形切割面,因此民間又叫“鉆石”。它采用了2.8英寸VGA屏幕,搭載WM 6.1操作系統,采用了一顆528MHz的高通MSM7201A處理器,內存只有192MB,現在看很小,但在當時絕對是超大的。
2007年——多普達S1
S1是多普達的一個跨時代機型,型號是S1,代號叫“Touch”。這一年,蘋果推出了第一代采用電容屏幕的iPhone,從而顛覆了整個智能手機產業。只可惜,多普達S1采用一顆200MHz的處理器,運行速度比較緩慢。
2006年——多普達CHT9000
這是經典的側滑蓋全鍵盤手機,在當時絕對是震驚四座。同時期的諾基亞還沒有任何一部可以抗衡的機器,而諾基亞首部側滑蓋全鍵盤手機,還是出現在三年后的2009年。
2005年——多普達586
“586”這個數字真是鑄造了很多經典,國內較早且最出名的電腦CPU就是Pentium 586(奔騰),而多普達586的硬朗直板造型深受喜愛,從諾基亞S60直板機嘴里硬是咬下了一大塊肉。
2004年——多普達565
這是當年最小巧精致的一部智能手機,機身尺寸僅有107×46×17mm,重量竟然才100g。在當時這部手機擁有大量忠實粉絲,而諾基亞后知后覺,兩年后發布的E50仍然沒有565小巧(E50長度約113mm,565長度約107mm)。
如今往事如煙,諾基亞、摩托羅拉、HTC相繼倒下,又有誰還記得曾經國內出現過那么一陣“多普達風”,那可真是上一代智能手機的黃金年代啊。
互動留言:你用過多普達的手機嗎?說說是哪款?
識微軟系統是從一個叫多普達的品牌開始,初始印象就是厚重、全鍵盤、屏幕大。
多普達830,第一次用感覺媲美電腦,頭一次發現電腦上能做的事情手機上居然也可以做,經常出差在車上改文檔,改完之后用qq直接發給甲方,感嘆自己是真敬業真效率啊!在娛樂方面也是,看片沒問題流暢,雖然分辨率低,那是wm系統的分辨率都特別低,跟塞班的諾基亞、moto根本沒法比,但好在支持格式多啊。下個萬能播放器什么視頻格式都不在話下。電阻屏自帶筆,游戲居然還能玩帝國時代和紅警,雖然卡。但的確出了一批優質游戲。當然缺點也有,外放聲音小、續航差。其實放在現在來講還湊合,但跟當時動不動就三天一充一周一充的諾基亞來比,的確勸退了不少人。系統安裝程序也需要學習,沒有所謂的應用市場,都是扒論壇找大神要的,各種破解版,優化版程序,每日也是樂此不疲!
多普達838,后來有個htc d9000,這個造型也是當時的主流,側滑全鍵盤,好多街機小游戲全靠全鍵盤。記得當時入手這款手機讓我學會了刷機,沉迷好長一段時間,各種rom。精簡的,集成特殊功能的,簡易操作的。每個ROM玩幾天就換。也沒什么需要備份的,手機號碼和短信都在卡上。刷rom不會清理圖片,除非雙清。刷一次系統感覺就跟重生一樣。
主要玩的方向就是:刷機、測試各種另類軟件。
記得當時有個雷達軟件自動識別周圍的無線電發射信號,可以把手機的音樂聲音投放上去,記得那年在公交車上就成功把手機音樂投到公交車廣播上了。(不是報站廣播)
這款710據說是姚明代言的,全金屬機身手感不錯,因為屏幕減小,分辨率看著也順眼好多。可惜的是沒了觸摸屏幕,wm對這種翻蓋類手機支持不是很好,失去了很多操作性。同一時期很翻蓋wm系統手機幾乎沒有一個亮眼的。包括moto跟風出的wm翻蓋手機。這可能就是wm系統在翻蓋機上的弱勢了吧。
隨著多普達后,HTC才可以說是wm系統最大受益者。其中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就是超高分辨率的htc鉆石系列。超薄機身,大小適中手感一級棒。薄電厚電均有。第一次看到wm系統的手機居然有這么細膩的屏幕,著實讓人歡喜了好久。當然缺點也是異常明顯的,超高頻帶來的發熱,續航崩。手機鈴聲放在褲兜里不開震動真心會漏接電話。
當然索愛也出過超高分辨率的機器,就是x1系列,后面出到x2就沒后續了。
wm系統版本里個人覺得wm6.5是巔峰時期了。兼容性穩定性都是最好的一代。因為,再到后來wm系統就真的變成了微軟手機。標志性的改變就是辨識性極高的瓷塊主界面和電容屏的加入。不過wm系統里也真的有過一個無敵的存在,那就是最后的機皇——htc HD2。神一樣的存在,安卓、微軟、wm系統通刷,可以用的ROM數不清。搞機達人必備機型啊!各種神操作都在里面,除此之外硬件也是不錯的,在當時也是被叫做板磚一號的機型,但現在看看,這估計只能稱之為小屏旗艦了吧!
這也許是wm系統最后的倔強了吧!
再后來就是真.微軟手機時代了!今天就先說到這!
下期我們接著講!——散會!
看往期點頭像,喜歡點個關注!謝謝啦!
初,我們給手機套上手機殼是為了保護手機,延長手機使用壽命。
逐漸地,手機殼被衍生出其它功能。
比如,手機不能天天換,但手機殼可以,換上新的手機殼,仿佛擁有了一部新手機。
縱觀各大社交平臺,手機殼變身裝飾品,被賦予“拍照好道具”的稱號,成為我們展示自我、個性的載體。
?
試問:大家手上這部手機至今用了多少個手機殼?使用多長時間會更換手機殼?
隨著每個人對手機殼需求多樣化,手機殼市場正悄然地擴大。不然,這家手機殼廠商又怎能一年賣出幾千億的銷售額,還有望成為手機殼第一股!
深圳市杰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杰美特)是一家專做電子設備配件類的廠商,包括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產品的保護類產品以及數據線、電源件等其它配件。
根據資料顯示,2016~2018年,杰美特利潤總額逐年上漲,從3800萬元到7000萬元,近兩倍漲幅,說明杰美特保持著相當不錯的發展勢頭。
?
其中,2018年杰美特一共售出手機殼約5804萬個,在全球手機殼市場占比4.13%。而2016年時才只有1.53%的市場占有率。
可以說,杰美特是目前國內數一數二的手機配件企業。
說起手機配件,就不得不提起深圳華強北,著名的中國電子第一街。深圳市本身,亦是電子科技的聚集地,杰美特正是誕生于此。
當年,年輕小伙諶建平進入五金廠做統計,而工廠生活苦不堪言。
多數工廠堅持生產力第一原則,生產效率越快越好,加班趕工是常事。因此,進廠務工人員基本沒有太多私人時間。
?
諶建平對此十分苦惱,沒有時間學習意味著失去了個人提升空間,他先申請調任崗位做倉管,不多久,毅然決然辭職。
因為比起眼前的蠅頭小利,諶建平更看重未來。
辭職后,諶建平前往電腦培訓公司學習,短短一個月,快速掌握5套軟件。
身懷技藝,諶建平闖江湖底氣十足。
2002年,年輕小伙諶建平來到深圳,尋找更廣闊的未來。
起初,他進入了廣告公司做設計,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
一日復一日,他萌生了一個念頭:創業。
2003年,智能手機還未普及,一款形似手機,被稱為個人數碼助理(PDA)的電子設備格外火爆。它的作用是幫助用戶在移動狀態下完成工作、學習、娛樂等,頗受辦公人士、出差黨喜愛。
?
諶建平透過掌上電腦看到電子產品的發展潛力,一眼認定生產電子設備保護套是自己創業項目。
拿出所有積蓄,再跟富豪朋友借了10萬元,諶建平成立了佳盟科技公司(杰美特的雛形)。
之后,杰美特會進軍手機殼領域,是在一次尋常的客戶會面中決定的。
2005年,一位歐洲客戶遠道而來,與他同來還有一部手機“多普達818”。
一看到這部手機,諶建平閃過一個大膽想法:這部手機目測會火啊!
就這樣,歐洲客戶人走了,手機留下了。
諶建平迅速開模、生產手機殼,一切如諶建平所料,手機火爆,手機殼暢銷無比。
?
這還是創業以來,諶建平首次嘗到勝利的果實,好鮮甜!
后來一次采訪,諶建平是這樣說的:
那真的是一個全新的市場,我剛進入的時候產品毛利最高可以達到60%。而且產品線也在不斷延伸。
2007年,蘋果發布第一代iPhone,之后智能手機在國內迅速普及,手機保護套需求日益擴大。
iPhone4的出現,引發全民瘋搶,各個門店排大隊長龍,一次前所未有的狂潮來臨。
先于幾年,諶建平有先見地成立了一只60多人的隊伍,專門開發手機殼,保持著每年300款產品的產出。
僅iPhone4一款機型,諶建平的團隊前后設計了100多款手機殼。(總有適合你)
?
十余年時間里,諶建平的團隊積累了豐富的手機殼生產經驗,小小的手機殼越做越大,擁有上百項專利技術。
?
諶建平由深漂搖身一變企業家,實現完美逆襲,杰美特堪稱手機配件老大。
在多數人的固化認知,某寶9.9包郵的手機殼、數據線比比皆是。
這玩意不需要多強的技術,手機配件廠商也不過是代工廠罷了,利潤極低。
實話告訴你,這一切,都是假象。
?
羅永浩就曾吐槽:手機殼是赤裸裸地賺錢,惡性賺錢,一個幾十塊的手機殼成本僅十幾二十塊。
雖然生產手機殼的原材料不貴,可開模貴啊。
怎么實現利益更大化呢?一件模具生產的手機殼數量,越多越好。
當然,出貨量大也得有人買單才行,杰美特就做到了,華為是它的頂梁柱。
從數據看出,華為是杰美特的特大客戶,連續三年,穩居客戶榜首。
?
2018年杰美特6.47億元營業收入,華為就貢獻了2.65億元,占比40.99%,近一大半的比率。
換言之,如果失去了華為,杰美特的銷售能力、影響力將減弱一半。
半打雞蛋都放在一個籃筐里,怎么看都覺得不利企業發展。
跟華為、OPPO等國內手機行業建立合作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途徑,而創建自主品牌亦勢在必行。
我們能想到的,大佬們又何嘗不是。
目前,杰美特開展兩種商業模式,分別是ODM/OEM和自由品牌,具體情況如下圖:
?
ODM/OEM旨在為廠商們代工,區別的地方在于是否自主設計。自有品牌X-doria是杰美特推出的獨立品牌,定位是中高端消費者,旨在以強設計和高質量奪得中高端市場。X-doria投入大,售價高,利潤空間同步增大。
當前X-doria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注冊了專有商標,能不能取得一席之地,于杰美特至關重要。
不然真如大家所言,不過一個代工廠而已。
其實,早在2012年,杰美特被評定為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2013年,杰美特更進一步,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2016年,又一次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真不可思議呀~
相較之下,手機殼廠商三度申請創業版上市似乎更不可思議。
2015年,杰美特第一次提交招股書,由于同行競爭激烈,出現毛利率、凈利潤雙雙下降而被拒。
2017年,杰美特卷土重來,卻再次失敗。
歷經兩次失敗,杰美特依舊不輕言放棄。
?
今年4月份,杰美特再次提交招股書,成功與否,還需時間來證明。
而一家手機廠商能成長為高新技術開發企業,史無前例的成績,已經很強了不是嗎?
好比專做低價市場的拼多多,創立不過幾年就上市,當初頻頻被唱衰,如今依舊堅挺著,杰美特又何嘗不行?